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議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月陵城,鄴國王庭。

楚羽嘉已經貴為鄴國中將軍,自然而然是要去鄴國的早朝。

清早起來天還未亮,楚羽嘉便換上了一襲嶄新的將甲,這是他第一次身披將甲去上早朝。

這對於楚羽嘉來說只是一個開始,日後只要在都城,便要將今天這樣上朝聽宣。

縱馬來到宮門前,將韁繩交給早就等在哪裡的御馬官。

楚羽嘉對著那御馬官笑了笑,說道:“我的戰馬似乎出了點問題,一會喂飼料的時候,請幫我看看,謝謝了。”

“楚將軍,這你就是折煞小人了,這都是應該做的。”

那御馬官看著楚羽嘉,眼睛裡都冒起了星星。

楚羽嘉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英雄,整個鄴國的英雄,要是沒有楚羽嘉,齊鄴的戰爭最後會變成什麼樣,誰也不知道。

今天的朝堂當中,氣氛有些詭異,當楚羽嘉站在武將行列當中的時候,許多人都選擇了遠離他,只有幾個年輕的將領選擇和他站在一起。

看見這樣情景,楚羽嘉也不感覺意外,畢竟自己與大將軍吳當國的關係是怎樣的,無需過多訴說,所有人都是知道的。

選擇疏遠楚羽嘉的人,要麼就是跟吳當國一個派系的人,要麼就是不想與吳當國作對的人。

而和楚羽嘉站在一起的,多半都是看不上吳當國,更看不上那些人的年輕新貴們。

例行早朝是每一個諸侯國,乃至每一個王朝的傳統,鄴國也不例外。

而在今天早上,鄴王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訊息,那便是齊國派來使者前來議和。

使者帶來了許多東西,包括齊王嚴開的親筆書信,點名邀請楚羽嘉到齊國的寧興城,當面商議雙方和談一事。

這就很有意思了,國與國之間的議和,本應該是讓鄴國挑選一位能言善辯的人去議和,但齊王卻偏偏點名挑選了楚羽嘉,從這便不難看出,齊國的重視點在哪裡。

鄴王將這些說出來之後,朝堂上立刻炸開了鍋。

實話來說,齊國這一次並沒有戰敗,只是撤軍而已,主動前來議和絕對不是一件好事,估計是居心不良,許多人都在勸阻鄴王無論如何都不要接受齊國的議和。

他們的勸阻倒也正和了鄴王趙巖的心意,他不是不想談和,而是覺得如今已經有了楚羽嘉這員虎將,並且士氣正盛,若不趁著這個機會出兵討伐齊國,在齊國身上討點好處的話那就太浪費了。

與鄴王趙巖共事多年,宮青當早就知道了這位君王的心性。

趙巖可不是文人君王,年輕時候他可是親自征討過後晉的,雖說如今年紀大了,但心底裡那股好戰的熱血肯定還在。

“孤也是這個意思。”

果然,趙巖這時候開口說道:“孤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要讓齊國知道我們鄴國的厲害,以後再也不敢前來進犯。”

大將軍吳當國也站了出來,說道:“臣覺得大王說得有理,況且臣覺得,齊國這次想要議和肯定沒安好心。”

聽聞吳當國的這番話,李普義看了看宮青當,宮青當看了看李普義。

最後還是宮青當站了出來,拱手道:“大王,臣建議,還是要與齊國議和,這樣我鄴國百姓才可以休養生息,若是一直與齊國交惡下去,戰火不斷,最後遭殃的還是普通百姓。”

“因為這兩年的征戰,鄴國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一旦再次與齊國開戰,必將損耗鄴國國本,若是真的把齊國給逼急了,齊國再次集結大軍與我國傾力一戰,那勢必會成為曠日持久的戰爭,那樣的話,對我鄴國絕無好處。”

“怕什麼?”

吳當國昂了昂首說道:“我鄴國建國兩百年,最不怕的就是戰爭,他們要是敢打,我們大可以打回去。”

“對。”

這話才是鄴王趙巖最愛聽的話,他低頭看向了楚羽嘉,問道:“楚將軍怎麼看?”

一直沒有開口的楚羽嘉出列插手對著趙巖畢恭畢敬的施了一禮,而後笑著說道:“大王要是不問臣,臣當然要謹聽大王調遣,可既然大王問了臣,那臣就不得不說了。”

“如今臣覺得,大王真的不應該在將重心放在對外征戰上,畢竟齊國那麼大,就算我國傾全國之力與之一戰,還能將齊國徹底吞併了麼?”

“若是不能,那鄴國必將束手束腳,畢竟我們鄴國周圍的諸侯國並不止齊國這一個,而且每年還要將大筆賦稅花費在助手邊境上,而現在後晉與我國的關係其實還不明確,一旦齊國與後晉聯手,那我國就要將重心放在整個鄴國東部,而在西部還要防備姑墨國。”

“如果不生出亂子還好,可一旦生出亂子,那我國便要面臨三面夾擊的窘境,就算是大王想打齊國,那如今也不是最好時機,現在對於鄴國來說,最好的局面就是應該先穩住一邊,然後在集中精力應對另一邊,以我們現在的國力而言,還不足以支撐我國兩線甚至是三線作戰。”

聽聞他的分析,許多文臣以及宮青當和李普義都連連點頭。

這時候李普義也站了出來說道:“現在我國的確士氣高漲不假,但實際上對於我國來說,版圖有多大並不是重中之重,而是讓我國的國力真正得到提升才行,與齊國開戰導致我國辛苦經營許多年的商線全部被毀,這已經導致我國經濟下降許多,而且大王,如果我國只會盲目的使用武力,連番征戰下來,那真的是有些目光短淺了……”

楚羽嘉與李普義這一唱一和,話說的非常重,根本就沒有給那些主戰派,包括鄴王趙巖在內都沒給六一丁點的情面。

此刻眾人也都忍不住隱隱為他二人擔心,尤其是那些李普義提拔起來的官員們。

雖說李普義是鄴王趙巖的老師,但這話說的未免太重了些。

果不其然,被扣上目光短淺的大帽子,鄴王趙巖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虎目閃爍著駭人的精光,直勾勾地瞪著李普義。

這時,王庭內的氣氛立刻沉悶了下來,人們低著頭,不敢看鄴王趙巖,甚至有些年輕的官員連大氣也不敢喘。

不知過了多久,鄴王趙巖眼中的精光消失,深吸口氣,隨後撲哧一聲笑了,是氣笑的,他搖了搖頭,低聲嘟囔道:“你們啊,真是那你們沒辦法。”

誰都沒想到鄴王趙巖在這時候竟然會說出這句話來,正在眾人不知所以之時,鄴王趙巖繼續問道:“那你倆倒是說說,我們鄴國現在該怎麼辦?”

“接受議和!”

楚羽嘉與李普義答的異口同聲。

“與齊國議和,起碼可以起到穩住齊國的作用,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

李普義義正言辭的說道:“而且現在是齊國主動求和,我們還可以提出一些優惠於我們的條件,趁機賺取好處。”

這時候,鄴王趙巖扭頭看向吳當國,問道:“大將軍,現在齊國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如今鄴國不論是情報單位,還是全國兵馬,實際上都是由吳當國在調遣,此刻聽見鄴王趙巖開口詢問,吳當國便插手回覆道:“沒有任何動靜。”

“齊國出兵不利,回國之後,竇建開與東浩宇這兩位將領雖說並未受到懲罰,但卻也都被發回原籍,一個去了北部鎮守後晉邊境,一個去了南部鎮守前蜀邊境,而大軍回到都城之後也都就地解散,現在看來並無重新聚集的態勢。”

齊國與鄴國的軍事方面不太一樣,齊國並沒有中央軍和地方軍一說,或者說中央軍便是地方軍,戰爭時期軍兵聚集,戰後軍兵回到各自郡府戍守郡城。

“那如此來看,齊國是真心實意的項要求和嘍?”

吳當國沉吟了一下,雖然很不想說出口,但還是說道:“如今看來,確實是這樣,但臣也不敢保證,齊國是否居心不良。”

戰爭對於百姓來說是痛苦的,但對於這些權貴來說,便是升官加爵的本錢,雖然今年吳當國已經沒有在領兵出征過,但他畢竟是大將軍,門下弟子無數,在軍中的也有很多。

這些弟子的地位越高,對於他來說也就越有利。

鄴王趙巖扭頭看向楚羽嘉,問道:“楚將軍,你怎麼看?”

楚羽嘉也一臉市儈的說道:“這次齊國是打算讓我去議和,趁此機會,我倒也想看看,那個差一點被我割掉頭顱的傢伙,上次去的匆忙,沒來得及看清楚他的長相。”

剛才李普義與楚羽嘉的一番話語確實讓鄴王趙巖的心裡確實很氣憤,可轉念一想,他二人說的也有道理。

而且楚羽嘉的這番似乎是玩笑一樣的話出口,倒也讓他的心情轉好了幾分。

鄴王趙巖搖頭而笑,抬手指了指楚羽嘉說道:“說真的,如果不是前方傳來的戰報,孤還真不想信你小子能殺進齊國都城,甚至還把齊王那個老家夥差點踢下王椅,既然是你要求的,那孤便同意了,讓你去看看那個老家夥到底長什麼樣。”

“謝大王成全!”

楚羽嘉拱了拱手。

他這種吊兒郎當的模樣,倒是讓鄴王趙巖體驗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王,畢竟還是王,註定了要成為孤家寡人,包括他的兒子趙寬在內,收到鄴王趙巖那麼多的器重,也不敢在鄴王面前表現出來這吊兒郎當的一面,而楚羽嘉卻敢,這讓他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感覺,似乎又回到了那座公子府,似乎又成為了那個可以任性而為的公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