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嗣業撥轉了馬頭,瞧見走進城中的馬磷和他麾下的幾十名兄弟,甲冑破碎衣衫滲血,他們形銷骨立地手中撐著長槍或橫刀,找到同袍的喜悅已經消失不見,留下的只是滿臉的恍如隔世。

他從馬背上翻身下來,快步走向了馬磷,激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就知道你能夠回來,我們能擊敗大食境內的第一支駐軍,你當居首功。還有犧牲的兄弟們,我要替他們討要封賞,以告慰他們的英靈,給予他們的妻兒父母豐厚的撫卹。”

馬磷硬撐著身體單膝跪到了地上,雙手在胸前叉出拇指,神情肅穆地說道:“李大夫的信任,馬磷沒有辱沒,只是愧對了兄弟們,我苟活於世,卻沒有把他們帶回來。”

李嗣業連忙將他扶了起來,沉聲說道:“如果連你都說愧對兄弟們,那我就該自刎謝罪了,活著的人應該替他們承擔一切。我們要繼續完成這場戰爭,然後英雄一般凱旋回到長安,替他們討要陛下的封賞,接受百姓的擁戴祝福。他們的名字,他們的功業值得後人銘記。”

他立刻回頭對已經走出城外的田珍喊道:“田珍,回來!”

田珍將軍騎著馬返回來,下馬叉手問道:“李大夫,有什麼吩咐。”

“留他們一天,明天三軍在城外用他們的血,祭祀四次戰役中死去的將士們,借將士們的在天之靈,保佑我們取得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雙重勝利。”

田珍聽完後,狐疑地望向馬磷,馬磷卻抬頭望向天空,彷彿那雲端裡真的漂浮有人一般。

第二日上午,全體唐軍在城外的沙漠中進行了祭祀儀式,祭品是兩次戰役在沙漠中俘虜的大食人,李嗣業親自主持了祭祀,他讓麾下的兵卒們高唱鎮魂的殤歌,以安慰陣亡將士的英靈。

在他們舉行祭祀之前,已經命令這些投降的大食士兵自己挖成了一個大坑,然後讓他們自己走進去,軍漢們揮舞著鐵鍬開始埋人,漫漫的黃沙隨著鐵鍬的揮動落入坑中,現場散佈著沉默又詭異的氣氛。

木鹿城中與這兩次戰役中俘虜的大食士兵總共有三千多人,他們大都是呼羅珊地區的波斯人,眼見得巨大的沙坑被掩埋,士兵們心底的那股氣悶似乎被壓抑了下去。也許可能在日後慢慢氾濫出來,但當下已經變得無足輕重。

唐軍這次僅僅在城中修整了三天,便已開拔朝著圖斯城方向而去,他們浩浩蕩蕩一路來到卡沙夫河谷邊緣,遠遠便能看見山地中的圖斯城。

這座城市在他的眼中已經很近了,但又顯得很遙遠,他也並不想進入城中去一覽其風光,因為他知道那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即使勉強能夠獲勝,他還能打到巴格達不成?

河谷的對岸已經集結了一支數量不小的軍隊,這裡面有呼羅珊的地方軍,有來自亞美尼亞邊境線上防禦拜占庭的軍隊,也有哈里發的黑色御林軍。

李嗣業站在河岸邊看著大食軍隊的同時,哈里發的弟弟曼蘇爾和並波悉林兩人並肩騎著馬在對岸也看著唐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安西軍經歷了數戰,許多人甲冑在戰役中損壞,但那一排排堅硬厚重的扎甲映入並波悉林的雙眼中,看到他們身上散發著銀色的光澤讓他驚奇。當時的工匠已經會用鎏金技術來對甲冑進行防鏽。讓他驚歎的同時又讓他感到畏懼,不禁吃驚地說道:“這就是唐軍嗎?這麼精良的戰甲,如此完整的武備,無怪乎齊亞德兩次戰敗。”

曼蘇爾在一旁說道:“艾布大公,我帶來的軍隊全權交由你來指揮。哈里發說了,只要能夠讓唐軍退卻,無論採用什麼方法都可以。”

並波悉林回頭詫異地問道:“什麼方法都可以?”

曼蘇爾回頭望向身後,摸了摸鼻子說道:“你身後的這些士兵,他們來自於帝國的各個地區,抽調他們本來就屬於無奈之舉。哈里發希望能夠快速擊退唐軍,然後讓他們回到各自的防線上去。畢竟我們這個新興的國家周邊豎立了太多的敵人。”

並波悉林皺起了眉頭,搖搖頭說道:“一味追求速勝,急於求成,反倒會讓唐軍得了先機,這些人是我阿拔斯王朝最精銳的力量,如果他們也在這次戰爭中折損,誰還能夠擋住李嗣業的安西軍?”

“那大公以為該怎麼辦?”

並波悉林眯起鷹隼似的雙眼說:“我們拖不起,安西軍勞師遠徵更拖不起。我們就以卡沙夫河谷為屏障據險而守,唐軍若是強攻,必叫他們大敗而回。到時候我軍乘勝追擊,五百裡的克孜勒庫姆沙漠就是李嗣業的安西軍埋屍之地。”

他甚至希望李嗣業在這裡跟他耗下去,這就像是馴化熬服迦密山上的雄鷹,只要熬得時間夠長,就能把對方熬垮。但若是對方提前撤退,他心中的謀劃就落空了。安西軍嚴整的裝備和強悍的戰鬥力讓他畏懼且又嫉妒,他絕不希望這支軍隊能夠安然無恙地退回到中國,他想讓呼羅珊地區成為敵軍的墳場。

“如果讓李嗣業和他的軍隊活著回到河中,將是我們的心腹大患,倒不如一勞永逸,在我們的土地上消滅他們。”

曼蘇爾問他:“你準備怎麼辦?”

“跟他們耗!讓這卡沙夫河谷折損他們的精神和意志,在他萌生退意的時候,讓他們稍稍嚐到點甜頭,讓李嗣業以為他能夠拿下圖斯城,等熬到他們最疲憊最低落的時候,勝利的天平就會傾斜到我們這邊。”

曼蘇爾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並波悉林通達人情,也洞悉人性,他是在利用自負者的賭徒心理,總以為自己下一場也會贏。他暗自慶幸自己不是並波悉林的敵人,這樣的人若是成為政敵,那將是非常可怕的對手。

雙方在河邊對峙了一天,唐軍沒有任何進攻舉動,反而安穩地紮起了營。這種事情雖不在並波悉林的預料中,但也影響不了他的預判。

奇怪的是第二天,第三天,唐軍依舊沒有進攻,結果在第四天清晨時分,唐軍突然擺開了伏遠弩,遙遙地朝著對岸發射箭矢,大食軍也操控著投石車進行反擊,當士兵們將石彈抱上了投石車的臂勺,準備拉動繩索發射時,陡然發現對岸張開的橫幡上寫著一串巨大的阿拉伯文字。

眾人吃驚地停下動作,負責指揮發射的軍官連忙跌跌撞撞地跑著去找並波悉林。

並波悉林站在離岸更遠的地方指揮,看到己方的投石車遲遲沒有還擊,高聲喝問道:“為什麼不還擊。”

軍官跑上來向他稟報道:“大公,你,你快去看看對岸!了不得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