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等千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齊鶩飛坐在西山頂上,問身邊的狐狸:“你還記得軒轅墳在哪兒嗎?”

狐狸望著遠處的雲,搖頭道:“不記得了。”

“那是你出生的地方,真的一點印象也沒有了?”

“我生下來就被養母抱走了,那一段記憶很模糊,有不少是養母告訴我後,我再想象出來的,我也不確定真假。”

“你養母在哪裡?”

“她一生漂泊,居無定所,是個苦命人。”狐狸幽幽地嘆了口氣,

“那她最開始養你的地方是哪裡呢?”

“太久太久了,我記不清了。那時候我還不能化形,養母去給大戶人家當廚娘,她說我是條小奶狗,那家主人就同意她帶我進去,想著也就是多條看門狗。又覺我長得可愛,莊園裡的小孩都喜歡和我玩。後來我漸漸長大,他們發現我不是狗而是狐狸,就要打殺我,連帶著我養母也受了牽連,說她是帶著狐狸精來害他們的。

我養母拼死護著我苦苦哀求,終於保下我一條命。我記得我們被趕出來那天正下著大雪,因為走得急,養母什麼都沒有帶,又冷又餓,差一點凍死。幸虧一個好心人把我們引到一間破廟,又給了我們半張餅,才得以躲過一劫。

養母因受了風寒,只能在破廟裡住著。我每天到山林中去捕些野兔野雞之類,但養母堅持不吃活物,只願以雪水充飢。

好在老天保佑,她活了下來。三天後風雪停了,她的高燒也退了。我們離開破廟,一路乞討,後來又找了一戶人家做幫傭。不過她再也不敢把我帶進去,我就在莊園外的樹林裡躲著,每天晚上,她就給我帶些吃的來。

我為了躲避莊園的狗,經常東躲西藏,有一次遇到了獵戶,躲得遠了,迷了路。養母找了我好幾天,但為此又把工作丟了。

我們就又換了地方,可因為種種原因,大多數時候是因為我,沒有一份工作能做長。就這樣,我們一路往南走,有人家需要女傭或者廚娘的時候,她就去幹活,被趕出來了就沿路乞討。慢慢的,她的眼睛就瞎了。”

狐狸說到這裡停了下來,站直了身體,遙遙的望著南方。

齊鶩飛問道:“眼睛為什麼瞎了?”

“哭瞎的。”狐狸說。

“哭瞎的?”齊鶩飛有些不解,“聽你講來你養母不是個不能吃苦的人,心地又善良,為什麼會哭,還把眼睛哭瞎了?”

狐狸說:“她是因為思念他的兒子。”

“她兒子怎麼了?”

“我聽她說,她兒子是當年皇帝欽點的狀元,還娶了丞相的女兒為妻,回來接了她準備去江州赴任,但走到半路的時候,她忽感不適,就找了個地方住了下來,為了不耽誤他兒子上任,就讓他們先走。可這一走,從此音訊全無,所以她一直在找她的兒子和兒媳。”

齊鶩飛覺得這個故事好熟悉,想起了一些端倪,卻又不敢肯定。

“好端端的怎麼會失蹤?”

狐狸說:“那時候我靈智初開,還不會說話,就只是聽她喋喋不休的講,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

“既然她兒子是狀元郎,又是丞相家的女婿,她為什麼不去告官,卻一路給人做幫擁?”

“她去找過官府,但官府的人都不相信她,只以為她是個瘋婆子,胡亂攀咬權貴親戚。所以我們就一路南行,先到了她兒子要上任的江州。但是到了那裡一問,卻根本沒有這樣一個人,去官府打聽,又被轟了出來。

隨後她又固執地去了京城,在丞相府門口喊冤。可是沒有人相信她的話,說丞相家的小姐和她的夫君都活得好好的,年前還有信寄回來。她見不到丞相,絕望之餘,就只能回老家海州,指望著她兒子如果還活著,有一天能回老家去尋她。所以我們才會一路往南走,因為海州在南邊。”

齊鶩飛腦子飛快地轉著。

江州,海州,狀元郎,丞相女婿,哭瞎了眼睛的老婆婆……

這不就是他前世讀過的那部西遊記裡的記載的唐僧西天取經所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的第一難嗎?

他至今還記得那一回的目錄:陳光蕊赴任逢災,江流僧復仇報本。

齊鶩飛忍不住看了一眼身邊的小狐狸。

狐有九難,佛有九九八十一難,而他們的第一難竟然在空間和時間上高度重疊,這難道僅僅是巧合嗎?

“那後來呢?”齊鶩飛問道。

“後來我就跟著她到了海州的家。她因為看不見,就全靠我帶路,我就成了她的導盲犬。每天太陽下山的時候,她就讓我帶著她到村口,問我有沒有看到她的兒子回來。

我們兩個相依為命,好在那個小小的村落裡的人們都很善良,經常救濟我們。

再後來,我就能化成人形了,就做了她的乾女兒。我就一直照顧著她,她經常唸叨,要是她兒子在家該多好!

她說要讓我做她的兒媳婦,她不要那個什麼丞相的女兒,也不要兒子去做官。她只希望兒子和媳婦能陪在身邊,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可是,他終究沒有等到他兒子回來。”

“沒有等到?”齊鶩飛感覺故事的走向和他的記憶出現了偏差,“你一共跟了他多少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狐狸說:“從她收養我那時候開始算的話,大概十八年左右。”

“十八年……”

齊鶩飛記得西遊記裡記載的陳母張氏的確受了十八年的苦,但是十八年後年輕的玄奘找到了她,並用舌尖舔過她的眼皮,讓她重見光明了。

隨後便是丞相殷開山率軍滅匪寇,陳光蕊復活,一家團圓的美好結局。

可是聽小狐狸這麼講起來,似乎完全不一樣。

“你確定她到死都沒有見到她的兒子,或者孫子什麼的?”

“沒有。”狐狸搖頭道,“是我給他送的終,因為沒有錢買棺材,還是村裡人幫忙砍倒了一棵大樹,臨時做起來的。

養母死了以後,我就去了山裡。那時候我的根基很淺,修為很低,很容易被人看出來。如果不是村子裡的人樸實善良,我的身份可能早就被揭穿了。

隨後幾年,我還經常回去,到她的墳頭祭拜。直到幾十年後,整個村子因為戰亂和瘟疫而變成一片廢墟。

剛巧那時我遇到了指點我修行的神人,是她告訴了我,我出生在軒轅墳,是九尾金毛狐子,她還告訴我狐有九難,我只經歷過一難,今後的劫難要到很久很久以後。

那時候玄裝法師已經把真經取回來,她讓我沿著法師西行的路線一直往西走,直到穿過一座七色的橋就可以停下來了,化解我劫難的人,會出現在那裡。

我一路向西,來到了盤絲嶺,剛好下了一場大雨,雨後,我看到一條彩虹橫跨整個峽谷,久久不散。

我從沒見過如此明亮豔麗的彩虹。

我想著就是七色的橋吧!

於是,我就在西山住了下來。

我等啊等,這一等,就等了一千多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