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逃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平時或許看不出什麼,但在戰時,西北軍就宛如一部龐大的戰爭機器。

首先是水雲郡的糧草物資,都會開始成規模的向軍隊集結,隨後羽目營的探子以及黑衛營的情報網絡開始運轉,兩營的情報宛如走馬燈般連續傳回。

傳回的情報上確認,正陽帝姬昊攜後宮家眷以及滿朝大臣確實在向北逃。

但西楚與東閔兩國的聯軍不依不饒,緊隨其後的追殺,大有不把姬昊擒下不罷休的架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正陽帝姬昊北逃的途中,也有對其它諸侯王發出求援,其中甚至包括最西方的後宋。

但各諸侯王的反應卻令他大失所望,甚至是絕望。

其它諸國找出這樣或者那樣的藉口,拒絕援助,就連口頭上的聲援都沒有。

而其中最為過分的自然是吳越。

正陽帝一眾逃亡進入吳越境內,吳越君主殷倫也沒有料到西楚與東閔兩國竟然這麼快就會造反,所以完全沒有任何準備。

當正陽帝過來的時候,殷倫乾脆採取視而不見的政策,壓根沒搭理正陽帝姬昊,更沒有讓正陽帝姬昊躲進吳越國都避難。

而且最過分的乃是吳越丞相柴弘量,此人在正陽帝姬昊進入吳越境內後,當即上書吳越王殷倫,讓其下達文書到吳越的各郡各縣,令其對正陽帝一行人視而不見,更不允許其進入城中。

如此一來,正陽帝連帶著朝中大臣們,在吳越境內甚至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只能繼續逃亡。

各諸侯王的縱容和畏懼,大大增強了西楚與東閔兩國的氣焰。

大名府的戰鬥還沒有完全結束,兩國的主力大軍已大張旗鼓、堂而皇之的追進吳越。

在沒有經過吳越同意的情況下大軍貿然進入,這和入侵沒什麼分別。

如若換在平時,怕是早就得開戰了,但偏偏這個東方的第一強國連個屁都沒放。

吳越數十萬大軍就那麼看著兩國聯軍在吳越領土內肆無忌憚的追殺正陽帝姬昊。

但吳越畢竟是強國,雖說現在並未出手,也僅僅是在觀望形式而已。

誰都知道,一旦把吳越給惹急了,必然會傾力一戰。

故而西楚與東閔聯軍也未敢在吳越放肆,只是追擊正陽帝姬昊一眾,即未擾民也未在當地作亂。

那種感覺好似雙方心照不宣似的,一方悶頭追正陽帝姬昊,一方放縱不管。

不過放縱歸放縱,這裡面也不是沒有原因。

主要還是因為兩方造反的速度太快了,天子方面也敗的太快了,若非如此,吳越必然會在邊境部署兵力,不管怎樣對西楚與東閔二國來說都是個威懾。

可如今,吳越邊境並無大軍駐守,所以也只能聽之任之了。

但吳越也僅僅是放縱而已,並沒有過分到協助西楚與東閔聯軍捉拿正陽帝姬昊。

若非如此,姬昊跑的再快也得落到吳越的手裡。

由於吳越對正陽帝姬昊拒不收留,姬昊一眾沒有辦法,只能迂迴穿過吳越邊境,向西方的齊國逃去。

吳越不敢與西楚與東閔為敵,接納正陽帝姬昊,齊國的國君嚴開更是個沒主意的人,一聽正陽帝姬昊向齊國逃來,還把西楚與東閔聯軍引來,他當即就要下令封閉兩國邊境,防止正陽帝姬昊進入齊國。

但這時候,一向不和的齊國幾個公子卻都同時站了出來。

並且他們表明的意見都出奇的一致,那便是哪怕齊國不想與西楚與東閔兩國為敵也不能將正陽帝姬昊拒之於門外。

最好的辦法是效仿吳越,任由正陽帝姬昊進入,但己方拒不接納,當然也不禁止西楚與東閔聯軍的進入。

至於最後正陽帝姬昊要逃向何方,那就和齊國沒有關係了。

嚴開覺得欣慰的同時,也覺得幾個兒子言之有理,當即採納。

並且,嚴開馬上下旨給各郡,依舊如同吳越一樣,不讓正陽帝姬昊進入齊國任何的一城一鎮。

西楚與東閔兩國的窮追猛打,吳越和齊國兩國的閉門不得入以及其他諸侯王的事不關己,讓姬昊知道了什麼是世態炎涼。

當初高高在上的帝國皇帝,現在卻淪落成了瘟疫一般的存在。

人人都對其避之不及,偌大的明武帝國,堂堂天子,竟無容身之地。

當姬昊逃到齊國,看清楚齊國的態度後,他也徹底絕望了。

天底下都沒有自己容身之所了,那自己這個天子當得還有什麼意思?

與其當個喪家之犬,任人宰割,還不如自己一頭撞死來的痛快。

不過下面的大臣們可不想就這樣放棄,紛紛勸說姬昊,既然齊國不接納正陽帝姬昊,就再向西北跑,畢竟明武帝國的西北方還有鄴國和後晉兩國。

大臣們這麼說倒並非是為姬昊著想,而是為了他們自己。

這些大臣們都是人中之精了,他們心裡都清楚,一旦己方落入西楚與東閔之手,兩國未必敢對正陽帝怎麼樣,但他們這些人一個都別想活了。

西楚與東閔兩國首先做的肯定是清洗正陽帝姬昊身邊的大臣,然後換成兩國的親信,徹底架空正陽帝姬昊後再一步步的圖謀皇位。

而聽見大臣們的話,最為難受的是姬丹琪……

她現在很恨自己,如若不是自己,西楚也不會聯合東閔造反,父皇也不會落入如此境地。

該死的不是父皇,是自己才對。

她沒有勸說姬昊繼續向北逃,因為她害怕。

她不知道楚羽嘉說的那些忠心之詞到底還作不作數。

一旦鄴國也如吳越與齊國那樣,那不但是被逼上絕路,更是自取其辱。

尤其是對於她自己而言,她最不想去的就是鄴國,因為她不想相信,那個男人欺騙自己……

與其面對殘酷的現實,還不如在心中留下一絲美好……

她是這麼想的,姬昊也是這麼想的。

雖說鄴國有楚羽嘉,但楚羽嘉畢竟是個臣子,鄴國的王是趙寬。

就算楚羽嘉肯接納自己,鄴王不接納又有什麼用呢?

與其自取其辱,還不如抓緊時間找個能去的地方。

在他的印象當中,晉王王拓雖說一直都是個悶葫蘆,不拔尖也不冒頭,但後晉國力比起鄴國來說不知道要強了多少倍。

在天下諸侯當中,怕是也只有晉王有實力與西楚與東閔兩國抗衡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