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嗣業全面佔據漢口半個時辰後,郭子儀才率領著龐大船隊過江支援,但他遇到的是江岸上的雍軍和整齊排列的火炮,戰船尚未接近江岸便遭到炮彈拋射,不得已又撤回到了對岸。

郭子儀撤回到江夏後,心中越想越氣憤,立刻命人將臨陣脫逃的賀蘭進明等人抓了起來,準備押到江邊斬首示眾。

賀蘭進明竟然毫無愧疚之心,大聲叫囂著:“郭子儀,你不能殺我!我是魚朝恩大將軍的人!你打狗也要看主人!”

郭子儀挺胸傲然捋須說道:“你的主子魚朝恩也覆滅在即,也別指望有人來救你,拉下去砍了。”

刀斧手將陌刀一揮,幾十人頭顱落地,連同屍體都泡在江水中無人收斂。

郭子儀殺掉賀蘭進明之後,立刻派人把奏疏送往了建康,上疏中歷數賀蘭進明等人的罪狀,僅臨陣脫逃一項就夠他死好幾回了。

奏疏傳到建康,皇帝李豫看過之後壓到案頭未做處理,他要做更重要的事情,除掉宦官毒瘤魚朝恩。

為了除掉魚朝恩,皇帝和宰相元載可謂是煞費苦心,先是以高官厚祿和金銀暗中收買了神策軍中的高層,將其徹底架空,然後請他到宮中來,當面歷數其數十項大罪。

可笑魚朝恩死到臨頭仍然面不改色,面對皇帝講起自己過往的功勳,甚至當場頂撞起李豫來。李豫當即命令埋伏的打手衝進來,用繩索將其活活勒死。

除掉魚朝恩後的唐朝廷終於成為了鐵板一塊,外有郭子儀鎮守江淮,內有元載掌握中樞。雖然元載此人貪婪了一些,但此時江南富甲天下,養活個把貪官還是不成問題的。

此時李嗣業唯一的阻礙便是長江天險了,他當然不甘心與殘唐劃江而治,一統天下是歷代統治者的基礎,更何況當今南唐的皇帝李豫並不是昏庸之主,相反還是個有為天子,而且他之後的德宗,憲宗,武宗都有所建樹,如果放任其存續下去,恐怕對方在江南這片土地上愈發根基穩健,豈不是要回到幾百年前南北並立的局面。倒不如趁著現在軍事變革和技術上存在著代差,趁機把江南給平定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事實證明有道明君不一定就不是亡國之君,聽到這句話漢獻帝和明崇禎一定有話要說,也許將來後人回憶這一段歷史,也會說唐朝亡於天寶,所謂肅宗和代宗都是在為玄宗造成的天下大亂背鍋。

李嗣業命人在長江北岸的安慶,揚州,高郵和江城漢口設立了四個造船碼頭,徵調了六萬役夫工匠,歷時七個月共建造成炮艦四十八艘,運兵船一百三十艘。炮艦的排水量設計在九百噸往上,上面裝玄武炮十二門,船首和船尾各一門,兩舷各裝載五門火炮,為了獲得優越的防火效能,四十八艘炮艦甲板和船舷上都用鉚釘覆蓋了薄鐵板,船底用來划水的兵卒艙位共有一百四十個。

炮艦和船隊製造成功後,李嗣業便將五萬兵卒劃歸長江水師,任命韋益為水師都督,進行了半年的水上訓練。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唐朝這邊也沒有歇著,郭子儀由於沒有北方的造炮技術,只好摸索著在漆黑中前進,造出了一種口徑較粗的筒子炮,裝藥量大,射程比較短,尚未經過實戰的檢驗。

李嗣業很快就給他們提供了機會,第二年的春三月,他下令韋益率領長江水師進攻對岸的江夏。

駐守在江夏的唐軍水師也聞風而動,雙方在十幾裡的江面上開始的戰船決戰。唐軍的戰船大部分都是戰前所修建的大黃龍,比雍軍炮艦還要大三尺,船上適配性地裝載了十幾門粗口徑筒子炮。由於唐軍對這種粗口徑火炮沒有戰勝的信心,所以船上還列裝了大量的床弩和拍竿。

拍竿這種東西相當於船舶的近戰武器,威力非常之大,特別是大黃龍這種鉅艦上的拍竿,對於小船有著毀滅性的殺傷力,只要不幸被它接近,一拍竿下去保管粉身碎骨。

郭子儀知道自己的炮如何造都拼不過雍軍的玄武炮,所以把大黃龍都發揮出來近戰的優勢,船首的龍頭上安裝了大撞角,遇到對方的炮艦,只要撞擊過去,至少讓其分裂成兩半。就算是雍軍新型用鐵板包裹的戰艦,也抵不過撞角這一下的衝擊力。

不過郭子儀實在低估了雍軍玄武炮的更新換代速度,他們作坊中成功將前膛炮的長度鑄造出九倍口徑,射程比之前的七倍,八倍口徑,增加了百步以上,總射程超過了四百丈,按照唐一尺三十二釐米的換算,三百五十丈射程超過了一千米。

雍軍的炮彈也進行了很大強度的革新,裝藥不再是碎渣填裝,而是帶引線的特製油紙包裹的裝藥筒,大大地加快了裝填速度。炮彈也有三四種型別,有用於毀壞船體的實心彈,有內裝火藥的開花彈,還有裝著火藥和油脂的猛火雷彈,甚至還有抵近發射的碎片散彈。更厲害的是炮彈的捻子還能夠防水,即使開花彈和猛火雷彈落入水中,也能夠爆炸。

郭子儀想要取勝只能在水面近戰除,如此唐軍大船數量多的優勢也能夠發揮出來。

李嗣業明白郭子儀的作戰意圖,所以必須發揮自己火力射程的長處,他除去去在炮艦上大量列裝火炮外,又在江岸的碼頭邊佈置了玄武炮營,將六百多門炮一字排開。長江水師在江面上採用放風箏的戰術與唐軍作戰,充分發揮炮艦射程遠的優勢,一旦發現有敵船靠近,就立刻往江岸碼頭撤退。而唐軍的大黃龍等戰船一旦追擊過線,就會進入江岸邊炮營的炮擊範圍,對方只能落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確定了這種臭不要臉的戰術之後,雍軍就可以傾巢而出進攻唐軍了。

當日天氣晴朗,由於是春夏之交,江面上刮的是東南風,大概有三四級的樣子。這種風對於雍軍非常不利。當年在赤壁敗退的曹操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李嗣業還是下令水師逆風出戰,這是基於對武器裝備的絕對自信。

唐軍剛一駛出水寨,便將大黃龍戰船縱列於江面上,升起風帆藉著風勢,底層船艙士兵加快划槳,戰船的行進速度逐漸加快,朝著江對面的雍軍炮艦直衝過來,戰船的撞角黑漆漆的,宛如一頭頭即將爆發的公牛。

韋益將炮艦分為三個梯次橫列在江面上,每個梯次之間相隔出大約一炮的射程,當唐軍的戰船衝鋒而來時,第一梯次的戰船開炮發射開花彈,炮彈落在江面上炸出洶湧的浪花。

雍軍炮艦再次齊射,唐軍的戰船被擊中,船上的桅杆或者斷裂,船體或受損,但依然憑著勢頭向前衝鋒。有的船在衝鋒的過程沉沒。

炮艦再次放低了炮口,雙方正在緩緩拉近距離。韋益命令第一梯次的戰船拉起風帆後退,後退的同時繼續向唐軍炮擊。

當第一梯次的炮艦後退至第二梯次時,唐軍就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火炮打擊,被炮彈炸飛的士卒們落入水中,鮮血染紅了江面。

郭子儀站立在後方的黃龍大艦上,親自擂動戰鼓,催動著戰船向前進發,他要所有唐軍都發揚不怕死的精神,一戰徹底打垮雍軍水師,讓他們再也不敢染指長江。

一時間所有的大黃龍戰船前赴後繼,憑著捨身忘死的精神向前衝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