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雲母身(二十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便在響徹全球的爆笑聲中,蠢沙終於“醒悟”,開始辛苦地糾正方位,只是多數時間還是無用功。直到它使出“殺手鐧”,體型在“胖蛇”與“薄膜”狀態下交替變化了幾回,這才比較好地提升了準確率……

即便歪歪斜斜的,總能找準大概方向了。

可要是施新和等人再移位兩次,這位鐵憨憨多半是再也找不到北。

施新和他們確實是準備這麼做的,可在此時,相隔近兩個小時後,羅南的指令再度降臨到他們頭上:

“你們……再上兩個人。”

指令只是給施新和的7人組一個提醒,真正的目標,是後面過來的那幾批新“器材”。

已經在沙灘後端閒置很久的二三十名燃燒者,來源仍然很雜,包括軍方、企業、實驗室等等。但兩個小時的站崗時間,已經足夠他們培養出一定的默契,一幫人簡單地討論一下,就從前排出了兩個人,緩緩向沙灘上那處無形的領域走過去。

旁觀的近兩個小時時間,這些人多數都有各自的渠道,幫助他們進行解讀分析,不久前還有蠢沙的現身說法……

聊勝於無。

所以,他們邁步向前的時候,都有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準備。

問題在於,兩名燃燒者的“體量”,可比蠢沙大多了;相應的,當他們踏進了那個“圈子”,對於施新和等人越發嚴密的正向反饋迴圈的反衝力量,也要強得多了。

沸石海灘的空氣中,再度閃現出蜿蜒遊走的光弧,而且熾亮猙獰,朝著新進入圈子的兩人當頭罩下。

即便這回首批“七人組”已經有了經驗,事先就做了控制,二人還是瞬間進入強直狀態,似乎也不比那條正歪斜流淌的“鐵憨憨”高明到哪裡去……

各種意義上。

這二人就像是通了電,完美復現了兩個小時前施新和等人的“鎢絲”狀態,順便打破了平衡,讓施新和等人也有些“異常放電”,更要命的是,本已經漸臻完美的沙球模型,再度扭曲。

而另一邊,劇烈的能量放射,或許是給了蠢沙更明確的指引,讓這小東西再度撒了歡兒,速度暴增,且徹底修正了方向,朝著那片閃耀之地,甚至是向中央懸浮的沙球模型方位,筆直趨近。

羅南把一切都看在眼裡,隨即又下指令:

“隔五分鐘,再進去兩個,以此類推。”

一瞬間,海灘強光閃耀之下,幾乎所有人的腦門子上,都見了汗光。

接下來,沸石海灘上發生的種種事件,對於大多數收看直播的觀眾來說,更像是一幕幕滑稽喜劇。

始終愚笨呆拙頭鐵,卻又偶爾靈光且有不死之身的霸體蠢沙;

不斷增加人員以至於嚴重搖擺、重歸拙劣的一幫“實驗器材”;

以及二者之間堪稱荒誕的“追逐”。

簡而言之,一幫人顛三倒四,某怪物歪七扭八;中間還持續穿插著各種電弧光效,又是撒土揚塵,喧囂混亂到了極致。

全球各個區域,很多人已經要笑瘋了。

但還是有很多人笑不出來,比如正以高科技高消耗手段

,群聚於沸石海灘的一眾“幽靈”。

眼下,這些資本大鱷或其信任的代表們,“收看直播”的條件越發到位,除了以幽靈形象“親臨現場”以外,他們所接收的場景資訊,在資料視覺化效果上也已經做到了極致。

在當前焦點的“格式化領域”中:

原本無形的領域,在他們眼前呈現出已經比較完整的覆蓋面以及部分系統關鍵結構,直觀而清晰;

他們可以點選任何一個參與者,瞭解其基本資訊和所屬勢力。而這些人在當前領域中所擔當的作用層級、狀態的起伏、發揮的好壞,都動態呈現,一望而知;

就連領域中那個東爬西流的鐵憨憨,都一直附著相當詳實的觀測資料。包括其身長、體積、重量的測算,之前每次遭“雷劈”時承載的當量,還有後續的損失和修復情況等等。

當然,也包括二者追逐行為的預測路線……相當準確。

面對這樣虛實結合的圖景,人們很自然就會生出掌控一切的信心。可是,這些在商海中打滾慣了的精英們,也都非常瞭解一件事:

華麗的圖表和資料後面,往往都是正常表達根本無法填補的空洞。

話又說回來,光頭傑夫也並沒掩飾的意思,最多就是帶點兒缺乏誠意的傾向性:“它顯然不是一個很好的覓食者,它已經被貪慾衝昏頭了。”

這算否定嗎?

沒有哪怕一個人聽出來類似的味道。

因為光頭傑夫根本就是把評價生命的標準,套用在這個沒頭沒尾、渾敦無面目、只存在有限幾種反應模式的奇怪造物身上。

在場的沒有誰是傻子,他們都看出來,這個階段羅南正疲於應付催產素分泌過剩的章媽媽,兩個糾纏不清,對於蠢沙,根本沒有任何解說,也談不上什麼控制。

可就是這種“非控制狀態”下,蠢沙展現出它最真實可靠的表現和動向,包括感知、反應以及相關目的性。

這一系列行動,堪稱“遲鈍愚蠢”。

可問題是,人們能夠或多或少地發現、感受甚至理解這裡面的內在邏輯——附著於其上的即時直觀資料,就是最明顯的證據。

當然,槓精在哪兒都是存在的。

“人工智慧而已,而且能看出來是深度學習的路子,只不過用超凡力量包裝、催化了一下。”

“催化了……一下?你知道是深度學習,那麼一個能派上用場的智腦,需要多大規模的資料浸泡,需要多長的訓練時間,你也很清楚的嘍?”

“拜託,現在遷移學習是基礎好不好?連羅南自己都承認他作弊,事先做一個神經網絡遷移很難嗎?”

“載體呢?還是你覺得,這堆沙子其實全部都是晶片?哦,對的,矽含量很高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也知道需要載體?那麼你給我解釋一下,讓一堆沙子變成人工智慧所需要的物質支援是個什麼層級?天文數字的計算力,當然還有天文數字的能耗,這些從哪兒來?天上掉下來的?”

“所以這才是開創性的成果!要是他旁邊真擺一圈兒超算,海里再埋一個核反應堆,我們在這兒爭什

麼?”

“開創性也不能顛覆物理規則,超凡種也不是神!”

“喲嗬,很有點兒研究員的架勢啊,那你解釋一下畸變時代吧,解釋一下超凡力量,解釋一下‘不等於神的超凡種’,或者和他們當面討論?”

暫時難以干涉現實的幽靈們,在一系列誘因的催化下,有幾個人開始吵吵嚷嚷。而且受到當前深層問題影響,都是抄著半生不熟的理論概念,你叨我啄,雞毛亂飛。

同時,也有人試圖理清脈絡,找一個更現實的解決方案。

作為與會者中最年輕的那位,赫爾曼接收消化資訊的能力,還是比較出眾的,他努力梳理一下思路,詢問他們的技術講解員:

“傑夫,你認為,羅南目前演示的這些,對我們、確切地說是對我們的投資,最大的威脅是什麼?”

“投資不是我擅長的領域,赫爾曼先生。”光頭傑夫指了指自己的閃亮腦殼,“我只能提出在我看來很難解釋和處理的問題,聊作參考,可以嗎?”

“當然。”

光頭傑夫伸出兩根手指: “問題有兩個,第一是老問題,即羅南是怎麼把不同許可權、不同版本的機芯規定性打穿並且串聯在一起?

“我們能猜到那些該死的‘切分儀’起到了關鍵作用,甚至也能挖掘出一些所謂的‘超構形’結構,可以嘗試重複實驗,但有一點:切分儀的使用門檻怎麼樣?

“畢竟現在的情報顯示,這玩意兒成本低廉。”

赫爾曼苦笑起來:“傑夫,我覺得你在投資上的造詣還是可以的。”

毫無疑問,光頭傑夫說中了在場幾乎所有人的心中隱痛。

對於一種產品來說,最要命的永遠不是現有框架內技術的代際競爭,而是超脫其框架之外的替代性新事物。

想想吧,一組切分儀,由人們輕易驅使,上下翻飛,自由翱翔,分分鐘把需要強大技術支持的植入性機芯扇進垃圾堆……

類似的場景只要在腦子裡過一遍,現場不少人就覺得血壓飆升。

有人就尋求自我安慰:“像羅南這樣,能夠輕易意念控物的,就算在精神側能力者中,也還是少數吧?”

“確實很少,不過我剛從蒂城的苦礁實驗室得到了一組訊息。”

光頭傑夫打了個響指,虛擬實境中,某一枚懸浮在海灘上的切分儀,驟然分解成多個不同的部件,形成了一組非常直觀的三維零件圖。

“經過對這個小玩意兒的拆分,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它在初始設計中,就預留了部分空間,可以載入控制晶片。湊合點兒的話,一部微型磁浮馬達也是可以的……就算不行,特殊材料在特殊力場中的分散式定位,也並不算多麼難以解決的問題。”

傑夫沒有直接說答案,可是所有的與會者們都明白他的言下之意:

單純的控制門檻,真的不算什麼。

有人就按住了額角。

聚集在這裡的“幽靈”群體陷入了凝滯性的沉默中。

然而光頭傑夫還有一個問題:

“第二,那只沙妖,為什麼不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