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新公司成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鐵建領導簽完字,帶上道十一準備的一行李箱材料和訂單,直奔濟市小鎮機場。

他本就身處鐵路建設領域,只要熟悉新企業制度和管理辦法,有錢,有人,有技術,有專案,有施工裝置,還有上級支援,組建新公司手到擒來。

不多時,一架商務機飛往京城……

………

其實在這一時期,尚未重組的鐵建,處境很不妙。

鐵建全名'華夏鐵道建築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華夏鐵道建築總公司,前身是鐵道兵,打過仗,援過朝,入過藏,絕對是一支鐵軍,目前歸鐵道總部管轄。

但鐵建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偏遠地區或艱險地帶的鐵路土木工程,比如入臧鐵路、秦嶺鐵路。

那麼,誰負責全國鐵路建設呢?

華夏鐵路工程總公司。

這是一家起源於民國時期,由華夏各個省區鐵路工程部門組成的巨無霸,修建的鐵路佔華夏鐵路總量的三分之二,主營鐵道建設、勘探設計、鐵路運營、機車研發等等,雖然目前它同樣歸鐵道總部管轄,但馬上就要改名為'華夏中鐵'。

嗯,前者鐵道建築叫華夏鐵建,後者鐵路工程叫華夏中鐵。

若放在未來,華夏中鐵擁有中鐵一到十局、大橋局、電氣化局、隧道集團等等,華夏鐵建擁有中鐵十一到二十五局、華夏土木等等,兩者下屬子公司統一懸掛'中鐵'頭銜,整體實力、營收比相差不多,也全是萬億級巨無霸,雙雙名列母星建築業前十。

但現在'華夏中鐵'成立在即,又拿下眾多艱險工程,鐵建卻只在脫離鐵道總部,而沒有絲毫重組的訊息。

這就導致鐵路工程(華夏中鐵)的一個全資質子公司,規模都比整個鐵建龐大。

畢竟前者覆蓋全華夏,後者脫離鐵道總部,只能算一個施工部門。

而在官方系統內,規模和實力影響級別,級別關乎受重視程度,然後決定資源傾斜度。

目前從表面看,董事會偏向於華夏中鐵,如果沒有入臧鐵路專案,估計鐵建要跟'華夏建設'搶房地產的飯碗。

如此處境,方才促使鐵建領導跑天成要專案。

當然,葛小天知曉'鐵建'不重組的原因。

新公司。

或者說,新公司就是'新鐵建',只是除了他和董事會,外人並不知曉。

但話又說回來。

鐵建上面有總公司,其上有鐵道總部,與鐵道總部並行的還有國資,再往上為董事會。

如果他老葛不把檔案交給鐵建領導簽字,後者肯定坐不上新公司董事長。

不過,鐵建領導籤了字,就相當於搶了N位老上司的新烏沙,並跟現在的'鐵路工程公司',也就是未來的'華夏中鐵'搶專案,做競爭。

由此可見,鐵建領導未來的小日子,會過無限精彩。

而之所以選擇鐵建領導……

一是,這是他老葛不插手新公司的證明,畢竟對方是體系內老人。

二是,鐵建員工是鐵道兵,從紀律到作風,十分匹配新加入的五萬壯漢,如果鐵建領導把他們一口氣全帶過來,少了一個競爭對手的同時,又能延續'鐵軍'之名。

另外就是,猶如海油從石化挖來老錢,再對付石化,新公司想做鐵軌工程,就需要從鐵建挖來管理和骨幹,甚至掏空鐵建,才能與鐵路工程(華夏中鐵)競爭。

………

二建領導'站的高,看的遠',早在葛小天丟出眾多大專案的時候,就明白某人或上級選定鐵建領導做新公司董事長。。

因此,幫忙套路對方。

同時也明白,新公司絕對非同小可。

“叫什麼名字?”

“華夏新能源建設集團,又稱:中能。”

“我忽然有點危機感,你看,房地產領域有天成,鐵路工程方面有中鐵和中能,路橋有大泰,如果全都往海外跑……”

“所以,您這次來,是想要幾個海外專案?”

“就看你的意思了。”

“領導,開啥玩笑,天成在海外拿專案,還要看您給不給呢。”

二建領導微微一笑,“希臘海島建設,這個不錯。”

“那是星月灣模式,給不了您。”

“北歐丹麥房地產開發……”

“那也是星月灣模式。”

“我這次來,總不能空手而歸吧?”

“既然您執意想要專案……”

葛小天略微沉思,“填平臺省海峽,您感覺怎麼樣?”

“……”

“開個玩笑,這樣,仁川機場在競標,有仁川大橋留下的印象,天成肯定能拿到,後續可以內部分包給二建。”

“那感情好。”

“但人家選天成,看中的是天成設計和建造質量,貴司想承包,就要採用天成圖紙和施工標準。”

“有些麻煩,主要是你們不給技術支持,我們看不懂天成的GIS圖紙。”

“所以,您得拿錢買技術。”

“……”

………………

2月7號。

二建與天成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採購GIS伺服器,並組織全體員工深化學習完整版天成施工標準,以及大量招收天成中專、東山建大應屆畢業生。

因為只有這兩個學校在早些年推出GIS教材。

這也為即將在今年參假高考的萬千學子,留下GIS專業火爆的印象。

而親近天成,花大價錢從天成中專引進新課程的各大高校,頓時開心了。

這代表今年大夥極有可能要擴招。

沒引進課程的高校,則是紛紛前往錦繡川大學城談判。

因為新專業課程漲價了。

然後,董事長看不下去,親自聯絡某人。

“你把新專業課程複製給教部,我再給你一塊沙漠。”

“領導,知識無價。”

“說吧,你又瞅到什麼?”

“您知道的,我這是沒啥嗜好,就喜歡……”

董事長想起某人的'榮譽展覽館'。

當天就召開華夏會議,重點誇讚了某人優良品德,和積極向上的做事風範,為其頒發模範企業家證書。

與此同時,天成中專將第一批新課程移交給教部。

當然,免費課程和收費課程肯定不一樣,否則之前買了精品課程的高校,還不罵他葛老二黑心。

但這已經讓董事長很滿意。

畢竟沒花錢,只付出一個會議和一個張紙。

而天娛則是把董事長講話掛在百曉通論壇首頁,日夜不息的播放,並以紅底、紅旗為背景,大篇幅展示看起來有點簡陋的榮譽證書。

沒辦法,做的太著急了。

董事長有些不好意思,當天下午又給某人補了大紅花……

…………

第二天,2月8號。

葛小天收到北美富豪組團來華,被扣留在紐約機場的訊息。

無它,北美FBI懷疑這群人想移民。

但在資本社會,富豪們的能量也不小,尤其是聯合起來。

因此,事情鬧得很大,也很複雜。

道十一聯絡霍頓,那邊告知正在處理,無法確定抵達華夏的時間。

而耽擱兩天,匯聚祥縣樞紐的人員已經全部出發,也安全抵達目的地。

葛小天思來想去,決定前往大漠。

登機前。

原鐵建領導,現中能領導,從京城發來邀請函,邀請其參加新公司剪裁儀式。

葛小天以事務繁忙為由婉拒。

那是另一個舞臺,與他無關。

…………………

2月9號。

華夏董事會在大會堂宣佈'華夏新能源建設集團'正式成立,原鐵建領導出任首屆董事長。

該集團屬於股份全民制非法人企業。

主要投資方為中能六萬員工(含鐵建一萬鐵道兵)。

次要投資方為紫峰移動、華夏海油、遠洋集團。

注冊資金一百億紅鈔。

主營鐵道建設、鐵路勘探和設計、機車研發和生產、房地產開發、新能源建設、風能核電、航天航空……

隨後,中能對外招收十萬僱員。

與天成一般,僱員除了不持股,一切待遇與中能正式工相同。

再隨後,中能與天成國際控股、龍天科技、衛華通訊、萬事科技、太陽紙業等,近五十家母星五百強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此訊息一出,震驚業內。

更令人震驚的是,中能在成立當天,就收到涵蓋國內外,總投資額高達萬億紅鈔的總承包專案。

除了葛小天給予的那部分,另外還包括華夏航太部投資的大漠風力發電,龍天科技投資的草原風力發電,紫蜂移動投資的百座超大型紫峰基站,衛華技術支持的華夏至巴國至迪拜的光纜,遠洋集團投資的非洲五座港口……

最重要的是,中能也採用天成版GIS系統,和執行完整版天成標準。

完整的天成標準,不止包括施工標準、驗收標準、現場作業管理辦法,還包括各行各業的製造生產和使用標準,是天成產業鏈的統一規定。

小到電器按鈕、電子元件介面的規格,中到軟硬件設計、軟硬件研發,大到車輛寬度、行駛速度,甚至包括航空飛行器研發,航天衛星零部件研製……

去年,董事會複製天成標準,但推廣時,根據各地情況進行了大量刪減,導致出現官方天成標準,和完整版天成標準。

當然,完整版天成標準只能在天成產業鏈內的各個特別開發區使用,在外面受上級某些規定約束,無法完全實現,這也是葛小天想盡各種辦法進行推廣的原因。

而如今,二建、中能,加上海油、紫蜂移動、龍天科技、萬事科技等,數十家超大型企業,陸續使用完整版天成標準,就等於官方默許這種標準。

帶來的影響就是,以前修建的,主要用於運輸的道路,有可能要重修。

因為完整版天成標準中的運輸車,比普通運輸車寬了一米,長了五米有餘,載重多了足足一倍。

要知道,某些道路荷載能力雖然在設計上符合標準,但層層分包下去,在建造上就說不定了。

並且,審車還要加上'車頭前方允許設定金屬爬梯,用於進入駕駛室'。審車沒問題,造車就更沒問題,新型運輸車擴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種運輸車配備電子監控和感應系統,無需擔心駕駛死角)

總之,進一步推廣天成標準,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代表著董事會要一邊糾結天成建材的便宜,一邊糾結要不要掏錢。

不掏錢啥都沒有,而掏錢,就能爆出天文數字般的GDP……

這就是各地領導喜歡天成標準的主要原因。

………………

中能成立的當天。

天成一號機出現在西北大漠中。

葛小天與李秀秀並排坐在窗前,俯瞰下方美景。

上次前往迪拜,車隊走的塔城路線,並未經過位於西南方向塔克拉瑪干中的沙漠小鎮。

這裡於前年下旬立項,先空運物資和基礎裝置,隨後運來石光機伺服器叢集,加大開發力度。

在開發過程中,天成首次採用AR施工技術。

比如先使用格洛納斯系統定點,深埋樑柱,然後投放AR系統,免去測量、撒灰線等複雜施工流程。

但這種AR技術,與大興城視覺化AR完全不同,或者說,是AR地圖。

普通人走在施工現場,看不到任何投影,唯有戴上工業智慧眼鏡,或透過智慧一卡通的攝像頭和顯示屏,方能看到另一個世界。

這是一個以數字和虛擬框架構成的基建世界。

技術原理麼……

基於GIS系統製作的AR地圖。

比如進入一處封閉的基坑,這裡沒有任何警示語,但戴上智慧眼鏡,各種提示瞬間進入眼簾,像深度、寬度、長度,這只是最普通的提示,還有施工要求、作業週期、土質情況、機械設備是否偏移……

另外,負責該項目的工長,還會根據專案進度,隨時更新AR資料。

而這種施工方式,便是光電科技入門。

也因此,學習這種技術的員工,要與普通土建工程人員完全區分開,否則會出現重大事故。

但這種施工方式,不僅縮短施工週期,還大大降低了建造成本。

並且,它適應全地形,尤其是極地。

小鎮機場。

葛小天走下飛機。

李秀秀看到外面事物,先是一愣,旋即難以置信道:“不會吧,你們開發一年,就搞了這麼點東西?”

葛小天沒說話,將智慧眼鏡戴在其臉上。

然後……

秀姐更難以置信的張大嘴巴,“這、這、這是3D武俠中的裡世界?”

“嗯,我為你開了天眼,你現在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東西。”

葛小天說完,忽然有些明悟,“如果以後這裡開放了,我懷疑人們真的會相信我的'起源論',想看到AR在現實的投影,必須戴上智慧眼鏡,可不就是開了'天眼'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