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 30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韓端從小就是同輩之中最出色的, 後來到了外面便連不少年紀比他年長的人也與他平輩論交,同齡人還在和同窗打馬球、踢蹴鞠的時候, 他便已與他們的父輩同朝為官。

在外為官時,韓端也吃過年紀小被人看輕的虧,不過等他在地方上施展開後就沒人敢在輕視他, 碰上的人要麼與他誠心相交要麼對他俯首帖耳。

至於那些執意要和他對著幹的, 自然全都無聲無息地被他打壓下去。

文人報仇, 講究的就是不動聲色置你於死地。

眼前這個小姑娘卻與韓端遇到過的人都不一樣, 這小姑娘膽大心細,很懂得拿捏分寸、把握機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才十三四歲的年紀,竟然已經有這樣的心性,著實叫人意外。

韓端不反感有野心的人, 正相反,他喜歡和有野心的人合作,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把事情辦好,那些整日清談、滿口仁義的人,事到臨頭說不準跑得最快。

既然兩人目標一致,韓端也沒有故意吊著盛景意, 爽快應下盛景意的請求。

盛景意目的達成, 立刻得寸進尺地問道:“等姑娘們出師匯演, 韓府君會去看嗎?”

要是韓端能親自到場,效果比什麼都強,畢竟他現在可是金陵城的一把手,還是無數姑娘的熱議物件。她偷偷瞧了韓端一眼, 覺得韓端露把臉出賣一下色相,說不準匯演當日還能吸引不少女觀眾!

光是做男人生意怎麼夠,經濟學家經常說,女人和孩子才是消費主力!

韓端看了眼盛景意發間綴著的那兩隻小小的玉兔,覺得這小姑娘就是只小兔子,只要沒有危險她就蹦得很歡。

就是不知道遇到危險時她會不會像小兔子一樣瑟瑟發抖。

面對盛景意伸出來試探的小爪子,韓端淡淡笑道:“這個的話,到時再說吧。”他主持一府事務,不是什麼邀約都會應的,倘若盛景意幾人真的能把選角活動辦得有聲有色,他到時當然會去捧個場。可現在談這些還太早了,連花朝節都沒過,《桃花扇》也沒開始往外賣,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盛景意也沒指著動動嘴皮子就請動韓端。她來這一趟的主要目的已經達成,看韓端這態度,估計只要匯演能辦起來他肯定會出席,到時候她們再正式下帖子邀請就好。

事情談完了,茶也喝過了,盛景意擱下手裡的茶杯,起身向韓端告辭。

韓端也擱下茶,起身叫人引盛景意出園。他看著盛景意帶著丫鬟走過不遠處的小橋、穿過岸邊的假山往側門走去,忽地輕輕地笑了起來。

過去來拜訪他的男男女女,只要他沒給逐客的暗示基本都不會提出要走,這小姑娘倒是現實得很,把自己想談的事談完就毫不留戀地告辭。

韓端在水榭中小坐片刻,叫人取來筆墨,提筆寫了封書信封好。

他老師乃是當世大儒,曾開設書院、廣收門徒,這麼多年下來早已桃李滿天下,在士林之中影響力很大不說,拜了這麼個老師,他在朝在野都有不少“同門”。有這樣一重關係在,他對未婚妻自也要多加關懷,一封書信寫得情真意切。

未婚夫妻互通書信,不可太露骨,也不可太疏淡,韓端早已寫得駕輕就熟,轉眼便一揮而就。

他看著紙上那被許多人誇讚過的字,眼底的笑意慢慢淡去。

本質上來說,他與剛才那位小姑娘應當是同一類人。

韓端叫人把書信送去老師家,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這時有人來報說當今陛下與太上皇又起爭執,吵得去當和事佬的昭康長公主又一次犯了頭疾,他半垂著眼,神色淡淡地問道:“這次又是因為什麼事?”

“還是立太子之事。”來報信的人小聲說道,“這兩年各地到處都在傳,瑞慶郡王有痴病,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傻子。”

能作為茶餘飯後談資的,自然不是單純一句“傻子”那麼簡單,大抵就是有人編了不少跟“何不食肉糜”之類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這些故事是先在外面流傳開的,而後才慢慢傳到臨京,等眾人發現時已經傳得人盡皆知。

這些流言當然不是真的,真實情況比這些流言更糟糕,不僅這位瑞慶郡王有痴病,當今陛下還有瘋病,時不時會突然失控。

也不知是不是趙氏的血脈有問題,此前就出過三兩個有這種瘋病的皇帝,輪到當今陛下以後大夥雖然還是心力交瘁,但都已經接受現實。相對之下,立一個有痴病的太子算不得什麼,痴病安安靜靜的,事情都由宰輔來辦,他只需要乖乖坐在龍椅上便好。

按照韓端的計劃,等他年紀再大些、羽翼再豐滿些,便說服祖母讓太上皇同意立瑞慶郡王為太子,將來再尋機讓當今陛下退位,佔個擁立之功,朝中便是他的天下。

現在瑞慶郡王的痴病被傳得人盡皆知,已經有不少人認為立瑞慶郡王為太子必然會導致天下傾覆。

若是放任這種風向蔓延開去,將來必然會影響到瑞慶郡王繼位。

韓端輕輕敲著扶手:“這種事,你們等傳到臨京才發現?”

來彙報的人忙跪地請罪:“屬下無能。”

韓端說道:“算了,這是有人以有心算無心,和你們沒關係。”

瑞慶郡王的情況一般人不可能知情,能傳出去的人必然不是簡單人物。

帝后成婚多年,僅育有兩子,長子早早夭折,如今只剩下瑞慶郡王這個次子。

孫皇后為人強悍善妒,成婚之後便驅散當今陛下的姬妾,後來入主中宮更是肆無忌憚,當今陛下但凡多看誰一眼,她便找由頭把人殺了。

許多人都認為當今陛下的瘋病興許與這個脫不了關係:任誰看到自己想寵幸的美人總在第二天變成屍體擺到自己面前,都會有巨大的心理陰影!

這種情況下,當今陛下自然沒生出別的兒子來。

要說宗室之中有沒有別的人選,當初也是有的。

當年太上皇極為喜愛長子所出的長孫宣義郡王,一度帶到宮中親自教養,後來這位宣義郡王到地方任職之後表現也極為出色,在當地極有人望。

許是因為太上皇對宣義郡王的偏愛助長了當初那位皇長子的野心,皇長子不服太子由弟弟來當,竟私造兵器意圖謀逆。

那會兒朝中不少人都被牽連,連帶剛成婚不久的宣義郡王也被平叛大軍殺死,太上皇傷心之下不再理事,漸漸淡出朝堂,後來更是禪位給太子,自己當起了太上皇。

現在孫家想早些立瑞慶郡王為太子,太上皇不同意,當今陛下也左右搖擺,一直沒拖著沒遂孫家的意。

倒不是當今陛下想立別人為太子,他只有一個兒子,他也想自己的兒子繼承大統,可孫家在朝野的勢力在急劇膨脹,要是立了太子,估計孫家會更加無法無天。

當今陛下雖然有瘋病,繼位後時不時犯個病,但他不犯病時還是有腦子的,看得出孫家人的狼子野心。

只要孫家還得意一日,太子之位便不會定下來。這次當今陛下會動立太子的心思,估計是因為知道了外面的傳言,怕現在不立太子,自己兒子將來就沒法當太子。

這些事情在韓端腦海裡過了一遍,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現在立太子對他來說不是什麼好事,這意味著他將要對付的是更加難纏的孫家。好在太上皇堅持不答應,朝中也有不少反對的聲音,這次立太子之爭應該會和以前一樣不了了之。

所以現在需要先查清楚的是那些流言到底是誰散佈的。

韓端朝仍跪在地上的人吩咐道:“起來吧,派人查清楚流言是從哪裡傳出來的,不可能無緣無故就傳遍各路。”

那人喏然領命,這才起身離開。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縱然事情出現了偏差,韓端也沒有太憂心。反正不管將來由誰坐那個位置都不可能喜歡孫家這種隻手遮天的外戚,想對付與孫家為伍的一系列主和派將來有的是機會。

……

另一邊,盛景意心情很好地回了千金樓,並不知道自己離朝中波詭雲譎的局勢曾那麼接近。她下了軟轎,領著立夏上樓去見她三個娘。

盛娘幾人見她回來得挺早,臉上還滿是笑意,頓時放下了心頭大石,騰出位置讓她上榻。

盛景意湊到親孃身邊坐下,和盛娘說起與韓端見面的情況,她略過心裡那些還沒影的猜測不提,興致勃勃地與盛娘說起韓端答應牽頭舉辦選角活動的事,誇下海口說要是辦得好韓府君肯定會來看匯演。

盛娘幾人對視一眼,都覺得有點不真實。

她們不是沒和達官貴人打過交道,但都是達官貴人說什麼是什麼,她們只有當陪客的份。就像孫當家接手如意樓,從來都只有東家吩咐她做事的份,哪有她反過來要求東家配合她行事的道理?

等把盛景意支開去忙別的事,盛娘單獨留下立夏詢問當時的情況。

立夏全程跟韓家的丫鬟一起候在水榭外,裡頭的對話還真沒聽到多少,她說的基本和盛景意沒差,只是忍不住表達了一下對盛景意的欽佩——

哪怕她跟著楊二孃練了幾年武藝,面對韓府君時還是有些腿抖。那可是知府啊,金陵城最大的官,她們小當家卻敢坐下和韓府君商量事情,叫她怎麼能不佩服!

盛娘聽了,又是驕傲又是心酸。

也不知她們小意兒曾去過的那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想來那肯定是個很不一樣的時代,否則怎麼能養出這樣的小意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春溪笛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