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萬曆朝之紫禁風起 第七十九章 楊鎬的用兵的方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時間流逝秋去冬至,又是一年冬日雪飄。

北國的風光總是銀裝素裹,雪中的紫禁城總是別有一番傲人的風致。難怪後世的時候,人們總說一場雪下來,北京就變成了北平,故宮也就變成了紫禁城。

站在紫禁城後的萬歲山上,看著積雪的紫禁城,朱由楫如此想到。

“啊!”陳清越有些興奮的叫到,“殿下,原來從萬歲山上看雪中的紫禁城這麼漂亮啊!”

“是啊,雪中的紫禁城是真的很美!”站在她身邊的朱由楫有些感嘆的道。只是此刻的朱由楫興致卻不是很高,無論是神情還是說話的語氣。

看著在漫天的飛雪中,紅牆黃瓦的紫禁城若隱若現,此時的遼東想必也應該是漫天飛雪吧,朱由楫的目光彷彿穿越了千里的距離,看到了數萬明軍精銳雲集遼東的場景,還有薩爾滸明軍慘敗,屍橫枕籍的慘烈一幕。

知道朱由楫的心情不好,陳清越有些心疼的握住了朱由楫有些冰冷的手,沒有說話,只是用這種方式無聲的安慰著他。

被中原百姓們視作苦寒邊地的遼東,即便是在凜冽的寒冬中,瀋陽和遼陽兩座城市依舊是熱鬧不已,城內出現了不少說著各地口音的官軍,城外更是多了數座官軍的大營。

自從收到清河被努爾哈赤屠城的奏報,還有努爾哈赤給萬曆的挑釁戰書被送到京師後,萬曆震怒,朝堂之上群情激憤,萬曆在皇極殿上直接就下達了調兵譴將,要對建奴犁庭掃穴的聖旨。

朝廷緊急的抽調全國各路精銳人馬前往遼東。

在萬曆的聖旨和朝廷的調令下,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發精騎約三萬,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四處,發精兵共約兩萬五千人,這七處的兵馬都是九邊重鎮的精銳邊軍,戰力強悍;又從四川、廣東、山東、陝西、北直隸、南直隸,調兵共約兩萬人;浙江發善戰浙軍步兵四千;另有永順、保靖、石州各處土司兵,河東西土兵,數量各二三千人不等,共約七千人馬,共計八萬六千人左右終於在半旬之前,悉數抵達遼東。

一時之間,遼東之地可謂雲集了大明軍隊的半數精銳。

開元總兵馬林,臨洮總兵劉綎,延綏總兵官秉忠,另有總兵李光榮和因為楊鎬的舉薦接替張承胤遼東總兵之職的李如柏,還有山海關總兵杜松加上遼東原有的一些將領,也都已經齊聚遼陽城內。

別看此時的大明朝廷有些像一個垂垂老矣的衰朽老人,朝堂之

中更是黨爭不斷,文官和勳貴們大多也都互相瞅著對方不順眼,但是對於努爾哈赤蹬鼻子上臉的挑釁,已經隱隱有了危及大明地位趨勢的建奴,大家的態度還是很一致的,很好的延續了大明的官員們從土木堡以來,一貫的強硬。

雖然,官員們的辦事效率已經很低了。

從全國各地抽調的八萬多大軍加上,加上遼東本地的兵馬,十多萬人守在瀋陽和遼陽周邊,每天人吃馬嚼的,消耗很是巨大。

首輔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更是連番去信給楊鎬,詢問和催促出兵事宜,要求他儘快掃平建州女真,將努爾哈赤生擒活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時已經快要進入正月了,楊鎬被催問的沒辦法,只能將各路總兵官,還有薊遼總督汪可受、遼東巡撫周永春遼東巡按使陳王庭召集到了一起,一連幾日的商議要如何用兵,制定出了具體的作戰方略,然後將部署方略以奏表的方式加上“擒奴賞格”,命人快馬送入京師,交給兵部,經過兵部尚書黃嘉善復奏,然後傳到內閣,最後又送到了萬曆手中。

收到楊鎬奏送的用兵方略和“擒奴賞格”後,萬曆一時有些吃不準主意,於是當即召了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和此時的兵部尚書黃嘉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等一眾官員;還有張維賢、朱應槐等幾位掌管著五軍都督府(此時的五軍都督府基本上早就已經被兵部架空了)的國公侯爺,一同入乾清宮商議,想要聽一聽他們的意見。

朱由楫恰好亦在乾清宮,厚著臉皮在一邊做起了旁聽。

“諸位愛卿都是國之幹臣,廢話朕也不多說,楊鎬奏表中的用兵部署朕已經看過了,”萬曆坐在御案後邊看了眼在場的一眾臣子,開口說到,“楊鎬的方略是四路大軍,分進合擊,將建奴圍而殲之!”

“諸卿有何看法?”

“皇上,老臣以為,楊鎬的此番部署並無問題。”首輔方從哲率先開口回答到。

萬曆聽了並沒有第說話,只是輕輕的點了點頭,又用詢問的目光看向了御書房內的其他人。

黃嘉善和趙興邦等人也跟著出聲贊同道,“臣等和首輔大人一樣,亦是如此認為,楊鎬的部署可行!”

張維賢等幾位國公和侯爺沒有說話,不過看樣子也是贊同楊鎬的用兵方略的。萬曆見此,又拿起御案上的奏表看了兩眼,正要開口表示同意這用兵方略。

楊鎬的用兵方略詳情是,總兵馬林率1萬5千人,出開原,經三

岔堡,入渾河上游地區,從北面進攻;總兵杜松率兵約3萬人的主力部隊擔任主攻,由瀋陽出撫順關入蘇子河谷,由西面進攻;總兵李如柏率兵2萬5千人,由西南面進攻;總兵劉綎率兵1萬餘人,會合朝鮮軍共2萬餘人,經寬甸沿董家江北上,由南面進攻。另外,總兵官秉忠,遼東將領張承基、柴國柱等部駐守遼陽,作為機動增援部隊;總兵李光榮率兵一部駐廣寧,保障後方糧道交通。副總兵竇承武駐前屯監視蒙古各部;又以管屯都司王紹勳總管運輸糧草輜重,楊鎬本人則坐鎮瀋陽,居中指揮。

朱由楫聽了半天,想到原本歷史上的明軍便是按照楊鎬的這套用兵方略,進兵作戰的,結果卻是四路明軍被努爾哈赤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調往的遼東的半數精銳幾乎全軍覆沒,直接改變了大明和建奴之間在遼東的局勢。

所以原本只是在一邊捧著一本書自己看自己的,順便充當旁聽者,並沒有多少存在感的朱由楫忍不住,突然大聲道,“皇爺爺,孫兒以為這方略不可行!”

朱由楫的話一瞬間便讓御書房內安靜了下來,御書房內的氛圍一時間頗為尷尬,大家的目光瞬間便集中到了一邊的朱由楫身上。

“由楫,不可胡言亂語。”萬曆眉頭微皺的呵斥到。

朱由楫一臉認真的說到,“皇爺爺,孫兒沒有胡言亂語。”

“三皇孫殿下,”方從哲眉頭微皺的對朱由楫問到,“為何如此說?”

“皇爺爺,諸位大人,”朱由楫起身,對御案後的萬曆還有一眾大臣行了一禮,緩緩開口道,“近些日子我也在讀兵書,四路用兵,如何保證大軍的統一指揮和排程?如何保證大軍可以順利的將建奴合圍一處,而不會被建奴各個擊破......”

朱由楫的話頓時讓御書房內的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

方從哲微微一笑,“殿下,您年歲尚幼,雖然再學習兵事,讀些兵法戰策,但畢竟沒有真正的帶兵作戰過,所以.......”

方從哲雖然沒有說明白,但是那意思很明顯,就是告訴朱由楫他還太嫩,而且沒有帶兵作戰的經驗,他說的這話沒人會相信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