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破解智慧一卡通與網路升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北美。

紐約大學計算機實驗室。

一名白髮老者手持連線眾多數據線的智慧一卡通,呼喚小精靈:

“拉姆!”

“在呢,有什麼事嗎?”

“我餓了。”

“想吃點什麼呢?”

“來份披薩。”

“您想吃哪種?”

“咖哩牛肉。”

“您似乎不喜歡吃辣。”

“是的,這你都知道?”

“抱歉,我收集了您的日常資訊,雖然涉及您的隱私,但你使用智慧一卡通之前,已經簽訂這方面協議。”

“噢,我想起來了,我跟我老伴聊過這些。”

“那就來份咖哩牛肉披薩?”

“是的,謝謝。”

“費用已從智慧一卡通賬戶扣除,霍盾安保將會半小時內將食物送到,用餐愉快。”

“對了,拉姆,幫我聯絡州長。”

“您通訊錄沒有相關記錄,不過,我可以花費30秒為您尋找。”

“謝謝。”

“州長電話為……是否撥打?”

“不。”

白髮老者停止提問,關掉智慧一卡通,拿起一部智能手機。

“哈瑞。”

“叮……”

“我餓了。”

“快去吃飯吧。”

“哈瑞?”

“叮……”

“我餓了。”

“快去吃飯吧。”

“哈瑞,幫我聯絡州長。”

“抱歉,找不到州長聯繫方式。”

“哈瑞。”

“叮……”

“幫我聯絡老伴。”

“抱歉,找不到老伴聯繫方式。”

白髮老者看一眼通訊錄中,多了個A字母字首的‘老伴’,關掉智能手機,“監測結果。”

“報告教授,使用期間,智慧一卡通消耗326k流量,智能手機無消耗。”

“報告教授,使用期間,神龍晶片運算兩千次,智能手機運算十四萬次。”

“報告教授,使用期間,神龍晶片消耗0.1mAh,智能手機晶片消耗3mAh,”

“報告教授,使用期間,智慧一卡通開啟兩次定位,智能手機無操作。”

“報告……”

“問題出現在運算次數、電量消耗,以及人工智慧,這三個方面。”

“可是教授,我們已經檢測過所有電子元件,全都是迭代產物,十分落後。”

“神龍晶片呢?”

“抱歉,拆卸後,自動損毀。”

“必須找到破解方法。”

“咱們已經購入兩萬臺各價位的智慧一卡通,花費近千萬富蘭克林,加上科研費用……科技聯盟那邊……”

這時,一名科研人員忽然跳起來。

“教授,新發現!!!”

“什麼?”

“我把它連線基於二進制計算機製作的三進位制計算機模擬器,竟然跳出一串未知符號!”

“嗯?有反應了?”

白髮老者急匆匆走上前,仔細觀察片刻,嘗試輸入位元組,可惜電腦直接宕機。

“這……我想,我發現了根源!”

“教授,您的意思是?”

“三進位制!”

“可三進位制比不上二進制。”

“是的,演算法越簡單,運算速度越快,系統數據包越小,效能就越優秀,但這一切建立在半導體材料不變的前提下。數學上已經證明,計算機最高效的進位制是e進位制,但這個無理數在物理上無法實現,而最接近它的是三進位制,因此,三進位制比二進制更高效,只是二進制更容易實現,更容易商業化,如果出現三進位制,並迅速商業化,對當前產業和生態勢必會造成毀滅性打擊。”

白髮老者拿起一塊麻將大小,超薄的黑色電子元件,“或許,被人們忽略的簡陋微控制器,使用的就是三進位制,又或者是超越三進位制,更接近e進位制的全新進位制。”

“可是,教授,想實現這一點,必須引入負電源,訊號傳輸改為一組三根線,或者改為多類電晶體,閘電路也由互補電晶體組成,用量至少是二進制的兩倍,雖然效能提升兩倍以上,但需要更換半導體材料,增加暫存器數量,調整結構框架,從而加大主頻,提高電壓,增加功耗,而咱們剛剛測試的結果,神龍晶片功耗遠遠低於智能手機。”

“不不不,龍天科技有石墨烯,可以替代矽元件,他們採用光電子,分散式儲存,一切全都變了……等等!”

白髮老者說完,猛地瞪大雙眼,“我的上帝,這個設計者簡直就是天才,太神奇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滿屋子北美科技界頂端研究員全都不明所以。

“一切全都變了!是的,一切全都變了!你們要洗去大腦裡的二進制概念,從新構建三態數字邏輯,連卡諾圖都是三維的。並且,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資訊交換、物聯溝通、模擬環境變量,不是複雜的計算,甚至不需要太多計算,這就是它剛剛僅僅使用了兩千次運算,而智能手機卻用了是十幾萬次的主要原因。”

“多維度計算機?!”

“或許是,或許不是……不,它受限於當前的‘數字信號’模式,暫時無法突破維度,如果連訊號通道也替換成全新的三態數字邏輯,那這一切才會更完美。只不過這樣一來,它似乎又成了量子計算機,但很顯然,SG裝置不是量子計算機……”

白髮老者說完,陷入沉思,許久之後,“我似乎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不能再考慮二進制的相關事情,今天課題就到這裡,你們回去查詢相關材料。”

“好的教授。”

等研究人員離去。

一名霍盾手託披薩,吹著口哨,十分隨意的敲響實驗室,“拉斐爾先生?您的外賣。”

“哦,謝謝!”白髮老者開啟實驗室內門。

不曾想,霍盾放下食物後,並未離去,硬生生掰開防盜鐵門,“拉斐爾先生,您和您的研究員,需要換個工作崗位。”

看到這一幕,白髮老者差點瞪出眼球,“NONONO!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您知道的太多了!”

“???”

砰……

霍頓擊暈白髮老者,手法熟練的拿出特製SG pad,連線實驗室主機,調整監控,抹去智慧一卡通點餐痕跡,十幾分鍾後斷開連接,然後將白髮老者負在背後,套入肥大的安保服,左手綁在自己左手,右手綁在自己右手,雙腿同樣如此,安全盔向後一放,遮住對方腦袋,拉上實驗室安全門,雙手抄著兜,吹著口哨離開這裡……

………………………………

臨近元旦,眨眼即將進入02年。

兩年前發生的石墨烯風暴,依舊深深影響著母星科技領域,有好也有壞。

好的是,華夏憑藉石墨烯這一bug級新材料,依靠光電通訊技術,史無前例的將自身與科技聯盟的差距縮短到五年。

壞的是,己方步步緊逼,令實施'擠牙膏'戰略的科技聯盟拿出許多家底,比如3G移動通訊技術。

由此,雙方差距再次拉大。

不是龍天不努力,而是科技領域這個面,實在太廣泛,遠遠不止小小的晶片。

以天成推動的東山產業鏈為例。

目前使用紫蜂。

它是一種利用光纖通信建立大型wifi基站,互相穿插、疊加,構建出的無線網絡技術。

當人們離開這一區域,網路斷開,或者使用網速僅有20k的2g蜂窩網路,或者開啟車載格洛納斯增強系統,抽出長達一米的衛星天線,接收衛星網絡。

紫蜂技術理論下載速度能達到30M,但由於基站屬於共享網路,隨著使用者增多,類似IP的網路通道被逐漸填充,紫蜂網路下載速度僅有300K,或者說,一根光纖只能支援一百名使用者共同使用。

得益於道一發明了智慧切換、智慧連線、智慧分配技術,按照廣場、商超、寫字樓,配備光纜、光纖、基站數量,暫時能夠滿足東山SG裝置和智慧一卡通,總共五千萬使用者的使用。

但隨著海外替換2.5G,普及3G,將下載速度提升到2M,兩年前遙遙領先的紫蜂無線網絡通訊,已經開始落後。

如果不找到解決辦法,別說自家智慧一卡通面臨淘汰,哪怕遠端控制技術,也會被遠遠拋開。

最重要的是。

神龍晶片需要與石光機母體進行大量數據交換,獲得‘智慧’,功能越多,對網速的要求越高。

02年,智慧一卡通將會加入攝像、攝像翻譯、攝像識物、最基礎的AR小遊戲等等,加上己方採用類似三進位制的神龍系統,演算法不同,導致數據包、數據傳輸也有很大不同。

比如同樣一篇千字文章,科技聯盟僅需1k流量,壓縮後,或許用不了1k,而己方卻需要10k流量……

不是不好,而是它涉及到數據交換、名詞註釋、文章來源、相關知識等等。

300k的網速,顯然無法滿足後續帶有大量圖文的使用方式。

如果想要保持領先,就必須超越3G移動通訊技術的2M網速。

因此,葛小天想到下載速度為15M的衛星網絡。

發射增強衛星,並進行合理分配,比如縮減上行通道(降低上傳速度),提高下行通道(提高下載速度),智慧一卡通的網速或許能夠突破20M。

不過,使用衛星網絡,就需要配備長達一米的衛星天線,在家辦公,或者車載辦公還好,搞個小鍋蓋就能轉接,但個人使用……

見過天線寶寶沒?!

並且,六千九百顆衛星構成網路星鏈,短時間內不可能完成,葛小天也沒這麼多錢。

之所以提出這一概念,只是想先發射幾顆,看看能否將衛星網絡融入紫蜂基站,升級為蜂窩+衛星網絡+wifi+NFC+藍芽等技術的全新紫蜂,最終將延遲降低到毫秒級,然後再降低到微秒級。

其實在冰熊也能發射,但網路涉及到頻段問題,想在華夏使用,依舊要申請,不如直接在國內一次性搞定。

另外就是,道一低估了科技聯盟的實力,兩年過去,已經有人觸及到神龍晶片部分資訊,如果進一步摸索到e進位制,想到圓周率,再聯絡到八卦……

神龍系統被破解。

在科學領域,機緣巧合之下,沒有什麼不可能。

因此,需要加速‘資訊交換’,當海外科學家摸索到這一領域,第一時間就能將對方帶過來打工。

畢竟有些頂級科學家,在單一領域,遠超道一他們。

或者說,道一他們需要吸收各個領域頂級知識,融合後突破系統等級,啟用五級科技樹……

綜上所述,提升網速,關乎遠端操控、智慧一卡通使用、抓捕海外科學家提升自身實力等等,勢在必行!

…………………………

九所知曉海外在普及3G,也明白紫蜂面臨的窘境,但壓根就沒想過天成要發射這麼多衛星。

“六千九百顆?一天一顆,你要射上十八年!”

“為什麼要一天一顆?”

“不然呢?一週三顆,射到死?”

“為什麼就不能一次N顆,幾十顆?上百顆?”

“不可能,衛星進入軌道後,需要調整、觀察六到八個小時,工作人員精力有限,最多持續操作二十四小時,也就是一箭三顆,如果中途更換工作人員,一是沒這麼多人手,二是無法確定雙方交接後,能否熟悉同一組資料變化,三是,你家石光機的通病,你不知道?持續使用二十四小時,必須休息六小時,避免鐳射燒燬鑲嵌石墨烯晶片的主機板。”

“主機板問題正在處理,我們發現了拓撲絕緣體,能夠很好的替代主機板。”

“啥玩意?”

“拓撲絕緣體,一種內部絕緣,表面帶有電荷移動的新型材料。如果利用中紅外鐳射照射石墨烯,製造出人工動態帶隙,這就是一種拓撲絕緣體。如此,石墨烯晶片就無需鑲嵌到主機板,直接形成積體電路,從此,咱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將光訊號轉換為電信號,將電信號轉換為光訊號,並且,電子元件也可以進行多層佈局、異形佈局,包括把四四方方的電池,做成各種形狀,方便縮小電子設備體型。”

“不懂,能不能專業點?”

“大概意思是,在通常條件下,石墨烯表現為正常導體,對其施加電壓,電流從其上透過,基於它自身特性,因此能製作成石墨烯晶片。但如果將一片石墨烯置於與其垂直的磁場中,石墨烯特性就會改變,變成拓撲絕緣體,電流只會沿著石墨烯薄片邊緣執行,其它部分則會變成絕緣體。而這時的電流只會根據磁場方向沿著一個方向前進,呈現量子霍爾效應。如果再增加一個與石墨烯放置位置水平的強磁場,石墨烯特性會再次改變,電子仍然只能沿著石墨烯的邊緣執行,但執行方向由單向變成雙向,而具體方向數量則是由電子自旋的方向決定,即: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還是不懂。”

“也就是說,該實驗證實了單片石墨烯對自旋電子具有選擇性,並能夠對電子執行方向、通電狀態進行控制,或者說,由石墨烯進化的拓撲絕緣體,可以製造出量子計算機!”

“謝謝啊!”

“???”

葛小天瞬間反應過來,被忽悠了,“您能聽明白?”

九所連忙搖頭,“不,我不明白。”

“拿錢!”

“我真不明白,我只負責遠端控制系統,真的,我一點都聽不懂高新科技材料。”

“不玩了,不搞了,回家種地!”

“別別別,這麼極端幹嗎,你那麼大產業,說丟就丟啊?”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麼多幹嘛?”

“……”

九所撇撇嘴,在海外人們眼中,這貨虧的底朝天,但在上級眼中,這丫的就是商業領域的'世界和平',東方的超級巴非特+超級索羅斯,如果真不玩了,嗯,問題還挺大。

“等等,我拿好東西給你換。”

“量子計算機價值連城。”

“你說的只是理論。”

“那也是無價之寶。”

“好,我肯定拿出一項等值技術,對了,你不是要發射六千九百顆衛星麼,為的啥?”

“降低延遲,提高速率和高速移動性。”

“六千九百顆衛星,按照一箭三星計算……”

“我們能實現一箭二十星。”

“好,那就按照一箭二十星計算。”

九所點點頭,對天成航太部的新突破並不奇怪,畢竟天成中專已經排除第四批學員前往冰熊航太部深造,期間發生什麼,估計冰熊自己都不知道。

並且,華夏目前用不到一箭二十星技術,而等到需要,天成估計已經研究出一箭百星,肯定會把一箭二十星丟給自己的航太部。

思索著,九所計算道:

“一箭二十星,需要三百四十五座火箭,大約需要一百億富蘭克林。六千九百顆衛星,大約需要一千四百億富蘭克林。算上運輸費、保險費等等,我這個方案,至少能給你節省兩千億富蘭克林。”

“如果能取締網路星鏈計劃,其自身價值確實比得上量子計算機。”

“不,它能領先全球通訊N個時代,只是目前咱們用不起,也用不到。並且,哪怕你能夠組建網路星鏈,但衛星訊號接收器長達一米,你怎麼縮小到個人終端?頭頂天線麼?”

“……”葛小天之前想到過這個問題。

“所以,我這個專案,其自身價值超越量子計算機。”

“過分了啊,難道還想要我再倒貼一項技術?”

“不用,我只是提醒你,它很值錢。”

“嗯,那您說吧。”

“其實,它也叫紫蜂。”

“……”

葛小天面無表情。

“別誤會,跟你家利用光纖網絡轉為大型wifi模式的紫蜂技術不一樣,它是以無數個陸地基站實現的超頻寬無線通信技術,本來應該叫3G,但本質不同於海外發展的3G。”

“4G?”

“我還5G呢。”

“嗯?”

“嗯啥嗯?”

“您知道5G?”

九所笑罵道:“我還知道6G、7G、8G呢。”

“嘶……”

“我開個玩笑,瞧你認真的蠢樣,別鬧,聊正事呢。”

“……”

“它叫可見光通訊,指利用可見光波段的光作為資訊載體,在空氣中直接傳輸光訊號,這是咱華夏領先的技術,也是絕密專案。”

“您不是選擇了電子技術麼,怎麼跟我們一樣,開始走光電技術了?”

“你家就那麼點科研人員,又是近兩年剛剛崛起,能比得上華夏航太部幾十萬名科研人員,還有幾十年積累的底蘊?我們雖然選擇電子技術,但光電技術也沒落下,這叫均衡發展。”

“好吧。”

看來,要繼續暴修士了。

九所拿出石光機筆記本,開啟NFC功能,調整無需加密的資料,共享到神龍賬號。

葛小天開啟自己的石光機筆記本,仔細翻看一番……

'滴,啟用光電科技初始通訊技術……'

'滴,兌換列表已更新。'

'可見光通訊技術是利用熒光燈或發光二極體等發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明暗閃爍訊號來傳輸資訊,將高速網線裝置連線在照明裝置中,插入電源插頭即可使用。'

'利用這種技術做成的網絡系統,能夠覆蓋室內燈光達到的範圍,電腦不需要電線連線,只要在室內燈光照到的地方,就可以長時間下載和上傳高清晰畫像和動畫等資料。'

'該系統還具有極高安全性,用窗簾遮住光線,資訊就不會外洩至室外,同時使用多臺電腦也不會影響通訊速度,由於不使用無線電波通訊,對電磁訊號敏感的部門,可以自由使用該系統。'

'該技術跟隨科技樹增長不斷提升,目前共享型網路速度上限為150M。'

'你啟用了石墨烯微晶片控制的1W、LED燈珠,可共享10位使用者,平均網速20M,兌換需求:5份稀有資源。'

‘你啟用了石墨烯微晶片控制的10W、LED燈珠,可共享100位使用者,平均網速20M,兌換需求:10份稀有資源……’

‘你啟用了晝夜交替型石墨烯微晶片控制的100W、LED燈珠……’

‘你啟用了……200W、LED燈珠……’

‘你啟用了……由兩組200W構成的400W、LED燈珠……’

‘你啟用了10mW鐳射……’

‘你啟用了100mW鐳射……’

'你啟用……'

'……'

'你啟用了可見光接收器……'

'你啟用了可見光通訊與紫蜂融合的基站……'

葛小天掃一眼大大小小上百種,小到20M網速,大到150M網速的'可見光'LED燈、激光燈、鐳射燈等等,忽然有些頭疼。

室內好說,但大塊頭的兩條腿機械載具,在荒野中怎麼用?

難道要用直升機在空中打上燈光,閃亮登場?!

又或者說,用鐳射指著跑……

等等,激光制導?

‘似乎原理差不多。’

可惜目前只能從系統兌換,道一他們研究出現實產物還需要一段時間。

再一個就是,使用可見光接收器,就要淘汰現有的SG裝置和智慧一卡通。

這顯然有點不現實,只能從實驗室、工業、企業、學校、商場……按照順序慢慢過渡。

葛小天深吸一口氣,點支菸,看向九所,“老爺子,您知道嗎,這世界上,有一種從天而降的通訊方式!”

“廢話,衛星通信不就是從天而降麼。”

“不是,是光柱,從天而降,瞬間投射幾百G的資料。”

“……”

“並且,還能無線充電,您想想,您穿著機械外骨骼奔波在戰場上,忽然沒電了,無法快速充電,也沒有備用電池,更沒有附近地圖包和最新的作戰指示,怎麼辦?”

“怎麼辦?”

“外太空衛星,或者停在外太空的太空梭,對著您來一道‘可見光’光柱,咻……巴啦啦小魔仙變身,不是,是電充滿了,地圖包也傳過來了。”

“這麼扎眼,我早被敵人導彈給轟死了。”

“……”

“別胡扯,說點正事,可見光通訊解決的只是終端傳輸問題,你們還需要和衛華研製匹配它的光纖、光纜。否則,抽水泵和噴口加強了,水管依舊那麼粗,有個卵用。”

“也對。”

“如果調整傳輸通道,符合類e進位制資料,這可不是小投資,不說鋪設全國,僅僅鋪設東山,就需要上百億。”

“衛華這兩年賺了不少錢。”

“你的專案,你不出錢?”

“您希望我控制通訊?”

“……”

九所忽然感覺牙花子疼,“關鍵是,我拿出技術,再幫你鋪設光纜?”

'您還要幫我研究量子計算機呢!'

葛小天仔細想想。

其實他早就知道九所懂得計算機和科技材料。

故意'洩露'量子計算機理論,是因為道一他們沒有這方面知識,讓九所研究,出了樣品,自家也就啟用了。

並且,拿一項對自家沒什麼價值的技術,換來急需的'可見光'通訊,怎麼看,怎麼賺。

軍事領先民用三十年,外界又有北美窺探,九所能拿出來,也算將心比心。

況且,自家主攻光電科技,肯定有效能更好的光纜、光纖,這玩意採用有機玻璃纖維,或者全塑光纖,造價低廉到一塊錢幾十米,鋪設東山,要不了幾個錢。

“好吧,這個專案我投了,免費提供足夠的光纜、光纖。”

“這麼豪氣?”

“不然呢?”

“每當你豪氣的時候,就代表你又賺大了,今天這事……是不是哪裡不對?”

“沒有,您想多了,那啥,過兩天就是元旦,東山還有事,我就先回去了。”

“等等,把量子計算機理論給我發過來!”

“哦,對,差點忘了。”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