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老沈學壞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葛小天知道那個女人為什麼總是自己過不去。

不是因為他拒絕辰東海合作新能源,也不是因為購置青港地皮沒給杜總相應利益,而是天成發展到現在,得罪太多人。

比如連老沈都放棄的購物卡,這可是個上禮的好東西。

比如天成產業鏈自成一體,一旦進入某個區域,勢必會對當地'利益集團'產生衝擊。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不是說著玩。

所以天成走的是大領導路線,少白頭、薛大領導、福大領導、於總、副董事長……

只要點頭,我就開搞。

如果模稜兩可,那我就撤。

拿去做實驗的徐城星月灣,如今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就是個很好的反面教材。

不過,葛小天並不慫李薇。

對方想搞垮天成,肯定要玩些見不得光的手段,而自家恰恰就喜歡這種上門送名望的'好人'。

說不定很快,南河也要多一大批希望小學和敬老院……

等到年底,中小學運動會……

嘖嘖!

那場面!

葛小天手持夜視望遠鏡,看著李薇的小臉蛋,越看越像夢中的那枚金蛋!

快來呀,小朋友……

至於修高架下道口的事兒。

他葛小天從不打沒把握的仗。

既然敢忽悠聰明人老沈,自然要拿出對方難以割捨的條件。

修路,東山建聯能修。

捐錢,濟府商盟也能捐。

但地鐵呢?

天成把地鐵公司掛靠在濟市市政,雖然沒進行大肆宣揚,但那可是個注冊資金高達五百億的巨無霸,作為東山人,老沈也參加了當時的企業典禮,不可能不知曉這事。

雖然地鐵路線是濟市到錦繡川,但能拿到批覆,地鐵又是為星月灣產業鏈量身定製,老沈肯定會知曉棗市新城星月灣也有地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就是老沈為什麼當場答應拿出五個億修建下道口的主要原因。

濟府商盟委託東山建聯打造的社群,屬於銀座商業體系,只要地鐵一通,連線濟市星月灣、祥縣星月灣、大青山開發區、天成其它產業,以及錦繡川大學城,甚至還能連線濟府銀座體系,到時候別說五個億,五十個億都能賺回來。

所以,葛小天透過衛星電話監控,聽到李薇的話語,感覺老沈去找對方,肯定會提醒地鐵的事兒。

然而,老沈竟然答應了李薇的提議……

沈志鵬:“李總不愧是辰董身前的大紅人,頭腦就是靈活,你看我,老糊塗了!”

李薇:“沈總這是跟天成交手次數太多,身在局中不知局,只因心中利害欲。”

沈志鵬:“哈哈,收心望眼左右看,回身縱覽對局現。李總,受教了!”

李薇:“那咱們調整社區規劃,一起向南延伸,遠離天成,打造只有體系?”

沈志鵬:“好極了!”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

聽過倆人談話,葛小天眼一眯,當即收起望遠鏡,直奔自家工地。

果然,半小時後,老沈登門拜訪。

“葛老弟!”

“沈總,這都晚上十一點了,怎麼還沒休息?”

“唉,葛老弟走後,我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裡苦思冥想,感覺這下道口必須修!”

“是啊,地鐵一通,五個億,恐怕僅憑房地產增值就能賺回來。”

沈志鵬眼神一閃,臉色露出一絲果然如此的神色,揮手示意跟隨在後的兩名財務人員,“那咱這事就定下了?”

葛小天點支菸,“不知沈總知不知道我在海外攔下的專案?”

“仁川大橋?”

“是啊,二十多公裡,六個月搞定,你說這速度得多快?”

“哈哈,看來,東山建聯還是要多向葛兄弟多多學習,明年全都報考職業中專,學習造高架橋技術!”

“……”

你特麼的不是要養老麼!

葛小天暗中吐槽一句,攤開與東山南大門有關的圖紙,“老沈,我速度至上,即便南棒子第一期都交了百分之六十工程款,你這兩個下道口也不過兩公裡,只要開工,半個月就能搞定,五個億,必須一次付清。”

“這樣啊……”

沈志鵬微微頷首,沉思少許,“必須按照我方指定位置建造。”

“只要薛大領導點頭,肯定沒問題。”

“還有,棗市新城的地鐵專案,半年內,不能宣傳!”

“哦?”葛小天頓時笑了。

這老東西果然是個睚眥必報的主兒。

那邊辰東海拿他父親的老底作威脅,這貨現在開始報復李薇了!

忽悠對方往南跑,他卻鐵了心的與天成星月灣接軌……

恐怕到時候,這老家夥還要修一條'柏琳牆',徹底隔斷與李薇產業的聯絡,把對方獨立在荒郊野外,真真正正的連條路都沒有。

為什麼李薇不知道地鐵專案?

有可能那段時間因為杜總遠調南雲,對方跟著一塊去了。

也有可能對方忙於伺候辰東海,沒注意東山變化,要不然怎麼跑京城又成立了海外投資集團?

還有一個可能,李薇憑藉關係,從爾海、魯齊置業、魯N集團廉價拿下能賺大錢的棗市新城專案,那些開發商能沒有怨氣?

暗中下絆子!

另外。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老沈這一手玩的妙啊!

幫那些開發商出口惡氣,恐怕東山建聯能拿到不少好處,甚至併購那些被李薇嚇到的開發商,再次增強自身實力……

想到這,葛小天臉上笑容更甚,“行,沒問題,修地鐵的動靜不大,等修好,我在對外宣傳!”

“這個要寫進協議中,都這一旦人盡皆知,恐怕要令濟府商盟在棗市新城的專案,至少有三……五十億損失!”

'你特麼是看小爺有錢還是咋滴?'

葛小天搖搖頭,“地鐵,別說濟市,即便許多東山的鄉親父老都知道,雖然棗市沒規劃,但也難免會有人設想,我只能保證我們公司不宣傳。”

“不止你的公司,還有控股集團,天使投企業……總之,跟你有關係的一切商業產業,都不能宣傳。”

“你倒是挺謹慎。”

“沒辦法,你小子忒不是個東西……”

“你罵誰?”

“我就這麼一說……臥槽,你特麼別動手……揍他!”

…………………………

第二天,大年初三。

天剛矇矇亮,葛小天便被宿舍外的喧鬧聲吵醒。

拉開窗簾瞧一瞧,無數員工湧向星月灣工地,並飛快拆解年前為保護基礎鋪蓋的草蓆和帆布。

遠處幾座大型攪拌站陸陸續續啟動,一車車混凝土被四輪翻鬥,送向需要的部門。

機械部正在鋪設運送帶和小型吊機,而旁邊大型倉庫中也傳來切割鋼筋、打磨鋼筋的刺耳噪音。

窺視許久,葛小天放下窗簾,拿起床底的洗漱用具走出宿舍門。

這時,負責通訊的僧四遞上電話。

“老闆,霍頓打來電話,聽說你還未睡醒,就沒說別的。”

“哦?這老家夥缺人了?”

葛小天邁入公共衛生間,一邊刷牙,一邊撥通霍頓電話,“怎麼了老霍?”

“感謝上帝,咱們幸虧沒有繼續下西洋!算算日程,如果下西洋,現在差不多已經抵達三哥地盤,今天凌晨,那邊發生八級地震和超級海嘯,咱再牛掰,估計也活不下來,您那位大師,實在是太神了!”

“???”

葛小天微微一愣,暫停下西洋,是因為鄭和船隊被賣光,跟大師有什麼關係。

不過,既然對方這麼認為,他也不好否認。畢竟修士們吹起牛皮,那是連草稿都不打,甚至過後就忘。

“老霍啊,大師的本事可不止這麼點,觀天象,治百病,可延年益壽……要不要來幾位?”

“我打電話就是這個意思,兩位!為表示尊重,我親自去請!”

“那就不必了,跑一趟多麻煩,我安排他們今晚上路。”

“葛先生,千萬不要虧待大師,無論差旅費多少,我全報銷!”

“好說好說!”

葛小天結束通話通訊,緊接著聯絡航太中心道一,“把僧七、僧八派往北美霍盾集團,告訴他倆,前期先不要提工資,後續給我忽悠瘸了再聊待遇。”

“曉得老闆,我們修士從來不靠底薪吃飯!”

“……”

…………………

洗漱完,葛小天換上工裝,從食堂揪倆熱騰騰的老爐燒餅,喝著豆漿來到施工現場。

棗市新城星月灣規劃,早在處理老樹罩墳之前就已做好。

第一期佔地兩千畝,共計六個片區,每個片區都是月牙形佈局,平均每個片區四排建築,約二十棟樓。

最後方,也就是第七個片區,則是按照方位部署的九十六座山景別墅,和六十座宮殿式別墅。

前者屬於精裝房配備天衛管家,後者屬於智慧家居配備霍盾安保。

前六個片區的樓層高度,跟隨向北不斷拔高的臺基對應增長,最低十六層,最高三十六城,這是為了獲取最高採光率,

該社群整體類似主題公園,注重溼地,綠化面積佔據社群總面積的一半。(詳見第385章真?星月灣)

放假前,工程部炸平半座山,並依靠其它區域運送來的土石,完成星月灣所有基礎回填。

因此,現在各部門主要工作就是起樓。

一次三層,忙活完,轉移北側山麓,修建環山跑到和山頂連廊。

正常來講,採用普通施工團隊起樓,15層以下大約6個月,15-20層大約6-10個月,20-30層需要1年左右。

至於蓋的慢的,要麼資金不夠,要麼天氣不好,要麼老闆要跑……

天成承建肯定不是普通施工隊,哪怕去掉四級城鎮中心40%效率加成,僅僅憑藉自研特種水泥,自研預製隔斷牆,也能縮短三分之一的工期。

另外,發展至今,天成已經不止使用澆築式蓋樓方式,還加上葛小天回憶許久,透過市集繪圖復原的'裝配式構築技術'。

打個比方,要蓋六層樓。

底部三層澆築,上部三層採用預先製作的外牆板、內牆板、疊合板、陽臺、空調板、樓梯板、預製梁、預製柱等,透過焊接、螺栓連線、後澆混凝土整體連線等工藝,形成整體。

該構築方式誕生於十七世紀,上個世紀華夏農村建造大三間,只是採用一部分封頂技術。

現在葛小天依靠系統完善、改良的裝配式構築技術,與另一個時空穿越時相差不多,先進、科學、環保、迅捷,是天成獨有專利。

如果說,建造20層大樓,外界施工隊需要10個月,天成採用澆築工藝需要6個月,那如果全部採用裝配式構築技術,去掉20天基礎項施工,整體竣工只需2個月。

如果再算上百分之四十的效率加成,這將是一個驚世駭俗的基建速度。

不過,沒特殊情況,不能那麼玩。

(非虛幻,也非科幻,可以度娘:裝配式建築,這是未來趨勢,還有,我看書評區說,半年建造一個社群太假,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業內16層小高層社群,最快速度是兩個月,主要是稽核、資金、天氣三大因素,基建速度從來沒慢過,像混凝土凝固、各部位維穩,現在都有相應裝置進行提速。)

而除了裝配式構築技術,天成還擁有鋼結構構築技術。

鋼結構並非只能用於建造廠房、車站、機場,還能打造商品房。

目前,採用鋼結構+混凝土建造的鋼混結構商品房,天成已經將其建築壽命提升到七十年。

如果繼續精進施工流程,加強新型鋼材研發,打造百年壽命的鋼混建築也不是問題。

可惜,今年華夏鋼產量尚未爆炸式增長,價格居高不下,鋼混結構只能用於建造三層以下建築,比如化糞池、垃圾站、鄰街商業區。

而打造棗市新城星月灣採用的技術則是:

22層建築,16層以下澆築,17層以上裝配式構築。

36層建築,25層以下澆築,26層以上裝配式構築。

對天成而言,兩種施工沒什麼區別,質量也是相等。

但如果外界採用裝配式構築技術,沒有標準化設計、沒有信息化管理、沒有數字化統計、沒有模擬化預測、沒有從生產到組裝的全程檢驗記錄,估計質量跟臨時板房有的一比。

不過,裝配式構築技術是天成產業鏈未來採用的主要施工方式。

今後,它不再限制於預製牆、預制板等等,還包括預製洗手間、預製廚房、預製樓梯、預製書房,打造盒式建築,或者骨架盒式建築。

說白了,就像搭積木。

技術難點肯定是各部位連線,整體抗震,和各區域隔音。

現階段天成暫時用不到盒式建築,但如果哪天房價暴漲,天成完全可以尋找荒山野嶺,憑藉天成商會和星月灣產業鏈,以神速建造一座座低房價的新城,吸引買不起房子的人,發展自身產業。

至於會不會成鬼城……

那就要看他葛大老闆的本事了。

其實天成還有一種正在攻克的技術:3D列印。

它列印的不是紙張,也不是小物品,而是房屋。

穿越前,華夏級建工已經擁有這項技術,但民企沒有,所以葛小天不懂。

現在只是立項,先慢慢研究,等開啟星辰大海……或許能用的上。

…………………………

今天施工現場,各部門主要任務是檢查放假前養護的基礎。

任務不怎麼繁重,熟悉熟悉施工環境,探討探討施工環節,各部門之間統籌後勤運輸線路,再安排好輪班值班,一上午就這麼過去了。

中午吃飯時間。

放假在家的薛大領導,領著幾名小跟班,戴著統一藍帽子,找到正在跟各部門主管交流施工經驗的葛小天。

“葛大才子!”

“領導,您怎麼來了,也沒提前打聲招呼!”

“哈哈,放假,過來轉轉!”

薛大領導環顧四周,“咱這是全面開工了?”

“是啊,該準備的全都準備齊,一口氣搞完,我們要面對徐城那個爛攤子。”

“唉,我也跟那邊交流過,可惜,跨省……”

“懂,明白,領導吃飯沒?”

“我過來就是為了蹭飯。”

“哈哈,坐坐坐,孫主管,喊幾個人,幫忙打幾份……”

薛大領導擺擺手,拿起牆邊櫥櫃裡的餐盤,“不用,熟客!”

“嘿,我都不知道!”

忙活一番,眾人找個安靜地落座。

“領導,我昨晚提議的改道計劃,您感覺怎麼樣?”

“如果按照我說,肯定不行,但路是你們天成捐的,如果對發展有好處,我沒意見。”

“好處肯定有,帶動產業鏈整體效益,提高對老城區居民的吸引力!”

葛小天搖搖頭,拿起圖紙,“另外,為了加快棗市新城發展,天成決定現在就展開,本來安排在第二期,年底才會建造的地鐵。”

“嗯?”

薛大領導微微一愣,旋即面露喜色,“好事!”

“不過,我們天成星月灣需要長途汽車站,不在小區內,在東側五里外。”

“那可就跑你們天成home實驗區去了。”

“一南一北,不攪和,新設定的主幹道,和沿著蟠龍河堤壩修建的地上軌道,全通那邊。”

薛大領導仔細翻看圖紙,“這個高架怎麼回事?”

“待定,目前只是圓盤道。”

“長途汽車站屬於老規劃,我需要拿回去跟發改、城建的領導協商協商。”

“沒問題。”

………………………………

另一邊。

吃過中午飯,沈志鵬頂著熊貓眼,大搖大擺的走在東山建聯工地邊緣。

不只是視察,還是散心……

湊巧,李薇拎著小包準備出門。

看其這鳥樣,當即驚了,“沈總,您這是?”

“我呸,晦氣!姓葛的忒不是個玩意,就因為我拒絕修高架下道口,那廝竟然擼起袖子就動手。”

“真是個野蠻人!”

“嗯,這話說到我心坎裡了!”

看老沈深以為然,李薇不由自主的想起杜總事件,“沈總,看來咱要儘快執行向南發展的計劃,遠離那個蠻子!”

“這不,我現在就在勘察,往南發展!”

老沈仔細打量南側鄰近海外投資集團產業的荒地,心中不知為何想起'柏琳牆'……

而看其認真的表情,李薇暗中攥緊拳頭,'想不到這麼快就拉到一個盟友,葛小天也不咋地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