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塵埃落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命……天命……”

“天……”

莫名其妙的話語,天命這般虛無縹緲的東西,卻讓順宗沉默了下來。

閉著眼睛喃喃自語著。

臉上更是漸漸現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憤怒。

有些事情,陳亦還不知道。

而順宗卻認為這位十有八九是人從極樂佛國下凡化現的和尚,卻應該知曉一切。

實際上,若論對“天”的瞭解,人世間恐怕無出歷代帝王之右。

越是雄才偉略、越聖明英武的帝王,知道的就越清楚,越能深刻地感受到這其中的無力和憤怒。

陳亦雖不知其中隱情,但看他神色,就知道裡面“天”和“人”之間的因果牽纏,恐怕比他想象的還要深、還要嚴重。

“聖僧啊,天下間不知多少人想坐上這把椅子,”

順宗忽然睜眼,拍了拍座下的龍榻,沉沉嘆了一聲,又自嘲般道:“可他們又哪裡知道,這把椅子……真的不好坐啊……”

如何不好坐,他卻沒有說下去,只是又嘆了一句:“若非為了祖宗基業,萬民生息,朕殘軀一幅,何必苦苦掙扎?”

他搖了搖頭:“罷了,既是如此,朕便一切依聖僧所言……”

“阿彌陀佛,”

陳亦正色合什一禮:“小僧,必不負唐皇信重。”

因他一句話,而能把一切交託,甚至願意讓出皇位。

固然他忽悠人的道具場景都很真實,但是想這樣就讓一個城府心機都不淺的皇帝輕易地死心塌地,畢恭畢敬,那是不可能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份魄力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同時也是一份不輕的信任。

當然,這裡面肯定也有著他所不清楚的糾葛,讓順宗不惜以這種幾近破釜沉舟的方式去搏。

陳亦抬頭道:“皇帝,既已決定,那宣政殿中的風波,也該結束了。”

“就依聖僧之言。”

順宗點頭道,也不問陳亦要如何結束,看起來真的是打算將信任進行得徹底了。

……

宣政殿上爭鬥之人,誰都想不到。

這一場夜宴風波,卻是以皇帝又突然間重回宣政殿而結束。

讓人驚奇的是,皇帝是帶著京西北諸鎮神策軍回來的。

要知道京畿道一帶的禁軍,以京西北諸鎮神策軍兵威最重,縣城幾乎都掌於宦官之手。

此番夜宴的起始,便是因為皇帝新立,急於革新敝政,任用了王叔文等人,急於求成,要以老將範希朝任左右神策軍節度使,主要便是為了掌握京西北諸鎮神策軍,奪了宦官兵權。

若皇帝能調動諸鎮神策軍,又怎麼會有這一場風波?

可事實是,京西北諸鎮神策軍,卻真是在一夜之間,“倒戈”向了皇帝,且突然神兵天降,殺進了皇城“護駕”。

不管怎麼說,做為拱衛長安京城的神策軍,兵鋒之盛,絕非區區五百陰兵可以抵擋。

也不是任何一個高手能抵擋。

再者,殿上幾位文道合一,能令文氣顯形的大儒,也如同定海神針一般。

加上大軍威壓之下,便是俱文珍等人再是掙扎也無半點用處。

倒是那位“杜將軍”,雖性狂驕橫,本事卻著實不小。

在兵鋒威懾,幾位大儒聯手之下,仍能大殺四方,難以將他拿下。

一柄漆黑骨刀,給神策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而且,似乎他不死,那五百陰兵無論如何打殺,甚至被挫骨揚灰,也能重新爬起,殺之不絕。

眼看要被他逃了去,一隻巨大的金光佛掌從天而降,一巴掌將“杜將軍”拍成了飛灰。

五百陰兵當場化為飛灰,卻再也難以重聚。

眾人驚疑之際,卻無人知道那佛掌究竟是從何而來。

在眾人以為,無論神策軍為什麼突然“倒戈”,俱文珍等宦官一眾黨羽,夜宴上所作所為,無異於謀大逆。

皇帝既然重掌了軍權,便到了清算之時,斷然沒有了輕饒之理。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皇帝卻將一切都歸咎到了鬼物作怪。

於俱文珍等人之上,卻像是失心瘋一樣,只是斥責了幾句,便輕輕放過。

哪怕柳宗元韓愈等人怒氣勃發,據理力爭,也難以改變皇帝決心。

一場風波,似乎就此塵埃落定。

而且是以這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轉折和方式結束。

卻很少有人知道,這看似小小一次夜宴風波,卻是一場牽涉了天地人三界的風波。

……

龍虎山上,有一座不大不小的道觀。

傳聞,此道觀本為張氏子孫為祀祖所建之祠。

只是張氏之祖,卻是道門之中,赫赫有名的祖天師。

這祖祠,也便成了世人所傳的祖天師道場。

雖不為世人所知,卻是道門中的一處聖地。

道觀清樸,也不奢華。

內中有一座小小靜室,極不起眼。

靜室之中,有一老道,相貌清古,也不甚起眼。

盤坐榻上,身前只有一柱清香嫋嫋。

老道於定中忽而睜開了枯皺的老眼皮。

眼中如一潭清水,除了乾淨些,倒也沒什麼特別之處。

這潭清水卻於此時泛起一絲微瀾,露出一絲絲不解之色。

老道微微沉吟,拿起一根玉錘,輕輕敲了敲榻旁的玉磬,發出一聲清脆的鳴音。

片刻,靜室房門就被人敲響。

而後進來子一個身著八卦道衣的中年,對老道拜了一拜,口稱“師祖。”

老道緩聲道:“去一道符敕,將士元召回吧。”

中年一愣:“師祖,不是您吩咐掌教真人去長安城,相助皇帝嗎?”

老道搖了搖頭,嘆了嘆:“天命註定,誰人能逆天而行?老道也只是盡人事罷了。”

又抬起頭,目光似乎穿過了屋頂,看到了那漫天的星辰,清明雙目中一絲疑惑又一閃而過:“如今倒是不需要了……”

“去吧……”

老道輕輕揮了揮手,便又重閉上雙目,不再多言。

中年欲言又止,見他模樣,便拜了拜,出了門去。

臉上仍帶著疑惑不解。

不過還是遵照著老道所言。

右手掐訣,駢起兩指,於身前虛空虛虛作畫。

兩指如筆,落在虛空,書就一道道銀光。

眨眼間,一張銀色符籙已浮現。

中年道人左手捏印,虛虛一指,便見銀符化作一隻銀鶴,振起雙翅,沖天而起。

道人仰首看著銀鶴沒於夜幕中,才搖了搖頭,轉身自去做他自己的事。

……

前後相距不久,距長安城不遠,也各有異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