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第 113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年頭沒有特效, 舞臺效果也差,八仙的“神通”都是靠武打戲表現出來。在表現“神通”的同時還要注意面向觀眾時身段、眼神、唱腔都要展現最美的一面, 絕對是不容易的!

這絕不是盛景意對自家二孃有濾鏡,即便她看過後世花樣繁多的節目,還是覺得這場《八仙過海》演得超級好。

從觀眾們的反響來看也確實如此。

從開場到散場, 喝彩聲就沒聽過。

楊二孃從臺上下來, 心情還有些激盪。

這是她們頭一次向外演出《八仙過海》, 為了能有更好的舞臺效果, 這段時間她們可費了不少心思。見盛景意兩眼發亮地望著自己,楊二孃說道:“怎麼樣?沒丟你臉吧?”

盛景意說道:“您給我大大地漲臉了!”

外面人多眼雜,不好多說,楊二孃便回後臺去換下戲服, 好讓自己鬆快鬆快。

她讓盛景意忙自己的事去,別杵著礙眼。

李陽華綴著盛景意身邊,好奇地發問:“你和她們好像挺熟?”

盛景意說道:“我與我幾個朋友時常去千金樓看她們排戲,一來二去也就熟悉了。”

說話間,徐昭明他們已經跑了過來,譁啦啦地把李陽華擠開。徐昭明開始狂誇:“這出《八仙過海》排得太好了, 每個人都唱得好極了, 樂師配合得也好!楊當家不僅武打戲超厲害, 唱起來還有種真的喝得半醉的感覺,拿捏得真妙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寇承平也說:“楊當家的醉酒扮相也太絕了,袖子挪開的時候我都看呆了。”那要不是盛景意的二孃,寇承平說不準就要大喊一聲“我可以”, 然後偷偷摸摸跑去勾搭了。

一行人圍著盛景意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完看法,才發現有個生面孔在旁邊。

寇承平好奇地問:“這誰啊?”

盛景意介紹道:“李縣令的長孫。”

李陽華被寇承平他們那花裡胡哨的衣服晃得有點眼花,這會兒才慢慢緩過神來。

目前他們暫住在金陵,自也從旁人口裡聽說過寇承平這群小紈絝。只是看他們與盛景意玩得這麼好,李陽華還是有點恍惚,竟感覺這群惡名在外的小紈絝遠沒有傳言中那麼不堪!

寇承平他們倒沒太多想法,既然是李縣令的孫子,那也不算外人了,他們還要搞上元縣和黃天蕩的聯合開發專案,帶上他玩也不錯。

小紈絝們熱情地接納了李陽華。

李陽華有些受寵若驚,傻乎乎地跟著他們到處浪。

盛景意卻沒空跟他們一起到處溜達,由於來的人比預料中多太多,所以她跟縣衙其他人都嚴陣以待,緊張地把控著會場秩序。

會場之中每個展區都極具特色,常見的綵棚就不說了,還有些把山裡的石頭都給搬來了,硬生生讓自家展區群石環繞。

那些移花搬木、把展區裝點得像春天將至的也不差。

還真別說,這些人的貨賣沒賣出去不說,預定他們村石頭和花木的人倒是挺多。

文化人誰家不搞個假山盆景之類的,瞧見這樣好的創作素材,他們自然怦然心動,準備買點回去搗鼓。

商人們自然也嗅到商機,紛紛問他們村這樣的石頭有多少、這樣的花木能培育多少,臨時擬了契書現場下單!

好在這次不是賣現貨,只是展示樣品供人預定,好歹沒有剛開場就把整個會場一掃而空。

上元縣就那麼大點生產力,這次準備時間又短,準備的契書很快簽完了。

縣裡的賬房先生飛快統計著訂單數額。

全場簽訂訂單數額最大的二十位主顧將受邀參加蟠桃品鑑會,選出今年的“上品蟠桃”,要是對方沒興趣的話可以自動往後順延。

蟠桃品鑑會設在臨湖的長廊之中,裡頭擺有冰盆,這玩意雖然對富貴人家來說不是什麼稀罕物,可對於外頭走了一圈的人進去後便不想出來了。

別看已經是八月,在日頭下逛上半天還是有些熱的。

至於其他人,便只能在長廊外頭看看,或者去別處消遣。

隨著受邀之人陸續入場,那些沒有受邀的人覺得有點沒面子,還找上縣衙的人說他們上元縣太破太小,連點他們想要的貨都供不上,要不然哪輪得到前頭那二十個人進去?

不管其他人怎麼想,規矩一開始就定下來了,蟠桃品鑑會如期開始。

品桃的第一關是大小、色澤與形狀。

照理說好不好吃和這個沒關係,不過既然要評選“上品蟠桃”,那品相自然不差。你要是擺個歪嘴斜眼、坑坑窪窪的桃子出來,非說它甜美多汁,有資格當今天的“上品蟠桃”,那不是寒磣人嗎?

品桃的第二關就是味道了。

這些桃子都是算著時間現摘送來的,都還新鮮得很,一個個壘成塔擺在桌上,看起來十分好看。

為了讓二十位評委有足夠的肚皮來品鑑,各家桃子有切成小塊的插著竹籤等人品嚐,要是覺得特別喜歡,還想要更多,可以直接拿一個現剝現吃。

一邁入長廊之中,所有人都嗅見空氣中瀰漫著桃子的甜味。

有帶小孩一起過來的,還免費拿到了一個桃子抱枕,看起來十分可愛。

這當然不值什麼錢,只是孩子抱著蹦蹦跳跳的,瞧著格外高興,鬧得其他沒把兒女帶來的人也忍不住討要。

一行人就這樣抱著桃子抱枕一路吃桃,最終一起投出了他們覺得最好吃的桃子。

今年的“上品蟠桃”選出來了!

整場蟠桃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所有流程過了一遍,金陵來的遊人才陸續散去。

雖然晚上有“小西湖”那邊有燈會,可金陵那邊的人什麼燈會沒見過啊,不值得他們在這邊多留一晚。

韓端與王氏在金玉樓用了頓飯,遣人和盛景意說了一聲便走了,看起來還真是過來湊個熱鬧而已。

得知王氏已經離開的訊息,盛景意越想越氣,要是韓端在眼前的話她怕是會忍不住撓他一爪子。

穆鈞見盛景意氣鼓鼓的,有點想不明白。

人家夫妻倆來散心,跟她有什麼關係?

女孩子的心思真難琢磨。

盛景意也沒氣太久,下午一堆事告一段落,她們還要去和縣令交差呢。

要緊事已經在白天搞定,晚上基本就是上元縣自己人看看燈花,主要是給年輕的男男女女創造點相處機會。

雖說婚姻之事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適齡男女婚前還是有機會出來相看相看的。棚架都搭起來了,花燈也準備好了,不利用利用這個機會增加成親率豈不浪費?

人口的增長,也是縣令的政績之一啊!

盛景意和穆鈞去尋李縣令,卻發現李縣令身邊坐著個素衣少女,約莫是十三四歲的年紀,相貌清秀,只是正專注地低頭寫著什麼,並沒有關注有誰進來了。

李縣令輕咳一聲,提醒道:“二丫頭,先別忙活。”

素衣少女正是李家排行第二的李婉娘,她早前被她祖父喊來盤盤下午的賬,還聽她祖父誇了老半天出這個主意的人有多厲害,一下午就讓上元縣的商稅翻了一番!

李婉娘抬眼看向盛景意和穆鈞。

接著她的目光定在盛景意身上。

李縣令一直關注著孫女的神色。自家孩子自己怎麼看都覺得好,不過大丫頭比盛景意兩人略長一歲,三丫頭又太小,按年齡來算的話二丫頭最適合,所以他提前把二丫頭喊過來在盛景意他們露把臉,順便露一手二丫頭的算術天賦!

見二孫女專注地看著盛景意,李縣令心中一喜。

果然,小女孩兒都喜歡長得好看的少年郎,有門!

不等李縣令再敲敲邊鼓,李婉娘已經望著盛景意語出驚人:“祖父,你想把我嫁給女孩子嗎?”

李縣令:?????

盛景意也有些訝異。

她好奇地看向李婉娘。

這小姐姐長相只是清秀,一雙眼睛卻含著秋水似的,澄明而沉浸,瞧著便是個聰明人。

盛景意陡然被戳穿女扮男裝的事也不慌亂,而是誠懇地向李縣令道歉,說自己這身打扮只是為了方便在外行走。

從李婉娘剛才那句過於直白的話裡,盛景意已經猜出了李縣令的打算,只能趕緊坦白。

要不然拖累了人家女孩子怎麼辦?

李縣令眼前一黑。

這、這好好的少年郎,怎麼就成了女孩子?!

看那英氣十足的眉眼、看那自信又從容的言談舉止,怎麼會是個女孩子?她一個女孩子,怎麼和徐昭明那群小紈絝混得那麼熟?

她還隨身帶著個小廝呢!她身邊那小廝一頓飯能吃掉一頭牛,前天他還看到那小廝幫忙把幾個大箱子搬進倉庫,輕鬆得跟搬空箱似的!這能是女孩子嗎?

最重要的是,他那麼大一個孫女婿人選,沒了!

就這麼沒了!

而且他們家二丫頭還在盛景意和穆鈞面前直接點破他的意圖,另一個孫女婿人選估計也飛了!

李縣令讓自己冷靜了一下,把事情捋了捋,發現穆鈞大概也是沒戲了。

想想看,一個有心靠自己闖出一片天的謝家千金,帶著個出身寒門、臉很能看、略有才華的少年郎在身邊,兩個人食宿都在一起,有事也商量著一起做,能是什麼原因?

原因再明顯不過了,這穆鈞,就是盛景意選中的上門女婿!

怪不得這傢伙總聽盛景意拿主意,原來是吃軟飯的!

李縣令長長地嘆了口氣,擺擺手說道:“讓我靜靜。”

盛景意和穆鈞對視一眼,默契地退了出去。

李婉娘也抱起自己隨身攜帶的《九章算術》緊隨其後,還體貼地幫她祖父關上門。

盛景意看到李婉娘出來,兩眼一亮,上前攀談起來。她見李婉娘十分愛惜地抱著本《九章算術》,立刻投其所好地聊起了什麼什麼圓周率,什麼一元二次方程,什麼勾股定理。可惜她沒有上大學,聽說大學有什麼微積分什麼線性代數,光是聽起來就覺得超有趣的!

李婉娘聽盛景意對《九章算術》的內容這麼瞭解,精神一振,忍不住激動地和盛景意聊了起來。她的朋友不多,願意和她聊這些內容的人一個都沒有!

算術這麼有趣,又好學,又好玩,怎麼會有人不喜歡算術!

穆鈞旁聽了一會,還是默默地離開了。

沒辦法,他完全插不上話!

這都是什麼玩意?盛景意什麼時候看的《九章算術》?大家每天的功課量都差不多,她是什麼時候學會這些深奧的算術理論的?

豈有此理!

他也要抽空看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春溪笛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