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牆那邊(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以羅南匱乏的人生經驗,他還是頭一回來到演播廳這樣一個專業區域。

在夏城大大小小的類似地點中,城市演播廳算得上是最頂尖的那一檔。羅南毫不掩飾他的好奇,但要說有多麼強烈的興趣,那也未必。

不管怎麼說,有幾個專業人士跟著,隨時隨地講解這裡面的一些小知識,豐富人生閱歷,總還是不錯的。

跟上來的這幾個人裡面,祝青黃不用說了,剩下那幾位,不管平時是怎麼樣的性格,眼下都是口燦蓮花、妙語如珠,把氣氛搞得相當好。

而且他們也不是刻意繞圈子說廢話,也知道羅南時間寶貴,稍微參觀一下有關的場所設施,就引著羅南來到三號演播廳——今天特意過來觀察瞭解的目的地所在。

“我們邀請瑞雯小姐作為節目嘉賓,絕對不是蹭熱度、臨時起意,而是有著非常明確的思路和具體策劃。”

作為發出邀約的主體,環球映像夏城通訊站站長羊周,是一個聲音響亮的中年人,說話的時候,肢體動作有點兒誇張,看上去卻非常坦誠。

“不瞞羅先生,在當下這個特殊時期,環球映像推出一檔重量級節目,肯定是有的放矢。我們是認真做過功課的,我們,包括還有我們的合作方,都非常清楚瑞雯小姐的特殊性……”

當著瑞雯的面提及,羊周歉意地對她笑了笑,但還是繼續往下講:“正因為這份特殊,才更契合這個特殊時期的節目。”

不用他示意,身邊自然有工作人員放出了投影工作區,裡面是最近幾期“人物現場”重點鏡頭的剪輯。

羅南在過來的時候,在網上掃了一點兒相關資料。

知道這個已經有六、七年壽命的節目,其大致的演播邏輯,基本就是進入特殊人物身處的特殊場景,用代入性的鏡頭語言和技術,讓觀眾“設身處地”瞭解和他們日常生活比較遙遠的非主流領域,又或者是對某些格外專業領域的深挖。

這檔節目實行的是周播制,自立項以來,先後出了三百多期。在早期的驚豔過後,不可避免也落入了重複或者用力過猛的窠臼。

地球上的特殊職業、特殊人群、特殊環境,說白了也就是那麼回事。

這也是節目發展的必然。

但這一次,這檔欄目著實發力了,它是死死抓住了當今世界最新鮮也是最猛烈的潮頭!

工作人員的剪輯技術很不錯,高倍速的畫面,恰當的字幕,還有一些文字說明,描述出了一條相當清晰的線索。

羅南就發現,原來“人物現場”搞這個主題的節目,已經持續了有好幾期了,每一期的人物還都不相同,但裡面又有一條主線將彼此串聯起來……

“深藍世界呀。”

羅南輕聲感嘆,其實他並不覺得多麼意外,但從目前來看,這檔節目的效果貌似還不錯,翻看了一下這幾期節目重點介紹的人群,綜合起來也相當不俗:

這裡有做基礎研究或者是應用研究的科學家;

有好奇心旺

盛的冒險家;

有聲稱擁有某種特殊經歷的荒野遊民;

還有失去親人又執著去尋找線索的城市流浪者。

單從社會身份上看,天差地別、各種各樣,但裡面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

他們都在研究、探索、懷疑乃至質疑深藍世界的存在,或者是它的存在形式。

不過這裡面有些人並不是指名道姓,有的也缺乏某種自覺。比如這一期,正在進行收尾訪談的一位研究地球物理的專家。

據節目介紹,他雖不是最早,卻是最堅定提出地球環境有關勘測資料改變,認為地球正受到某種外來壓力干涉影響的人物。

趕著節目的尾巴,看了一會兒,羅南就明白,這位老專家所說的“外干涉源”,可未必單指深藍世界。

事實上,到現在為止,治學嚴謹的他,依舊口風謹慎,不願意讓“深藍世界”包打一切,仍然認為存在其他的可能性。

有點厲害了。

當然,像這種老專家,在什麼地方都是鶴立雞群的存在。近幾期節目聚集的人中,也有毫不講究證據的偏執狂,甚至有疑似牛皮吹爆的混子……不管怎麼說,這些人被節目湊在一起,是有一個能讓觀眾理解的內在邏輯的,而且這個邏輯的表現形式相當有趣。

“這些人將組成一個團隊,然後就進入真正的核心單元,也就是瑞雯小姐成為特殊嘉賓的未來幾期節目。”

羊周仍然在滔滔不絕地介紹,說到酣處,聲音愈發宏亮,眼裡都放著光:“雖然我們今天來到的是演播廳,但‘人物現場’這檔節目的核心,從來都不是棚拍,絕不是在演播廳裡打轉的談話節目——節目的靈魂是‘現場’,真實的現場!而且,非常重要的一個場景就是荒野,包括陸地和海上。”

讓這個人來介紹專案,也算用其所長。

羅南視線掃過其他人,祝青黃套完近乎之後,就置身事外,只笑眯眯地聽著;ZM的那個CEO魯珀特心思重重,投過來的視線卻似有所盼;吉商不停在看錶,迫切想要交接下班的樣子;至於之前充當引介人的演播廳樊姓副總,則貼在莫雅那裡,時刻補充,顯然選好了長期交際物件……

這些人明明聚在一起,每個人的立場、想法卻不相同,比節目中那幫人,都還少了一個相對統一的目標。

可只需要一個外在的壓力,一點兒模糊的利益可能,就能夠讓他們聯手合作,配合得不說天衣無縫,至少還是營造出了其樂融融的氛圍。

這就是傳說中的社會人吧。

無怪乎血妖,還有某些人,對現階段成功灌輸給人類某些概念、理念,乃至從中攫取龐大力量和利益,都是信心滿滿。

只聽羊周又道:“其實今天瑞雯小姐過來,我們是有些驚訝的……”

羅南終於給出互動:“你們以為,瑞雯會在荒野上等著,給你們渲染現場氛圍?現在人員都集齊了,準備出發?”

羊周竟然嘿嘿一笑,預設了,但很快又糾正補充:“不是的

,還有一位,而且非常關鍵……”

此時演播廳裡的訪談已近尾聲,在主持人以及節目其他參與者的頻繁互動背景下,那位半生鑽研地球物理的老專家,也在為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能得到更多認可而憤憤不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時候,主持人給出暗示:“您說過,這個圈子很小,你們每個人都彼此熟悉嗎?對各自的工作進展瞭解嗎?”

老專家自矜表示:“我們經常通氣,一起推動這個領域……”

這個時候,訪談主持人卻突然詢問:“您和某某熟悉嗎?”

老專家一時沒聽清:“誰?”

主持人裝模做樣地看手卡:“根據資料,曾和您進行過專業討論、並互相引用過對方論文的頌堪先生。他是從事深海探測方向的,工作性質很特殊……”

話說到這裡,老專家已經察覺出一些問題,閉上嘴,皺起眉頭。

而在這時,演播廳的大屏幕上,出現了新場景和新面孔。拍攝地應該是在某處航空港,這人推著行李箱,膚色微黑,衣著樸實,感覺是比較專注且內向的人。

那邊的現場記者,正和他對話:“所以頌堪先生,你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在馬里亞納海溝底部進行的?這樣的深海實驗室,聽上去好像是科幻小說。”

“我確實是活在現實世界中,只不過眼睛和耳朵同時關注兩邊。一邊是真實的答案,卻又以過往經驗難以表述的方式存在著;一邊是大家對這個真實存在隔著迷霧的探索和描述……兩邊其實非常接近,但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對接點,直到現在。”

從這一刻起,節目重心移換,老專家已經從本期節目的主角,事實上成為了下一期節目的引子。

羅南則感覺,大屏幕這個人有些面熟,稍微搜檢一下回憶,便記了起來:好像打過交道,翡翠之光號上有過數面之緣。

“他是深藍專案的吧,好像一直在什麼監測中心工作……”羅南問的是頻繁看錶的吉商,這裡也就他是裡世界成員,末了順口又問一句,“瑞雯也要這樣被引出來嗎?”

“一以貫之的套路。不過再這樣下去,感覺要變成互相撕逼的綜藝節目了。”

忽然切入進來的女性嗓音,在場大部分人都感覺陌生。不過很快,隨著這位毫不避忌地將手抄進了羅南臂彎,臨到嘴邊的疑惑,便都吞進了肚子裡去。

當然也有幾位的反應格外不同。

吉商的脖子往下縮,像個鵪鶉,都不敢往那兒看;

瑞雯直直注視,沉默依舊;

至於莫雅,霎時的意外之後,視線在那位濃顏系美人兒臉上一掃,便轉過面頰,好像什麼都沒看到。

問題是,她雖刻意置身事外,不給羅南添麻煩,卻架不住自身敏感的身份,特別招人注意。

那位後來者,便笑著伸出另一只手,主動和她打招呼:“你好,莫雅是吧,聞名不如見面,意外有魅力的美人呢。我是墨拉,正在追逐瞭解羅南……和瑞雯的過程中。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