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劉放晴的小本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把張玉鷗的床鋪行李都一一擺放好,和未婚妻擁抱了一下,高寒轉身離開402女生宿舍。

望著高寒進入電梯,從房間門口偷偷伸出腦袋,盯著高寒身影的幾個女孩才縮回小腦袋,長出了一口氣。

“呼——嚇死我了,這人太可怕了,連我們的無敵梅,都被人家像抓小雞一樣抓住了。”紅發女孩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說道。

“洪柯你個傻瓜,你告訴他我家武館是靈心武館幹嘛?”不說還好,一說起這件事,薛小梅就氣不打一處來。

“小梅,不是你說的,如果打不過人家,就要趕緊搬出靠山來把對方嚇住嗎?”

“那也得嚇得住人家才行啊!你看那人像是被嚇住的樣子嗎?他要去我家踢館了你知道嗎!”薛小梅一臉晦氣的蹲到地上,用手指頭在地板上畫圓圈。

對方武道高深莫測,又說過三天後要上門踢館,自己肯定得打電話回家報信。

可是老爹老孃問自己是怎麼知道的,自己該怎麼說?

說這是自己給家裡招來的麻煩?

那不是找打嗎?

“啊,你爸爸不是高階武者嗎?怕他什麼。”洪柯安慰道。

“就是就是,他這麼年輕,不可能是伯父的對手。”青發女孩幫腔道。

“就是他這麼年輕我才怕啊!人家沒長輩的嗎?他都這麼厲害了,家裡長輩還不得是武道大師啊?”薛小梅蹲在地上咕噥著說。

“還很帥!”藍髮女孩沒聽清楚薛小梅的咕噥,補充了一句。

“少在這裡發花痴,沒看見小梅都要煩死了?”

“就是,人家正牌妻子在那邊,你在這裡發花痴?”

“對了,我們去拍拍馬屁,讓大嫂吹兩下枕頭風?”有人出了一個主意。

“對哦,大女子能屈能伸——看我的!”紅發女孩自告奮勇,朝冷眼旁觀的張玉鷗走去。

她走到張玉鷗面前,毫不猶豫躬身、屈膝、跪倒、磕頭,然後抬起上半身,一把抱住張玉鷗的大腿,高呼一聲:“姐——姐——————你聽我說!”

這一聲‘姐姐’,先是用第三聲起調,然後轉為平聲,最後再轉為第四聲拉出一個長音,當真是婉轉曲折,接著“你聽我說!”這四個字,吐字果斷清晰,大有戲劇唱腔的意思。

接著,她抱著張玉鷗的大腿,真的唱了起來:“五姐妹原本住在小城邊,家裡有房又有田,生活樂無邊———中間略兩百字——為了姐妹情意重,想要獨佔宿舍房,冒犯姐姐和大哥,姐——姐——,原諒小妹們則個!”

這一段即編即唱情緒飽滿、聲音高亢激越、外加極不要臉,當真具給人極大的精神衝擊。

張玉鷗除了感嘆‘城裡人真會玩’之外,還能怎麼辦?

“姐姐,讓大哥不要去小梅家踢館好嗎?我們一定會好好伺候張太后您老人家的。”紅發女孩追加一發精神打擊,擊沉了第一次見識城裡人風采的張玉鷗。

——————————————————

高寒回到放晴武館,這裡是他工作的地方。

放晴武館就在放晴園邊上,可以說前面是武館,後面是放晴園。

只是放晴園佔地面積太大,放晴武館比起放晴園來,倒像是一個公園邊上的門面房似的。

“高助教,您來了。”幾名學員看到高寒走了進來,紛紛施禮。

高寒點頭算是回禮,腳下不停向裡面走去。

穿過一條長廊,來到內院的一間練習室,早有五個人在裡面練習。

四個人在兩兩交手切磋,還有一位帶著眼鏡、面目老成的武者沒有對手,獨自在一邊擊打沙袋。

“高助教,你來的正好,今天你教我們什麼?”見高寒進來,眾人紛紛停手,向高寒行禮之後,問道。

“今天我模仿第九種軍用格鬥術來和大家交手。”高寒說道:“你們等一下,我先去換一套武道服。”

“高助教也真是辛苦了,每天都要學一套不同的軍用格鬥術,還得用來和我們交手。”帶著眼鏡打沙袋的武者感嘆道。

“米學子,您怎麼知道高助教是現學的軍用格鬥術?”一名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猿臂蜂腰的男子問道。

這名男子是劉放晴第三名弟子馬書,被劉放晴叫來給三位玄黃大學學子當陪練。

馬書當然知道高寒每天現學現賣,不過高寒出手動作流暢之極,連他這個知情人都看不出來,真不知道這幾位玄黃學子是如何看出來的。

“從第一套到第十一套軍用格鬥術運動模型套用的是莫拉——李德公式,其中對人體發力採用多自由度的李德人體模型為計算基礎。

高助教武道水平很高,但是他的數學好像不太好,不能即時應用數學模型來計算出手角度,所以顯得不倫不類,可以看出是強行模仿出來的。”米朝聖用食指和中指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認真地說。

這位米朝聖,就是玄黃大學選修武道課學子中修為最高的一位,單以摶氣成就而論,已經達到‘氣血如汞、湧動如潮’的地步。

不過論起格鬥技巧嘛——米學子表示自己學武摶氣是為了強身健體,不擅長打架,這次出戰完全是被趕鴨子上架。

以他的身體素質和反應速度,對付初級武者大概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對付中級武者,哪怕是中級低段、摶氣未成的武者也有點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他也有不少優點。

他記憶力特別好,幾乎接近過目不忘——這一點在玄黃大學的學子中不算太稀奇,能考進來的學子記憶力都不錯,只是程度有些差別而已。

但另外一點就很關鍵了——這位米朝聖學子身體記憶力也特別好,只要是練過的動作,哪怕是當時慢慢擺出來的動作,他都能用身體記憶下來,下次施展就像是已經練過千百遍一樣。

按理說,這等資質乃是學武的奇才,這位若是肯早下功夫,說不定都快踏入高階武者境界了。

可人家志不在此,人家學武,是為了活躍氣血、增進大腦思維活性、提高學習效率來著。

要不是為了玄黃大學的榮譽,這位老兄根本不可能挺身而出。

而高寒主要陪練的物件,就是這一位。

“準備好了嗎?米學子,我們還是從慢到快,一招一招拆招?”高寒走更衣室裡走出來,穿著一身白色粗布武道服,問道。

“嗯,今天還是得麻煩高助教。”米朝聖行了一禮,一不小心,眼鏡差點掉下來。

用了半天時間,高寒把第九種軍用格鬥術一招一招拆開來,和米朝聖慢慢喂招——說句實話,人家學的可比高寒快多了。

按理說,這種水磨功夫好像誰來教都行,只要能掌握第九種軍用格鬥術就行,但其實不是這樣。

武者在高速出手時,人體的運動模式與正常情況相比,其實是不一樣的。

就好像另一個宇宙中太極拳高手獨自練習時,一套拳法可以說真有如行雲流水、渾身貫通一氣,氣勢不凡。

但實際上,這看起來簡單的太極拳,牽涉到無數肌肉關節協調運作,只有在慢悠悠打拳的時候,才能顯得如此悠然流暢。

如果把這動作加快十倍,沒有任何一位太極拳大師依然保持這種全身協調流暢的發力狀態——但是在拳擊和散打格鬥中,職業拳手猝然出手一擊,拳頭的速度只有比太極拳表演的十倍更快。

尤其是輕量級拳手,他們出拳的速度完全可以快到肉眼看不清的地步。(可以參考輕量級拳王爭霸賽影片)

這就是傳武高手很難對抗職業拳手的原因——兩邊的戰鬥狀態根本就不再一個時間節奏上。

(要是練太極傳武高手能在拳擊比賽的速度節奏下,依然保持全身力道流轉貫通,那絕對可以碾壓拳擊散打高手。)

反過來也是如此,想在低速狀態下、完全複製出高速出手的人體運動形態,並不是誰都可以辦到。

除了對身體內外全部掌控到極精微境界的武道大師,就只有高寒這種變態、才能做到連心跳速度都成比例的複製下來。

也只有像高寒這樣喂招,才能讓這位武道奇才米朝聖,記住軍中格鬥術的各種套路和應對。

————————————————

白天,是高寒工作時間;晚上,則是高寒的學習時間。

“豹形拳有四個源頭,最主要的當然是老爹的虎形拳;其二則是莫師叔的雲霞領域;其三是靈心流的貓形拳;其四,是月影門的殘月觀想法和影月樁法。”

劉放晴娓娓道來,毫不藏私。

實際上,她也沒什麼私好藏。

劉放晴踏入大師境界已經快有二十多年了,這些年來,她一直想把豹形拳完善成為一脈傳承。

可是她修成武道大師,是建立在向真館虎形修煉出來的精純氣血基礎上——只是她是女子之身,陽剛之意不足,無法透過向真館虎形突破大師境界。

最後劉放晴不得不另闢蹊徑,結合月影門的殘月觀想法,創出暗影九態樁功,硬生生消磨掉了向真館虎形的熾烈之氣,轉至剛至烈為陰柔凌厲,才能順利進階大師境界。

但是,消磨掉熾烈之氣的虎形,卻已經不再是虎形了,就算結合其他種種秘技,也只能形成現在的豹形拳。

劉放晴想要從頭開始,從凝練氣血的摶氣樁功入手,直接凝練出適合豹形拳、陰柔而凌厲的氣血——只有這樣,才能說豹形拳是完整的傳承,而不是嫁接來的虎形拳分支。

但是這種路子,與她當年把虎形氣血練到進無可進、幾乎半步走火入魔,然後才‘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消去氣血中熾烈之氣的路子完全不同,想要完善起來並不容易。

所以直到如今,豹形拳其實都還不算一個完整的武道體系。

高寒聽著大師姐各種講解,有一個名詞引起他的注意。

“靈心流的貓形拳?”高寒重複了一遍。

“怎麼了?”劉放晴問道。

“今天我送小鷗去報道,入住女生宿舍的時候——”高寒把今天和張玉鷗寢室同學發生的矛盾說了一番。

“你要去踢館?”劉放晴眼睛放光。

“嗯,你等等,我去拿個東西。”劉放晴轉身離開。

不過片刻,劉放晴迴轉,她手裡拿著一個小本子,放在高寒面前,親手攤開。

上面密密麻麻,一條條記得全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流派某某人,攜弟子某某,挑戰老孃門下某某並敗之,讓老孃心情不快,特此記錄,日後當有回報。

其中有一些記錄被黑筆劃掉,還有四條被紅筆劃掉,也不知道兩種顏色有什麼區別。

“這是來放晴武館提出過切磋要求的武館、武校和武道培訓班名單,你既然要踢館、乾脆就全踢過去好了——要不是武道大師不好以大欺小,我早就想去揍他們了!”

“不過這靈心武館和這兩家門派,你下手的時候要留些情面。”

劉放晴指了幾個名字,高寒一看,除了靈心武館之外,就是清月門、影月門兩個門派。

“當年九師弟幫我得到這些傳承的手段不太光明,被她們打上門來我也無話可說,你對這幾家下手別太狠。”

高寒默默點頭——合著向真館真的不是什麼好路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