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百零九 似曾相識燕歸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日暮時分,眾人的魚已經釣得差不多,丫鬟們生起火堆,搬出小案、坐墊,把糕點酒水都擺放到位。

僕役丫鬟很少,數量還沒主人客人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河東戰事膠著的時候,但凡有修為的都去了軍伍。

眼下趙氏不僅庫房空空蕩蕩,金銀財寶沒了幾個,府上莊子裡的人手都只是勉強夠用,再無之前七八個丫鬟僕人服侍一個人的情況。

釣得魚最多的不是趙寧,而是趙玄極跟軒轅老頭,這兩人不愧活得最久,垂釣的時候最能穩得住。排在後面的也不是趙寧,而是干將莫邪兩人。

依照趙寧一開始的估計,老闆娘跟書生坐在一起,那不擼起袖子打起來,把魚餌打到天上去,就算是破天荒的難得景象。

可讓他意外的是,今日垂釣,兩人並未互相吹鼻子瞪眼,反而相處得極為和諧,莫說沒有拳腳相向,連大著嗓門互相鬥嘴都沒有。

書生主要負責垂釣,老闆娘則幫著取魚、準備魚餌,手上沒活計的時候,老闆娘就坐在書生旁邊,胳膊撐在膝蓋上雙手託腮,安靜的望著水面。

換魚餌的時候,兩人偶爾對視一眼,竟然還互相一笑,溫暖柔和,無限美好,恰似面對人生第一個情人的十幾歲少男少女,看得趙寧直打寒顫。

眼下眾人在一個個小火堆前坐了,老闆娘幫著書生處理魚的內臟,一起把它們串上串子,合作得分外嫻熟默契,而後一個翻轉燒烤,一個負責新增調料。

老闆娘間或在旁邊的小案上倒一杯酒遞給書生,而後者則等著對方一起舉杯,濃情似蜜的作派,好似全世界就只剩了他們兩個人,歲月靜好得一塌糊塗。

趙寧實在無法再看不下去,這兩個人擱在一起竟然不打不鬧,叫他非常不習慣,忍不住問身旁的楊佳妮:“他們的關係什麼時候變得這般融洽了?”

這是青竹山之役後他第一次回晉陽,上次離開時,老闆娘跟書生還不能下床,所以是首次看到兩人在一起的景象,楊佳妮因為距離晉陽近,倒是經常往來。

楊佳妮順手從趙寧的魚簍裡拿出一條魚,串在自己手裡的串子上,理所當然地道:

“不融洽還能怎麼樣,都沒了修為,已是手無縛雞之力,想打架都只能互相扯頭髮,那給人看見了多丟臉,還不如換個心態面對生活面對彼此。”

趙寧張了張嘴,發現自己啞口無言,這道理實在是無法反駁。

彼此是強人的時候你爭我鬥,彼此都成了弱者就只能相互依靠,生活狀態決定各自心態......楊大將軍果然大智慧,隨便一句話都有這麼深刻的哲理。

趙寧朝楊佳妮豎起大拇指。

被趙寧誇獎,楊大將軍挑了挑眉,不無得意,順手扒拉了一下跳到她腿上,伸長了脖子跟爪子,一雙大眼睛格外熱切,想要去夠火堆上的魚的橘貓。

自從眾人開始釣魚,莊子內外的貓便聞風而動湊到了跟前。趙寧釣起來的第一條肥魚,便不知什麼時候消失在了水桶,後來楊大將軍不得不親自保護。

現在大家開始烤魚了,附近的貓便更多,有的圍在眾人身邊,一動不動盯著火堆上的美食,不時想要火中取栗,被燒了毛髮好似也沒知覺,直到被人架開。

有的則繞著魚簍不停打轉,不時以閃電般的速度撲過去,跟護衛魚簍的丫鬟鬥智鬥勇。

這部分叫的也最是歡實,彷彿在控訴兩腳獸們膽大包天的惡行,鍥而不捨的準備下一波攻勢。

趙寧一條魚才烤到一半,紅蔻便一臉沮喪的靠了過來,原來是她手裡的魚已經烤糊,還把自己弄得鼻子臉頰都是黑灰,也不知道是如何辦到的,現在只能指望趙寧。

這小姑娘除了修行天賦驚人,對其餘的事實在沒什麼天分,跟楊大將軍一起上街都能自己走丟,升上半空飛來飛去一個時辰,都不能找到趙氏大宅。

楊佳妮若是帶她出去玩,都必須牽著她的手,要是鬆開一時半刻,再回頭就別想找到人,基本只能看到一個人影在城頭上空一圈圈盤旋。

眼看紅蔻已經放棄了自己動手,打算做個單純的吃貨了,趙寧招招手,讓丫鬟端一盤糕點過來,先給小丫頭解解饞。

這麼些年過去,小丫頭也沒見長個子,依然是豆蔻少女的樣子,粉雕玉琢的臉還有未褪盡的嬰兒肥,讓趙寧很懷疑她的真實年齡。

青竹山之役後,紅蔻雖然傷得沒那麼重,不至於沒了修為,但傷勢復原後,卻始終停留在王極境中期,也不知往後會是個什麼情況。

想要解饞的非只紅蔻,還有三三兩兩垂涎大魚

小魚而不得的橘貓狸花貓各種貓,糕點盤子剛落入她手裡,眨眼就被分給了小夥伴們,倒是讓周圍安靜不少。

相比之而言,狗子們就本份很多,它們雖然聞香而來,但行動很有規矩,各自選定了最能給自己分享食物的主人後,便吐著舌頭安靜蹲在一旁等待。

在盯著主人手裡的烤魚之餘,它們還知道時不時看一眼主人,露出憨憨傻傻的笑容,尾巴討好般搖得格外歡快,就差沒表演個節目來助助興。

烤魚好不容易入了口,楊大將軍吃得嘴角流油,作為一個精於吃道的高階食客,不忘正經品評:

“北方的魚到底不如江南的好,少了幾分嫩滑鮮香,如果是在揚州,今晚咱們都不用吃別的,一個全魚宴配上美酒,就足以讓大家盡興陶醉。”

趙寧對美酒美食沒什麼執著,在十六歲之前,他倒是很在乎這些,那是為了體現一個頂尖紈絝的格調,十六歲之後滿腦子都是家國戰爭,哪還顧得其它。

他道:“揚州的魚我也是吃過的,的確美味,不過晉陽的魚也有晉陽的好,習慣之後便能發現另有風味。”

作為一個本地人,當然要維護本地的魚。

楊佳妮並沒有真正跟趙寧分出南北魚類誰優誰劣的意思,眼神閃爍一陣,語氣有些異常的悠悠道:

“國戰前你雖然到過揚州,吃過我家的魚,但此一時彼一時,說不定下回再去,會發現滋味已經不同於之前。”

趙寧微微一怔,發現了楊佳妮話裡的別樣意味。

不等他說什麼,楊佳妮一邊慢慢吞吞的吃著晉陽的魚,一邊頭也不抬狀似隨意地問道:“你準備何時再去品味揚州的魚?”

趙寧知道,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楊佳妮問的,其實是在眼前這種局勢下,趙氏接下來會做的打算。彼此都是明眼人,很清楚國戰之後,皇帝必然馬不停蹄削弱世家權柄,分化各個世家陣營。

如果趙寧回答很快去,那就是謀求趙氏跟楊氏結成生死同盟,未雨綢繆多作佈置,一起應對接下來的世家危局。

這個回答的另一層意思,無異於結伴對抗皇權。

在必要的時候,甚至是不吝造反!

在雲波詭譎、暴雨將至的形勢下,如此重大且關係兩家命運的決策,必然要有強力紐帶,可以讓兩家消減後顧之憂,更堅定的信任彼此。

這個紐帶,是家族公事,也會是私事。

趙寧口吻如常:“江南天高雲闊、河流萬里,有的是揚州之魚的遨遊之處,再過幾年,今日的小魚也會成為大魚,筋骨強健更添風味。

“到了那時,我應該會去再品嚐一番。”

楊佳妮神色不變,嗯了一聲,算是回應。

紅蔻吃得唇紅牙紅,看看趙寧又看看楊佳妮,沒太聽明白他倆在說什麼。只是在兩人都不再說話後,莫名的心有所感:有什麼東西在這一刻變得不一樣了。

她的小腦袋能想通的複雜之事不多,只是覺得氣氛怪異,便索性不去在意這些,也再不跟兩人說話,轉而把自己吃得還剩的半條魚,都送給了腳旁的橘貓。

手裡沒了吃食,紅蔻有空閒抬起頭,左右看上一看。

夏日的晴朗夜空,有著一年中最璀璨深邃的星海,世間萬重山水無數樓臺,能與之媲美者幾乎沒有。這是僅僅是看上一眼,都會讓人心神寧靜曠遠的畫卷。

微風拂過汾水掠過野花,帶著若有若無的清淡香味,在愉悅的人們身邊縈繞蔓延,於貓跳犬吠的動靜裡,愈發襯托得今夜如夢如幻。

紅蔻看見頭髮花白的趙玄極跟放浪不羈的軒轅老頭,舉杯暢飲開懷大笑,好似並沒有失去修行者最在乎的修為;也看見老闆娘與書生淺笑不止,推杯換盞。

丫鬟僕人們託著盤子穿梭其中,不時被腳下的貓與狗絆得差些摔倒,卻也沒誰真的氣惱發怒,依然跟身旁的同伴有說有笑。

這一瞬,紅蔻忽然領悟道,人間最極致的美好,或許在尋常生活普通事物裡,在親朋好友的閒話家常中。眼前所見,大概便是人間最值得留戀之處。

她情不自禁的想著,要是這樣的宴席可以日復一日的重續,要是眼前的人能夠年復一年的相聚,永遠沒有離散的那一刻,那該是有多好。

......

翌日,晉陽城外,十里長亭,有人端起離別之酒,送故友遠行。

今日要走的,是干將莫邪兩人。

眾人飲下送別酒,趙玄極略顯傷懷的道:

“昔日國戰危急,大廈將傾,萬民陷於水火

,皇朝淪入漫漫黑夜,是有兩位跟軒轅先生、紅蔻姑娘持劍仗義而來,我等齊心合力,方才挽狂瀾於既倒。

“四年兩戰,我們都失去了修為,代價不可謂不沉重,如今皇朝光復河北,北賊倉惶遠遁,正是大功告成名揚天下之時,兩位卻要離開......

“天下雖廣,俠之大者,有更勝於諸位者乎?”

老闆娘低眉莞爾,溫婉賢淑:

“趙公言重了。若論俠義,五年國戰,死傷百萬,哪一個沙場悍勇不是俠之大者?我們應時而來,時過而去,尚能保得完整之軀,已是僥天之幸。

“至於揚名天下,何值一提?”

趙玄極未置可否,只是感慨道:“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度把酒言歡了。”

鬍渣明顯的中年書生,聞言慨然笑道:“天下之所以如此廣闊,便是為了讓人仗劍遠遊,若不能縱覽美景飽嘗美食,豈不是辜負了昊天造物?

“至於聚散離合,不過尋常事爾,若是有緣自能再會,不必耿耿於懷。”

說到這,兩人向送別眾人抱拳:“諸位珍重,就此別過。”

趙玄極、趙寧、楊佳妮、軒轅老頭、紅蔻等人,俱都一起抱拳:“後會有期。”

長亭的屋簷下,趙寧望著中年書生接過老闆娘的包裹,背在自己背上,牽馬並肩而行,如神仙眷侶一般,在大道旅人中漸漸遠去,心頭忽生羨慕嫉妒之情,久久不曾收回目光。

若無家國牽絆、俗世糾纏,他亦想如對方一樣,竹杖芒鞋輕勝馬,沒有圖謀沒有算計甚至沒有目的地的探訪五湖四海,仔細見識感受這自己浴血百戰、殫精竭慮保衛的天下,到底是怎樣一番如詩如畫。

......

乾符十七年,秋。

趙寧終於再度見到了雄闊厚重,如巨龍般盤身的燕平城。

歷經血火易手,它還是如往常一樣,在浩瀚藍天下、蒼茫大地中靜靜矗立,歲月好像不曾流逝,城內城外似乎不曾屍積如山,人們亦不曾在這上演愛恨糾纏。

立馬城前,在略顯晃眼的陽光下,趙寧有剎那的恍惚。

前世今生,離開歸來再離開再歸來,一切好像是發生在昨日,又似乎只是昨夜的一場夢。

一座座城池的血戰拼殺,一道道烽煙的升騰熄滅,一個個呼喊倒下的戰士,一聲聲金戈交鳴馬嘶劍吟,在光影中迷亂了形狀,於剎那間在腦海中沸騰湮沒。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所謂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命運無常人生厚重,不外如是。

咳嗽聲從背後傳來,趙寧聽到了趙玄極滄桑老邁的聲音,他調轉馬頭,回到趙玄極乘坐的馬車前,隔著窗子聆聽對方接下來的話。

“五年國戰,如夢如幻,趙氏歷經艱辛搏殺,族人子弟死傷無數,今日終於重歸燕平,得以再繼前業。

“江山依舊歲時改,桃李欲開煙雨昏。寧兒,此番歸來,你可明白我趙氏該如何自處?”

趙玄極的咳嗽聲幾度起落,為這番話平添了幾分力量與蒼涼。

趙寧默然無言。

朝廷早已先一步回到了燕平,一系列詔令先後下達。與趙氏密切相關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宋治拜楊佳妮為淮南節度使,出鎮金陵。

是跟楊氏多有過節的吳氏的根基之地金陵,非是楊氏的根基之地揚州。

趙玄極似乎預料到趙寧會沉默以對,也沒有多作等待,神色滄桑的道:

“你要記住,趙氏是忠義之家。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是;在朝堂之上如此,在時人眼中如此,在史書記載裡更是如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趙氏族人,立身堂堂正正,不僅大節不虧,小處也要無過,上不負聖人明君,下不負黎民百姓,中無愧第一將門之名。

“惟其如此,趙氏方能屹立千年,百世不倒。

“你可明白這其中的深淺與道理了?”

趙寧眼神變幻,垂首應諾:“孫兒明白了。”

趙玄極點點頭,在咳嗽聲中拉上了視窗簾子:“入城。”

趙寧策馬前行,回到隊伍領頭的位置。再看燕平城高聳入雲的城樓時,他眉宇間的鋒芒猶如萬箭齊發!

五年了,離開燕平整整五年,浴血拼殺了整整五年!這五年之中,沒一天不是如履薄冰,沒一戰不是如在懸崖。

五年之後,國戰已勝,前世沒做到的事,這一世做得無可挑剔!個中心結盡數消去,他終於再回燕平。

舉起手臂,趙寧中氣十足的聲音響如戰鼓金戈:“入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