第一百一十七章 反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反撲

不過,說起戰鬥經驗之老道,在這一場政變之中的所有人都不能與石彪相比,石彪並沒有直接與太子的人交手,而是停在不遠處的一個院落裡面。而院落前面就是去往西華門外的必經之路。

他就在這裡,遇見透過的京營人馬全部攔下來。

這也是因為這裡不是野外。

如果是在野外,這根本就是目力可及的地方,敵人不可能讓對手在這裡整頓兵馬,但是這裡是皇宮,皇宮之中大多是重重疊疊的院落。即便西華門與西安門之間,有一道長長的通道,在通道兩側有一大片空地,可以說一個小廣場。

但是除此之外,其他地方,都是這樣那樣的房子。

再加上南京皇宮,年久失修。

很多院落看上去,殘破的多,也沒有什麼人在這裡居住。

這才隱藏下來。

不過,在攔截後援人馬上,石彪卻出了茬子。

太子奪門之後。護衛皇宮的京營一直是處於指揮混亂之中。馬永已經上了戰場,此刻在戰場之上發揮的能力,根本就是一個中低級將領的能力,他手下滿打滿算也不過是五百人上下。至於其他方面根本就沒有辦法兼顧。

而這一支軍隊,是從京營之中挑選精銳組成的。

雖然個個都是精兵強將,但卻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他們之前都來自不同的軍隊,臨時組建之後,雖然談不上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但是彼此之間默契度不夠,遇見這樣突發的政變,很多軍官到現在,還不明白發了什麼事情,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決策。

只能服從命令。

當然了,這也是有好處的。

最大的好處,就是這樣一支軍隊,不可產生一個統一的意志。畢竟朱祁鎮也擔心在外面出了事情,出現一次沙丘之變。

只要忠誠度打滿,在戰鬥能力上有一些小小的退步,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朱祁鎮也沒有想過帶著這一支軍隊去打仗。更沒有想到,他會遇見今天這樣的事情。

所以,當石彪攔住來援的軍隊的時候,領頭的將領,差一點當成石彪是太子的同黨,雙方差一點打了起來,好容易讓對方明白。雙僵持不下的時候,後面一支人馬來了。領頭的卻是一個千戶,名為朱旭林。

朱旭林聽了完石彪的說法之後,說道:“聽侯爺的。”

另外一個軍官大為不滿,說道:“軍令如山,豈能拖延,萬一出了事情,誰負責?”

朱旭林大聲說道:“我負責。”

“你憑什麼負責?”另外一個軍官說道。

朱旭林大聲說道:“憑我是太祖皇帝之後,韓王旁系。這個事情我負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時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萬萬沒有想到,朱旭林居然是大明宗室。

在朱祁鎮廢除了宗室旁支的各種待遇,卻給了他們進

入各種學校的資格。可以說,尋常人上京師的各種大學,還需要考試,再不濟也需要達官貴人的介紹信,但是宗室子弟,單單憑藉姓氏血脈,就能上學。

當然了,這個年頭大明宗室數量也不太多,滿打滿算也不過是幾千人而已,再加上大部分人都跟隨嫡系分封海外了,留在國內的並不是太多,留在軍中的就更少了。

而朱旭林看上年過四十,一臉的粗狂,好像是西北風沙之地磨礪出來的漢子,卻不想卻是大明宗室。

這也是與先韓王有關,先韓王是最支援分封海外的。以至於領頭支援皇帝將河西四王全部給收回了,他在京師住了後半輩子,一直鍛鍊子弟。一個個被送入武學之中。而朱旭林就是這個時間段長大的。

後來進入武學之後。

因為是旁支血脈,也得不到什麼好處。雖然也有些照顧,但更多是他一手一腳的拼出來的。

唯一可憐的是,京營好幾十年沒有大動了,很多中低級將領,都得不到升遷,如朱旭林一樣。

但是此刻朱旭林的特殊身份卻發揮了作用。

畢竟,在這個時候,雖然這些京營將領都知道,這樣一兩百人衝出去,不過是送死,奈何有軍令在。還關係到皇帝的性命,更是不敢有一點拖延。

畢竟,即便戰死在此,不過是死一個人。但是如果臨時變更軍令,打贏了還好,但是一旦出現嚴重後果,比如說皇帝出了事情,這個後果,是他們決計不敢承受的下場。

此刻有朱旭林與石彪的支援,讓這些人安靜下來。

於是,在距離戰場不遠的地方,聽著喊殺之聲,這數百人按兵不動。

時間一長,朱旭林也著急了,他問石彪說道:“侯爺,這樣下恐怕聖駕有失-----”

石彪說道:“太子奪門的時候,我看了,太子麾下最有三四千人之多,都是南洋精銳,最少有一千人,才有勝利的把握。現在過去,不過是徒徒送死而已。”

朱旭林聽著遠處的爆炸之聲,每一聲都好像炸在他的心上,他說道:“理是這個理,可是----”

石彪猛地站了起來,說道:“好了。”

朱旭林這才發現,他們後面又來一隊人馬,加起來堪堪有千餘人左右。石彪與這些將領商議過後,大聲說道:“我與諸位不熟悉,諸位也與我不熟悉,我也說怎麼打了,我的打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跟著我。”

隨即石彪翻身上馬,帶著百餘騎衝在最前,殺向西華門外的小廣場。

熬過了艱難的半個時辰,反撲終於開始了。

如果說,汪直一開始,沒有注意到這一帶的異常,這是情有可原的。

太子親自督戰,令各部攻西華門,而汪直帶著一隊人馬,保護後方,並擊潰一支又一支來援的軍隊。而他發現南方,很長時間一直沒有動靜,他就能猜到這裡可能醞釀一個大動作。

只是事有輕重緩急。

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攻破西華門。

別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汪直

甚至樂意對方多準備一會兒。

而西華門這裡,雙方交手半個時辰,太子已經派人開始的登場了,從遠端火器對射,變成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戰,,看上去就只剩下一口氣了。再堅持一段時間,就能攻破西華門。而今能拖延一段時間,實在是最好不過了。

所以,當石彪衝出來的時候,汪直早已嚴陣以待了。不過他依然有一點吃驚。

吃驚的不是別的,是石彪居然騎馬衝了出來。

並不是說騎兵不好,而是他們交戰的地方,是在宮城之內,到處都是狹小的街巷,即便有這一大片廣場,真要說起來地方也不是太大,可以說整個戰場幾乎都滿當當的。戰馬的最大要訣,就是速度。

在戰馬跑不起來的情況之下,還不如步卒的。

再者,太子從城外偷渡三千人,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如果再偷渡進來數千匹戰馬,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別的不說,單單守護紫禁城的的京營,他們的戰馬大多在城外放牧,城中根本沒有太多地方。

所以,面對突兀的騎兵衝擊。

汪直吃驚之餘,反應相當迅速,一陣排槍打了過去。

頓時將好幾匹馬給掀倒在地面之上。

不過,雙方距離太近了,近到了汪直這邊只能來得及一輪齊射,然後就被這百餘騎兵硬生生撞在陣列之上。

汪直訓練出來的精銳士卒,能被稱為精銳,就說明,他們比一般的明軍要強,雖然被騎兵硬生生撞了上去,前排的士卒倒下不少,但是陣勢並沒有被撼動。

這是一近乎同歸於盡的結局。

一瞬間石彪與他的百餘親兵,即便事先有了準備,活下來的也不足一般,但是擋在第一排的南洋精銳,更是付出了將近三倍的殆盡,更是出現了火力缺口。

石彪將屬於石家的彪悍作戰風格發揮的淋漓盡致,幾乎一出場就震撼全場。

這種我不要命,你也別想活的戰鬥方式,是這些後輩們所沒有的。

這也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格,當初石彪那個時代,他們與瓦刺作戰,很多時候處於劣勢,特別是貓兒莊一戰,想與同歸於盡都不成。而之後的明軍後輩們,說打得仗,大多是我方佔據優勢,根本不知道在劣勢之中,能與敵人同歸於盡的,以一換一,都是一種幸福。

所以,這樣慘烈的打法,雙方都沒有反應過來。

卻見石彪從死人堆之中站起身來,頭盔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掉落,他的戰馬也死了,拔起一把不知道是誰的長刀,大喝一聲,說道:“殺。”隨即帶領著僅存的幾十個親兵,繼續向前。

朱旭林等人見狀,頓時熱血衝頭,只覺得石彪貴為侯爺尚且如此,他們又有什麼好怕的。

一個個衝了過來,因為個個奮勇,連隊形都跑亂了。但是這種凌亂之中,卻有一種特別的震撼力量。在千餘明軍與汪直所部撞在一起之後,汪直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並不佔有優勢。甚至還落於下風了。

他立即派人告訴太子,要太子抓緊時間,隨即自己也帶的親兵衝入戰團之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