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頒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下午,會議室。

如大家所料的,工作人員發完最佳導演的表之後,很快就收了上去,宣佈全票透過《再見伊朗》。然後評審團獎,這個可以不填,也可以寫,於是收上去又直接《伊蓮娜》全票獲獎。

接著,就是最佳影片了。

剛才兩個要是按照約定的話,機械作業,這個就有的爭了。

工作人員把第一輪投票結果收上去,不出意料的3票《停站間》,3票《阿里郎》,這樣的情況下大家應該是先經過討論,然後再投下一輪。

只是討論的時候大家都很堅持。

林浩很明白他們所想,因為畢竟有非電影專業的人在,而電影人們自身也不完全審美一致——但林浩對於《阿里郎》還是覺得滿有點意思的,哪怕整個一種關注單元電影下來他最喜歡的還是《黃海》。

但這個單元需要的型別是創新,小眾。

“《停站間》無疑是最有新意的吧,這是很少見的內容。”

“不,《阿里郎》相對起來導演的這種表達,我覺得更能代表一類群體,給人特別棒的新鮮感。”

“其實我覺得它不太新鮮,我看過《阿里郎》這種電影。”

“我也看過《停站間》一類的電影,只不過關注的是另一種疾病的邊緣人群。”

爭論似乎已經到了最後階段,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題材這種方面不能互相否認,那就從創意上來講:你這個我之前就看過,你這個我之前也看過...

氣氛有些凝固,拉斯和馬嘉對峙著。

然後他們就聽見林浩又開口:

“我明白你們的意思了。”

轉過頭,林浩終於也是從“主持大局”的人設中跳出來,說了句實話:“無非就是這倆電影都算不上那麼地創新,也算不上那麼地好唄,所以才猶豫。”

“...”

眾人一時語塞,竟然覺得很有道理。

他也就不廢話:“行了,再投一次吧,如果還是平票,我就來做決定了。”

...

最後結果依舊是3比3.

這時候主席就要出來幹事了——當然了,哪怕你頭出來結果是5比1,只要主席願意他是可以有這種權利支援那個1的,哪怕一般沒人這麼做。

而現在這種3比3,也不是都很好,也都不算差的情況下...

他已經想好怎麼處理了。

填好表,交給工作人員。

眾人眼看他這個動作完成之後,就好像一個專案提交結束,無論結果如何,都多多少少松了口氣:大家都是來了差不多20天了,工作這麼久,也是屬實有點疲倦。

以及,有那麼一點不捨的意思。

“好了,工作結束了,別板著臉了。”

林浩也起身? 他雖然不愛多說話但也覺得這時候要做個老好人? 就走下去道:“拉斯? 馬嘉,謝謝你們認真地辯論。因為電影行業有你們這樣認真的人,我們才能把一件事情更仔細地探究到底。這對於每個行業來說,都是很難得的。”

“當然還有你? 勞拉? 你給我們很多很周全的角度進行參考,並努力保持公正? 我相信你的經驗會繼續幫助很多人。”

“也要謝謝我的朋友,‘前妻’,瑪麗昂。哈哈? 謝謝你在自己影片和評委會這邊兩頭跑? 很辛苦。”

“還有紫衣...”

章紫衣這邊,林浩有些蛋疼。因為老同學確實是這一次競賽裡面參與度比較低的,大概和她晚上積極社交,白天有些睏倦有關? 就笑道:“我不得不說? 這麼多年過去了,咱倆一起工作的感覺還是很愉快的。”

YES!肯定不能多誇,畢竟大家都看在眼裡? 但說這種話也差不多。

眾人各自也心知肚明,就紛紛回道:

“我們也要謝謝你,主席,按理來說你是我們中間最忙的,但你仍然花了最多的時間在電影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林,我從你身上學到了許多,不只是這些電影還有更多的東西。”

“謝謝了,辛苦林先生了。”

林浩也沒跟他們客氣,他確實這一段挺辛苦的,何況面對的是相對耿直的外國人:“話不多說,今天晚上我請客吃個飯吧。”

...

中國人要一起做事,喜歡以請吃飯邀請幫忙為開頭,然後請吃飯感謝幫忙為結尾,差不多都是這種程式。

林浩保留著這種習慣。

不像之前的時候,那些外國人大家各自做完工作之後,頂多關係好的約著聊幾句吃個飯,這種大家整個一起出去吃飯的事情還是不多見的。

可面子還是要給的。

很快,時間到了21號晚上,一種關注單元頒獎典禮。

這個頒獎禮的紅毯相對來說就比較寒酸,然後獲獎的劇組也是比較少的,所以要不是評委中有三個頗有名氣的演員,記者們可能都不一定來這拍攝。

等晚上差不多八點,頒獎禮開始。

很簡單的一個舞臺,就佈置在SALLE DEBUSSY也就是德彪西廳。

林浩參加電影節,平時就是有些緊張的在下面等著發獎,最多作為評審在旁邊坐著,等著自己給別人頒獎。但是這一次,他是主席,得上來就講話。

“謝謝,謝謝大家今晚來到第64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頒獎禮。”

“啪啪啪啪!”

臺下都是獲獎者和記者們,所以人數雖然不多,但掌聲很響亮。

“這是我首次作為一個電影節競賽單元的主席出現在這裡,所以我很驚訝地就看見今年的一種關注單元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讓我們沉醉,讓我們折服,也讓我們為了它們爭論不已。”

“很難,真的。但我很感謝我的評審團成員們,他們做到了,謝謝他們。”

“對,也謝謝你們自己,你們今晚來到了這裡就說明你們已經是今晚的贏家了。給自己鼓掌吧!”

“啪啪啪!”

臺下掌聲於是更熱烈了,不少人眼睛亮晶晶地看著臺上西裝革履的林老闆——其實對他們來說,林浩肯定是傳說中的人物了,這樣的近距離接觸可能很難再有機會。

他們期盼著,林浩再給點鼓勵。

不過接下來,林浩不太喜歡打太多雞血,就按照戛納官方的臺本念起來。

之後,就是頒獎環節。

...

和主競賽單元一樣,一種關注單元也有一些安慰性質的獎,不過比較少。

也有一些時有時無,比較重量的。

比如,評審團特別獎,最佳表演獎之類,但今年因為保證含金量這個事情大家一致決定儘量不要有——也沒有說好到要來這麼多獎的程度。

本身一種關注含金量就沒那麼高呢。

至於別的,還有媒體評的費比西獎,但該獎項並不隸屬於任何影展單位,而是由國際影評人協會頒發。

所以流程很簡單:

先是最佳導演獎給了《再見伊朗》得穆哈默德·拉素羅夫。

這位導演的妻子代為領獎,拉素羅夫女士說:“感謝全體劇組成員、感謝戛納電影節與評審團以及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沒有你們就沒有這部影片的成功”,

“譁譁譁!”

這種鼓掌,是必須的。

然後是評審團獎給了《伊蓮娜》,由製片人亞歷山大·羅德尼亞斯基代領。

而最後的最佳影片,林浩也沒有長篇大論,只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最佳影片的得主,我們討論了很久,所以獲得最佳影片的是——金基德《阿里郎》和安德裡亞斯·德里森《停站間》。”

沒錯,都給了。

並非他願意下雙黃蛋,而是既然作品質量又沒到那麼好,戛納又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把其他獎項給佔了:你要說平時,林浩還可以權衡一下,比如吧《阿里郎》給個最佳影片,《停站間》給個評審團,都行。

可這次就沒了這種條件...

權衡之下,那就還不如做個這樣的決定,也算是無奈之舉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