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目標明確之後,接下來就到了實際行動的時候了。送走大舅張四維之後,高務實就把自己手底下唯一可以外派出門的人手——書童高小壯叫到自己書房,叫他出去打聽幾樣東西的價格。

高小壯今年已經十五歲,長得人如其名,雖然年紀還不大,但是在同齡人裡顯得又高又壯,以高務實的估計,這小子按照前世的度量衡來算,估計超過一米七五,而且肩寬膀粗,搞不好得有百五十斤。在高務實前世,十五歲長到一米七五並不稀奇,至於體重……呵呵,超標倒是有保障,畢竟營養簡直過於充足。但生於明朝的高小壯不過是個“家生子”,吃飽飯雖然還算有保障,但要說營養能多麼充足那恐怕是想得有點多了,能長到這個體量,只能說是基因問題——他爹高老四就相當魁梧,是新鄭高家家丁裡頭有數的幾個大力士之一。

高小壯原本並不是在高拱家中做事,他是高氏六房的家生子,也就是高務實他老爹高揀的人。不過高揀常年在外,高小壯卻是一直留在新鄭,很早就在高務實身邊了。這次高拱帶著高務實先來京師,高小壯等幾個下人卻是隨後被高務實的母親張氏派過來照顧高務實的,畢竟在張氏看來,高小壯等四人服侍高務實數年,既熟悉也放心。被張氏派來的四個人,除了高小壯這個書童之外,還有一個馬伕和兩個使喚丫頭。

高務實年紀還小,根本沒什麼機會去騎馬,那馬伕平日裡其實是當車把式在用,而且年紀大了些,足有四十出頭了,平時悶不吭聲,高務實除了知道他駕車技術不錯和力氣不小之外,但跟他交流不多,實在談不上瞭解,這種採買之事顯然不會交給他去辦。

至於兩個使喚丫頭,乃是一對孿生姐妹,原本的姓名連她們自己都記不得了,反正現在一個叫賞月,一個叫聽琴,是高務實的孃親取的。按理說丫鬟們出門採買點東西倒不算稀奇事,但無奈這對姐妹年紀也很小,今年也都只有十一歲。其實她們是早在四歲的時候就被賣進高府當丫鬟的,算起來倒也是高務實身邊的“老人”了,忠心程度當然沒有問題,不過讓兩個小丫頭去做這件事就不大合適了。

這麼一來,高務實就只好矮子裡面拔將軍,讓高小壯去跑一趟。高務實讓高小壯打聽價格的幾件東西,基本都是跟製造肥皂有關,當然還附帶了幾種可用於做成定香劑的香料。

眾所周知,近代化學工業的基礎是“三酸兩鹼”,“三酸”是硫酸、鹽酸、硝酸,“兩鹼”是燒鹼和純鹼(碳酸鈉)。也許在很多人印象裡,只有碳酸鈉是中國古代常用的一種化學材料,畢竟誰家發麵做饅頭不放鹼呢?但這個印象實際上太小看中國古人的智慧了,其實在中國古代,硫酸、硝酸乃至燒鹼都能夠製造且也真正有人製造出來的。

中國古代製造硫酸的主要原材料是綠礬,也叫青礬。綠礬加強熱達到500℃以上就能分解生成氧化鐵、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三氧化硫與水反應就能生成硫酸。其化學方程式為:2FeSO4·7H2O=(高溫)Fe2O3+SO2+SO3+14H2O

其生成物裡有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解在水裡面,就成了硫酸。由於這種硫酸是綠礬煅燒得到的,因此在中國古代被叫做“綠礬油”。綠礬在中國古代是一味中藥,有很多藥典裡都有記載,煅燒綠礬的方法也不難:將綠礬和米醋同放在砂鍋內蓋好,放在炭爐上燒煅,待綠礬溶化時,即用竹片攪拌均勻,使礬、醋充分混和,然後加熱再煅,至全部呈絳色為度,取出放冷。[注:古代記載的配比是“每煅綠礬100斤,用米醋20斤”。]

中國古代製造硝酸的方法是怎麼得到的,高務實並不是很清楚,但他知道在公元八世紀時,阿拉伯煉金術士賈比爾·伊本·哈揚(Jabir ibn Hayyan)在乾餾硝石的時候發現並制得了硝酸,這似乎是人類關於硝酸最早的記錄。同時,他也是硫酸和王水的發現者。所以中國也許是在唐宋時期,透過絲綢之路或者海上絲綢之路得到了硝酸的製造之法。

至於硝石(硝酸鉀),在古代則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的特產,因為只有中國人會提煉天然生成的硝酸鉀。

《天工開物》裡記載:“凡硝,華夷皆生,中國則專產西北。若東南販者不給官引,則以為私貨而罪之。硝質與鹽同母,大地之下潮氣蒸成,現於地面。近水而土薄者成鹽,近山而土厚者成硝。以其入水即消溶,故名曰“硝”。長、淮以北,節過中秋,即居室之中,隔日掃地,可取少許以供煎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凡硝三所最多: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呼鹽硝,生山東者俗呼土硝。凡硝刮掃取時(牆中亦或進出),入缸內水浸一宿,穢雜之物浮於面上,掠取去時,然後入釜,注水煎煉。硝化水乾,傾於器內,經過一宿,即結成硝。其上浮者曰芒硝,芒長者曰馬牙硝(皆從方產本質幻出),其下猥雜者曰朴硝。欲去雜還純,再入水煎煉。入萊菔數枚同煮熟,傾入盆中,經宿結成白雪,則呼盆硝。凡制火藥,牙硝、盆硝功用皆同。

凡取硝製藥,少者用新瓦焙,多者用土釜焙,潮氣一幹,即取研末。凡研硝不以鐵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則禍不可測。凡硝配定何藥分兩,入黃同研,木炭則從後增入。凡硝既焙之後,經久潮性復生。使用巨炮,多從臨期裝載也。”

《天工開物》雖然還差了四五十年才會出現,但其技術卻早已有之——其實這一點根本不必多說,要不然火藥怎麼來的?

簡單點說,硝酸鉀放在密閉容器裡煅燒,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於水,就成了硝酸。硝酸與硫酸混合,就是腐蝕性極強的王水,那位阿拉伯的煉金術士應該就是用上面的方法生產出了硫酸和硝酸。

至於燒鹼的生產方法,就更簡單了。眼下蓋房子經常要用到的熟石灰,其化學成分是氫氧化鈣(Ca(OH)2),把它與鹼(Na2CO3)的溶液混合,就能得到燒鹼。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a2CO3=CaaOH

燒鹼的用途很多,例如高務實現在就要用其製作肥皂。肥皂的製造說起來也很簡單,實際上就是用反應生成的燒鹼,把脂肪皂化,變成肥皂。不過說來也是巧合,高務實之所以記得清楚,還是因為當年他做鎮長的時候視察鎮裡某小學時,該小學正搞什麼綜合實踐、興趣培養,恰好高務實就看見那些孩子們一個個興致高昂的製造了很多花式的小肥皂。而高大鎮長當時為了展現關愛祖國花朵的偉大形象,興致勃勃地與小朋友們一起動手,很是做了幾塊肥皂……當然,各類穿越小說裡頭,主角製造肥皂乃是常備技能,高務實閒暇無事的時候看小說也能學會啦。

至於純鹼,現在的純鹼可不是靠著後世那些著名的制鹼法制成的工業純鹼,而是使用天然純鹼。這東西中國歷來就有,產地分佈也還算比較廣,當然在眼下京城這邊,應該主要是用來自於蒙古河套地區所產的“口鹼”——大多應該是產自後世內蒙古鄂克託旗鹼湖帶。鹼湖裡的純鹼和鹽湖裡的鹽巴一樣,不需要什麼技術,直接拿車裝了就能賣,而且由於蒙古人自己拿鹼沒多大用處,所以被作為一種簡單的創收手段使用,賣的價格也不高——或者乾脆說:便宜得令人震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