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 124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邱家沒了, 對大多數金陵人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同,頂多只是幾處常去的酒樓換了東家。

近大半年來已經沒多少人去飛虹樓了, 大部分人來金陵,第一想法便是去金玉樓嚐嚐鮮。

尤其是今年冬天金玉樓還推出了撥霞供,天寒地凍的天氣, 最適合圍著熱騰騰的湯底, 與親朋好友開開心心地滾肉吃, 既可以在樓下享受人多的熱鬧, 也可以上樓邊賞冬日的江景邊吃熱鍋,那可當真是賽神仙。

盛景意今年冬天雖是在臨京過的,卻沒忘記給金陵添些熱鬧。

邱家無聲無息地消失在金陵人口中,從它真正興旺起來到徹底衰敗攏共也不過十餘年的時間, 正應了《桃花扇》那句“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二月天氣轉暖,又到了裁春衣的時候。

盛景意已回了金陵,沒再去上元縣,李家兄妹也回金陵忙著李婉娘議親之事, 盛景意便與李婉娘她們一起選料裁衣, 李婉娘不擅女紅, 不過她和盛景意一樣,不會做但會選,兩個人不僅給自己挑了幾個好看的花樣,還給李麗娘她們也挑了不少。

座鐘現在可是千金難求的緊俏寶貝, 不知多少人揮舞著銀票插隊求訂購,李婉娘和盛景意都拿到了不少分紅。

手裡有錢,李婉娘對家裡人便大方得很,自己有的自然都給家中姐妹買一份。

說起來她姐姐的婚事也有著落了,是個人品很不錯的書生,家中雖不是大富大貴,卻是耕讀傳家的好人家,又受過她祖父恩惠,兩人在燈會上見過一面,都覺得很中意對方,婚事便也定了下來;至於妹妹李麗娘,她年紀還小,還有兩年才及笄,慢慢物色著就是了,用不著太著急。

盛景意也叫人給從老師到哥哥的一干人等量了尺寸,給他們每人準備了幾身適合春天穿的衣裳,馬上就是多雨的天氣,雖然他們本來衣裳也不少,還是得多備些替換才行。

西巖先生收到弟子的孝敬,口裡直說“一把年紀了,哪用那麼講究,舊衣穿穿就得了”。不過第二日一早,他還是麻利地換上新裁的春衫,那春衫上繡著墨竹,襯得他更多了幾分不羈,越發有魏晉之風。

西巖先生抖抖鬍子,十分滿意。

盛景意女紅一塌糊塗,並不懂什麼刺繡,衣裳都是請裁縫做的,不過圖樣全是盛景意按照他們個人風格親手所畫,走出去絕不會有撞衫尷尬,可以說是十分用心了。

西巖先生給盛景意四人上課時特意留意了一下,發現穆鈞他們也都換了身行頭,心中的得意稍稍少了幾分,但看了一圈之後,他覺得自己仍然是最瀟灑的,便也不計較了,樂呵呵地給他們輪番解答了疑問,又挨個給他們出了題,讓他們寫策論。

盛景意等西巖先生安排完了,偷偷摸摸溜達過去,給西巖先生看她託李婉娘校對過的《算術入門》。

西巖先生是她們的老師,她們既然搗鼓出了新書,自然得給老師先過目。繞過老師自己出書,那是大大的不敬!

西巖先生聽盛景意講起過《算術入門》的構想,只是沒想到盛景意這麼快能拿出成品來。他說道:“我先看看。”

西巖先生這一看,便看到下午才回過神來,連午膳都放涼了,一口都沒顧得上吃。

盛景意這本《算術入門》沒有什麼高深立意,沒有什麼宏大命題,全是滿滿的乾貨,用詞卻又很簡單,給的例題更是十分貼近生活,細細一琢磨,它竟是把過去算術領域各種基礎議題都涵蓋進去了。

那本《算術題典》的內容更是豐富無比,題目有難有易,每套題都足以幫人徹底掌握一個考點!

很難想象這樣一套書,居然是一個女孩子整理出來的。裡面的所有內容都有出處可尋,偏偏經盛景意這麼一整合,學起來就簡單多了,比如這九九歌變成九九乘法表,背誦難度就小了許多!

西巖先生找來盛景意,沒對內容提出異議,只指著上面的兩個書名問道:“為什麼寫這兩個名字?”

盛景意在編者一欄寫了“烏有先生”,李婉娘從善如流地在校對一欄寫上“子虛先生”,這合起來便是《子虛賦》裡那子虛烏有的典故!他蕭西巖教出來的學生,難道還署不得真名嗎?

盛景意聽懂了西巖先生話裡的意思,忙不迭地搖頭,一臉的敬謝不敏。她說道:“老師您放心,等我老了,兒孫滿堂了,一定寫一本回憶錄,告訴所有人我就是這烏有先生。但是在那之前,這事萬萬不能讓別人發現。”

西巖先生仍是不解:“為什麼?”

盛景意有理有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您想想看,三師弟他做起算術題來多痛苦是不是?我們覺得很有趣的題目,他們做得痛不欲生,人一痛苦起來是沒道理可講的,肯定要咒罵出題的人!要是以後科舉或者選官要加考一門,有人因此落第了還不來我家門前潑糞?太可怕了,絕不能讓人發現是我們弄出來的!”

西巖先生:“……”

西巖先生覺得有必要給讀書人們正名:“都是讀書人,怎會做潑糞這種事?你莫要胡想。”

盛景意還是不放心:“那他們要是往我們家牆上題詩罵我怎麼辦?”

西巖先生不反駁了,這還真有可能。何況盛景意還是女孩子,很多人聽到這一點便會心生輕視,哪怕書是好的,他們也不願意多看半眼,署個假名倒是可以避免這一點。

西巖先生挑出盛景意匿名坑人計劃裡的另一個問題:“你是準備先讓暢清園那些女學生先學了,再把它推廣開去?”

盛景意點頭。

西巖先生道:“這怕是有點慢,你回頭給我幾套樣書,我附上信叫人送給幾個老朋友。他們不是管著國子監就是自己搞了書院,倘若覺得書是好的,自然會讓負責教算術這一塊的人改用這套教材。”

至於以後科舉或者選官要不要考算術,那是以後的事,現在大可以讓廣大學子先感受一下算術的魅力!

盛景意兩眼一亮。

這就是有個士林大佬當老師的好處啊!

要是一套書被所有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選為教材,還用愁銷路嗎?

唉,她也不是想什麼錢不錢的,主要就是想讓大家感受一下數學之美!

有西巖先生發話,盛景意麻溜地把書稿拿去給寇承平。

寇承平聽說有新書,還挺感興趣的,興致勃勃地開啟準備一睹為快。可惜只看了幾頁,寇承平就默不作聲地合上了,第一冊他倒不至於看不懂,只是吧,他為什麼要看這個,是話本不好看嗎?

他雖然早就知道盛景意和李婉娘整天湊在一起研究算術,卻不知道她們還能這麼喪心病狂,竟試圖拉著所有人和她們一起學!

不過聽盛景意說西巖先生會跟人推薦這套教材,寇承平頓時精神抖擻地安排人手開始刻雕版。他們太平書坊就是賣教輔資料起家的,沒有人比他們更懂教輔資料有多賺錢,尤其是這種大佬推薦的教輔資料,那絕對是要人手一本的!

寇承平馬不停蹄地安排人手幹活,務必要讓更多人能儘早看到這套好書。

至於以後科舉和選官考不考,那就和他們沒關係了,反正他們又不會去科舉!

金陵這邊歲月靜好,臨京那邊氣氛卻挺緊張。

邱家倒臺只是拉開了序幕,孫家又不是傻子,他們家也是有聰明人在的,完成一通棄車保帥的操作之後他們冷靜下來把整件事覆盤,發現這事可能不僅衝著邱家來,還衝著他們來!

他們毫不猶豫地一腳踹開邱家,導致很多騎牆派不再觀望,果斷倒向了其他人。

他們現在做起事來越來越不順手了!

孫家不是沒想過進一步追查,可太上皇竟說想享受一下天倫之樂,把一批宗室子弟接到了臨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可就讓孫皇后和孫家都亂了陣腳,太上皇暫時不同意立瑞慶郡王為太子也沒什麼,太上皇年紀也不小了,還能有幾年可活?可太上皇要是一意孤行,非要推某個宗室子弟為太子,瑞慶郡王的太子之位就真的要飛了!

孫家沒心思深究到底是誰做的局了,他們現在只想查清楚這些宗室子弟之中到底有哪些人得到了朝臣或者太上皇的支援。當年對宣義郡王做的事,他們不可能再做幾遍,可他們也不能坐以待斃!

這些事本來離金陵挺遠,盛景意無從接觸,不過朝廷之事牽涉甚廣,細究之下還是有影響的。

比如到了二月底,唐氏夫婦特意到謝家與盛景意道別。

趙博士來金陵國子監任職,本意是躲開外頭的紛紛擾擾,可今年皇室亂象初現,老宗正年紀又大了,朝中挑來挑去,竟挑中他這個宗室閒人繼任宗室之位。

趙博士雖想過只有他們夫妻倆的神仙日子,可朝廷的調令沒得情面可講,他再三推辭也只被當謙虛,還被長輩說“推脫過頭了可不好,差不多就得了”。

趙博士沒辦法,只得和唐氏商量著回臨京任職。

唐氏雖放不下暢清園的事,卻也沒法讓丈夫一個人回京,只得領著趙博士來與盛景意辭行。

盛景意自從知曉唐氏有過一段不幸的婚姻,對唐氏便分外關心。聽唐氏說要隨丈夫回京,盛景意自然捨不得,不過趙博士這是高升,她笑道:“趙博士升官了是好事,我聽說宗正可是管著所有宗室的要緊職位。”

唐氏嘆了口氣,與盛景意透露了臨京如今的情況。

盛景意一聽便明白太上皇的想法,過去太上皇偏寵宣義郡王,反給宣義郡王引來了殺身之禍,現在太上皇即便對穆鈞有愧於心,卻也不會再明著偏愛穆鈞,反倒找了這麼多宗室子弟到臨京。

現在孫家頭疼的恐怕是該怎麼從裡頭挑出真正需要注意的“太子候選人”。

盛景意隱晦地向唐氏說出自己的想法:“只要不偏不倚,應當不會有什麼問題。”

唐氏一聽就懂。她含笑點頭:“我們也是這樣想的。”只要她們不倒向誰,她們就是安全的,趙博士是去當宗正的,沒必要捲入皇位之爭裡面。

盛景意說道:“唐姐姐這幾日便要走嗎?”

唐氏點頭。

盛景意取出兩套《算術入門》,一套是送唐氏的,另一套麼,是給趙圓圓準備的。

盛景意把自己與趙圓圓交好的事告訴唐氏,託唐氏把《算術入門》捎給趙圓圓。

趙圓圓也姓趙,乃是宗室之女,到時唐氏應當是能見到的。

唐氏也是愛書之人,聽說是套新書,也期待得很。她喜道:“正愁路上無聊,你就給我送書來了。”

盛景意聽她說怕路上無聊,積極給她推薦《算術題典》,看過《算術入門》以後就可以做,題型多變,內容豐富,實乃居家旅行必備良品!

唐氏欣然收下,說道:“你那朋友拿到書一定也會很高興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春溪笛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