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 殺人誅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三三九章殺人誅心

危機感十足的董卓,立刻將手下眾將召集了起來商議軍情。當然除了董卓的弟弟董旻以及董卓的兩個女婿牛輔、李儒三個董卓最親近的人知道當前的處境之外,並沒有其他人知道當前的處境。包括董卓的侄子董璜、董越等一眾家族子弟都不知道當前的情況。

而董卓也沒有將自己的真實處境告訴他們,畢竟告訴他們之後除了擾亂軍心之外,似乎也就沒有其他作用了。於是董卓只是將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傳達了下去:要眾人立刻行動給囂張的聯軍以迎頭痛擊,以振軍威!

眾人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立刻交頭接耳了起來,知道內情又站得靠前的董旻、牛輔、李儒三人並沒有參與討論,而是在觀察著眾人的反應和表現。以便幫董卓選出這次行動合適的人選。

當然眾將領們不時也會看向這三位地位不凡的人物,想從他們身上讀出一些資訊來,畢竟董卓的這個軍令有些太突然了。讓他們有些應付不過來,而且這也不太符合他們心中的戰略。

當前絕大多數人,是不支援現在發兵開戰的,理由是聯軍他們是不團結的,各顧各的利益,早晚會發生內亂,導致聯軍從內部瓦解。到時候董卓軍就可以借勢而攻,定可不費吹灰之力,便將聯軍一掃而光。

而現在他們正處於內部矛盾的上升期,還沒有出現內亂,如果現在出擊,必然會增加董卓軍的傷亡和損失,而且還很有可能在強大的外部威脅下,促使聯軍內部暫時放棄前嫌,從而擰成一股繩,形成戰鬥力。這樣一來,一反一正對比之下,可就得不償失了。

雖然眾人都清楚這個情況,但是面對董卓的虎威,誰都不想去觸黴頭。但這可不是平時的小打小鬧,而是面對百萬聯軍,如果主動出擊不成功,接下來面對的便是失敗和死亡。這樣的結果不僅對於董卓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即便對這些將領們來說也是不可以接受的。

面對這個兩難問題,眾人也都是舉足不定,於是經過一陣討論之後,現場便漸漸的陷入了尷尬的平靜。靜的讓人恐怖,連周圍人的呼吸聲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現場的氛圍壓抑之極,就連董卓都感覺到有些不適了。不過即便如此,眾人也都在堅持著,等待著破局者的出現。

終於,樊稠忍不住站出來發聲了:“稟太師,末將斗膽說上幾句,還請贖罪。末將認為現在還不是收拾這幫叛逆的最佳時機,目前這些叛逆正狂妄自大、囂張幾近癲狂,整日裡出了吃喝玩樂就是聲色犬馬,哪裡還有個軍隊的樣子,稍待些時日他們必將徹底喪失戰鬥力。”

“而且這些叛逆的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之間的矛盾複雜,彼此之間勾心鬥角,相信只需靜待時日,他們必將因為利益不均而產生內亂!到那是便是太師您揮師剿滅他們的時機。”

眾人聽了之後,自然都是跟著紛紛點頭,而這一切董卓自然也都看在了眼中。其實董卓又何嘗不知道這些,怎奈自己後院起火了,後路長安城都已經被端了。如果這個資訊在軍中傳開了,到時候軍心一散,在想收拾起來可就難了。

看這個節奏,自己這邊的情況肯定會在聯軍內亂之前傳遍全軍的。到時候就不是等著聯軍內亂了,而是反過來,聯軍等到了董卓軍內亂了。到時候誰收拾誰的殘局就不好說了。於是董卓才著急,而這個資訊又關係甚重,至少現在還不能讓更多人知道,所以董卓也只能強忍著,憋著不說。

當然面對自己部下樊稠的建言,董卓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好了。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董卓並沒有因為樊稠的直諫而生氣,反而還因此而心感安慰:這時候才是火煉真金的時候,不愧是自己的嫡系部隊出來的,樊稠不錯!

董卓心中安慰歸安慰,但是並不能表現出來,反而故作生氣的怒道:“本太師又豈會看不透這些,就是因為本太師看的恨透,而且看的很遠所以才會做出這個決定。我意已決,你們就不用再勸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今天的任務是讓你們討論怎麼打仗,不是讓你們討論什麼時候打仗。樊稠,你竟敢大庭廣眾之下,大膽的胡言亂語,質疑本太師的決定,影響軍心,按律當斬!不過未出師先斬將,未免太不吉利了,所以先將你的腦袋寄放在你那裡,等大戰結束之時一並處理。不過不處理你不足以嚴我軍紀,所以今天你死罪可免,但是活罪難逃!”

“來人!將樊稠給我拖下去,重責二十軍棍,以正軍紀!”

“是!”隨著應聲,兩個護衛走上前來,將樊稠給架走了。樊稠倒也是光棍,整個過程中既沒有掙扎,也沒有多餘話,就這麼順從的跟著下去了。

其實,樊稠的心裡現在也是懵的,這是什麼情況?怎麼一下子就從所謂的死罪,變成了二十軍棍了?毫不誇張的說這個差距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二十軍棍對於自己來說,那就跟撓癢癢差不多了。看來太師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經過這麼一番分析之後,樊稠對董卓不僅沒有生出怨言,反而為自己的無能,而導致了自家太師委屈求全而自責。

不僅僅是樊稠會有此類想法,很多將領此時心中也都有了一些想法。雖然想法不一,但是他們都普遍認為,董卓是有苦衷的,所以才如此孤注一擲,所以才會強忍著無奈而處罰樊稠。

於是他們便也不再糾結什麼時機問題、損失問題了,而是集中精力思考起了作戰方案。

很快最終方案便被眾人確定了下來:小股精銳部隊偷襲敵軍大營實施斬首行動;實施後無論戰果如何,在敵人圍上來之前放火撤離敵營;回撤途中多點接應,如果敵軍追擊力量不強便就地消滅,反之則一同撤離。

這次偷襲的目的就是:殺人誅心!儘量多的斬殺敵軍將領,加速聯軍內部之間的實力變化,從而加速聯軍內部分化,從而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