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出發,趙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至從跟楚國開戰到現在都十多年沒有回去了,說起來,眾多回憶湧了出來,王康歸心似箭!

不止是弔唁姜承離,他更想回去看看……

其實對他而言,這是一個吞併趙國最好的機會,姜承離駕崩,趙國無主,又有他原來打下的基礎……

可王康總是下不定決心,這不是聖母,而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果他真這樣做了,跟天問又有什麼區別?

趙國太特殊了!

不止是因為姜承離,還有其他原因……

王康就是趙國人,富陽家族在趙國根深蒂固,具有相當大的聲名,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趙國人都把他奉為救世主一樣的人物……

這些種種,讓他對趙國有相當深的情感。

哪怕現在趙國人都以他為榮,當做自己人。

當然趙國對他也是格外的支援,不說其他,就是現在大秦王朝的很多主要官員都是趙國人,都位居要職。

這些人的想法不得不考慮。

趙國與大秦是最好的鄰邦,基本不分彼此,這種狀態是最完美的,如果王康真那樣做了,影響會相當大的。

這是原因之一。

退一步來講,哪怕不吞併趙國,趙國也是以他為首,整體的大聯盟不會破壞……

這是另一種方式的統一,王康覺得這樣會更好一些,也更符合他……

突如其來的訊息,打亂節奏。

正值年末,臨近歲日。

今年是值得慶賀的一年,因為大秦版圖擴大,吞併三國,這在大陸歷史上也是極為少見,也足矣載入史冊……

王康的成就,當然也達到了頂峰!

最開始是他攻滅大陸上最強大的楚國,在此基礎上建立新朝,之後又吞併三國,這種成就之大,實在太過少有,也不是誰能輕易做到的事情……

今年要大慶。

王康也將親自參加賀典。

可現在也沒有心情了,去趙國路途不近,若耽擱時間太久,去了可能也晚了。

現在趙國都可能出亂子,在他收到訊息時,姜承離駕崩也有些時日,所以不能再拖延,必要要及早出發!

好在現今大秦已經步入正軌,太子王安也能獨當一面,哪怕他離開也沒有什麼事情……

做了決定,就開始準備。

朝議結束,王康就找來太子王安交待,年末慶賀之事,由他主持。

至於其他的也沒什麼事情,王康經常離朝外出,眾多朝臣都已經習慣了……

這位陛下從來不是循規蹈矩的人,你指望他能遵守常規禮法,根本不可能。

就連很多老臣都氣的吹胡瞪眼,可沒有絲毫辦法。

要回去了,而且還是弔唁姜承離,那姜承化自然要隨同回去。

他可是姜承離的親哥。

姜承化可是樞密院的軍方大佬,或許還是以前的事情放不下,他很久都沒有回趙國了……

張纖纖也是要回去的。

他的父親曾是趙國西山行省總督宣平候張敖,早已上了年紀告老在家。

其實年紀已經很大了!

王康早就想著接過來,但年紀大了,不太方便,另一方面張敖不想來。

就好像王康的父母一樣,他們在趙國待久了,習慣了那裡生活,不想再折騰了。

還有林語嫣也回去。

因為她父母也在趙國。

另外王康還多想想,誰還想回去,順路一道。

跟趙國是難以割捨了。

雖然他建立了新朝,但趙國那邊基本沒受什麼影響。

陽州,完全是在王家的控制管理之下……很多很多都是姜承離在照應,這份恩情,他得承著……

另外王康又通告了內閣朝臣,他要回趙國,看望親人,做一些交待,這都是正常的流程,至於趙皇姜承離駕崩的事情,王康並沒有大肆傳揚,這是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事宜……

只用了三天時間,就準備齊全,在臨近歲日的前幾天,王康踏上了回趙國的路程!

大秦跟趙國相領,邊境融洽,準確的說沒有邊境,因為沒有駐軍,沒有設卡,就好像是一個國家!

不止趙國是這樣,跟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這還是多年前王康以大秦的名義跟趙國,燕國,越國,齊國等國家簽訂了同盟合約。

合約規定同盟國之間不駐軍,不設卡,打破貿易壁壘,促進區域一體化。

這種模式類似於現在的全球化,對各個國家的發展,都有巨大好處!

說是同盟可不止是簡單的同盟,在各方面都加深的合作,幾年前又在壽春簽訂了新條約。

這條約主要是涉及到金錢方面,貨幣改制。

根據條約內容,各國將國內所有黃金都存放在秦國,由秦國儲存,以黃金為抵押保障,由秦國發行紙幣,進行流通……

這還是王康學習了美聯儲的做法,也正是因為當年的布雷頓條約,確立了美元的位置。

王康比這更徹底!

他控制了貨幣,就是控制了這幾個國家的經濟。

經濟命脈被牢牢的控制在手裡,還能怎麼樣?

這麼多年的發展,紙幣已經大規模流通,也很成熟,而被人們接受。

負責此項的就是大秦商行。

這些種種,讓這幾個國家都依附秦國,聽從王康。

當然王康也不是那種一味剝削的人,而是謀求共同發展,所以關係都相當的不錯,相比較起來,跟趙國似乎更好一些。

趙國人覺得王康雖然建立新朝了,但在他們心中還是那個救世主,根本不會有什麼顧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雙方來往甚密,不分彼此。

雖說相鄰,但兩國國都之間還是有些距離的。

不過為了加強聯絡,及時溝通。

王康修了通行專道。

專道全部硬化,在設計上儘量直通,行駛快捷方便,有民用性質,也有軍事方面的考慮,萬一趙國突生變故,可以最快調兵。

因此,也縮短了行進時間。

王康依舊是輕裝簡從,不過他也沒有閒著,在出發之前,找來很多趙國相關情報,在路上看著……

地網一直都有報送,只不過王康沒有多關注,現在倒是要詳細瞭解了。

這麼長時間過去,趙國也改變了很多,而在王康急忙趕去時,趙國卻不太平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