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 127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自從到上元縣開過實踐課, 西巖先生對盛景意和穆鈞的要求越來越寬鬆,倒是對李家兄妹倆比較嚴格, 時常給他們增加功課。

李婉娘的鑽研方向正是西巖先生看重的“實用之學”,西巖先生對她便分外看重,相比之下李陽華比較平平無奇, 西巖先生也就要求他這兩年考個進士完事。

盛景意和穆鈞告假出去一天, 西巖先生很大方地給他們批了假, 反而是謝謹行聽說他們要一起出去, 不由得多看了穆鈞一眼。

也就那麼一眼,眼神還淡淡的,看不出什麼情緒,彷彿只是隨意從穆鈞臉上掃過似的, 不帶半點別的意味。

穆鈞抱著琴與盛景意出了門,春日裡頭天氣沁涼,兩人託謝家的福,如今也可以乘車出門了。

盛景意先上了馬車,接著自然而然地接過穆鈞抱著的琴,先幫穆鈞把琴抱上車。

到底是宣義郡王妃留下的, 哪怕當初是在逃難途中, 所用的琴瞧著也非同一般。

盛景意觸控著冰涼的琴身, 忽地想到自己這一年多來竟沒碰過琴。她分明在秦淮河畔生活了那麼久,每日都與音律和唱詞打交道,卻從來沒有摸到過琴絃。

當初盛景意對古琴也是很感興趣的,可惜有一回有位前輩大方地把琴給她試著彈一彈, 偏偏她才剛上手,琴絃便斷了,前輩不大高興,她母親更不高興,當場指著她的鼻子罵了她半天,罵得前輩臉色更難看了,顯然是覺得她母親罵起人來太過粗鄙。

自那以後,盛景意便不再觸碰別人的樂器了,總是有意識地避開可能被自己弄壞的好東西。

盛景意把琴還給穆鈞,好奇地說道:“以前沒見你彈過琴。”

穆鈞剛才捕捉到盛景意有一瞬的失神,不過盛景意一眨眼就把情緒掩藏起來,看起來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他目光動了動,眼睫又半垂下去,說道:“過去也不好彈,還是老張這兩天整理舊物的時候翻出來的。”

盛景意想到過去穆鈞大半時間是隱匿在千金樓裡頭,平日裡能做的也就看看書練練字,練琴這事兒動靜太大,容易被人發現。

盛景意說道:“等琴修好了,你可以練起來了,我聽說讀書人大多會彈琴,也不知老師會不會彈。”

西巖先生是個實用主義者,沒事很少在她們面前擺顯自己會的東西,琴自然也沒彈過,棋也不怎麼教她們下,說是讓他們先把該學的學完,琴棋書畫之類的只要懂得欣賞就差不多了。

穆鈞說道:“回去問問就知道了。”他注視著盛景意,“我也是小時候彈過幾回,已經許久碰過琴了,興許要從頭學起。要不你也和我一起學嗎?”

盛景意本來想說自己不想學,不知怎地又想到那根斷了的弦。

人總是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摔倒過一次就從此避而遠之,自然不會再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可也會錯過許多從未見過的風景。

盛景意說道:“也好,那我倒是要找把琴來練習一下。”她積極地盤算起來,“像你的琴這樣的好琴,拿來練習太浪費了,不如一會我們再去挑兩把普通些的琴!”

穆鈞沒有意見,認真點頭。

兩人商量好一起練琴的時間,修琴師傅的店也到了。

盛景意跳下馬車,穆鈞緊隨其後落地,兩人相攜去尋老師傅修琴。

“是把好琴啊。”老師傅是個識貨的,拿到琴就忍不住撫琴感慨。

盛景意不由問道:“修起來會貴點嗎?”

老師傅靜默一瞬,覺得現在的年既然年紀輕輕,張口就錢來錢去的,一點都不高雅,這麼好的琴落到他們手上不免有些浪費了。

老師傅抬起耷拉著的眼皮打量了盛景意與穆鈞兩眼,立刻又釋懷了,長得這般好看,便是對錢財上心些,瞧著也是可愛的。

畢竟長得這樣出眾的人,不知多少人上趕著要嫁他或娶她,更不知多少人會心甘情願把好東西捧到他們面前,怎麼會缺錢呢?他們這是認認真真地過日子,多踏實兩小孩啊,這可比那些個打腫臉充胖子或者不把錢當錢看的傢伙好多了!

老師傅笑呵呵地說道:“一根弦而已,費不了多少錢,我先看看原來的弦是什麼做的再給你們估個價。你們若是覺得值當,我便幫你們把它修好;你們若是覺得不值當,大可以抱著琴去別家看看。”

盛景意一聽不費多少錢,還是先報價再修琴,便讓穆鈞把琴擺到老師傅面前。

老師傅只輕輕掃過琴絃,立刻有了修復方案。他給盛景意報了個價,說道:“這琴有些年頭了,修復起來得費些功夫,你們可以先到周圍轉轉,一會再來取琴。我這店開了許多年了,不必擔心我會昧掉你們的琴,只管先去玩玩再回來。”

盛景意對此沒意見,轉頭詢問般看向穆鈞。

穆鈞禮貌地說道:“多謝老先生了。”

老師傅目送盛景意兩人走出店門,立刻沒了剛才的鎮定從容,而是愛不釋手、頗為憐惜地把琴來來回回看了幾遍,只恨這琴不是自己的。

盛景意和穆鈞當然不曉得老師傅一秒變臉,老師傅的店離天禧寺不遠,他們沒乘馬車,只步行過去。

不想路上竟遇上了老方。

盛景意本來就是要去見見老方的,路上遇見後便與老方聊了起來,問起了尹娘子她們近況如何。

老方笑道:“如今我們天禧寺的悲田院富得流油,全是託了你的福。尹娘子日子也越過越好了,時常調出新香,她兒子也爭氣,讀書讀得極好,他老師前些天還特地請我吃飯來著,說我給他介紹了一個好學生!”

盛景意說道:“她那妯娌沒再來找麻煩嗎?”

“尹娘子可是悲田院的大功臣,真當其他人都是擺設?”老方說道,“你就放心吧,她們現在都再好不過了。”

穆鈞看了老方一眼。

老方接收到穆鈞的眼神,頓了頓,對盛景意說道:“我還有事,先走了,下次見了再好好說話。”

盛景意何等敏銳,一下子捕捉到穆鈞與老方之間的眼神交流。

她等老方走遠了,才抬眸問穆鈞:“方叔也是你們的人?”

穆鈞一頓,幾不可見地點了點頭,算是揭了自己的老底。

有些事情是瞞不了一輩子的,還不如早早攤開來說,當初他們選中千金樓當藏身之地,就是因為秦淮河畔乃是三教九流往來之所,再多的人混進去都不會有人覺得有問題。

盛景意沒有生氣,畢竟老方和她們的關係也不是多親近,甚至還救過好幾個姑娘的命。

大庭廣眾之下,盛景意也沒和穆鈞深聊這方面的話題,而是與穆鈞去天禧寺點長明燈。

盛景意沒怎麼搞過這種封建迷信活動,不過迎面便遇上有過幾面之緣的虛澤小和尚。

虛澤小和尚年紀和他們差不多,如今身量也高了不少,漸漸有了他師兄們的風采。

瞧見盛景意與穆鈞,虛澤小和尚秀氣的眉眼帶上了笑意,迎上來說道:“兩位施主,許久不見。”

穆鈞在外向來是不愛說話的,盛景意便替他詢問起長明燈的事。

虛澤小和尚說道:“這個簡單,你們隨我來。”他一面引著他們往佛殿那邊走一面給盛景意兩人介紹了長明燈的價位,燈的樣式有分檔次,燈點在哪裡也有分檔次,最好那一檔可以擺到他們做早課的地方,每日試種包括主持在內的所有僧人都會對著它們唸經。

要是有心信這些的話,這一檔長明燈自然是最好的,只是得多捐點香油錢才行。

盛景意聽得暗暗咋舌,覺得這相貌秀美的小和尚頓時渾身金光,給人一種佛子下凡普度世人的感覺。

難怪佛門能興盛這麼多年,真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瞧瞧人家這頭腦,這姿儀,既把錢賺了,又不顯市儈,讓人花錢都花得舒坦,並且覺得花得很超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盛景意感覺自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想想穆鈞是為亡母點的長明燈,盛景意說道:“那我們點一盞最好的。”

盛景意覺得任何一位母親在失去丈夫、失去家族庇護的情況下仍願意剩下腹中的孩子,都是勇敢而偉大的。

即便穆鈞出生後遭遇了許多磨難,從小便要東躲西藏,還背負著旁人難以想象的責任與仇恨,也無法抹去一位母親為了生下他所付出的一切。

按照穆鈞的說法,興許是生產環境太過惡劣,才導致他母親生下他後身體每況愈下,沒幾年就撒手人寰。

為了這樣一位母親,盛景意覺得就算是花點冤枉錢也是值得的。

穆鈞聽盛景意這麼說,沒等虛澤小和尚詢問他母親的生辰與忌日便把她拉到一旁,面色有些赧然地說道:“我沒帶那麼多錢。”

他不清楚點長明燈的行價,也不知道修琴要花費多少,所以出來時帶的錢不多。

現在扣除掉修琴的錢,他帶著的錢壓根不夠捐最好一檔的長明燈。

穆鈞平時都是跟著盛景意他們出門的,輪不到他付錢,在府中也沒花錢的地方,連衣裳都有盛景意幫他準備了,因此也不覺得缺什麼東西。

這會兒到了要用錢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身上沒多少錢,偏偏往日負責和外頭聯絡的穆大郎又到軍中歷練去了,他在府中也沒有多少存銀,可以說是真正地兩袖清風。

盛景意沒想到穆鈞還會缺錢。

他不是有一批人在暗中幫他搞平反大業嗎?現在人都散掉了?還是被她哥給收編了?

盛景意想到後一種可能性,忽然有點心虛,他哥和韓端本質上不是什麼樂於助人的人,估計會有意識地切斷穆鈞與那些人的聯絡,有計劃地把那些人蠶食掉。

穆鈞到底只是個一無所有的弱小少年,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他身上流著宣義郡王的血脈,其他方面遠不如韓端、謝謹行可靠。

盛景意說道:“沒事,我帶了,我先出兩份錢,順便給我爹也點上一盞,到時候我們平分香油錢,你回頭把你的那份還我就好。”

她雖然沒有見過那位便宜爹,不過既然對方也算是為她的出生做了點貢獻,又曾經當過穆鈞的恩人,於情於理她都不該落下對方。

盛景意看向認真點頭的穆鈞,頓時感覺自己屬於惡人一方,用心險惡地夥同便宜哥哥欺負沒依沒靠的小可憐。

不行,這不能想,更不能深想。

盛景意不曉得親爹的生辰和忌日,索性讓穆鈞把兩個人的一併寫了,她只負責掏錢就好。

虛澤小和尚看著盛景意捐了香油錢,念了聲“阿彌陀佛”,當即一臉虔誠地為兩位亡者點燈去了。

虛澤小和尚有句心裡話沒有說出口。

怪不得老和尚都說他這張臉還俗的話可以當飯吃,看看這位穆施主只是微微蹙眉朝謝施主說出自己的難處,謝施主便把這麼大一筆香油錢給掏了!

看來不僅男人會被美色所惑,女孩兒也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春溪笛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