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評委裡的熟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電影節單元主席的任務也並不輕。

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戛納電影節的一種關注單元的主席任務,不比很多比較好的電影節主席任務輕。

因為看看這個單元的目的:

“第一關注國際新影人作品,當然也會有一些大師作品來這裡展映。然後第二就是,本單元素以影片獨特的審美和新穎奇異的小眾風格聞名,最佳影片也一般會頒給不知名的導演。”

第一條,基本上就是挖掘鼓勵新人。

因為如今的戛納電影節,新人導演一般是很難上來就進入主競賽單元的——一年就那麼多部入圍名額,首先就被關係戶,老朋友,還有各種政治文化考量給颳去一半;再來,這些新人的作品也未必優秀到能進去。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毫無亮點。

所以一種關注單元呢,就旨在給這些新人導演多一點的機會,放大亮點。

在這樣的前提下,第二條是“獨特的審美和新穎奇異的小眾風格”就也很正常了:戛納很注重保護這種小眾型別的電影,換句話說,很注重保護電影的多樣性。

相對於主競賽單元的國際化和大眾化趨勢,一種關注單元旨在多元化和獨立化的特點——畢竟從眾是趨勢,但都從眾了電影也少了更多可能性。

所以一種關注單元經常可以見到:

一些電影節不常見國家的作品,或者一些對於主流市場來說離經叛道的電影。這些個電影可能就是人家獨立拍攝出來的,希望有一個平臺能展示。

一種關注就是最好的平臺。

歷年來,該單元的主席分量都還算很不錯,這次請來林浩坐鎮更是給這一屆額外增添曝光量。並且今年的評委席,還有兩位熟人:一位主動說她是聽說林浩主席才申請的,章紫衣,一位原定的瑪麗昂·歌迪亞。

...

4月21日傍晚,活動現場。

整座商城人山人海的圍觀,安保團隊來回巡邏調整,現場主持人也小有名氣,還有舉著燈牌的粉絲,渣浪企鵝網易等大牌媒體排隊等候...這代表著,這個活動裡的明星挺紅的。

事實也的確如此。

隨著幾個探路的安保的到來,現場氣氛被立刻點燃。出來的人正是林浩,他在這近幾年國內的曝光度愈發稀缺。雖說不是刻意迴避媒體鏡頭,但確實他的活動比較少。

要麼在家休息,要麼拍電影,或者就是公司上班。

總的來說,他的長林集團主體業務發展良好,現在已經開始建設多條支鏈,穩步建立自己的生態圈。

當然也就意味著,工作可能更忙。

這樣的情況下根本不缺錢,他的咖位也是在日益增高,所以也不太需要多少商業活動來掙錢之類的——也就是多年合作的代言,他會固定出席一些活動。

比如Dior固定的國內活動。

全球代言人,還是要做點事情的。

“啊啊啊啊啊!”

“林浩,林浩!”

“咔嚓咔嚓!”

這架勢,讓在旁邊的瑪麗昂·歌迪亞也是頗為感嘆:她今天穿著的是一件酒紅色禮服,氣質典雅,修身顯腿長,著實放在平時是一套非常吸睛的打扮。不過媒體的鏡頭始終鎖定林浩為中心,完全無視她的存在。

畢竟是代言人。

其實瑪麗昂·歌迪亞從09年就開始代言dior春夏新品Lady Noire手袋,到今年已經是第三個年頭。品牌方卻在這時候,準備合作電影圈新勢力:詹妮弗·勞倫斯。

女星的代言競爭就是這麼激烈,反倒是男星這邊,林浩始終憑藉天生的優雅、高貴感,和日益上升的事業,牢牢把住自己的位置...額,或許人家對這個位置沒這麼看重。

要命,她只是一個手包代言。

而人家是全球。

想想說不羨慕,真是假的。

...

“哎,想什麼呢?”

“沒有,只是想著《盜夢》之後,我們這麼快又能重聚,真是開心。”瑪麗昂心口不一,隨便扯了個藉口掩飾。

林浩笑了笑,想著確實沒隔多久,便道:“會不會覺得有點合作煩了?”

“哦,那不可能。”

她也眯起了眼睛,笑著用手撥了撥耳邊的黑色大波浪捲髮,露出白皙修長的脖頸:“和你合作一直是很愉快的體驗。”

“我也是。”

不管是不是出於客氣,反正這時候說這句話就對了。

而後臺等候的時間並不長,很快大家就亮相現場,給新店開業助力。那家夥,哪怕是嚴格限制了入場的人數,也可以保證這些人的身份都是隨機——兩人一出來,全場就跟職業啦啦隊似的。

歡呼聲更大了。

迪奧這些大牌的活動規格還是很高的,店鋪也少,但也不是一般的店鋪開業就能請到林浩:這裡是長林商城的產業,林浩算是給自家商城站臺了。基於這個前提,他也配合各種活動,也接受不少採訪。

包括一些額外的問題。

“所以這次戛納評委會還真是有趣的...”

有記者見兩位《盜夢空間》中的夫妻合體,就打趣了一番,然後問道:“也許瑪麗昂小姐不太清楚,這次一種關注單元評委裡也有和林浩合作多次的,一開始就和他演夫妻的女演員,章紫衣。”

瑪麗昂例行客氣:“額,我知道她,我相信我們會好好合作的。”

林浩頓了頓,也道:“我也相信。”

他其實很清楚...

這倆估計語言溝通都是問題...

但,就這樣吧,好歹都是熟人。而評審團的其他人都由一些各地電影從業者、作家、記者、藝術家等等組成,相對來講,可能也未必那麼好處理了。

...

四月份的活動就算這麼結束,五月,林浩提早一週多就來到了戛納。

他自然不是說多積極主動,但是作為電影節評委,他的任務其實是現在就開始了:

看片,看片,看片!

基本上,和主競賽單元的流程差不多。也是安排著大家聚集在一起,每天看片,討論,要在正式開賽之前把這些片子先過一遍,然後開會討論。

之後結合一下電影節事後的反響和考量,給出獎項。

沒有很特別的。

非要對比,就是一種關注單元的氛圍要比主競賽單元輕鬆很多。弗雷莫來之前就跟他強調:“多元的觀點,輕鬆的討論,最後你結合我們扶持新人和小眾的目的,隨你心意給獎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林浩眨了眨眼睛:

喵喵喵?又隨我心意給,又要結合主題...

不特麼還是要限制我呢?

但來都來了,事情就不重要了。

到場的記者拉丁人Lars、非裔影評人Laura、演員瑪麗昂·歌迪亞和章紫衣、還有一個來自伊朗的作家Marjane。

嚯,光看這陣容。

湊到一起都能有一齣戲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