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半緣修道半緣君(十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金印愣了一下, 飛快地衝了過去,腳步沒收住,差點兒一頭栽在了對方面前。

王張氏被她這瘋勁兒嚇了一大跳。

“慢點——”一個少年微訝, 伸手接住了她。

王金印抬起頭,和這少年四目相對, 黝黑的臉上不由微微紅了。

那少年收回手, 眉眼彎彎地看著她。他生得一幅好樣貌,皮膚瑩白如玉, 眉眼俊秀。

“沒摔著吧?”

王金印嘴唇動了動, 赫然又氣虛地往後退:“沒、沒呢。”

眼看那少年朝她微微頷首,準備要走了。

王金印又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勇氣, 叫住了他們。

“你們、你們是蜀山弟子嗎?”

那幾個少年停下了腳步, 剛剛扶她的少年更是愣了一下。

“你知道?”

他錯愕與一個鄉野的小姑娘是怎麼認出他們來的。

“嗯……”王金印訕訕道,“我聽說過, 聽一個人說過。”

扶她的少年——張蓬倒也沒在意。

小姑娘忽而又開了口:“你們……你們能不能幫我一個忙?”

王張氏抽氣:“金印??”

張蓬微感納悶:“什麼忙?你們這兒有什麼妖怪還是——”

“不是,我就想請你救一個人, 這是我在山上認識的。他……他認識你們蜀山的玉真和玉瓊師叔。”

好像是叫這兩個名字吧。

張蓬一愣,眼見這姑娘竟然能叫出玉真和玉瓊師叔的姓名, 當下也不敢疏忽, 叫她走上前來, 細細問她緣由。

王金□□髒砰砰直跳, 竹筒倒豆子似地噼裡啪啦全說了。

“他……他快不行啦, 你們快去救救他吧。”王金印說著就哭了出來。

張蓬:“姑娘莫急, 我們這邊去看看。”

王張氏震驚又疑惑, 和其他村民看熱鬧似地擠在後面,往山上的龍王廟走,也沒好當著這些小仙長的面問個仔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進了龍王廟, 果然就看到了個人靠在牆上,半邊身子都摔爛了,低著腦袋。

張蓬走上前,去摸了摸他的鼻息,又探了探他的脈搏。

“沒氣了。”張蓬有點兒不敢看王金印的目光。

王金印怔怔地,像是沒緩過神來看。

她看了看低著頭的老林,又看了看張蓬,終於忍不住哭了出來。

“老、老林——”

“我把修士帶回來了,老林——”

張蓬不忍再看,輕聲安慰道:“姑娘莫哭了,這位林道友死前十分安詳,想來是沒有遭受痛苦與折磨,安然離世的。”

王金印走上前,看了一眼。

老林閉著眼,果然是很平靜走的。

她心裡難受,胡亂擦了兩把眼淚。

張蓬和其他蜀山弟子幫忙把老林的屍身運到山下去。搬動屍身的時候,從老林懷裡掉出來個什麼東西。

用白布纏繞了一圈又一圈,看起來是一把劍的形狀。

張蓬撿起來,白布脫落,露出了其中的劍身。

劍光一漾,連同張蓬在內的幾個蜀山弟子俱都變了臉色。

“行不得哥哥——”張蓬不可置信地盯緊了這把劍,喃喃道。

白布解開,露出的胭脂色的劍身細長,劍柄蜿蜒攀著枝桃花裝飾,劍身流瀉珠璣光輝,琅琅皎皎。

“行不得哥哥……”王金印問道,“行不得哥哥不是常清靜的佩劍嗎?”

張蓬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眼老林的屍身。

“是,但歸璘真君的劍怎麼——”

王金印道:“是常清靜送給老林的嗎?他們關係可好了。”

張蓬躊躇著,吞吞吐吐道:“不可能。本命劍形同我們蜀山弟子半身,從不離主,就算關係再好,歸璘真君也不可能將自己本命劍送給旁人。”

歸璘仙君早已飛昇多年,這個問題他們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清楚。

除非……除非這個老林就是早已消失在眾人眼前數百年的,仙華歸璘真君常清靜。

他們倒也想弄明白,可是老林屍身都已經冰了,明顯已經嚥氣多時了。

張蓬嘆了口氣,神情凜然道:“先將這位道友運下山好生埋了吧。”

……

在他去世前十年,他曾經回到過蜀山一次。

那也是仙華歸璘真君常清靜“飛昇”後,第一次出現在玉瓊和玉真面前。

沒有誰比常清靜他更清楚,所謂“飛昇”不過是這世間最大的一個騙局。

“飛昇”之後沒有上界,他也沒有成仙。

他還被拘在這世間。能做到的不過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辨的逍遙無拘。

身與天地同,超脫樊籠,這世上再無任何東西能拘束他。除了這這份沉寂和超脫之外,別無他物。

他曾經嘗試破碎虛空,卻又不出意料的失敗了。

修道修道,修到最後,只是“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的清淨無欲之心。

數百年的執念,在一朝化為飛灰。

去世前十年,他算到了他壽元將近,即將離世,便回了趟蜀山。

見到常清靜的時候,孟玉瓊幾乎不敢相認。

“小、小師叔?”

面前的人,單從外貌來看約莫三十出頭的模樣。

他眉眼低垂,容貌冷淡如昔,只是消瘦了很多,顯得鼻樑尤為挺直,唇薄卻無血色,深陷的人中附近一層淡青色的胡茬。

如霜白髮鬆鬆垮垮地系在腦後,這一路踏著飛雪走來,眉間也被染作了霜白。

眼前的常清靜,更像個年過三十,滄桑於江湖風霜中的劍客,卻不像已經飛昇上界,榮耀加身的“仙華歸璘真君”。

他睜開眼看他的時候,清冽的眼底彷彿有耿耿星雲,有風雪下的千里山川。

那雙眼,使他認定,他就是常清靜。

他沉默許多,也冷寂許多,皸裂的唇瓣微微一動,頷首喚他。

“玉瓊。”

破碎虛空只是個騙局,長生亦成了一種折磨。

常清靜不知道用了什麼法子,讓自己成了現在這副模樣,會老會病會死。

他在等死。

玉瓊喉口彷彿梗住了,說不出一句話來。

自打見到常清靜這第一眼起,他就意識到,他在平靜地等死,等一個歸宿,一個終結。

幾百年沒見,再見面,哪怕心裡也再多的話,也都成了幾句尷尬的寒暄。

“小師叔,這些年,你過得還好嗎?”孟玉瓊低聲道。

常清靜腳步窸窸窣窣地踩在雪地上,聞言道:“還好。”

不遠處的論劍臺前有幾個蜀山弟子在練劍,你來我往,其中一個竟然一跤從論劍臺上跌落了下來。

常清靜渾身一怔,瞳孔放大了點兒。在玉瓊看過來的時候,復又搖搖頭。

這是他的老毛病了,他聽不得重物落地的聲響。

她回去之後,他就落下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毛病。

這是其中之一。

餘下的,諸如晚上徹夜難眠,一閉上眼,就是她穿著身大紅的嫁衣,跑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快。

他不知從何時起開始恐高,他上不了樓,去不了高處,甚至,也御不了劍。

他同時也看不得女子紅色的羅裙,冬日的梅,街角紅色的燈籠。他下意識地逃避一切跟紅色有關的色彩。

他畏懼夕陽。

每當日落,便乾脆將自己鎖在屋子裡,靜靜地等著太陽徹底落下去,待到天色暗了下來,方才出門。

玉瓊不能多陪他,他如今已是蜀山新任的掌教,冗務纏身,玉真此時也不在蜀山中。

這一晚上,他心緒難定,未曾入眠,乾脆捧著卷道書依案夜讀。

讀至深夜,睏意漸漸襲來,他揉了揉額頭,趴在案几上睡著了。

人之將死,他漸漸地開始多夢,夢境無非是她。

她跑得太快,他抓不住她。

或許是這一次身處在熟悉的幻境中,他又夢到了她。這一次的夢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甜美。

十五六歲的模樣,正值青春最好的時候,她坐在床上笑嘻嘻地拍著水,唱著歌兒。

哦呦呦的歌聲飄過了蘆葦蕩,一直飄到山那頭去了。

小道士眼睛睜得大大的,昔日仙氣飄飄的小道士,這個時候就像只呆呆的,圓滾滾的青蛙,又像是被煮熟了的螃蟹,瑩潤如玉的臉上紅通通。

王二叔笑得幾乎直不起腰來,將船槳劃得飛快,船槳搗碎了晚霞,驚動了水面上的浮萍與水蜘蛛。

入了夜,他倆並肩閒坐在廊下看星星,看著這天上星丸錯落。

她踢踏著只套了一半的繡鞋,仰著頭,剛洗完的長髮微潮,帶著些花香。

那時候,是他最意氣風發之時,少年御劍長空,伴同鶴唳,去地千尺,足躡長風。

夢裡,小姑娘伸著手去撫摸他眉心的褶皺,羞赫地抿著嘴角笑起來。

“小青椒,你老了好多啊。”

忽而,燭火噼剝的動靜使他驚醒了,浮光掠過他眉眼。

他獨坐了許久,夜已深了。

林間飛雪有聲,蓬蓬蕭蕭,忽而回風雪急,松風瑟瑟。

他忽然意識到,他已經老了,不再是當初那個初出茅廬的小道士了。

第二天一早,他起身向孟玉瓊請辭。

孟玉瓊錯愕中很是不捨:“小師叔,你不多待一會兒?”

常清靜道:“不了,我尚有許多要事。”

與其說是要事,倒不如說是去完成他臨死前的一樁心願。

十年的時間,常清靜思忖著,足夠了。

他給自己預留了十年的時間,他向玉瓊請辭,獨自一人帶著她的遺骨上了路。

他想在去世前,看看她曾經看過的景色。

他揹著她的遺骨,由長江往洞庭,又抵岷江,繼而又去了金沙江,由金沙江抵於瀾滄。

他尋訪五嶽,亦去了黃山、五臺山、峨眉山、雁蕩山、玉龍雪山。

他曾在姑蘇城外,就著搖搖晃晃的烏篷船小憩,也曾西至大漠,南至烏蒙、哀牢、騰衝,見過西南諸族,也見過濊貊的冰雪。

“濊貊冰雪堆積如玉,每當入夜,家家戶戶點起燈,漠漠寒煙,重重雪色,星火錯落,,一如琉璃世界。”

他一如既往地提筆寫信,燒給那個遠方的世界。

在她死後不久,他曾經去過一趟王家庵。

王二叔和王二嫂早已經去世,小虎子身子還算硬朗,都坐在院子裡含笑逗弄著孫子。

“爺爺,爺爺,吃地瓜幹。”小孫女乖巧伶俐,攤開掌心,奶聲奶氣地喊他。

小虎子抱著她,已經鬆動的牙齒嚼著地瓜幹,看向籬笆外的桃花。

在他和桃桃離去不久之後,他就同村裡的姑娘成了親,生下了一雙兒女,如今,兒女又紛紛成家立業,替他生下了孫子孫女。

小虎子偶爾倒也會想起曾經的好友,那個總是揹著古怪的的小姑娘和冷淡的小道士。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他想,他們肯定有比他更為精彩的人生。

小虎子離開的時候很是安詳,兒女們大哭了一場,替他辦了場風光的葬禮,葬禮幾乎請了全村的人。

嗩吶嗚嗚地吹著,請了和尚唱了幾句,眾人哭了一場之後,便又笑著看起了雜技表演,一男一女在唱山歌小調,男的間或調戲兩句,動動手腳,女的別過臉啐了一口,欲拒還迎。

眾人俱都哈哈大笑起來,村婦抱著小孩兒擠在人群裡,也羞紅了臉。

之後,小虎子的兒女也老了。等到小虎子的孫子孫女,曾孫子,曾孫女都離了世,入了土,他還在這世間踽踽獨行。

他無處可去,思來想去,還是回到了王家庵。

這十年時間內,他蒼老得很快,上山的時候高估了自己的體力,腳一滑摔了下來,半邊身子摔壞了。

無奈之下,只好循著記憶,手腳並用,爬進了龍王廟裡。靜靜地等死。

多少人事變遷,當初的故人悉化飛塵。

如果她沒有從樓上跳下來,如果她沒有回家。

他們或許會成為人人稱羨的一對神仙眷侶,他們或許會一道兒揹著斗笠行囊,遠眺山河。

他們或許會一道兒去看蘆葦秋風,去聽塞外雁聲,去佛塔看燈,看著七級浮屠,明燈千盞,錯落如星火。

春天去桃花深處的人家沽酒,冬天策蹇尋梅。

就像她說的那樣,去落梅坡看梅花,去江畔的酒肆喝酒,去蘆葦蕩裡看鶴。

仗劍隨行,醉倒洞庭,閒雲野鶴。

只可惜沒有如果了。

他在記憶中搜尋著她曾經和他講過的那個世界的點點滴滴,拼湊成了個故事,講給了王家庵的那個小姑娘聽。

死前的那一晚,他又做了個夢。

他回到了少年時的模樣,愣愣地站在了夕陽下。

他看到不遠處有很多古怪的鐵盒子呼嘯而過,此地的建築屋頂很是平整。

突然,他面前的像柵欄一樣的門開了。

明明沒有人去拉開它,它自己緩緩地退向了一邊,過了一會兒,有幾個少年少女跑了出來。

然後人越來越多,他們都穿著桃桃穿的那一身古怪的藍白色校服。

常清靜心口猛然漏跳了一拍,他似有所覺地在人群中尋找著她的身影。

他終於在人流中看到了她。

她戴著眼鏡,穿著寬大的藍色校服,揹著書包,書包上的“hello kitty”吊飾伴隨著她輕快的腳步,晃來晃去。

他靜靜地看著她,仔仔細細地看著她,出乎意料的是,心底十分平靜。

風吹動了他鬢角的華髮,他怔怔地摸向自己皸裂的唇,深陷的人中。

就在這時,他這才感到了一股深重的絕望,這絕望超越了生死。

他曾經以為只要他沒日沒夜的修煉,總有一日,他定會破碎虛空找到她。

可直至今日,他才明白,原來兩個人的世界,他永遠無法逾越,他戰勝不了天。

他看著她和朋友們說說笑笑,蹦蹦跳跳的,越走越遠,漸漸消失在了那霓虹燈光中,消失在了那個絢爛的文明世界中。

眼前的霓虹燈光趨於模糊,他感受到身子一股撕裂般的疼。

他又回到了龍王廟裡。

昏暗的燈光和刺鼻的檀香中,只有他。

螢火飛騰錯落,山霧婆娑。

廟外的桃花已經謝了。

他也曾經足躡長風,一日千里,也曾經移星換斗,遊神御氣,踏破山川。

可到頭來他才知道自己有多平庸。

他闔上了眼。

等到張蓬趕來的時候,便看到他已經死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咽的氣,死的時候很平靜。

作者有話要說:  沒了。

大結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黍寧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