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 沒底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付昔時跟著養母去看了妹妹小云的新宅子,張嬸子婆媳熱情迎接了她。

張嬸子抱著孫女瑞雪,付昔時接過外甥女抱著。

付昔雲去年十一月生的女兒,生那天下雪,付二棟給外孫女起名張瑞雪。

她想著給女兒過週歲在新宅子裡過,所以今年一直在看房子,遇到合心意的買了一個。

不大的二進院,目前張家人夠住。條件有限沒必要買大宅子,以後孩子多了有條件再說。

付昔雲比大姐小兩歲,因為想幫著孃家,成親比較晚,頭一胎生了閨女,婆婆和太婆婆稀罕的很,孩子幾個月後,她出去做事,閨女一直是婆婆照顧。

付昔時跟著妹妹看了看房子,是山頭,還有個後院,可以放點雜物。

付昔雲說道:“我們這排宅子有後院,價格比隔壁的貴點,我就看中這後院。太婆婆說夏天種點菜,夠家裡人吃的。我婆婆說等孩子大了娶媳婦在這蓋個屋她住裡面。我說那還得十幾年,我不信到那時我還買不了個大宅子?”

她邊說邊笑,付昔時聽的出妹妹很開心。

付昔時心想,不同的人看待問題就是不同。如果張嬸子是胖婆婆,就會想,我兒媳是你妹子,雖然不是親妹子,但是我兒媳的親孃把你養活了,憑啥你不給我家買宅子,憑啥你不給我家銀子?憑啥你給別人比給我加家的多?

哪裡會感激你,只會抱怨。從小抱怨到大抱怨,然後積累成了仇恨。

可是張嬸子婆媳沒有那樣想,就和當初認識的時候一樣心地善良。

養母一家人也很厚道,小雲算起來嫁得最不好,張家孤兒寡母,還有個太婆婆,張成志也老實巴交,沒啥本事。

但養母一家沒因為家境好了嫌棄張家,小云也沒有看不起婆家,一家人踏踏實實過日子,和和睦睦。

張成志最早跟著陶家學做陶罐,後來來了應天府沒在學,付二棟帶著他學做買賣。小云一直在孃家店裡幫忙,養母每年給女兒女婿分紅,沒有大財但也能存點銀子。

小雲能嫁張家,最早是付昔時的主意,她覺得張家婆媳人好,家裡沒啥親戚,張嬸子的孃家不錯,當年的李四娃現在跟著原河的李四居就是張嬸子的親侄子。

付昔時那會想著張家人不多,小雲嫁了後也能時常回孃家,嫁到人多事多的人家,養母一家本來就是外來戶,小云真成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了。

再孝順的女兒也不能不顧忌婆家成天往孃家跑。

就好比她現在,錢是自己賺的,說起來愛給誰給誰,但,她給孃家花錢,大多數不給婆家說。

不是怕,也不是做不了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付昔時留意看了妹子的宅子,想著看看有什麼添置的她來準備。

付昔雲看出大姐的意思,說道:“姐,啥也別買,家裡不缺啥,夠用。我太婆婆一直感激姐姐,說這兩年都是姐姐拿來的補品我太婆婆和婆婆一直吃著,身體比以前好多了,睡覺也睡得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付昔時一笑,生活條件好了,張家唯一的男丁成親,娶的媳婦又好,有了孫女,將來不愁有孫子,當然睡得香了。

她說到道:“那有啥,我還想著吃完了再拿一點過來。當初在石河鎮的時候,張嬸子沒少幫我。張嬸子對我貼心,有啥都給我說,還教著我。不是張嬸子,那會兒我早跑了,沒準跑出去落到人販子手裡。”

姐妹倆邊說話邊走到前院,張阿婆笑眯眯說道:“這宅子真好,真大。我想著明年在後院種菜,等有了孫子,孩子多了就不種菜把地整平了,讓他們在裡面玩。也跟大鐵他們那會兒一樣,裝幾個玩具。”

付昔時說道:“阿婆,到時我送過來幾個,給我做活的人,我一說就知道怎麼做。你們要去找還得比劃半天。”

張阿婆感激道:“多謝你了,啥都幫我們想著。我給疙瘩他娘說,我們老了享福就是娶了小云。小雲有你這樣的大姐,不止是她有福,我們一家人都跟著享福。”

付昔雲上前摟著阿婆說道:“我也謝謝阿婆,那會我孤零零一人在石河鎮,每回到阿婆家是阿婆給我做好吃的,我這一輩子也不會忘了嬸子和阿婆當年怎麼對我。”

張阿婆婆媳都舒心的笑了,當年沒看錯人,豆渣媳婦心氣高性子厲害,但是心裡柔軟,安慰她幾句,給她做幾次飯就可憐巴巴的貼著你說下回還來。

她們那會還想豆渣媳婦認了親,她養母家跟著水漲船高,到時候付家再看不上疙瘩不認這門親。那會心裡擔心又覺得理解,如果不認就不認吧,只能說張家沒福。沒想到豆渣媳婦還和原來一樣,付家也是同樣如此,遵守了婚約讓兒子娶了小云。

後來在付家生活,雖然付家對她們一直很好,她們也很感激,但總想有一個自己的家。

現在住在自己家裡,比石河鎮的家好多了,這輩子心滿意足,以後就守著孫女盼著再有個孫子,將來必然也能見祖宗。

付溫氏和小云繼續忙著收拾屋子,付昔時抱著瑞雪陪著張家婆媳說說話,這兩年都沒有這樣聊聊天了。

她從身上拿出一張銀票,也不知道多少,平時身上會裝一兩張銀票留著備用。

她把銀票遞給張阿婆說道:“阿婆,這是我的喬遷之禮,來的匆忙也沒準備什麼禮物,這是我心意,阿婆看家裡需要什麼拿去買。阿婆也知道我這兩年一直忙,有的時候真的抽不出時間。”

張阿婆推搡著不要,付昔時硬塞到她手裡。張阿婆不認識銀票,遞給張嬸子。

張嬸子一看嚇一跳,是一張一百兩的,她立馬塞給付昔時說道:“這可不行,哪能給這許多,給個十兩八兩的也都多了。豆家現在家大業大,用銀子的地方更多,我們就幾口人用不了這麼多,你拿回去。”

付昔時看了一眼,想起來當初準備這個是要給馮大叔用來買羊毛的提前預付。

既然拿出來了,給張家也是應該。

她把銀票硬塞給張嬸子說道:“這是我給瑞雪的,我是當姨的給瑞雪嬸子和阿婆不能阻止吧。嬸子拿上,我現在賺的多給嬸子也是應該。我當年年齡小不懂事,嬸子一點點教我,實打實的為我好。那會只有在嬸子這,我才感覺到溫暖。我被豆家人打的忘了事也不記得孃家,以前的事都不記得,那會我真把嬸子當親孃一樣。嬸子那會也沒有嫌棄我,我來了還給我做麵條,這會我給嬸子嬸子也別嫌棄。”

張嬸子這才收下,說道:“現在都好了,看著你現在過得好,我回回都想,幸虧那會你踏實留下來過日子。這要萬一跑了就憑你長的好,肯定得讓人販子盯上。我給瑞雪祖母還說咱好好勸勸豆渣媳婦。女人長得好,別說在外面,就是在家裡呆著也讓那些惡人盯著。”

付昔時點頭,張嬸子長得眉清目秀端端正正,一臉正氣,就這樣那回不是被一個街坊盯上,天黑了想摸門兒被她給敲了一板磚。

所以說張嬸子那會勸她也真是為她好。

付昔時對外人都伸手幫忙,更何況對張嬸子,更何況小云是她妹妹。所以她拿出這一百兩不覺得心疼,應該給的。

說了會話見養母也忙得差不多,付昔時提出告辭,和養母一塊回去,張嬸子婆媳一直把她們送出門,讓她忙事別惦記著過來看她們。

付昔時說等瑞雪週歲那天再過來。

今天是轉了一圈,回家在門口看到胖婆婆送二姑姐出門。

豆老二看到她一臉的殷勤,笑眯眯道:“弟妹回來了,我給爹孃祖母送點我烙的餅。”

付昔時說道:“多謝二姐。”

豆老二經常做點吃的送過來,豆老爹喜歡吃,說是家鄉的味道。

豆包氏看著女兒殷勤的對待兒媳,耷拉著眉毛,三角眼向下看。付昔時也不稱呼她。

剛在張家看到張嬸子婆媳感激又滿足的笑容,再看胖婆婆,真想要拿水泥糊住她的臉。

等豆老二走了,付昔時直接進屋院,用不著熱臉貼冷屁股。

進了自己的院子見包姥姥和阿金在訓練小寶。

小寶現在長大了,像個黑背似的,就是毛色是灰黑色。

或許包姥姥因為孤單,經常陪著小寶說話,喂它吃的。

小寶一開始只吃付昔時母女喂的食物,就是三胞胎喂它它也不吃。後來估計也是看出來包姥姥孤單,慢慢的肯吃包姥姥喂它吃的東西。

家裡有一個專門照顧狗的下人,但是小寶從來不讓他靠近。

包姥姥就從那個下人那裡學了怎麼訓練小狗,沒事兒就訓練小狗做一些動作。

現在小寶就明顯的看出來跟別的狗不一樣,再有什麼情況它也會端正的坐在那不動,等聽到口令之後才會行動。

阿金看到母親進來命令小寶:“去給我娘行禮。”

小寶快快的跑過來,站起來,兩個前爪子合在一起做個鞠躬一樣的動作。

阿金咯咯的笑道:“親熱一下。”

小寶就會跳起來,兩個前爪搭在付昔時的身上,伸出舌頭直哈哈。

付昔時摸摸小寶的頭,這要是撲到陌生人的身上,能把膽小的嚇暈過去。

三胞胎養的那三隻黑狗,看到家裡人那是歡快的跑過來直搖尾巴。和小寶一對比,三隻寵物狗,小寶就像警犬似的。

阿金走過來,小寶是立馬跟在她旁邊。一個小姑娘一個快有她高的一個狗。那場面。

付昔時心想,阿金就是這會兒走出家門,也沒人把她拐了。小寶能一下子撲上去咬住人脖子。

包姥姥站起來說道:“剛老二來了。”

付昔時說道:“我在門口看到了。多謝二姐辛苦,經常給爹孃祖母外祖母做點吃的送過來。”

她是會做飯,但是,婆家人以前經常吃的,她不會做,做不出來那個味。

付老大曾經說過,人越大越懷念小時候的一切。他爸爸就說小的時候吃夠了燉白菜,可是老了之後就想念兒時吃的那種沒有油沒有肉的燉白菜。

包姥姥說道:“我說人也是賤的慌,這好日子過的,還總想吃以前吃的。我聽老人說要是這樣就是該見祖宗了。”

付昔時說道:“誰說的?不是這樣,是小時候的記憶最深刻。不是有些老人老了糊塗了,記不住兒女,記不住後面幾十年的事,偏偏可以記住小的時候的事。我去遼東還曾見過一個老太太,誰也記不住,就是把閨女喊娘。”

她扶著包姥姥進屋說道:“現在天冷了,外祖母別老在外面呆著,讓小寶進屋就行。我又沒啥講究的,洗乾淨爪子上床都行。”

包姥姥說道:“總歸是畜生,怎麼能上床?”

付昔時不說有好幾次阿金都讓小寶上床,一起睡覺。

她注意看包姥姥,這才發現外祖母比前一陣子瘦了,看來要找個大夫好好看看,要是有啥毛病提前治療。包姥姥辛苦了一輩子。可別現在有啥事。

倆人進屋坐下,付昔時問道:“外祖母最近瘦了,是不是吃的不合口味?想吃啥就說,在我這沒啥客氣的。”

包姥姥說道:“我看最近我是閒的,沒啥操心的事,沒啥胃口,吃啥都不香。看小寶吃東西那個香,看著就舒心。”

付昔時笑道:“那我給做一鍋排骨,咱們一塊吃,吃一塊,喂小寶一塊,看誰吃的多。”

包姥姥也笑了,道:“以前哪裡會想過養條狗能比人吃的好?我那天把剩菜喂小寶,它不吃,只吃肉和骨頭。來咱家算是享福了。你婆婆小時候,就盼望過年,過年我才給她燉一鍋肉,讓她敞開口吃。平時一年到頭哪裡能吃幾頓肉?就那樣還長了一身肉。”

付昔時笑眯眯聽著,不插話。

突然她想起了相愛相殺這個詞。

包姥姥一輩子為女兒操心受累,也正是因為這個操心受累讓她生活裡有了堅持。

如今沒啥操心的,心裡的堅持沒了,精神散了,所以才成天對著小寶說話。

付昔時突然很可憐包姥姥,和以前的可憐不同。

以前可憐她為了女兒辛苦,現在這一刻可憐她真是孤家寡人一個。

親兒子不能守著過,親女兒又是這樣,又住在女婿家。別的老太太守著兒孫,有底氣,就像張嬸子張阿婆,抱著瑞雪,底氣足,我張家的孫女。

可是包姥姥哪?

桂花生的孩子她不能去看,等小七生孩子,她不能抱著說我孫女。

在這裡,是外孫曾外孫,和親孫不同,底氣也不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