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擊鼓進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秋高氣爽,旭日高升。

可相比起這西北清涼的天氣來說,安原府城中的冷清更讓人覺得心寒。

在偌大的安原府,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個行人在街道上步履匆匆的回家或者是出城。

虎嶺關外發生的戰事,早就已經有訊息傳到了這裡。

這場戰爭所有人都知道,肯定有一天會打響,而在打響的那一天,便是兩國第二次國戰的開始。

國戰就意味著要打仗,也要死很多人,也有很多人上了戰場之後,便不知道還能不能下來。

鄴國不足一百五十萬戶,但卻有四十多萬接近五十萬的正規軍,而在正規軍之外,甚至還有數十萬的地方軍,也就是說,在整個鄴國,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人或者幾人參軍。

兩國戰事又起,首先倒黴的便是地方上的官員。

這段時日丹陽郡郡守周鐵林可謂是忙得焦頭爛額,將各地的縣兵以及郡中的可戰之兵聚集起來,隨後成批次的源源不斷的送入虎嶺關。

虎嶺關現在就像是一座巨大的絞肉場。

在哪裡每天都瀰漫著硝煙,每天都瀰漫著戰火,每天都有許多人死去,今天可能是別人,明天就是自己了。

這就是戰爭,這就是戰爭的殘酷。

世道無情,戰爭更是無情。

在戰場上,不論之前是什麼身份,更不管之前是什麼地位,家裡有多少財產,也不能阻擋在戰場上戰死。

“什麼?”

安原府的郡主府內,周鐵林滿面不解的看著面前這個與自己一起長大的發小。

“你說,王庭不會給楚羽嘉任何封賞,而且這次他還不一定能活著回來?”

“是啊。”

那與周鐵林年歲差不多的巡邊將軍嘆了口氣說道:“老周啊,不是我說你,你都當了這麼多年的官了,還看不出來王庭的眼色嗎?”

“人家現在根本就不想給楚家任何東山再起的機會。”

前些時日,周鐵林向王庭奏報,希望可以給將那些陣亡士卒屍體帶回來的楚羽嘉封賞。

並且王庭那邊也傳來訊息說是讓楚羽嘉入宮面見大王,如今算算日子,楚羽嘉應該也已經到了都城才對。

“你前些天呈上去的奏報,其實大王也看過了,而且也商議過了。”

巡邊將軍嘆了口氣說道:“可結果,王庭上對這件事始終爭執不下,一撥人認為應該給楚羽嘉獎賞,另外一撥人認為不應該給楚羽嘉獎賞。”

“認為應該給的無一例外,都是武將為主,只有零零星星幾個文臣站了出來。”

“當然了,認為該獎賞的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楚千文。”

“在鄴國的中年將領當中,有許多都是和楚千文從一個戰壕裡爬出來的生死弟兄,就算不是,那也是有過交集,對楚千文的印象還不差,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好。”

“再者,他們也很清楚,楚千文帶出來的那支鐵軍的戰鬥力,強悍程度遠非尋常兵卒可比。”

“可他們不知道,也正是因為這樣,大王才更不會給楚羽嘉獎賞。”

聞言,周鐵林皺了皺眉,問道:“為什麼?”

“為什麼?”

巡邊將軍苦笑,貼在周鐵林的耳旁,低聲說道:“還能為什麼,楚家當時是怎麼倒的,你難道不清楚?”

“不是因為造反?”

周鐵林抿了抿嘴,頗為惋惜的搖了搖頭說道:“楚將軍一世英名,為整個天下鎮守西北門戶,可到頭來還是沒有抵擋得住誘惑啊。”

“你怕是把這件事兒想的太簡單了,也把這權力場的競爭想的太簡單了。”

巡邊將軍嘆了口氣說道:“王庭裡面很多事情都是你不清楚的,這整個王庭就像是一潭深水,看似平靜無波,實則暗流湧動,一個不小心就是萬劫不復。”

“這一次如果沒有這些人站出來表示必須要給楚羽嘉獎賞的話,那大王不論出於哪方面,都勢必會給楚羽嘉獎賞的。”

“可如今著許多人都站出來了,怎麼可能還會給楚羽嘉獎賞?”

“不把他也給殺了,就算是大王法外開恩了。”

聽聞巡邊將軍的這些話,周鐵林密封了下眼睛說道:“你的意思是,楚將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噓……”

巡邊將軍急忙把周鐵林的嘴巴給堵上了,說道:“我可什麼都沒說,我今天就是來你這裡看看,順便問問你糧草的事兒。”

“老周啊,你就自己合計著吧,人在官場身不由己,很多時候就是這樣。”

“你也別太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抓緊時間想一想如何徵集兵員才是要緊的事兒。”

巡邊將軍走後,在郡守府的大堂中,也就只剩下了周鐵林一個人。

周鐵林的面容陰沉,他也著實是沒想到,如今的鄴國竟然會變成這個樣子。

臣子貴族們在如今這外敵壓境的時刻,竟還想著勾心鬥角,如何去爭取更多的權利,撈取更多的好處。

難道他們真的就沒想過,如果有一天,虎嶺關被破,大軍長驅直入兵臨城下時的景象嗎?

如果虎嶺關都被攻破了,那鄴國還拿什麼和齊國抗衡?

鄴國本就國力貧弱,老百姓能保證不被餓死便已是幸事,一旦大軍壓境,老百姓可怎麼辦?

他周鐵林不是什麼謀天下的大人物,他自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能當上郡守這也是運氣使然。

但既然做了郡守,必然是要為老百姓做出一些實事兒才行,如今他要做的,就是保護這些百姓,保護他們的財產和生命。

周鐵林咬了咬牙用力的一錘桌案:“都是一群什麼東西……”

花開兩朵,單表一支。

虎嶺關外,不復見各地烽燧點燃平安火。

齊軍先鋒大軍兵臨虎嶺關城下。

大風,黃沙,貧瘠的土地,大風又將這些乾燥黃土吹拂到空中,撲擊那些飛舞旗幟。

城外,齊軍戰陣前方,不斷有傳令兵縱馬飛馳傳遞著軍令。

虎嶺關城頭,所有城頭將士都下意識握緊了兵器。

一聲高亢凌厲的號角,驟然響起。

若是以往齊國西進進攻鄴國時,多數都是試探性的進攻,但今天明顯不太一樣了。

齊軍中雲梯、衝城車、撞門錘等等一系列的攻城器械已經被位列軍陣最前方的刀盾兵推到了軍陣最前方,以此來達到消耗對方箭矢。

弓箭手手握一張張充滿齊國特色的大弓走在最中間,一旦到達攻擊範圍,他們便會將箭壺中的箭矢一支支的射進虎嶺關,對敵人展開壓制,讓對方的弓箭手不敢探頭射箭。

只要守方出現軍心不穩,憑藉齊國武卒的悍勇,登城後一戰擊潰。

但今天這場攻城戰明顯不太一樣,在新任主帥東浩宇的主持下,這一次齊軍明顯與其他軍隊攻城時展現出了不一樣的戰術。

按理來說,攻城之時,騎兵是完全起不到作用的,但今天齊軍卻被東浩宇擺上了戰場,六千齊國齊軍位列攻城軍陣的左右兩翼。

對此,竇建開也有些不解,催馬來到了東浩宇的身側,問道:“我有些不太明白,騎兵無法參與攻城戰,你為何要把騎兵擺戰場?”

“我這樣部署,自然有我的安排。”

東浩宇此刻沒有了那吊兒郎當的模樣,抬頭看著虎嶺關的城頭,忍不住嘆息了一聲說道:“虎嶺關,兩側皆是絕壁,東側城牆高近十丈,下面還有寬闊的護城河,不知道有多少將士要死在衝擊城頭的路上。”

“那你還在這樣的情況下,去攻城?”

“那你覺得我應該怎麼做呢?”

東浩宇的嘴角微微挑起說道:“我一直都不知道,為什麼攻城的時候非得要攻擊城牆,難道就因為上面的人可以用箭矢什麼的對我們造成殺殺傷?”

“既然他們城牆高,我為什麼還要衝擊城牆?”

“與其讓這些將士白白的死在衝擊城牆的拉鋸戰當中,不如我們改變進攻策略。”

東浩宇的目光鎖定在虎嶺關的城門上。

“你今天的進攻主力點,是在城門?”

“當然。”

東浩宇呵呵一笑說道:“一旦城門攻破,騎兵立馬殺入擴大優勢,我不敢說我大齊將士個個勇武,但我大齊將士就沒有怕死的。”

“世人都說,西北鄴國在多年來連年征戰不斷的情況下,每個士卒都驍勇善戰在近身搏殺中更是天下無敵。”

“但他們似乎忘記了,我齊國地處於中原門戶,中原門戶難道就比他們西北門戶差了?”

“我們也一樣與東胡連年戰爭不斷,我大齊將士也不是吃素的。”

說到這裡,東浩宇緩緩地抬起手來:“擂鼓,進軍!”

頃刻之間,五萬攻城士卒齊齊發出一聲吶喊,緊接著有條不紊的朝著虎嶺關的東城牆逼壓過去。

那綠盔綠甲的齊國將士,宛如是一片綠油油的移動草地一般,看起來聲勢駭人。

隨著這些士卒推進到距離虎嶺關不到五百步的距離之後,這場對後世影響深遠的鄴齊攻城戰正式打響。

率先對齊軍展開反擊的是鄴軍的箭陣,鄴軍弓箭兵在齊軍推進到四百步之外時便搭弓上箭,等到了三百補紛紛將箭矢射向天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