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所以,我爸的意思是只有這個方案是可行的,我相信他沒有騙我。雖然事情發生之後我生氣、憤怒、但我知道他盡力了。”張華臉上依然掛著淚痕,有些自嘲的說道。

“只是,我爸可能以為我只是怪他,其實我怪的是自己,所以我來到了鄉下讀初中。可是,能夠轉學到山陽初中就已經是我爸能容忍的極限了,否則我真的想去壺曉陪他。”

“我也不想讓我們父子之間那麼僵,我並不想他那麼苦,自從母親去世之後,我知道,他很少有開心的時候,可能唯一的願望就是我能健康長大吧。”

張華的臉上浮現了淡淡的笑容,目光中藏著滿滿對父親的孺慕之情。

張明教或許也不曾料到,自己的兒子心裡如此清楚,自己的父愛他都懂。

只不過,他還是一個少年,痛苦、悲傷的時候還是習慣有父親的愛撫和關心。

面色冷靜的安子善,內心卻波瀾起伏,他感覺蓮山縣的官場好像有一個好大的漩渦,而他此時正在被捲入進去。

從魚蝦兄妹到張華,從縣委書記到教育局長,看似一些事情沒有關聯,但憑藉前世的經驗和那麼多的資訊,他敢肯定,這裡面一定有必然的聯絡。

明知如此,安子善卻不能回頭,不能放手。

他有自己不得不如此去做的理由,即使風雨再大,他相信應該可以保全自己和張華。

“華子,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這個方案也是你爸提出來的,對嗎?”靜靜的思索了片刻,安子善問道。

“嗯,不過他說要等時機,我不知道他說的時機是什麼,我很著急。”

“或許,我知道你爸說的時機是什麼。”想到自己和魚蝦兄妹的計劃,安子善突然意識到,張華父親所說的機會可能就是指鄉鎮合併的大趨勢,在這樣的大趨勢下,鄉下四所高中裁撤併入縣直高中,未必不可行。

況且,自己同意幫助和參與魚蝦兄妹的計劃,不也是同樣的目的嗎。

真是無巧不成書啊,自己和張華父親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爺倆跟自己,還真是有緣分。

“你說什麼,你知道那個時機是什麼?”張華瞪大了雙眼,震驚的看著安子善。

尋求安子善的幫助,其實他也是病急亂投醫,並沒有做好能得到什麼實質性建議的準備。

也或許他的目的只是因為這一年多來,他心裡憋的太難受,太苦,只是想找個人傾訴一場,而他認可的好哥們安子善,就成了他的不二人選。

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找對人了。

這算不算,瞎貓碰個死耗子。

呸呸呸,這比喻不吉利。

“嗯,我想應該知道。”面容嚴肅的目視張華,安子善慎重的點了點頭。

“五一的時候,我跟張玲玲去蓮山縣電影院看電影……”

“等,你等會。”猛然打斷安子善回憶的張華,目光中泛起熊熊的八卦烈火,之前的一絲哀傷,痛苦,一掃而空。

臉上帶著發現新大陸的表情,擠眉弄眼的笑著“你跟張玲玲去看電影?五一?”

“哎呦喂,孤男寡女看電影啊,真浪漫,早就發展到這程度了,你還在我們面前裝,你好意思嗎你?啊?”一臉猥瑣的張華,非常的不滿,連最好的哥們都瞞著。

這,太過分了!

安子善無語的看著張華,咱們是在談正事,你能不能行了?

聽到這種話題,你就興奮不已,你前世是做啥的,八婆嗎?

我剛誇了你,你就自毀人設啊。

你這人設崩的太快了,我都猝不及防。

安子善一臉鄙視的看著張華,嫌棄不已,“我們是在談正事,你能不能靠點譜?”

安子善鄙視張華,張華更鄙視安子善,拖著長腔,陰陽怪氣的道“行……,談正事,我不打岔你繼續說。”

看著張華目中熊熊的八卦之火,滿臉探究的神色,直勾勾的盯著自己。

安子善頭疼不已,這怎麼一不小心就說漏嘴了呢,麻煩啊。

“然後我們在電影院遇到了一對兄妹,你猜這兄妹倆啥來歷?”

“我不猜,我不能打岔,你繼續說。”張華繃著臉,正經無比的回道。

我日!吐血三升,安子善差點沒讓他憋死,懟的他氣血沸騰,忍不住揍他了。

翻了個無奈的白眼,平息自己想要揍他的衝動,安子善繼續說“那兄妹倆是咱們縣一把手家的。”

“嗯?然後呢?”張華來了興趣,據他所知一把手很是神秘,家庭關係他爸都不太清楚,只是知道今年突然空降來的,為人謙和,行事穩重謹慎。

“然後當時聊的還行,但是也沒有留任何的聯繫方式,只是知道了彼此的姓名。前些天他們突然找到了學校,找到我。”

“他們知道我寫的那首李雷和韓梅梅,來找我要歌,想我幫他們寫一首歌頌祖國,歌頌鄉鎮合併政策並表現出期待之意的歌曲。”

安子善目光平靜的看著張華,試圖從他的眼中看到一些不同的變化,但是沒有,眼裡只有驚訝和若有所思。

“那麼子善,你的意思是,我爸所說的時機就是鄉鎮合併嗎?鄉鎮合併的同時進行鄉下四所高中的整合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錯,我認為你爸說的時機,就是這個,你怎麼看?”安子善輕輕頷首。

張華沉默了片刻,“我不知道這個算不算時機,鄉鎮合併跟高中整合有什麼必然的聯絡嗎?”

“沒有必然的聯絡,但是有聯絡,鄉鎮合併,組織機構中樞的轉變會影響一個地方的教育,地方權力中樞必然也是商業和教育集中地。所以,如果鄉鎮中樞轉變,那麼對鄉鎮教育會產生必然的影響。”

“這四所鄉鎮高中的裁撤和併入縣直高中,更滿足了城鄉居民對優質高中教育的需求,同時也利於教育資源整合,提高教學質量,提供給師生更好的教學環境,這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我們做的只不過是讓整個趨勢的時間,提前了而已。”

張華直愣愣的看著侃侃而談的安子善,一時有些走神了,他沒想到安子善如此有見識和見地,能夠對國家政策都有這麼深入的瞭解和研究。

越來越感覺這傢伙,不像是同齡人了,這麼成熟,思維如此縝密。

此時的安子善擁有一種別樣的魅力,讓張華不自覺的相信他說的話,相信他的判斷,跟隨著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