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應笑排衙早,寒靴踏曉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

節度使衙門響起了沉悶威嚴的聚將鼓聲。

大帥排衙。

說官威,道官威,排衙最秩序最氣派最儀威。

官場典故,外任官見到京官酸溜溜的說“我愛京官有牙牌”,京官酸溜溜的回應“我愛外任有排衙”。

許多正印官樂此不彼。

但對下屬官佐就不是好事了,排衙日就是遭罪日,得一大早的起床,有些當過京官受過上朝罪的,更是把時間定的與京中上朝一樣,故有詩曰“應笑排衙早,寒靴踏曉冰”。

又有許多官員為了自個的威風,刮風下雨也不誤,白居易擔心友人的詩作中便有寫道“不知雨雪江陵府,今日排衙得免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好事者更是把排衙參偈從開始到結束用十八個詞作了生動描述:

衙前匯合時候“一曰烏合,二曰蠅聚,三曰鵲噪,四曰鵠立。”

衙內雲板一響“五曰鶴驚,六曰鳧趨,七曰魚貫,八曰鷺伏。”

排班行禮入座“九曰蛙坐,十曰猿獻,十一鴨聽,十二狐疑。”

排衙結束散會“十三蟹行,十四鴉飛,十五虎威,十六狼餐。”

終於回家休息“十七牛眠,十八蟻夢。”

排衙,是主官的美夢,是佐官的噩夢。

而節度使排衙的威風更上一層樓。

不僅敲的是聚將鼓,還得報名唱進。

衙前大纛迎風飄揚,左右排班皆是挎刀甲士,那股血殺氣,卻不是衙役可比。

既敲點將鼓,行的便是軍法,三通鼓畢,不到者斬。在這樣的軍法高壓下,又是新任的少帥,脾性都不清楚,所以不少吏員不等鼓起,便早早的在衙外候著了,於寒風中兩股戰戰。

秦越卻並不喜歡這種裝腔作勢的感覺,接過益州大印後,也只在年前排過一次衙,這年後排衙儀式卻一直等到正月廿一。

因為等曾梧。

秦越既然調任了,鳳州自然也開始了人事調整,曾梧首先是虎牙軍的長史,其次才是署理鳳州刺史。秦越方立大功,朝廷也給面子,曾梧隨任二話不說,舉薦丁禹洲為鳳州刺史的奏疏也大方的批覆了。

只是路途遙遠,曾梧年前交接畢,再起程,一個正月都在路上過了。

之所以要等曾梧,是因為木雲沒官癮,對府尹位置不屑一顧。

他的興趣點全在軍事上,治事是極有一套,然而不到一個月,益州府衙就比節度府衙更有軍事氣息,不論官佐吏員,回稟事務時,都不知不覺的雙腳併攏,先喊一聲:“報……”

想想也是,要是喜歡當官,早在南唐當撫州節度使了,也不會連番請戰了,如今雖然身子大不如前,銳氣也有的消磨,但骨子裡的那股氣依然在。

而曾梧則相反,主政一方,是他目前的終極嚮往,而且胸有經濟,是能親自鑽窩棚摘香菇的,在這方面,他比木雲強。

“咚咚咚……咚咚咚……”

三通鼓起,鼓聲逾急。

衙外一眾佐官早已分成兩排,人人鵠立,鴉雀無聲。

“嗚……嗚……”

牛角長號開始響起,鼓聲倏的一停。

劉群威風凜凜的出現在廊前,挎刀挺胸,吐氣開聲:“大帥升帳……”

左班木雲率先邁步,“帳下行軍司馬、署理益州府木雲,參見大帥。”

右班曾梧緊跟著,“長史曾梧,參見大帥。”

“虎牙軍兵馬都指揮使甲寅,參見大帥。”

甲寅一身戎裝,排在第三序位,裝模作樣的行禮參見,見帥案後秦越挺著背,板著臉,如一尊泥胎,心裡卻想,回去就摔他的過肩摔。

甲寅後是益州通判房進,其本為蜀官,民情熟悉,律法精通,頗為幹練,向訓在時有許多事便交給他在幹,如今位置尚穩,秦越與木雲暫時都沒有調整的打算。

畢竟來個手掌監督大權的陌生人,還不如把眼前人用好先。

文武左右分班依次拜進,包括九縣縣令。

九縣主官已經調整了四個,卻是向訓在時安排的,秦越只能捏著鼻子先認下。

蜀中方定,又兼山高路遠,朝廷在年前曾火急火燎的派過來一大批官員,但蜀中整整有四十五州,一百九十八縣,一時哪能調出這般多的官員來,所以大部分的縣令,尚是原蜀官在任。

這種青黃交替的情況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畢竟交通現況擺在這裡,人事調整任憑朝廷如何使大力氣,要想把這蜀中吏治調整到位,沒有一年以上時間都完不成。

鄒衍有些新鮮,又有些激動。

他還是正兒八經的第一次參與這般威嚴肅穆的排衙,幾與傳說中的朝參差不多,他儘量的調整呼吸,壓抑激動,等到那黑山魈一般的紅髮將軍雄糾糾氣昂昂的進去後,他快走幾步邁過門檻,高呼:

“司戶參軍鄒衍,參見大帥。”

聲音有些急促,中氣有些不足,鄒衍有些羞愧,好在帥案後的秦越只是點了點頭,這一關算是過了。

韓徽指指身後的圓凳,鄒衍感激的露出一絲笑意,快步走到右邊第二排,他的位置便在韓徽身後,藉著前排的遮掩,他飛快的抹了一把額頭的白毛汗,噓出一口長氣,又飛快的打量了一下殿裡的環境,卻是黑壓壓一片人頭。

“一定要坐到前排去,一定。”

鄒衍暗自給自己打氣,為自己定下個小目標。

坐在他上首位的同僚用胳膊輕撞了一下他,給了他一個鼓勵微笑。

鄒衍回以無聲的笑意,這人他認識,姓唐名詩,字妙才,性子急衝,為人仗義,不知他具體職司,但卻是大帥從鳳州帶過來的老人,雖然自己與他相鄰而坐,可對方是前輩,有時間得治個小酒,請他一請。

“稟大帥,各級官員吏使皆已到齊,請示下。”

報名唱進終於結束了,人人身板一挺雙手撐膝,如蛙踞坐,伸長脖子,“鴨聽”開始。

“諸位辛苦,大老遠的,又大半夜的起床,估計還有許多人都沒用早飯,所以本帥長話短說,有事要稟報的,等下一人一碗羊肉湯下了肚,身子暖和了,再議不遲,啊,人人都有,羊肉湯加鍋盔,管飽。”

被秦越這麼一說,大堂內氣氛頓時輕鬆了起來,有輕微的笑起響起,也不知誰肚子“咕”的一聲響,笑聲更歡了。

秦越也笑了笑,伸出右手虛按了按,示意安靜,繼續道:“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馬上就忙起來了,春蠶、春耕什麼的我就不說了,各縣應當都有準備了,相關事務等會單獨再議。

現在,本帥先宣佈一項重要的人事任命:

因為擴軍在即,軍務繁重,木雲依舊為行軍司馬,免去署理益州府尹之職,改由長史曾梧接印,即日上任。”

“諾。”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