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破釜沉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走進來的文敏,看著自己的學生在追逐打鬧,卻絲毫沒有生氣,臉上依然掛著甜美的笑容,像戀愛中的女人一樣溫柔。

“文老師好”,安子善和宋飛尷尬不已,麻溜的跑到了座位上坐好。

文敏笑了笑,“嗯,你們來的都很早啊,今天沒有新的東西培訓了,大家這一次表現都很好,學習能力很強,不愧是尖子生。”

“今天的培訓,第一回顧一下前面講過的內容,以及給大家強化一下辯論賽進行的流程,最後給你們安排下辯手位置。”

臺下四人,非常認真的點著頭,默不作聲。

“好,首先我們來回顧下之前講過的內容,如何進行立論…”

安子善四個人靜靜的聽著,偶爾回答一下文敏的提問。

一上午的時間眨眼就過去了,“最後強調一下,自由辯論階段的團結和團隊配合最重要,切忌個人英雄主義。”

文敏再次沉聲說了一遍,頓了片刻,“辯手位置,我徵求一下你們的想法,是由學校安排還是你們四人自行決定?”

安子善四人相互對視了一眼,然後齊聲道,“我們自己商量吧,文老師。”

“那好,下午培訓的時候,你們給我答覆。下課。”

中午,安子善也沒有回家,他們幾個也是,幾人商量了一下去到了鄉政府駐地附近的商業街。

張華嚷嚷著請大家下館子,誰也不要跟他搶。

這個時候的商業街還不是很繁盛,只有幾家很小的飯店,做的也都是本地的家常菜。

宋飛和張玲玲有一些興奮,看樣子是第一次上飯店吃飯,而安子善和張華的表情平靜之極,尤其是安子善,可以說是波瀾不驚。

點了一個酸辣土豆絲,一個土豆紅燒肉和一個蒜蓉茼蒿,安子善就阻止了張華繼續點下去,他們飯量本就不大,三個菜夠吃,況且本地菜量大的嚇人。

前世安子善在南方上大學,學校裡用的碗和盤子比北方小兩個號,份量也小的很,南北方的生活差異真的很大。

宋飛和張玲玲也是一個勁的阻止,他們覺得兩個菜甚至也夠了,多吃幾個煎餅就好啦。

小飯館的佈局非常簡單,入眼的面積只有四十平左右吧,是一個長方形的結構,外面就擺了六張桌子,兩邊各三張頂牆放置,中間是過道。

再往裡就是一個簡單的臺子和放置了為數不多的幾瓶本地白酒的櫃子,櫃子後面進去就是後廚了。

安子善四人選了左邊靠近門口的一張桌子,一邊喝著剛倒在茶杯裡的白開水,安子善一邊說,“大家商量下辯手位置吧,我們幾個誰來做一辯?”

“我覺得你來就行。”張華接過話頭,也不思索。

“嗯,頂你。”

“我也覺得子善做一辯比較好,培訓的時候他做的立論就是邏輯最清晰的,框架明確的很,這方面他比我們的優勢大。”

張玲玲笑靨如花,輕聲說著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

“嗯,那行,二辯呢?”安子善點了點頭,也不推辭,他來做幾辯都行,這個沒關係。

“我來吧。”張華抬首道。

“同意”

“同意”

“好,那三辯呢?”

“張玲玲三辯,我四辯,你們覺得如何?”宋飛想了想,笑眯眯的說道。

安子善和張華對視了一眼,同時點了點頭。

“可以,那就靠胖子你壓軸了。”

“沒問題,放心吧,絕不給哥幾個掉鏈子。”宋飛輕輕的抽動了下鼻翼,傲然說道。

“我是你姐。”張玲玲突然笑嘻嘻的插了一嘴,宋飛咧著嘴笑了,“沒事,你在我心裡就是哥們了。”

張玲玲心領神會,知道宋飛的意思,也是有些高興,他們三個人的小集體,自己也融入進來了。

正說著的空隙,上菜了。

安子善微笑著說,“先吃飯吧,這個定下來,其他的回去再說。”

。。。。。

蓮山縣政府大院。

方仁清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表情略顯凝重輕輕的把話筒放在了話機上。

剛剛接到張明教打來的電話,約他晚上八點鐘,在蓮山縣莊園人家一敘。蓮山縣莊園人家是一家比較有特色的本地菜館,生意很好,但是只接待會員,是會員制的飯館,私密性比較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方仁清在想的問題是,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張明教主動聯絡他,他們都清楚這個電話意味著什麼。

官場內的事情,有時候不必說太多,點到即可。

張明教說,答謝他的幫助。

方仁清不知道,他對張明教有什麼幫助?

或許,這只是個藉口。

認真的思索了片刻,方仁清知道,這個宴席自己必須要去。

下班後,司機把方仁清送回了家,回到家中的方仁清換了一身衣服就騎著腳踏車出門了。

一路來到莊園人家,方仁清走進大堂找到一位服務員問道,“同志,請問堯王村怎麼走?”

這莊園人家很有特色的是,所有的包廂都以十裡八鄉的村莊命名,這也與自己店的店名相符了。

跟著服務員的引導,方仁清輕步來到了堯王村包廂。

張明教早早的在包廂裡等了,看到推門進來的方仁清,他臉上浮現出善意的笑容,迎上來關上房門,伸出雙手。

緊緊的握住方仁清的手,爽朗的說道,“方書記,很高興你來赴宴。”

“哈哈,張局盛情相約,怎敢不從。”方仁清熱情的回應著。

“請坐”

“坐”

雙方聊著家長裡短,菜也擺了上來。

“我聽小華說,小魚和小蝦也報名了文學大賽,不知這倆孩子在哪個學校上學呢?。”

方仁清笑了笑,“這倆孩子寫作方面還有點天賦,在私立學校求學。”

“哦,挺不錯的,現在的一些私立學校教學很是嚴謹,成績斐然啊。”

張明教心裡有些犯嘀咕,這是不太正常的情況,按理說,作為縣一把的方仁清不應該讓自己的孩子上私校,風評不好。

“不知張局這次請仁清來是有何事啊?可否講一下。”方仁清笑著問道,猜不透張明教罐子裡面賣的什麼藥。

看著笑咪咪的方仁清,張明教想了一下,沉聲道“方書記,有些事需破釜沉舟,方能有所成效啊,顧慮重重難有建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