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回 侍碑者(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三攝手攝腳走出來,拿上夜明珠,捧起小神像,顛顛簸簸下了山。

自此以後,老三不愁吃,不愁穿。光陰荏冉,秋盡冬來,紛紛揚揚的大雪,連下了一個多月,地面積雪六、七尺厚。

老大的牛馬餓死了,老二的土地輸光了,大年三十,兩家都斷了柴米,孩子餓得哇哇叫。

老三看他們可憐,接他們到自己屋裡過年。

鄰居煮飯了,香氣飄到老三家,太陽落山了,四周的鞭炮聲“闢辟叭叭響”起來了,老三鍋沒動,飄沒響。

鄰家吃飯了,老三也說:“到裡屋吃飯吧!”

老大、老二心裡嘀咕:“沒煮飯,吃什麼?走進裡屋,看著滿桌山珍海味,驚的半晌說不出話來,酒席間,連連追問,老三被問不過,如實相告了。

當夜無話,第二天一清早,老大、老二都跑到老三家裡,懇求說:“三弟呀!您的心腸好,可憐可憐嫂嫂侄兒吧!家裡燒不起鍋,快借小神像用用”。老三說,借就借,拿去吧!

老大、老二高高興興地捧回小神像,念了秘訣,但都不靈,又念一遍,還是不靈,念了半天,也沒酒席。

老二說:“秘訣裡說:實在的話兒對你提,我們有田有地而沒有糞堆,說的是假話,不如把田地與老三換了再來試試。”

老大覺得有理,就與老三商量。老三種慣了地光吃不幹也發急,就滿口答應下來。

說也怪,田地一換,果然靈了。

吃飽喝足之後,老大說:“我是大哥,神像我來保管吧!”

老二說:“是我先想的主意,歸我保管才對!”

兄弟倆一個抓住神像頭,一個抓住神像腳,爭來爭去,一用力,“咔啦”一聲,神像折成兩半。弟兄倆看著神像大吵大鬧。這一回倒是老大拿了一個主意,老二才不鬧了。

老大、老二仍舊住老三那兩間矮房,要門前那個糞堆。開春了,他倆翻整好糞堆,開溝下種。穀苗長到人把高,全部拔掉給老三喂了牲口,只留下一棵小苗苗,重新栽上。秋後,穀子果然也長了幾丈多長。

收穫季節到了,弟兄倆扛著梯子,帶上斧子,準備收割。忽然狂風大起,飛沙走石,烏雲遮住頭頂。剎時,風停雲散,也是一隻老鷹叨走了穀穗。弟兄倆拼命地趕啊,趕啊!趕到一座大山下。

鷹落在山頭上了,他們也往山上攀。攀到古廟前,進內去休息。正想睡下,一陣冷風,令人毛骨悚然,接著進來八個人。他們東聞聞,西聞聞,有個人突然驚叫起來:“不好!有生人氣!”接著,八個人四處尋找,把他弟兄兩從神像後面抓了出來。

八個人怒氣沖天,七嘴八舌的說:“去年你們偷走了我們的寶貝,今年還想偷,看你偷不偷!說著,輪流上來揪他倆的鼻子,一會兒,兩個人的鼻子揪出六、七尺長。

那夥人揪的累了,坐在一旁打盹,弟兄倆趁此逃出去,連滾帶爬下了山。草叢樹枝將鼻子劃破了許多血口子,滿身甩的都是血。

他倆抱著長鼻子走呀,走呀,足足走了半個月,才望見自家的莊子。

九雪狐知道好人才有好報,於是繼續遊歷,認識了一位叫昌盛的人。

城鎮中有一家米店,老闆叫昌盛。昌盛為人和善,做生意童叟無欺,從不缺斤短兩,因此在當地贏得了很好的口碑。他的鄰居是個破落戶子弟,賭博輸光了家產,一座三進大宅賣給了一個告老還鄉的朝官祁陽。

昌盛和祁陽脾氣相投,因此來往比較頻繁。閒暇之時,兩人常在一起品茶聊天或是看戲散步,關係親密之極。

有一天上午,昌盛忙活完店裡的事,給夥計交待了幾句,便照例去祁陽家品茶,卻看到祁家大門緊閉。他有些納悶地抬手敲門,門內無人應答。他感到很奇怪,又想不出是什麼原因,只得悻悻然走了。

吃過午飯,昌盛又來到祁家,大門還是緊閉著。他覺得不對勁,便喚過街旁一個小乞丐,給了他一些錢,要他爬過祁家圍牆,看看裡面是否有人。

哪知小乞丐一爬上圍牆,往裡一探頭,便連連驚呼:“哎呀!不得了了,裡面死人了,死人了……”

小乞丐一邊喊著一邊從圍牆上跳了下來,昌盛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問:“你看到什麼了?”

小乞丐驚慌不已地說道:“死人,我看到院子裡有好幾個人死在那裡,渾身都是血,裡面死人了……”

昌盛吃驚之餘,抬眼望了望祁家緊閉的大門,略一思索,連忙帶著小乞丐跑到衙門報了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很快,一隊衙役隨著昌盛來到祁家。一個衙役翻牆進去開啟大門,眾人走進大門一看,不由驚呆了。

只見院子裡躺著祁家的幾個下人,個個渾身血跡,死狀甚慘。屋裡,祁陽和夫人、小妾也都是身中幾刀,倒在血泊中。

經仵作檢驗,祁家的人全部是被利器所傷,可謂刀刀致命。

一個街坊向衙役報告說昨晚子時他從祁家門前經過時,曾聽到裡面傳出哭叫,但隨即又沒了聲音,他以為是自己耳朵聽錯了,便匆匆走了。

昌盛家因是祁家鄰居,衙役傳問了他全家人,可那晚他家人都沒聽到隔壁院子裡有什麼聲響,提供不出任何線索。

最終,衙役判斷這是一夥富有經驗的殺手幹的,他們的目的是來復仇的。想想也是,祁陽在外面做官多年,肯定得罪了不少人,如今告老還鄉了,那些人尋仇來了。

不久,衙役的判斷得到了驗證:一夥外地殺手,作案時被城中捕快緝獲,他們交代祁陽一家是他們受人所僱幹的。

至此,案子了結了。

祁家因全家滅門,三進大宅充了公。官老爺也只是把那院子空在那裡,並不做什麼用途。一年以後,那院子裡就長滿了荒草,落滿了灰塵、鳥屎,簷上結滿了蜘蛛網,盡現頹敗之狀。

這一年,蝗蟲肆虐,糧食歉收,出現了罕見的災情,衙門號召人們出錢出物幫助災民度過災年。

昌盛響應號召帶頭把自家米店庫存的糧食無償捐給了災民,一時大大緩解了衙門的壓力。災民們感激不盡,官老爺更是感嘆道:“昌盛憑一人之力救了諸多災民,功不可沒,神鬼可鑑……”

因為捐出了全部糧食,昌盛家一時經濟上窘迫起來。

災情過後,官老爺對昌盛進行了表彰,並把他隔壁那座已充公的祁家院落獎給了他。

祁家院落歸了自己,昌盛就僱人打通了圍牆和自家院子連成一體。祁家的院子成了東院,自家院子成了西院,接著又僱人清除院裡的雜草,打掃衛生,粉刷牆壁。一連忙活了幾天,東院才有起色。

這天晚上,昌盛踏著皎潔的月光來到東院,隨意走了走之後,他在院子裡的一張石凳上坐了下來。

因為喝了些酒,昌盛勾著腦袋犯了迷糊,當他一覺醒來時已是子夜時分。突然,他聽到房裡有人說話,循聲看去,不由驚呆了。

只見房子裡燈火通明,祁陽和夫人、小妾坐在椅子上說笑,此時他們的談笑之聲陣陣入耳,卻又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麼。

“這是怎麼回事?”昌盛疑惑地站起身來,大叫道,“祁老兄,是你嗎?”

這一聲喊,在寂靜的夜裡分外響亮,可房裡的人卻像沒聽到一樣。

昌盛更是惶惑了,他正想走進屋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時,猛聽到自己兒子在西院叫道:“爹,你喊什麼?”

昌盛扭頭看去,只見兒子正在西院睡眼惺忪地喊自己。他再轉過頭時,東院房子裡已是一片漆黑,哪有什麼燈火?

霎時,昌盛的冷汗流了一身,酒勁也都順著毛孔揮發了。他不明白,剛才是自己酒後幻覺,還是真的撞了邪。沒敢多想,他趕緊回了西院。

第二天一早,夫人叫昌盛起床時,發現他臉色發青,對自己的呼喚也充耳不聞。夫人心道不好,丈夫恐怕是病了,便連忙叫下人去請大夫。

連續請來了幾個,都沒有診斷出昌盛的病因,都說他脈象平穩,不像是有病的樣子。大夫們只是開了些補藥,維持著他的身體。

時間一天天過去,昌盛的病情越來越重,從臉色發青到全身發青,眼中也血絲密佈。

夫人看著昌盛的病狀,心想只能是死馬當活馬醫了,既然大夫治不了丈夫的病,那就找偏門治吧。於是,夫人把家裡的下人全部支使出去,見到算命先生、風水先生、神漢、巫婆就往家裡拉,讓他們給昌盛看病。這樣下來,錢花了不少,病卻沒治好。

眼看著昌盛已是氣若游絲,兩隻眼珠子高高地突出眼眶,鼻孔和耳朵還時不時地流出汙血。夫人把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上了,哀痛之餘,也只好讓下人開始準備丈夫的後事。

然而,天不滅昌盛。這天早上,他家一個下人上街,看到一個道士迎面走來。下人心想道士肯定懂些偏門會治病,於是不由分說拉著道士就往家走,一邊走一邊匆匆把昌盛的病情說給道士聽。

道士進了家門之後,仔細察看了一番昌盛的病狀,然後在床邊坐下,閉上雙眼,用拇指在幾個手指肚上掐了幾下,口中唸唸有詞。

稍後,道士睜開眼睛,對夫人說:“無量天尊!貧道請善人去東院正房門口,向前走十步,然後挖地三尺三寸,把挖到的東西拿回來就行了。”

夫人聽了,立馬安排兒子和兩個下人去東院,按道士吩咐的做。一炷香的工夫,兒子拿著一個小小的油布包走了進來。

道士接過油紙包,開啟,裡面赫然包著一截腳趾頭。

夫人看後嚇得臉色蠟黃。道士說:“無量天尊!善人把腳趾頭帶出院去,找個清靜的地方燒掉就行了。三天以後,善人丈夫的病自會痊癒。”

夫人一聽,連忙叫兒子拿著腳趾頭去外面燒燬,又讓下人安排道士在自家先住下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