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岳家軍被迫班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金軍的柺子馬互相連貫,一匹馬倒地,另外二匹馬就不能行走。霎時之間,金軍人仰馬翻,一萬五千騎柺子馬,早已四分五裂,七顛八倒。岳雲乘勢衝殺,岳飛又率軍出擊,殺得金兵大敗虧輸,向北逃去。

金兀術逃了很遠一段路,見岳飛收軍而回,他才敢安營紮寨,忍不住大哭道:“我從海上起兵以來,都是依靠柺子馬取勝,現在卻被岳飛破滅,從此休完了。”韓常等人勸解了他幾句。金兀術又轉悲為恨道:“我要再添兵力和他一戰,誓決雌雄。”於是金兀術收集敗兵,再從汴京調到生力軍,又來決戰。

岳飛得報,只率領四千騎士兵,攻打敵營,又把金兀術殺敗。金兀術更加憤怒,於是匯聚了十二萬大軍,轉攻臨、潁。楊再興正好率騎兵三百人,巡邏到了這裡。他遠遠望見金兵到來,也不顧敵多我少,當即突入敵陣,左挑右撥,殺死金兵二千人,以及金國萬戶撤八孛堇千戶百人,金兀術見他來勢甚猛,於是率兵佯退,誘楊再興來到小商橋,一陣亂箭,將楊再興射死。

楊再興歸降岳飛之後,屢破強敵。等他被射死小商河時,張憲趕去救援,早已來不及,只能把金兀術打跑。張憲找到楊再興屍體,拔出箭鏃,有二升之多,不覺淚流滿面,急忙馳報岳飛。岳飛得報,悲悼不已。岳飛收淚後,見嶽雲在側,連忙對他說道:“金兀術雖然敗走,必定還會攻打潁昌。那邊只有王貴一人把守,恐遭挫折,你速去增援!”

岳雲應聲而去。嶽雲剛到潁昌,果然就看見金兵來到。原來郾城之戰後,金人不甘失敗。金兀術率十萬步兵和三萬騎兵攻潁昌。王貴、岳雲分率精騎與金軍戰於潁昌城西。岳雲與王貴左右夾擊,十戰十勝。

金兀術的女婿夏金吾握刀來相迎,戰未數合,被岳雲一錘打死。岳雲又以騎兵作正面攻擊,步兵分左、右兩翼,以抗金軍騎兵。潁昌之戰,岳家軍“無一人肯回顧”,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大敗金軍,斬金軍五千餘人,俘士卒二千餘人、將官七十八人,獲馬三千餘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金兀術無奈,只得被迫退回開封,接連的失利使他哀嘆道:“我從沒有如今日屨見失敗!”金軍大將韓常也不願再戰,派密使向岳飛請降。與此同時,太行兩河的豪傑和岳飛部將梁興一起,也接連打敗金兵,奪回了懷、衛諸州。太行道路斷絕,金軍大為恐懼。

岳飛被大河南北頻傳的捷報所鼓舞,他對部屬說道:“今次殺金人,直到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岳家軍全線進擊,包圍開封。張憲與徐慶、李山等諸統制從臨潁縣率主力往東北方向進發,又擊敗五千金軍,追擊十五裡。同時,王貴自潁昌府發兵,牛皋也率領左軍進軍。

金兀術以十萬大軍駐紮於開封西南四十五宋裡的朱仙鎮,希圖再次負隅頑抗。岳飛進軍朱仙鎮,與金兀術對壘列陣。嶽

飛派遣背嵬軍五百騎,先驅殺入。北方人叫酒瓶為嵬,大將的酒瓶,必令親信人揹著,故韓、嶽都取為親隨軍之名。背嵬軍把金兀朮的陣勢衝動,再被岳飛挺槍躍馬,衝入陣內,眾將各奮勇向前,金兀朮沒法遮攔。真似猛虎入山,神龍攪海,蝦蟹當災。金兵十死了六七,金兀朮也幾乎喪命。幸虧他轉身得快,一口氣跑回汴京,才得保全性命。岳飛遣人修治諸陵,一面聯絡河北義士李通等,準備剋日會師,直搗黃龍。

金兀朮敗回汴京,再召集眾將商議整軍迎敵。可是諸將都垂頭喪氣,不敢言戰。金兀朮又傳檄河北,調集各路兵士,也沒人到來。這時中原一帶,如磁、湘、澤、潞、晉、洚、汾、隰等地,很多人響應岳家軍,到處懸掛嶽字旗幟,父老百姓,爭備送糧,饋送義軍。

金陵將烏陵噶思謀,及統制王鎮,統領崔慶,偏將李凱、崔虎、葉旺等,也都有意投降宋朝。還有龍虎大王以下的將官忔查、千戶高勇等人,也秘密接受了岳飛的旗榜。金兀術自知危急,長嘆道:“我自帶兵以來,從來沒有過這等敗績。現在已到這般地步,還有什麼話可說!”

金兀術隨即帶領親兵,乘馬想渡河北逃。他剛要出城,忽然有一個書生,叩馬勸諫道:“太子毋走!嶽少保且退!”金兀朮在馬上答道:“嶽少保只用五百騎,能破我兵十萬。汴京人士,日夜望他到來,我難道坐待俘囚,不管生死嗎?”書生笑道:“太子說錯了。從古來就沒有權臣在內,大將能立功於外。嶽少保尚且不免,怎得成功哩?”這書生幾句話,提醒了金兀朮。他便返轡回入,仍留在汴京。

與此同時,秦檜和趙構也在暗中策劃岳飛撤軍之事。他們謀劃的重要步驟是,讓張俊從亳州退還壽春,命令韓世忠穩守淮東,不得繼續前進,駐屯順昌的劉錡遠調江南太平州等等。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置岳飛於側面受敵、孤軍無援的境地。就在郾城大捷捷報報上朝廷的時刻,秦檜串通張俊、楊沂中,策動並唆使諫官羅汝楫向趙構上疏,說道:“兵微將少,民困國乏,嶽某若深入,豈不危也。願陛下降詔,且令班師。”趙構順勢降詔,令岳飛班師。

此時氣吞金虜的嶽元帥,正要召諭諸將,整裝出發。忽然有朝廷使者到來,催促岳飛班師。岳飛問朝使者道:“這是什麼緣故?”使者答道:“秦丞相與金國議和,已經有了頭緒,所以請少保回朝。”岳飛憤然說道:“恢復中原,已經十得七八,為何中途班師?”朝使默然而回。

岳飛鑑於當時完勝戰局,上書爭辯,大略為:“契勘金虜重兵盡聚東京,屢經敗衄,銳氣沮喪,內外震駭。聞之諜者,虜欲棄其輜重,疾走渡河。況今豪傑向風,士卒用命,天時人事,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圖之。”

秦檜得到岳飛的上奏,非常懊惱

。秦檜攛掇趙構連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飛速回。這金牌是牌上寫著金字,凡是遇緊急命令,就用此牌。岳飛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詔,詔旨措辭嚴峻:命大軍即刻班師,岳飛去臨安朝見。

岳飛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不禁憤惋泣下:“十年之力,廢於一旦!”然而在趙構的高壓下,岳飛不得不下令班師。百姓聞訊攔阻在岳飛的馬前,哭訴說擔心受金兵報復:“我等戴香盆、運糧草以迎官軍,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輩無噍類矣。”

岳飛無奈,含淚取詔書出示眾人,說道:“我食君祿,盡君事,既奉君命,不敢擅留。”百姓聽了岳飛的話,頓時哭聲震野。岳飛於是下令道:“願從我去的人,速去整裝,我會再等候五日。”大眾齊聲應命。大軍班師鄂州,岳飛則往臨安朝見。北方忠義軍孤掌難鳴,金兀術回到開封,整軍彈壓,又攻取了被宋軍收復的河南地區。岳飛在班師途中得知噩耗,不由仰天悲嘆:“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岳飛因此上奏,請求罷免兵權,趙構卻不肯答應。接著岳飛由廬州進京覲見,趙構裝模作樣地問了問戰況,安慰了幾句。岳飛只是叩頭拜謝,並不道說自己的戰功。退朝之後,岳飛靜待命令。秦檜又派遣使者令韓世忠等,也罷兵回鎮,還貶秘閣修撰張九成等人的官階。

張九成一向不主張和議,到了此時和同僚喻樗、陳剛中、凌景夏、樊光遠、毛叔度、元盥等六人,一同被降職,秦檜專意與金人議和。金兀朮留屯京亳,出入於許、鄭各州,調集兩河軍與舊部,共有十餘萬人,準備再圖大舉。撤離喝攻打涇州不克,於是轉而攻破慶陽、河東。經略使王忠植率兵去救援,被叛將趙惟清所擒,送到了金軍裡,王忠植不屈遇害。

金兀術聽說慶陽得手,也向南進軍,攻陷壽春,又渡過淮河進入廬州。趙構詔令張俊、楊沂中去救淮西,岳飛進駐江州,還令韓世忠、劉錡也督兵出援。 張俊準備分軍守南岸,王德說道:“淮河是長江的屏障,棄淮河不守,這是唇亡齒寒啊。敵軍從數千裡外遠來,糧道肯定不繼,趁他們尚未準備好進攻,可以挫他們的士氣;如果耽誤了戰機,淮河一帶就非我們所有了。”

張俊猶豫不決,王德堅持道:“我父子願意先渡江,待攻下和州後北渡。”張俊於是准許王德立刻渡江,張俊率軍隨後。王德在渡江時說:“明天在和州吃早飯。”果然在夜間攻下和州,早晨迎接張俊大軍進入。金軍退保昭關,又被王德打得敗逃。追至柘皋,與金人隔石梁河對峙。當地地勢平坦,利於騎兵作戰。適逢大雨,河水暴漲,金軍毀橋以阻止宋軍渡河。

當時劉錡也自太平渡江,與張俊、楊沂中商議,圖謀收復廬州。劉錡先引兵出清溪,兩戰兩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