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權臣【0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32章: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孟元嘉班師回京之後, 皇帝表面上對他諸多讚許賞賜, 但沒過多久孟元嘉竟然有人暗中舉報孟元嘉私蓄軍需意圖謀反,還在孟家書房裡搜出了已經死去的鎮北公裡通外敵的書信。

各種證據確鑿, 令孟元嘉無可辯駁。

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其中必有蹊蹺,若是鎮北公真的裡通外敵了, 又怎麼會戰死沙場?

皇帝趁此機會下令將鎮北公府抄家, 又假惺惺說看在歷代鎮北公的面子上, 就只殺孟元嘉這個罪魁禍首,放過了鎮北公府的女眷和孟元嘉的三弟孟樘。

孟元嘉本來可以拼死一搏,招來三十萬鎮北軍直接坐實造反的罪名。

那三十萬鎮北軍歷代都是由孟家掌管, 可以直接說是孟家軍, 在鎮北軍中, 孟家人的話遠比皇帝的聖旨和虎符好使, 否則孟家人也不會成為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然而他的三弟孟樘前來勸他自裁:“二哥,父親與大哥戰死沙場, 我們鎮北公府再也經不起任何風波了, 陛下願意只誅首惡,不牽連家眷,求二哥為祖母母親和弟弟著想……”

孟元嘉猶豫了,他自幼接受祖父父親的教育,忠於君王守護百姓的信念刻骨銘心,他動了直接造反的念頭也是不願讓家人與自己一同蒙冤而死。

現在孟樘卻告訴他,皇帝許諾不牽連家眷……他若是招來三十萬鎮北軍謀反,天下必將大亂, 北方胡虜南下劫掠,受苦受難的將是北方百姓。

若是只他一人的性命能換來天下安寧與家人平安,他也是願意的。

孟元嘉把放虎符的位置告訴了弟弟孟樘,然後叮囑孟樘一定要洗刷父兄的冤屈,不能讓鎮北公府多年來的清名毀於一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孟樘走後,孟元嘉為了不波及百姓,為了保全家人,選擇了自盡於獄中。

鎮北公府真正能支撐門楣的男丁全部死亡,只剩下婦孺,連一個未長成的男丁都沒有,可以說孟家已經斷子絕孫了。

至於孟樘,其實他並非鎮北公的親子,只是養子。

孟樘的親生父親是鎮北公身邊心腹親衛孟十三,在戰場上為鎮北公擋刀而亡,鎮北公素來體恤下屬,下屬戰死他都會照顧他們的家眷。

孟十三是鎮北公府收養的孤兒培養出來的心腹護衛,這樣從小培養出來的護衛才最忠心耿耿。

孟十三跟在鎮北公身邊幾十年,感情深厚,他為救鎮北公而死,鎮北公自然要照顧好孟十三的家眷。然而孟十三無父無母,只有妻兒,在他死後妻子改嫁,丟下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孟樘。

鎮北公心生憐惜,就將孟樘收養到膝下,當做自己的第三個嫡子教養。

轉眼十幾年過去了,也沒人提起孟樘的身世,鎮北公待孟樘如親生,與其他兩個兒子並無分別,世人也只以為鎮北公府有三個嫡少爺。

在孟元嘉死後,孟家真正的血脈徹底斷絕,孟樘獻出虎符,皇帝龍顏大悅,特許孟樘繼承鎮北公爵位。

雖然這個鎮北公爵位只是一個空頭爵位,再無實權,但孟樘繼承了整個孟家,自然也包括了孟家的隱形人脈資源。

<<<<<<

鎮北公府老夫人在自己兒子鎮北公和長孫接連戰死沙場時就承受不住刺激病倒了,後來鎮北公府又被扣上謀反罪名,又驚又怒的老夫人更是一病不起。

在收到孟元嘉自盡於獄中的噩耗後,老夫人吐血而亡。

鎮北公夫人嚴氏接連喪夫喪子,悲痛欲絕之下也病倒了,但她想要為丈夫兒子報仇的信念還是讓她撐了過來。

在孟樘繼承了鎮北公府後,嚴氏雖然在鎮北公府的權力就受到了限制,但她還是堅持要調查當初是哪個卑鄙小人暗中陷害鎮北公府的,卻不曾想剛查出一絲半點的線索,她就忽然暴病身亡了。

自此,整個鎮北公府都死絕了,孟樘成為鎮北公府唯一的主子,後來更是漸漸得到皇帝的重用,在官場上頗有作為。

原劇情是站在男主孟樘的角度描述的,在孟樘眼裡,鎮北公府所有人都是反派惡人。

老夫人偏心長孫次孫,對他這個幼孫漠不關心,鎮北公這個父親看似寵愛他,實際上對他遠不如對大哥二哥器重親近,比如大哥二哥犯了錯鎮北公會嚴厲教訓,他犯了錯多半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就好像他是個外人一般。

嚴氏這個母親對他也過於寵溺,孟樘覺得嚴氏是故意想養廢他。

後來孟樘意外察覺到自己的真實身世,果然他並非鎮北公與嚴氏的親生子,他的父親是鎮北公身邊的親衛。

孟樘暗中去尋找自己的親生母親,他母親當然不會承認自己當初為了改嫁拋棄了還在襁褓中的兒子,於是她哭訴說是鎮北公以強權逼她放棄兒子,為了兒子性命她不得不離開改嫁他人。

孟樘信了,並且懷疑自己父親的死因是被鎮北公推出去擋刀,鎮北公收養他只是為了把他這個不安定因素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管,以免他日後長大了回來復仇。

於是孟樘就暗自積蓄力量,想等自己有了實力後就揭開孟家人的虛偽面目。

沒想到還不等他做好準備,鎮北公和大哥就戰死沙場,二哥孟元嘉隨即也上了戰場。

孟樘在政事上十分敏銳,察覺到鎮北公父子的死亡有蹊蹺,皇帝對手握兵權的鎮北公府極為忌憚,他的腦海中靈光一閃,便想到了借刀殺人的辦法。

沒錯,那個暗中舉報鎮北公府謀反並且往鎮北公府書房偽造鎮北公親筆信的人,正是鎮北公的養子孟樘!

孟元嘉在鎮北公府書房裡搜出去世父親裡通外敵親筆信的時候,就懷疑府上有內奸,還是非常瞭解自己父親能夠模仿父親筆跡的內奸。

但他怎麼懷疑也沒有懷疑到自己弟弟孟樘頭上。

鎮北公和老夫人以及嚴氏這些知道孟樘身世的人都絕口不提當年收養孟樘一事,只比孟樘大了一兩歲的孟元嘉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居然不是親弟弟。

於是孟元嘉懷疑鎮北公身邊親信,懷疑自己身邊人,就是沒有懷疑孟樘這個真正的罪魁禍首,最後還被孟樘幾句話忽悠得自盡了。

他本以為把祖母和母親交給弟弟照顧,將來孟家也有弟弟延續傳承,以自己一人性命換得家人平安他也心甘情願,結果卻沒想到反而讓自己僅剩的親人落到了仇人手裡。

鎮北公夫人嚴氏想要查出陷害鎮北公府的真兇,她的一舉一動又怎麼瞞得過已經繼任爵位掌控孟府的孟樘,暴斃而亡也就不足為奇了。

後來孟樘意外得知自己父親孟十三死亡的真相,發現自己居然誤會了養父一家人,頓時後悔不已。

孟樘認為肯定是皇帝故意派人來誤導他,挑撥他和養父一家的關係,想借他的手去陷害鎮北公府,收攏軍權。

於是孟樘就暗中聯絡鎮北公的死忠舊部,以為鎮北公復仇洗刷冤屈的名義將這些舊部收到自己麾下,他帶著這些人投靠了一個小透明皇子,幫助這個皇子剷除其他競爭對手,逼宮上位。

在幫皇子逼宮成功後,孟樘來到鎮北公府的祠堂裡,對著養父一家人的牌位說道:“父親,母親,大哥二哥,我已經替你們報仇了!”

然後放下心中負擔愧疚的孟樘就手握大權,迎娶女主,走向幸福人生。

<<<<<<

元嘉接收完原主記憶和原劇情之後,睜開眼,眉頭緊鎖。

這個世界的男主還真是讓人一言難盡,有仇沒仇全靠腦補嗎?

真相不好好查清楚,就腦補自己親爹是被養父害死的,也不想想鎮北公真的害死他親爹,還會收養他嗎?

老夫人對他的關心不如長孫和次孫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畢竟親疏有別,老人家更喜歡親孫子啊!

就算是兩個親孫子當中,老夫人也有感情偏向,更喜歡嫡長孫呢!

鎮北公和嚴氏對孟樘不如對兩個親兒子嚴格,這也能成為他記恨的原因?對於救了鎮北公性命的恩人之子,他們又怎麼可能會太過嚴厲強硬呢?

孟樘靠腦補覺得自己跟鎮北公府有仇,害死了鎮北公全家,之後發現自己搞錯了,誤會了,又靠腦補覺得是皇帝故意誤導他的,把責任往皇帝身上一推,然後幫一個皇子逼宮弄死皇帝就算給孟家人報仇了?

雖然皇帝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不得不說這一點皇帝挺冤的,他還真沒故意去誤導孟樘仇恨鎮北公,因為孟樘父親可是鎮北公培養出來最忠心耿耿能夠託付性命的親衛!

皇帝也沒想到鎮北公府把孟樘父親孟十三當護衛培養能養得忠心耿耿,把孟十三的兒子孟樘當鎮北公府嫡少爺培養反而還養出一個仇人來了。

在孟樘暗中投靠他,誣陷鎮北公府謀反時,皇帝自己都覺得很驚訝,他還自戀的以為孟樘是因為忠於他這個皇帝,為了他不惜背叛養父呢!

誰能想到一切都因為孟樘是個有被害妄想症的腦補帝,有仇沒仇全靠腦補!

<<<<<<

元嘉站起身來,看著自己身上這副鎧甲,伸手敲了敲,在這個冷兵器時代這副鎧甲算是最好的了,但在他看來防禦力太低了。

他脫下鎧甲,拿出一把匕首往鎧甲上刻制一些奇異的紋路,這些紋路隱藏在鎧甲不起眼的地方,不注意看也根本注意不到。

但看似沒什麼變化的鎧甲卻是防禦力暴增數倍,若非元嘉將稀少的靈力灌輸入匕首中,這匕首根本沒法在鎧甲上留下半點痕跡。

重新把鎧甲穿上,一股無形的力量遊走在鎧甲的表面,元嘉又拿起一旁兵器架上的大刀,這種刀的刀身並不寬,只比劍略寬幾分,但重達十餘斤,非常適合劈砍這類大開大合的招式。

元嘉將刀收入刀鞘裡,掛在腰間,然後邁步走到帥帳外。

守在帥帳外的親衛恭敬的行禮:“少將軍!”

在經歷了鎮北公被暗算中毒身死,大公子戰死沙場的兩場敗仗後,孟元嘉率領他們打了一場勝仗,將低落的士氣重新拉了回來。

因此孟元嘉在鎮北軍中的威望還是很高的。

元嘉對親衛點了點頭,示意他們不必多禮,吩咐道:“讓曲副將來見我!”

曲副將是原主父親鎮北公的心腹愛將,孟元嘉初來鎮北軍就能掌控全軍,除了鎮北公府一脈的威望,也少不得曲副將的幫襯和支援。

很快收到召令的曲副將掀開帳篷的門簾走了進來:“屬下拜見少將軍!”

元嘉連忙扶起他:“曲將軍不必多禮!我現在找你來,是想與曲將軍私底下商議如何誘敵伏殺……”

他根據原劇情知道再過半個月胡虜會派騎兵來偷襲,原劇情中孟元嘉是打退了胡虜騎兵,又乘勝追擊,雖然損失不少兵馬,但也將敵人徹底打退,獲得大勝。

現在元嘉既然已經知道胡虜會來偷襲,他何不提前設下埋伏,以最小的代價留下這支騎兵,然後反殺胡虜大軍,將其趕回草原深處。

鎮北軍現在是他的班底,他總要為自己人做打算,三十萬精銳之師若是傷亡太多,他會心疼的。

元嘉與曲副將徹夜長談,兩人定下埋伏計劃後,就暗地裡佈局,並沒有洩露隻言片語。許多接到調令的下級軍官都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忽然被調動,做到了最大的保密程度。

接下來的半個月裡,元嘉就開始在篩選鎮北軍中被皇帝或者是其他勢力安插的釘子。

以前鎮北公為了讓皇帝對自己放心,不僅不阻止皇帝往鎮北軍中摻沙子,還主動放水,就是為了向皇帝表忠心。

可惜皇帝並沒有那麼大的胸懷,他容納不下手握三十萬精銳之師的鎮北公府。

都說‘飛鳥盡,良弓藏’,這個皇帝在飛鳥還沒全都打下來的時候,就害怕自己掌控不了手中的良弓,迫不及待的想廢掉良弓了。

胡虜威脅邊境多年,一直沒能徹底解決,是中原的心腹大患。鎮北公府一脈能掌管鎮北軍多年,沒有被以前的幾代皇帝擼下來,就是因為需要鎮北公府一脈幫朝廷鎮守邊境,抵禦胡虜。

鎮北公也清楚自家的兵權惹皇帝忌憚,一直想交出兵權保平安,然而胡虜未滅,始終放心不下,總想著等胡虜一滅,立馬交出虎符向皇帝表明忠心。

可惜鎮北公終究是沒等到那一天,皇帝就迫不及待的搶先下手了。

元嘉握著原主從父兄手中繼承而來的虎符,目光幽深。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不膩就好,等元嘉哥哥班師回朝,懟他丫的!

感謝在2020-03-04 23:58:31~2020-03-05 18:43:5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殤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殤、貓貓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你猜啊 55瓶;小妍 19瓶;花影動人 16瓶;睿淵哲瀚、暮子冉、路人乙、果樹下的繡娘 10瓶;殤 5瓶;悠悠悠閒 2瓶;做夢比較快、曉曉呆、寒衫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蕭小歌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