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百姓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胞胎暫時不去葉府,包姥姥每天接他們去付家,豆家夫妻倆白天去店裡,家裡沒人,付家有些點心要在家裡做,陶桂芳的大妞也在家,所以包姥姥接他們去付家。

付昔時聽付原河說葉知府的岳父來了,問道:“不會是來認你當徒弟的吧?”

付原河嚇一跳,道:“不會吧?這麼大老遠來收個弟子,還是我?不可能吧?”

他沒往這方面想,是因為沒覺得自己特殊,能讓一個山長從關中趕過來收他當學生。

想起葉知府曾說過讓他去關中的話,那也是讓他去。葉知府絕不會讓老岳父趕過來。

壞了,昨天葉田卓說老山長聽了他胡說才要來看看他,當時只顧責怪他大嘴巴,忽略這個。

還是因為沒把自己當一回事,所以沒往這方面想。

付昔時說道:“怎麼不可能,你看大鐵他祖父,見了你恨不得盯著你唸書,說自己沒那個本事教你。能當山長,是有本事的吧?估計聽葉公子白呼起了收徒的心,過來看看。”

付原河想到葉田卓也是說他外祖父過來看看的話,他摸摸自己臉,說道:“我有什麼好看的?比我俊美聰明的人多了,不可能關中沒學子吧?想收弟子,隨便挑。我看還是因為家裡的事來的。”

付昔時不這麼認為,說道:“葉夫人病重才回去,當爹的跑過來,肯定不是家裡的事。”

她看著弟弟,想起前世她在的學校出了個清華考生,教他的班主任那個驕傲,驕傲了好多年,憑這個,多少家長想盡辦法讓自己孩子進他的班。

老師最得意的就是能教出一個驚才絕豔的學生,一輩子的榮耀。

“原河,要是葉大人岳父收你為弟子,你願不願意?”

付原河道:“收就收唄,只要不盯著我讀書就行。”

“呵!別人巴不得有個好先生,你還給先生提條件?”

“因為別人巴不得中狀元,我是順其自然,沒奢望就無所謂,愛收不收。我喜歡周先生,下了課從不說書本的事,他說的我愛聽。”

不過付原河知道,周先生說的都是書本上的,周先生懂得真多,看到啥都能說出典故,說出出處。他心裡記下,回頭翻書看,沒有的書去葉府書房看。

這樣回頭在書院聽別的先生講課,分外清晰。

付昔時聳聳肩,她從不說教這個弟弟,因為覺得自己也沒那個本事說教他,有種我在他面前就是傻大姐的感覺。

原河年紀雖小,心理年紀不小,他自己的事會安排好。

樊耿嶽在書房拿著付原河的作業看,是女婿從先生那裡拿來的。

越看越驚奇越喜歡。

第一眼,字好,精麗妍美,看得出還有點稚拙,女婿說他以前在廟裡並沒進過學堂,要是下點功夫,大有提高。

付家小兒讀書晚,並無開始做文章,樊耿嶽看到的都是謄抄。這樣才好,才好教,就怕學個四不像,從頭教起費力。

就像女婿,用了幾年功夫才讓他忘記以前學來的那些。

樊耿嶽心裡激動,想起同門師兄,哈哈!終於讓我遇見一個比你孫子還聰雋的人才。

就這個過目不忘,你岑家就沒出過一個。

樊耿嶽是從岑家,而岑家是幾百年世家,詩禮傳家,整個大齊文人向岑家看齊。岑家的學生朝堂上、各地官員都有。

在前朝是文人代表,就是現在,走出去說是岑家出來的,沒人敢不敬。

樊耿嶽和如今岑家當家人是師兄弟,對於師兄他是敬佩,師兄嫡長孫五歲作詩十二歲中了秀才,是岑師兄最引以為傲之事。

那年樊耿嶽帶著長子嫡孫進京,一對比,差呀。

心中多少有點不服,但也知道不服不行,人家岑家血液裡流淌的不是血,是學識,祖傳的血脈,樊家比不上。

回家就嚴格教導子孫,心大沒用,想和岑家比,沒人家幾百年的根底,子孫也沒驚才絕豔的天賦。

樊耿嶽就想從學子裡入手,多年也沒遇見一個讓他滿意的。所以聽了便宜外孫說的付家小子,他是在是忍不住,非要過來一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家裡兒子孫子不讓,擔心他這麼大歲數奔波,樊耿嶽直接來句:你們想讓我死不瞑目?

還不讓子孫跟著,說你們太煩人,跟著我我會少活幾年。父親管兒子有的管不了哪,別說兒孫想管老子,沒法,只好看著老父坐上拿車給他們揮手告辭,去鳳陽府女婿家去了。

樊耿嶽很久沒和岑師兄聯絡,自前朝滅亡,新帝進了金鑾殿。岑家人閉門不出,在家讀書。

他給師兄去了信,勸說一二,師兄回了一封信,信上寫: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最後還來句:道不同不相為謀。

氣得樊耿嶽把信撕了,自己在書房罵一通,回了一封信,抄寫時一首: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最後寫了一句:天下,百姓也。

之後倆人再無通訊,自那以後,樊耿嶽沒了和師兄比試弟子的心思,就像師兄來信寫的一樣,道不同不相為謀,我還和你個只顧自己風骨不顧百姓的人計較個啥?

不過樊耿嶽也打聽著,岑家一直沒人出來做事,這是要為前朝表忠心而不顧子孫後代?

樊耿嶽雖說是文人,但沒那麼腐朽古板,前朝混亂給百姓帶來災難,那時多少人無家可歸、流離顛簸。新帝建立大齊,哪怕不是大齊皇帝,換個別人,只要能給百姓好日子,就比前朝皇帝強。

讓他對付家小兒最動心的是,女婿庶子說了他第一次見女婿時說的那句話:我願天下太平。

一個小兒能說這話,難得。

葉田卓之所以知道付原河說的話,那是他父親回頭教訓他:你看看你比人家大幾歲,天天只知道瞎逛,人家心裡想著天下百姓。

好在葉田卓心胸寬廣,沒有暗中嫉恨付原河,換個人,能和自己爹孃嘴裡別人家的孩子成好友?暗中給你扎小人。

這些往事他沒給女婿說過,給兒子也沒說過,來了後聽了女婿說的那些,一直在琢磨付家小兒,能說出願天下太平的話,會是前朝的人?難道是覺得前朝推翻大齊重新稱帝才是天下太平?

自小被人灌輸這種思想,沒準會這麼想。

能讓女婿盯著不打草驚蛇,肯定前朝事還沒完,女婿沒說,他也不問,公務之事,他也不想知道。

休息了幾天,瞭解下現在朝廷動向,在聽聽女婿最近幾年的作為。不錯,是他教出來的弟子,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付原河等了幾天,等葉知府派人讓他去葉府,知道還有個說法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