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回 九重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魔神想到此處,心中不禁駭然起來。

如果有人得到了三聖獸的血脈,對魔族來說,的確會是災難,而他現在所見識到的只是苗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熊熊朱火再起,一道焰形人出現,那正是項劍。

他現在完好無損的出現,終於將三聖獸的血因子的力量充分發揮了出來。

手一招,墨刑像被磁石吸住般朝項劍飛去,重新握劍在手,屬於主神境的戰鬥力便隨之顯露,長劍一揮,就朝魔神的腦袋削去。

“真是有意思,區區地神一重天,卻能連爆兩級,擁有不弱於主神境一重天的實力,我雖然小瞧你了,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你的一切努力都將化作徒勞。”

魔神悠哉說著,順手將差點嚥氣的水仙子扔在了地上。

嶽垚帶著東皇爵、東皇冕、東方修己、黃穆然、黃穆元一路騰雲駕霧,很快將有疑點的地方都探查了一遍,結果毫無所獲。

嶽垚問道:“早年我遊歷過這片大地,記得有一大溶洞在這附近,今日探查,卻未察得,你們可知道?”

“嶽道友,我以前已知道,可年代已久,現在卻記不得了,隱約是在一處大山的懸崖邊,反正離大河不遠。”黃穆元答道。

“既如此,接下來依河探查,希望我的感覺是對的。”

嶽垚言畢,便率先尋河而去,東方修己等五仙也立刻跟上。

六仙化了半天時間,終於沿河而上,找到了那高山懸崖。

只是溶洞已無門戶,必是有人刻意隱藏了。

“這溶洞有一百五十公裡長,其深不下四百米,岔道極多,倒也是極佳的藏身之所。石墨乃九墮之主‘死’的兒子麻衣仙轉世,此事干係重大,不可讓人察覺,否則後患無窮。我們謹慎些,下去吧。”

嶽垚再次警告道,然後仙身一閃,便消失在了懸崖中。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它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裡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可溶性的碳酸氫鈣。

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稱為喀斯特地貌。

如圭木溶洞、石花洞、梅龍宮,它們就是由於水和二氧化碳的緩慢侵蝕而創造出來的傑作。

溶有碳酸氫鈣的水,當從溶洞頂滴到洞底時,由於水分的蒸發或壓強減少,以及溫度的變化都會使二氧化碳溶解度減小而析出碳酸鈣的沉澱。

這些沉澱經過千百萬年的積聚,漸漸形成了鐘乳石、石筍等。如

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溶洞頂上滴落,隨著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揮發,則析出的碳酸鈣就會積聚成鐘乳石、石幔、石花。

洞頂的鐘乳石與地面的石筍連接起來了,就會形成奇特的石柱。

在自然界,溶有二氧化碳的雨水,會使石灰石構成的岩層部分溶解,使碳酸鈣轉變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

大自然經過長期和多次的重複上述反應,從而形成各種奇特壯觀的溶洞,如七星巖、蘆笛巖、竹山洞等。

在溶洞裡,有千姿百態的鍾乳和石筍,它們是由碳酸氫鈣分解後又沉積出來的碳酸鈣形成的。

岩溶指可溶性岩石,特別是碳酸鹽類岩石,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蝕,有時並加以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往往呈奇特形狀,有洞穴、石芽、石溝、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

此種地貌地區,往往奇峰林立。

六仙繼續在溶洞中行動。

溶洞內所呈現的奇峰異洞都是人工打造過的。

陡峭的石壁,彎曲的溝壑、高高的冰蝕懸谷、氣勢磅礴的小山谷,也有“滴水穿石”侵蝕作用的自然寫照。

洞裡寬的地方像廣場,窄的地方像長廊,高的地方有三十米,整個洞平面上迂迴曲折,垂向上可分出三層。

雨季,整個洞內都有流水,成為地下河流在坡折處河水跌落,形成瀑布;旱季,局部地區有水,成地下湖泊,可能還有積水很深的潭,不妨稱之為無底潭。

其中石柱、石筍、奇洞無數,還有坡立谷和天生橋,各種顏色加上奇形怪狀的乳形,簡直堪稱仙境。

這溶洞是一個集溶洞、峽谷、峰林、絕壁、溪河、漏斗、暗河等多種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於一體的大型溶洞群,有九層洞穴,故一塊石碑上有“九重天”之稱。

六仙又來到有七個“大廳”被一條窄長的“走廊”相連的溶洞,洞的前面是一個碩大的石筍,石筍背後即是深不可及的落水洞,也有一定規模。

洞前景觀琳琅滿目,絕世奇觀不勝枚舉。水路神秘莫測,可乘船盪舟,踏水尋仙,仰觀這九重天,旱路曲徑通幽,可漫步靜觀,峰迴路轉,細品石筍、石鐘乳。

更有峽谷雲天、亭臺樓閣、殿宇仙苑、遠古河床,溶洞景觀之絕,美不勝收,令六仙目不暇接。

穿過大廳,沿小路向下,到了一處名為“小梯子”的溶洞口,再往右走,道路十分艱難,需要翻越很高的石梯子。

巖腳不遠處即為“白車溶洞”。

此洞有雙重洞口,門前洞口可以清晰看到雞鳴三地交界處的景象,洞口上的巖壁上有一小縫,即為白車溶洞的二重洞口。

洞裡十分狹窄,非身材細小者不能入裡,裡面路途黑暗無光,無光源不能進入。

洞裡路途崎嶇,處處碰壁。

非爬而不能進入,有一關卡很小,為一個坎,爬上坎腳先入。

蠕動上百息後,方能到達美麗迷人的溶洞大廳,廳裡溫度稍比外面高,冬天也可讓人出汗。

洞裡金碧輝煌,恍如置身於人間天堂。

穿過大廳再進一洞來,便見洞內石鐘乳,石筍目不暇接。名“雲水”,洞深六百多米,自然形成六個大廳。

第一大廳高五十多米,寬三十米、廳內景物有臥虎巖,黑龍潭,二龍把門,半懸山,起火洞等景緻。

第二大廳有仙女雕、鹽山、棗兒栗子山、獅子望蓮、石人、二龍戲珠、攀天大柱等景緻。

廳內的攀天大柱最引人注目,這是一個高三十七米的石筍,堪稱石筍中的魁首。

第三廳、四廳、五廳、六廳的景緻也十分賞心悅目,那色彩斑斕光怪陸離的自然景色千姿百態,實為稀奇。

一群石仙人像前呼後擁,錯落有致,形態各異、儼然是一座**肅穆的道場,讓人不可思議。

再往前進一溶洞,洞寬約五十餘米、高約三十餘米,巨洞可容納數百人,還有灶臺等物。

溶洞內大洞套小洞,石幔、石花、雲盆比比皆是。

接著前行,又一洞內絢麗的鐘乳石、石筍等立刻呈現在面前,該天然溶洞由牛洞、格林波洞、天生橋洞、亮洞、銀盤洞等七個溶洞組成。

洞與洞之間相通,六仙足足走了兩三個時辰才走完。

接著,一大溶洞出現,裡面洞壁上有狀若一條大青龍的石鐘乳。

溶洞主要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後形成的,並且經過長時間的溶解逐漸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奇異景觀,自然稱之為溶洞奇觀。

“不愧為‘九重天’,這地下溶洞相當絢麗,奇峰異洞也就是形容這般了,真乃人間仙境。”嶽垚驚歎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