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 110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種戶外大型活動, 最要緊的是看天氣,這年頭沒有天氣預報, 入秋後又秋雨不斷,倒是得準備個預備方案。

得知盛景意這個煩惱,主簿說道:“不必擔心, 雖說入秋後就秋雨綿綿, 但按照往年的雨水來推算, 到八月初應該就慢慢停了, 到時正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應當是不會下雨的。”

盛景意點頭。

她也看過這幾年上元縣的氣候變化,知道上元縣八月雨水漸少,實在不行, 勞動人民也會有辦法為自己的展區遮風擋雨!

盛景意又擬了邀請名單,讓寇承平出面去邀請一批金陵商賈過來參加瑤池會。

要提高本地gdp,光薅自家羊毛是不夠的,還是得往外發展,吸引外來資金。

既然要辦這麼一場瑤池會(展銷會),當然得發揮它最大的價值, 最好能當場簽訂供銷合同。到時候各村都富起來了, 便是縣裡不給他們修路, 他們自己也會修!

要是縣令沒大方地把這活兒交給她們來負責,盛景意是不會託寇承平出面,只出個主意就好。

現在縣令願意把這事交給她們練手,盛景意當然想把瑤池會辦大辦好!

寇承平一口攬下組織商賈去上元縣的事, 上元縣離金陵又不遠,哪怕是給他個面子,那些小商賈們也會答應。

何況楊二孃還會帶人過去演一出《八仙過海》。

這戲聽著就很新鮮,絕對是他們從前沒看過的!

那些小商賈們聽到寇承平私下透露的訊息,果然都激動不已。就算是為了去看這麼一出新戲,他們也一定要去。

反正那瑤池會賣的都是些山貨土產,再貴也貴不到哪裡去,到時他們囫圇著買一批回來就是了。

寇承平不知道的是,他前腳剛走,後腳就有人把楊二孃帶人去上元縣演新戲的訊息傳了出去。

這麼一傳,可就不得了了。

好你個千金樓,說是關起門來排《桃花扇》,實際上又偷偷出了新戲。新戲出了,不在城裡演,還跑去上元縣。以為他們稀罕嗎!以為他們會巴巴地跟過去嗎!

對,猜對了!

很多人打聽好上元縣瑤池會的章程,麻溜地把那天前後的事務排開了,準備到時提前去上元縣蹲守,好叫寇承平這個不懂得尊重前輩、只悄悄通知些小商賈的傢伙傻眼!

盛景意對寇承平無意間搞出的大動靜一無所知,她正與上元縣各姓代表開會。

全國姓氏加起來可能有成千上萬種,常見的姓氏卻基本都在百家姓裡頭,上元縣涵蓋的姓氏自然也就百八十個,其中好幾個大姓又佔了上元縣人口的一半,有些外來姓氏就比較可憐了,可能連個村都湊不齊,只那麼三家兩戶。

至於獨門獨戶的那些,有的自己棄權了,因為他們辦不出像樣的展區。

上元縣大姓在各地也都很常見,無非是王、張、陳、李、劉之類的。

王家領頭的便是個圓潤的胖子,不是滿臉橫肉的那種胖,而是胖得很有福相,笑起來更是像個彌勒佛似的。他給自己捐了員外,所以大夥都叫他王員外。

這年頭有錢的人都想要地位,朝廷從善如流地設定了員外郎這個官,捐錢就能當,但沒有實權,只是解除了一些對商賈的限制,比如真正的底層商賈連綾羅綢緞都不給穿,而這些員外們可以打扮得花裡胡哨。

花裡胡哨的王員外見主事的盛景意年紀小,也沒看輕他,反而笑呵呵地上前主動介紹自己。

能代替縣令出面的人不管是什麼身份,只要縣令讓她出來主持瑤池會,那就是縣令的喉舌,只有傻子才會因為年紀而不把人當回事。

傻子還真有,比如另一位大姓代表劉員外,見到盛景意後便沒太放在眼裡,傲慢地坐在那喝茶,一副不屑和王員外他們那樣朝個小辦事員奴顏婢膝的模樣。

“小辦事員”盛景意也沒在意眾人的態度,別人上來寒暄她含笑應對,別人一臉傲然地不理她,她也沒放在心上。

耐心走完客套流程,盛景意才讓眾姓代表各歸各位,開始進一步講解這次瑤池會的兩大重要要求——

第一,展區一定要好好佈置,富有富的佈置法,金石珠玉都能用上;窮有窮的佈置法,山花佳木都是特色。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好看,要推陳出新,絕不能乾巴巴地擺個攤子在那裡,叫人一看就興致全無。

第二,這次瑤池會會邀請不少本地以及金陵城的商人過來賞玩,在瑤池會前他們最好先摸清自己拿出的特色產品產量有多少,近期內能供應多少,提前擬定供銷契書,到時要是有人被吸引過來要下訂單,他們可以馬上和對方簽訂契書。但前提是,產品一定要保質保量,不能以次充好,也不能誇大其詞,一旦發現違約情況,就取消這次瑤池會的成績,今年不能再參與瑤池會排名!

至於瑤池會排名怎麼排,那自然是很實際的,你拿到多少錢的訂單就算多少分,分越高排名自然越高。你的貨賣不出去,自己掏錢買也行,不過所有交易都是要上稅的,自己買自己的貨也得給縣衙交稅!

所以,最好還是多琢磨琢磨怎麼把貨賣出去為好,要是能舌燦蓮花地把價錢抬高點,那稅錢自然就賺回來了。

眾代表聽完,連一直對盛景意不屑一顧的劉員外都坐直了身子。

原來這瑤池會不是鬧著玩,而是要按真金白銀來排的,他們大姓人口多,村子也多,能買賣的山貨土產自然更多,實在不行,各種陶瓷漆器這些貨物也是可以賣的,關鍵是要怎麼在瑤池會上吸引到訂單!

要是真如盛景意所說,能夠請來不少金陵城的商賈,他們確實得用心準備了!

盛景意把自己準備的話講完,給了他們自由發問的機會,直至所有人都理解了這次活動的章程,她才宣佈散會。距離八月初八還有好些天,到場的都是族中說得上話的人,完全可以安排好佈置展區、溝通貨源等等事宜。

到瑤池會開始的前三天,盛景意和穆鈞收集好了參展貨物名單與邀請名單,與尋縣令說起瑤池會進展,順便邀縣令去看看會場佈置情況。

縣令欣然答應。

這幾日都是晴空萬里,看起來接下來十天半個月似乎都不會有雨,不過眾人比盛景意更在意自己的心血,連棚頂都準備上了。

雖然搭得有點急,那棚頂不算特別厚實,但遮風擋雨完全不成問題,瑤池會結束後甚至還能留在原處給過往的人歇歇腳,算是給縣裡搭了批公共建築。

至於是不是誰搭了就劃給誰,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參加此活動白得一塊地,想什麼好事!

盛景意一行人信步走在會場之中,正在忙碌的主事們頓時都停下手裡的工作,紛紛上前恭迎縣令的到來。

盛景意不動聲色地在會場上走了一圈,發現各展區都佈置得有模有樣,這個活動想來是可以年年辦下去的。

到時黃天蕩也開發好了,大可以聯合上元縣和黃天蕩一日遊,早上到上元縣看展,下午去黃天蕩浪,晚上回來再看看瑤池會的燈光秀,最後在上元縣住上一晚就回去,多麼充實的一天!

盛景意把自己的構想給縣令講了講。

縣令聽了也沒意見,上元縣也沒多少好玩的地方,要是光來看個展會,能吸引來的人到底有限。

盛景意他們又不是年年都在這裡,明年就只能靠他們自己來籌謀了,有個黃天蕩可以去,應該有更多人願意來。

人來了,錢也來了,縣衙光是收商稅就能多不少進項!

難怪老蕭這麼眼高於頂的人,都動了收學生的心思。要不是自己本領不夠,他都想和老蕭搶學生了!

縣令在會場走了一圈,回去後一晚上睡不著。

這麼好的年輕人只能在上元縣呆這麼幾天,實在太可惜了!

不,就算是常年留在上元縣,對他來說也沒什麼區別,三年任滿後他就會離開上元縣。

到時候還是會和這樣優秀的年輕人分開,像瑤池會這樣的主意,往後可就和他沒什麼關係了。

一想到這一點,縣令就心如刀絞。

他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決定修書一封叫家裡把幾個孫女給送過來。

反正孫女們目前就在金陵,來上元縣費不了多少功夫!

正好瑤池會有燈會可看,人不都說“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到時候街上熱鬧,年輕人約好出去走走,多麼順理成章!

妙哇,就這麼辦!

縣令拿定了主意,下筆如有神,狠狠吹了盛景意一波,就說出身相貌人品樣樣都好,目前還沒有定親,手快有手慢無,速送我乖孫女們過來。

實在沒看對眼,穆鈞也是個挺不錯的人選,雖沒看出特別大的能耐,至少臉長得不差,光站在那就讓人覺得滿室生輝。

這麼好兩孫女婿人選,絕不能錯過了!

盛景意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盯上了,而且是一次性給她準備了好幾個孫女。

對盛景意來說,她覺得自己還是個小孩。

十四五歲這個年紀,擱在現代那時高中生一個,談戀愛還能叫早戀的那種,哪裡需要考慮婚嫁之事?

不過她倒是給王氏寫了封信,問王氏願不願意過來玩,王氏嫁人一個多月了,也該開始有自己的生活了!

男人整天在外面忙,女人也不能因為成了親就把自己關在後宅,終日與家中瑣事為伍!

王氏這種滿腹才華的女子更不該被拘在後宅之中。

正好他們夫妻倆單獨在金陵住,只要韓端不攔著,王氏是可以過得很自在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想到只要遊說成功就可以見到溫柔又有才華的小姐姐,盛景意開始在信裡可著勁慫恿王氏到上元縣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春溪笛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