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趙構倉惶逃海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杜充卻深居簡出,不做準備,岳飛泣諫道:“胡虜大敵,近在淮南,睥睨長江,包藏不淺。臥薪的形勢,沒有超過這個時候的。而相公卻終日宴居,不理會兵事。萬一敵人窺見我軍的鬆懈,乘機舉兵攻打,相公既然不親自作戰,能保證到時諸將捨命作戰嗎?諸將既不用命,金陵一旦失守,相公還能在這裡高枕無憂嗎?雖然我以孤軍效命,對國家也於事無補啊!”但岳飛的苦諫也無濟於事。

聽到金軍渡江的訊息後,杜充只派都統制陳淬率岳飛、戚方等將統兵二萬奔赴馬家渡,又派王?的一萬三千人策應。十一月二十日,陳淬率軍力戰,岳飛率右軍和金國漢軍萬夫長王伯龍部對陣。但王?臨陣逃跑,陳淬戰死,諸將都逃走了。只有岳飛挺槍躍馬,奮力衝突。金兵不敢近身,只好由他馳驟。可各軍已經敗潰,單靠岳飛一軍,終究眾寡不敵,沒奈何只得麾眾殺出,擇險立營,為自保計。

杜充接到馬家渡的敗報後,率領親兵三千棄城逃到江北的真州,住在真州長蘆寺。真州守將向子忞勸杜充由通州、泰州一起去浙江和趙構會合。但是杜充此時已經有了二心,拒絕了向子忞的建議。金兀術即讓唐佐寫信勸降,並派人告訴杜充道:“如果投降,就把中原封給你,如同張邦昌故事。”

杜充大喜過望,於是暗中回到建康。剛好金兀朮來到城下,杜充立即與守臣陳邦光、戶部尚書李梲,開城迎降,拜於道旁。趙構得知杜充投敵居然還“不食者累日”, 說道:“朕待杜充不薄,讓他從庶人到官拜宰相,可以稱得上厚恩了,因什麼緣故反叛?”下詔削去杜充爵位,將其子杜嵩、杜巖、杜崐、女婿韓汝流放廣州。

金兀朮進城,所有官屬都投降了,只有通判楊邦乂用手指在衣襟上血書“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十個字。金兵牽他到金兀朮面前。進兀朮見他血書,心下倒是敬佩,因此婉言勸他歸降,不失官位。他又大罵求死,金兀朮不得已,將他殺害,事後還嘉嘆不已。

這時的趙構早已魂飛天外,急忙召來呂頤浩商議道:“怎麼辦,怎麼辦?”呂頤浩說道:“萬不得已的時候,不如乘船入海。敵人善於騎馬,卻不習慣坐船。等他們退去,我們再回兩浙。彼出我入,彼入我出,也是兵家的奇計。”趙構一聽,大聲喊好,於是向東逃到明州。

金兀朮乘勝南進,從建康奔廣德,越過獨松關,見關內外空無一人,於是笑著對部眾說道:“南朝只要用數百個羸弱之兵,扼守住此關,我等就不能容易度過了。”金兀術當下直抵臨安,守臣康允之棄城而逃,錢塘縣令朱蹕自盡。金兀朮安心入城,立即派遣阿里蒲盧渾率兵渡浙,去追趕趙構。

趙構聽說金兵快要追來,急忙乘船入海,留下參知政事範宗尹,以及御史中丞趙鼎,駐守明州。剛好張俊從越州到來,奉命為明州留守。趙構還親付手書,有“捍敵成

功,當加王爵”等話。呂頤浩上奏令從官以下,行止聽其自便。趙構說道:“士大夫當知道義理,豈可不與朕同行?否則朕所到處,幾乎與盜寇相似。”於是郎官以下,大多跟隨。還有嬪御吳氏,也穿著戎裝隨行。

吳氏是開封人,父親叫吳近。她父親曾經夢到了一個亭子,匾額上寫著侍康二字,亭子兩旁種滿了芍藥,只有一花開放,妍麗可愛,他醒後,卻不知是什麼徵兆。吳女長到十四歲,生得秀外慧中。趙構在康邸的時候,把她選來充當侍女,頗加愛寵。吳近也因此得任武翼郎,才知道侍康的夢兆,確有徵驗。

等趙構逃奔江、浙,只有吳氏不離左右那。她不僅介穿甲冑而馳,而且知書識字,過目不忘,算是一個才貌雙全的淑女。此時隨趙構逃去海上,先到定海縣,接著到昌國縣。途中有白魚跳入船裡,吳氏指著白魚稱賀道:“這是周人白魚的祥瑞。”趙構大悅,當即封吳氏為和義郡夫人。

不久,將近臘月。趙構接到了越州被攻陷的訊息。於是他不敢上岸,直接逃避到了溫、臺,悶坐在船中過了一個年。到了建炎四年正月,又得到了張俊的捷報,這才敢移船靠岸,暫時停泊在台州境內的章安鎮。過了十餘日,趙構聽說明州又被金兵攻陷,他非常驚慌,連忙令水手駕起船隻,直向煙波浩渺的大海里,飛速逃去。

原來金將阿里蒲蘆渾帶領精騎,一路向南追趕趙構,很快到了越州。宣撫使郭仲荀逃奔溫州,知府李鄴投降。蒲蘆渾留下偏將琶八守城,自己率兵繼續追趕。琶八送金軍出征,將要回城的時候,忽然有一塊大石頭飛來,與他的頭顱相距只有一尺。他急忙躲閃,僥倖沒有被擊中。他當下喝令軍士,拿住刺客。

那刺客大聲喊道:“我是大宋衛士唐琦。恨不能擊碎你的腦袋。我今日死了,仍然是趙氏之鬼。”琶八嘆息道:“假如人人像他,趙構何致如此?”接著他又問道:“李鄴是主帥,還是舉城迎降了。你又是什麼人,敢對我下此毒手?”唐琦厲聲說道:“李鄴為臣不忠,應該碎屍萬段。”

他說到這裡,看見李鄴在一旁,怒目說道:“我每月只受了一石米,卻不肯悖主。你享國厚恩,卻甘心降虜,還算得上是人麼嗎?”琶八令人把他牽出斬首。唐琦到死,依然不絕口。

阿里蒲蘆渾離開越州,渡過了曹娥江,來到明州西門。張俊派遣統制劉保出戰,劉保敗回城中。張俊再派遣統制楊沂中,以及知州劉洪道,水陸並擊,眾人殊死力戰,殺死了金人數千名。這日正當除夕,楊沂中等人殺退敵兵之後,這才入城會飲。

楊沂中字正甫,代州崞縣人。楊沂中出身將門,他的祖父楊宗閔,曾任永興軍路總管,與唐重一同守衛永興,金軍攻陷城池,迎敵戰死。他的父親楊震曾知麟州建寧寨,也在抵禦金軍時戰死。

楊沂中身材

魁梧,性情沉鷙,少時機敏,力氣超人。他曾經慨然地對人說道:“大丈夫應當用武功博取富貴,怎能俯首貼耳成為腐儒!”於是學習孫武、吳起兵法,他還擅長騎射。

宣和末年,山東、河北群盜四起,楊沂中應募從軍平叛,積功至忠翊郎。靖康元年,金軍第二次圍攻汴京,楊沂中與張俊、田師中隨信德府守將梁揚祖率萬兵入援,成為張俊部屬。趙構向張俊詢問將領,張俊以楊沂中答對。

趙構召見楊沂中,賜給他袍帶。當時元帥府正值草創之時,楊沂中晝夜護衛趙構的寢帳,沒有片刻離開旁邊。趙構也知道他忠誠謹慎,因此非常親近信任他。巨盜李昱佔據了任城,官軍久攻不下。楊沂中率領數名騎兵衝入敵陣,擊殺數百人。

趙構登高望見,楊沂中甲冑全部變成紅色,以為他受了重傷。趙構召他前給自己觀看,其上滿是敵人的鮮血。趙構加以激勵,並賜飲酒,說道:“飲此血酒。”楊沂中請求再去,被趙構阻止。楊沂中說道:“這些盜賊已經破膽,將被擒拿了。”於是大破叛軍,收復任城。以功遷任閤門祗候。

建炎二年,楊沂中在嘉興征討賊寇徐明,率先登上城牆。主將準備屠城,楊沂中極力勸阻,只殺首領,嘉興賴以保全。其後,他又被調任榮州刺史。趙構渡過長江後,楊存中率勝捷軍隨從張俊守衛吳門。苗劉之亂發生之後,趙構被叛軍軟禁,楊沂中又隨張俊前往勤王。

元旦這日,當時西風大作,金兵又來攻城,仍然不能攻下。次日,金軍增兵猛撲,張俊、劉洪道親自上城督守戰。他們還派遣兵馬偷襲,殺傷了大半金兵。殘兵敗逃到餘姚,派人向金兀朮求援。過了四日,金兀朮大軍來到,還是由阿里蒲蘆渾督率進攻。

張俊竟然膽怯起來,出城逃去了台州。劉洪道也驚慌而逃,城中無主,當然會被金兵攻入,大肆屠掠。金國乘勝進破昌國縣,聽說趙構在章安鎮,急忙派水師力追。過了三百餘裡,卻沒有看到趙構的蹤跡。偏偏來了大船數艘,趁著上風,來擊金兵。金兵船小力弱,眼見不能取勝,只好回舟逃跑,被那大船中的宋軍,痛擊了一陣。那船中主帥,卻是提領海舟張公裕。張公裕擊退金兵,返報趙構。趙構大喜,這才回船停在溫州港口。

翰林學士汪藻,因為見諸將無功,上奏請求斬殺敗將,以振士氣,此外量罪加貶,令他將功贖罪,趙構不從。幸好此時金兀朮已經飽欲,引兵回到臨安。金兀術縱火焚掠,將所有金帛財物,裝了數百車,取道秀州,經過平江。留守周望逃入太湖,知府湯東野也q逃走了 金兀朮大掠而去,直奔常州、鎮江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剛好遇到浙西制置使韓世忠,在鎮江等著,專門截了金兀朮的迴路。金兀朮見江上佈滿戰船,料知不便渡河,於是派遣使者來到岳飛處通問,且約戰期。韓世忠批准來書,即於明日決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