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三五四 棋子(新書已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新書《高武:從覺醒妖王血脈開始》已更新三萬多字,歡迎移步一觀。

......

自從大戰開啟,圍在夏啟跟前的人就很多,這一個月先鋒大軍連戰連捷擴土千里,上趕著在夏啟面前晃悠的人就更多了。

且不說八大氏族的另外幾家,就連一個個中等偏上的貴族都迫不及待跟夏啟表忠心,安邑、帝丘兩地的貴族都沒落下。

隨著夏啟壽元將盡,前面這些年對方已經很少露面,不怎麼搭理俗事的背後,恐怕也有他說話越來越不管用的原因。

而彌補那塊權力空白的正是黃文嶽與梁正蒙。

可以說,他倆提前享受了一部分本該屬於君王的待遇。

而現在,黃氏、梁氏兩族不說門可羅雀,至少是跟門庭若市的夏氏無法相提並論。

彷彿眾人都在一夜之間驚醒:原來夏啟才是那個中原之主,是他們應該效忠、奉承的物件!

黃文嶽、梁正蒙得到夏啟允許,在城主府的花園見到對方時,後者正跟一眾貴族族長們有說有笑地賞鑑園林。

夏啟說那片假山不錯,貴族們便說那假山如何巧奪天工,夏啟多看了池水裡的荷花一眼,立即就有人上前誇讚荷花的清新脫俗。

先‎​​‎​‏‎‏​‎‏​‏‏‏前那些中層貴族都是這麼奉承黃文嶽、梁正蒙的,那時候他倆只覺得神清氣爽、無比受用。

但現在看著那些傢伙轉而去阿諛別人,黃文嶽、梁正蒙便感覺心裡膈應直犯噁心。

兩人來到夏啟面前,見過禮後簡單問候兩句,便直接把話題拉到了對兇獸的戰爭上,多餘的場面話半句不想多說,場面戲半點不想唱。

直到此時此刻,黃文嶽、梁正蒙依然傲氣十足。

在他倆看來,他們跟夏啟仍是分庭抗禮的局面,犯不著過多低頭。

言談沒兩句,黃文嶽、梁正蒙說明來意:請戰。

一開始夏啟表現得很是隨和,不僅准許了他倆的參戰請求,還不吝當眾褒獎他們願意為人類而戰的勇氣與擔當,說他們可以做天下貴族的表率。

但當黃文嶽、梁正蒙提出要佔據中軍位置,接替先鋒大軍的職責,作為核心力量承擔下一階段先攻、主攻任務時,夏啟的眼神發生了變化。

他的態度轉變並不明顯,只是說眾貴族近來踴躍請戰,都提出了要擔當重任的意思,他已經許出了相應位置,而黃文嶽、梁正蒙來得晚了些,黃氏、梁氏兩支隊伍怕是只能作為輔助。

夏啟這番話說完之後,在場的大小貴族們相繼附和。

眾人爭相發言,表示自己是先來的,已經在夏啟這確定了自家在下一階段主力大軍中的職位,現在總不能黃氏、梁氏一開口,就隨隨便便把他們的位置搶走。

一時間,黃文嶽、梁正蒙頗有犯了眾怒,要被群起而攻之的跡象。

兩人的處境可謂不妙。

然而兩人不以為意,絲毫不懼。

黃文嶽淡淡地道:“前一階段先鋒大軍是取得了不少戰果,這是天大的好事,然而福兮禍之所伏。

“十萬大軍一個月時間在荒郊野嶺突進千里,已是孤軍深入。

“之前兇獸沒有出動頂級戰力,現在他們眼看著我們要狂飆猛進,肯定會儘快組織反擊力量,到時候天人境大舉現身,天外境坐鎮戰場,諸位要如何應對?”

這話說得有道理,貴族們的聲音小了些。

梁正蒙接過話頭往下說:“本公知道,諸位都是深明大義願意為中原人類奮力拼搏之輩,不會畏懼兇獸。

“但不畏懼不代表要送死,匹夫之勇何足恃?

“沒有天外境主持大局,誰能保證主力會戰不出意外?我們勞師遠徵,深入兇獸領地,一旦主力戰敗,那就會陷

入萬劫不復之地,屆時貽害的就是所有人。”

話說到這個份上,大多數貴族都沒法繼續反駁。

梁正蒙的意思很明確,不給他們主力位置,他跟黃文嶽就未必會盡力與兇獸中的天外境周旋。

追根揭底,戰場上實力為尊,梁氏、黃氏有天外境,旁的貴族沒有,於情於理他們就該擔當主力。

“黃公、梁公是天外境,某與殷侯也是,沒道理只准你們向前,不準我們立功吧?況且某與殷候已經面奏王上,請求作為中軍出戰,二位來得晚了就是晚了,總不能破壞先來後到的順序。”

姬氏族長冷冷出聲。

他雖然是侯爵,地位比黃文嶽、梁正蒙低一級,但對兩人只有禮數上的周到,沒有任何發自內心的尊敬。

這番話引來殷氏族長點頭附和。

黃文嶽嗤笑出聲:“你姬氏與殷氏參與了先鋒之戰,已經在戰場上取得不俗斬獲,現在還有什麼理由佔據主力大軍的核心位置?

“難道就只准你們建功立業,別人都只能跟在後面喝西北風?”

這話說得分外直白、相當不客氣。

梁正蒙同樣報以譏諷:

“人心不足蛇吞象,你們總不能得隴望蜀,一點兒機會‎​​‎​‏‎‏​‎‏​‏‏‏都不給別人留。要是壞了天下公平,失了天下人心,只怕是得不償失!”

對夏啟他倆還需要保持最起碼的恭敬,但對上爵位不如自己的姬氏、殷氏,他倆可就沒有要忌諱什麼的意思了。

姬氏族長與殷氏族長雖然不忿於黃文嶽、梁正蒙的跋扈態度,但卻不得不承認對方說得在理。

到了這會兒,夏啟的臉色已是肉眼可辨的不好看。

對此,黃文嶽、梁正蒙表示喜聞樂見。

夏啟的心思他倆明白,不就是不想給他們兩家在戰場過多表現的機會,不想讓他們兩族獲取過多利益,這才急急忙忙拉著眾多貴族一起,早早地把軍中重要位置分出去嗎?

夏啟是忙活得早,貴族們也配合,可這在黃文嶽、梁正蒙看來完全是瞎忙活。

誰叫他們兩族的實力擺在那?

無論是講道理還是講武力,他倆都能貫徹自己的意志。

更何況,黃氏、梁氏還擁有不少貴族盟友與羽翼,根基深厚的他們並沒有現在就影響力大減,失去多年以來穩固的地位。

就這樣,雙方雖然在接下來的時間又進行了很長時間的爭論、商量,但最後黃氏、梁氏還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

“平原地區適合建城,我們要穩固自己在這片封地的統治,怎麼也得在中心地區建立一座大城,如果趙公願意,我們都把城池建在山間平原如何?

“這樣一來兩城距離近,方便交流往來,真要遇到戰事也能及時相互支援。”

跟趙寧和和氣氣地劃分好封地細節後,心情愉悅的陳明泰提出了這麼一個建議。

這是對雙方都好的事,趙寧自然是點頭同意。

說完封地的事,陳明泰話鋒一轉,跟趙寧分享起河內城要聞:

“三十萬主力大軍今天正式開拔,黃氏、梁氏的隊伍是中軍骨幹,他們這回集中了跟自己利益聯合的貴族,基本把持住了中軍。

“十萬中軍,他們的部曲佔到了半數!”

拋開中小貴族不談,中原八大氏族,再加上帝丘殷氏、安邑姬氏,攏共十大氏族與數量更多的江湖民間力量組成的三十萬大軍,黃氏、梁氏及其盟友硬是佔據了中軍的半壁江山。

其霸道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是第一階段的主力大軍而已,後續還有第二批主力大軍。

“黃氏、梁氏傾盡全力在這三十萬人中謀得了關鍵位置,後續肯定是

要乏力的。”

趙寧露出不以為然之色。

陳明泰嘆息著道:“可他們集中了力量,在下一階段攻勢中就能取得非凡戰果,屆時就不需要太考慮第二階段的主力行動了。”

趙寧默然片刻,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擺出一副頗為煩惡的模樣。

他這副樣子落在陳明泰眼中,讓陳明泰提起的心安然放了回去。

“沒看出什麼就好。”陳明泰暗想。

趙寧當然不是什麼都沒看出來,他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黃氏、梁氏仗著家族的天外境高手,以及在中原貴族裡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力,硬生生搶佔了中軍位置,這很霸道,也很合理。

但趙寧依然覺得可疑。

這不是胡亂猜測,而是他作為局外人,站在更高的位置縱覽全域性得出的結論。可疑的點不是黃氏、梁氏有問題,而是趙寧感覺他們好似兩顆棋子,正在被人擺弄。

有這個實力擺弄他們的,唯有夏啟。

“如果我感覺沒錯,那麼夏啟到底給他們布了一個什麼局?

“後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又會對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我該如何動作,才能讓自身利益最大化?”

念及於此,趙‎​​‎​‏‎‏​‎‏​‏‏‏寧抬首望向西面的廣闊天地,目光漸漸深邃。

一段時間後,同樣是兵分三路的主力大軍抵達前線。

跟先鋒大軍情況不同,這回各大貴族的頂尖戰力大多到場參戰,莫說王極境修行者,連天人境都看得目不暇接。

很顯然,在拋開趙寧這個戰力不算的情況下,主力大軍的實力比先鋒大軍強了不知多少倍,他們的攻勢必然更加兇猛有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由他們掀起的這輪進攻,必將是中原大軍與兇獸的大會戰,甚至可能打出決戰的態勢。

沒兩日,趙寧從夏禾那裡得到訊息,主力大軍已經開始向西進攻。

自此,先鋒大軍不再是先鋒,楚國大軍也好陳國軍隊也罷,都成了戰場上的第二梯隊力量。

這也就意味著趙寧可以隔岸觀火,以較為超然的姿態坐看風雲。

————

新書已在縱橫上傳。

是一本賽博朋克風格的都市異能作品,雜糅了修真、妖族等元素。

書名《高武:從覺醒妖王血脈開始》。

簡介:

“科技與修真的浪潮裡,誰能觸及超凡?秩序與戰亂的夾縫中,又是誰在低語?我看見妖族隱匿於霓虹之後,機甲飛躍在繁華街頭;王侯與邪魔推杯,眾生和鬼怪換盞。

當野心失去原則,科武製造毀滅,超凡帶來罪孽,大廈將傾永夜降臨,誰願意做撲火的飛蛾?

身負妖王基因而不自知的蘇安,在十八歲生日那天原力覺醒,從此於充滿血火與財富的都市開啟了他的崛起之路。如果文明註定消亡,比起做飛蛾,他更願意在敵人的屍體上建立一個新的世界!”

《十國》之後的這兩本書寫得很艱難。

開書時,我用自己想法寫的稿子,都沒在編輯那裡獲得透過,末了只能按照編輯的指導寫。

結果就成了命題作文,開篇雖然有了,但整個故事並不是我擅長,很多時候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往下構思內容。

現在,新編輯尊重我的想法,新書完全是按照我自己的意思塑造,我能放開手腳去寫我擅長的內容。

編輯唯一干涉的是書名。

因此,別的不說,至少我清楚知道新書寫什麼怎麼寫,因此更新速度會快很多,也會穩定得多。

總之,感謝大家的支援與訂閱,本書會繼續更新,只是速度慢些。

新書目前每天兩更,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看看。

再拜頓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