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後宋使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明武帝國西北部的個諸侯國,便是鄴國、後晉、後宋,至於齊國,僅僅只有一個安郡勉強算是西北境內。

鄴國與後宋,雖說兩國接壤,但因為地勢原因兩國之間很少爆發戰事,甚至可以說沒有戰事。

不管鄴國與後宋的關係如何,元晚俞畢竟是後宋的長公主,是後宋王室中人,進入鄴國境內,無論怎樣,鄴國也有義務保護她的安全。

如今楚羽嘉在鄴國可謂炙手可熱,在有心人的暗中操作之下,他甚至已經被神話了。

由他去擔任護送元晚俞一事,自然也是順理成章。

於王庭旨意下達的第二天,楚羽嘉便到城外的軍營當中,帶著曾經與他一同奔赴齊國王都的三千西北輕騎,由月陵出發,奔赴鄴宋兩國邊境平陽郡,都安城。

實際上,楚羽嘉能擔任這次護送外使的主帥也一波三折,在王廷上剛剛有人提出這件事的時候,便遭到了以大將軍吳當國一眾人等的反對,畢竟護送外國使團的事情,誰都知道是個輕鬆還能立功的美差,誰都想爭取到自己這一方。

只是後來鄴王趙巖發了話,力排眾議讓楚羽嘉領兵前往。

這件事兒只要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擺明了就是要為楚羽嘉增加功績,以用於日後提升。

只是楚羽嘉自己心裡清楚,什麼日後提升,等到他護送使團回來之後,他勢必就要履行他這個定西伯的責任,前往西北鎮守西北邊疆。

從楚羽嘉之前率領西北輕騎用時半月時間,便從鄴國東北邊境殺至齊國王都戰績上面便可以看出,楚羽嘉領兵或者說是西北輕騎的奔襲速度極快,這種快並不只是在戰爭當中,在這種時刻也依舊如此。

若是換作其他軍隊,從王都月陵奔赴到西南邊境,就算是輕騎最起碼要五六日甚至是更長的時間,畢竟是大軍行進中間還要跨越整個平陽郡,路途當中也多是山地丘陵,這些都是耽誤行軍速度的主要原因。

但西北輕騎與他們並不一樣,西北輕騎的騎兵並不只是單純的騎兵,在戰馬上都掛有弓箭,另一側懸掛箭囊,手中清一色配備著長槍長矛,腰間還有一柄長刀。

如果放在二十年前,這種裝扮絕對是不倫不類,畢竟輕騎兵的優勢就在於衝刺的速度上,掛這麼多東西比正常輕騎兵負重多了一倍還不止,這肯定是影響了輕騎兵衝刺的速度。

沒有了速度的騎兵,還算什麼騎兵?

但二十年之後的今天就不一樣了,因為在這十年之中,前西北軍主將楚千文曾經數次整改輕騎兵,這也是最重定下來的西北軍輕騎配備。

每一名騎兵賽選之前,都要在步兵營磨練一番,等到熟悉了戰馬的秉性,才會被提拔為騎兵,而且這還不算完,在成為騎兵之後,還要學習騎射以及近身搏殺,遠戰衝殺,戰陣配合,而在楚千文的戰術當中,最可怕的一點便是他將士卒與士卒以個人為單位的配合運用到如火純情的地步。

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有可能下一刻就發生變化,做主將的就算是在稱職,就算是戰術在卓越,也不可能將自己的眼睛放到戰場的每一個角落,或許有些地方的優勢他們根本就看不出來。

但楚千文帶出來的西北軍就不一樣,西北軍可以在戰場上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選擇違背進軍命令的去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攻擊敵軍最薄弱的地帶。

當然,楚千文也在這則命令當中加了一句話:“如果你們發現了敵軍薄弱點,帶人去打擊,如果打贏了,那皆大歡喜,回來該收到的封賞我一文錢也不會差,但是如果輸了,錯了,就別怪我軍法無情。”

也正是因為西北軍的靈活多變以及裝備上的完善,才讓這支軍隊能在西北荒漠那樣一個廣袤巨大並且敵人眾多兵種繁雜的戰場上佔盡優勢。

西北輕騎的行軍速度極快,第二日下午便進入平陽郡內,第三日抵達平陽郡郡城,平陽府。

平陽郡郡守早已收到訊息,親自帶著城主以及城內官員出城迎接。

郡守,王庭五品官員。

城主,王庭六品官員。

楚羽嘉這個中將軍,王庭三品,就更別說他是當朝定西伯,還是這平陽郡的主人平陽公主的女婿了。

不論是誰做郡守,怎敢怠慢與他?

只是楚羽嘉並不買賬,在與郡守打過招呼之後,領兵穿城而過。

一路上倒也風平浪靜,沒有發生任何意外,當然這也可以理解,固然平陽郡內多山川丘陵,易於躲藏兵馬,故而匪寇縱橫,但卻沒誰有那個膽子敢出來招惹三千裝備精良的輕騎,除非是他們自己活夠了。

本來這一次楚羽嘉是不打算帶孟飛航來的,但孟飛航就厚著臉皮說要領略一下鄴國的西南風光,就厚著臉皮跟來了。

楚羽嘉也是拿他沒有任何辦法,反正現在孟飛航的身份是自己這支西北輕騎當中的參將,作為參將跟在主將的身邊倒也順理成章。

軍隊疾行四日,終於抵達了這次行軍的目的地,都安城。

與胡馬關、虎嶺關這些險關巨鎮相比,這座都安城可要笑的多了,甚至還沒有一個十萬人規模的軍營大。

即便是真的打起仗來,這裡能容納的甲士,最多也不會超過五萬人。

四面的城牆都不算高,更不堅固,有許多地方都年久失修,看起來根本不像一國重鎮,看起來就跟個大一些的土匪窩一樣。

不過裡面的城防設施倒也還算完善,滾木礌石等等一系列的戰前物資都還齊全,只是數量太少。

楚羽嘉領兵抵達都安城城門外之時,看到的正是這番景象。

由此便不難看出,鄴國壓根就沒將後宋放在心上,畢竟兩國之間相鄰地帶丘陵山川實在太多,根本不利於行軍,兩國之間的戰爭在百年之中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

都安城的主將名叫楊宗,是一位三十多歲的青年將領,身材乾瘦,皮膚又黑又糙,唇上留著八字鬍,看人時眼珠子骨碌碌亂轉,讓人一打眼就覺得此人必然是奸猾之輩。

而且這人身上的將裝鎧甲似乎有幾個月沒有清洗擦過了,粘滿灰塵,有些地方甚至還生了鐵鏽,邋里邋遢的模樣,實在很難讓人生出好感。

“久聞楚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俊朗非凡。”

要塞守將,位列武將四品行列,比起楚羽嘉來說要低一品,但在統兵數量上面,卻是楚羽嘉比不了的。

楚羽嘉這個中將軍按照王庭律例,最多可統帥一個兵團作為自己的常駐兵團,而邊關主將可就不一樣了,能統帥多少兵馬完全是由自己的能力決定的,就算能統帥一百萬兵馬,在不動用王庭糧餉的情況下做到,那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鄴國建國兩百年來,真正做到不動用王庭糧餉就組建起來一支超過八萬人的軍隊的,也就只有楚千文一人而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著面前這守將的模樣,楚羽嘉也不由得在心中嘆息,這樣的守將,這樣的城防,以及城內士兵那種懶散的態度,如果有一天鄴國與後宋交惡,後宋大軍打過來,怕是連一天都撐不住,這都安城便會被敵人踏平。

楚羽嘉翻身下馬,拱了拱手道:“羽嘉奉大王令來此迎接後宋長公主,敢問楊將軍,後宋長公主何時能入城?”

楊宗撇了撇嘴,故作為難道:“因為後宋那邊帶的人馬實在太多,已經超過兩萬了,楚將軍你也知道,咱們這些當邊關守將的,怎麼著也得為都城的安危想想,所以,末將還真的不能放他們進來。”

聞言,楚羽嘉挑了挑眉毛,問道:“難道楊將軍沒有和後宋那邊交涉?”

“這……嗯……”

楊宗遲疑了好一會才開口道:“交涉我到是交涉了,但他們不同意,並且也說了,最少也得讓他們一個兵團跟隨後宋長公主進入都安城,要不然就要……”

後面的話,他沒有說下去,但楚羽嘉也猜到了,沉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那後面的事情便讓我來,你只需做好你的本職工作便好。”

“多謝楚將軍體諒。”

楊宗對著楚羽嘉深深地施了一禮。

看著楊宗的模樣,楚羽嘉也忍不住搖頭苦笑。

戍守邊關的武將有多麼不容易,楚羽嘉很清楚,但這楊宗也實屬是太慫了一些。

他國造訪本國,還能讓他國的武將給逼得退步,那不是一個將領該有的氣節。

楚羽嘉翻身上馬,對楊宗說道:“我去硬接後宋使團,楊將軍留在城內,以防不測。”

“好……”

楊宗好心提醒道:“楚將軍,您要小心啊。”

“無須擔心。”

楚羽嘉抬手一揮,莊嘉德、徐高達、嚴天瑞,連帶著三千西北輕騎隨著楚羽嘉直徑出了都安城,朝著都安城以南三里處的後宋軍營而去。

抵達後宋軍營前,楚羽嘉勒停戰馬,昂首道:“我乃鄴國中將軍楚羽嘉,今日特來迎接後宋使團,還請使團主將出來相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