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海市蜃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有人說,感情上的苦惱都來源於人的幼稚和不理性。

其實不是這樣的。

因為哪怕是成熟的、理性的情感,也一樣會有苦惱。

最現實的例子,就是遠嫁海外的米曉冉。

毫無疑問,與不太把她當回事的寧衛民相比,深愛著她的趙漢宇才是真正的良配。

更何況,趙漢宇優秀的家世還能為她在海外求學創造便利的條件。

那麼既然發現自己的單相思的戀愛是錯誤的,米曉冉能夠毅然決然的轉身離去,與另一個更珍惜自己的人攜手共度一生,這絕對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

但不得不說,這世上的許多事情都是看著很美好的。

遙遠的異國,終究不會是盡善盡美的天堂。

當米曉冉懷揣著對幸福生活的期待,提著好幾箱子的行李,踏上飛去異國的航班,來到了美國最發達的城市——紐約。

並且成為一個小有資產的華人家族新成員,把自己的一切託付給那些相當陌生的婆家人。

這其中的苦與樂,以及所經歷的文化差異和觀念衝撞,恐怕也只有她自己才能體會到,才能說得清楚。

米曉冉絕不會否認她初到此地時,對美國的第一印象極好。

事實上,從她坐上飛機靠近舷窗的那一刻起就興奮得不行。

十幾個小時的漫漫長途,她一點也沒敢睡,而且她的手始終與趙漢宇攪纏一處。

因為她怕這是一個夢。

尤其是當飛機最終降落在肯尼迪機場的一瞬間。

僅從舷窗上往下望了一眼,她就感受到自己心“砰砰”直跳。

要知道,那正是夜幕降臨的時候,她的眼前是一片五光十色的燈海。

真是像文學作品裡的描述完全一樣,宛如大海一般的那種寬廣,宛如璀璨的星空一樣的輝煌。

和國內頂多就一線燈火情況大不相同。

想想看吧,對於一個第一次見到這樣差異的人,還能不震撼嗎?

米曉冉看到的這一幕,簡直成了她一生中難忘的情景。

就如同當年坐船來到紐約的意大利人和愛爾蘭人,都會情不自禁的對自由女神像肅然起敬、頂禮膜拜。

她也把在空中看到的一片燈海,視為自己美國夢開始的象徵。

這天,是趙漢宇的大哥趙漢章親自開車來接的他們。

當米曉冉坐上豪華的卡迪拉克轎車,她首先就驚訝於汽車裝置的高階,座位的舒適程度。

在京城她坐過幾次小汽車,可比起“凱迪拉克”感覺就完全不同。

京城的大多數汽車,沒有空調,只能收聽廣播,甚至連腿都放得不舒服。

而這種真正的高階汽車給人的感覺是,寬大、平穩、舒適、流暢,不時還冒出一般香氣。

等到汽車開始平穩的高速公路,紐約的長島像一座海市蜃樓,燈光閃爍,通體秀明般地展現在米曉冉眼前,她更感到眼界大開。

不用說,80年代初期的美國,經濟水平當然和我們改革開放初期的共和國窘然不同。

這一年,我們國人年平均收入為七百四十二元人民幣,而同時期的美國人均年收入是一萬八千美元。

這一年,美國99.5%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臺電視機,超過90%的家庭擁有彩色電視機,超過50%的家庭擁有兩臺或以上的電視機。

平均每三個人就擁有一輛小汽車。

實事求是的說,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早已經進入後工業社會。

反過來看,我們的共和國,還處於工業化程序的艱難跋涉中。

所以無論是高速運轉的城市、忙碌的美國市民、林立的摩天大樓,滿大街的好車、名車。

還是上下四五層的立體交叉公路,擁堵的公路上望不盡的車燈。

那都是米曉冉連想象都想象不出的,自然看得眼花繚亂,無比驚奇。

再之後,當來到趙家位於長島的別墅,身處在方方正正的紅磚綠瓦下。

趙家的廣闊的花園、全自動的車房、巨大的帶壁爐的客廳、侍候家務的傭人、帶浴缸的衛生間,以及十六道山珍海味的酒席,又讓米曉冉感受到了一種全新的精神衝擊波。

在她的心裡,或許只有大地主劉文彩才有可能擁有這樣的住宅。

這樣一來,當她欣喜地發現趙漢宇的父母,竟然是以非常和藹的態度的對待她,似乎對她頗有好感時。

儘管生活還充滿許多未知性,但她已經十分確信幸福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自己的美好生活即將從這裡開始,從這一刻開始。

只可惜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她的想法很快就發生了轉變。

因為這是畢竟客鄉,她住得又是婆家。

仰人鼻息的處境裡,方方面面有著太多讓她不適應、難融入,卻又不得不委屈自己的障礙和限制了。

首先就是生活上的諸多不便。

人所共知,在美國,公共汽車往往只在市區行駛,離開市區稍遠一點,就沒有公共汽車了。

即使有,也是一兩個小時才來一班車。

所以如果再美國沒有汽車,又或是不會開車,那就等於人缺了一條腿,極為不方便。

然而想考駕照,除了學開車以外,還必須先有一個合法的身份才行。

以米曉冉的處境,填過婚姻登錄檔交給趙家的律師。

那還得過三個月才可以拿到臨時綠卡,過一年後,才會有正式居留權。

當然了,同樣因為身份的問題,沒有工卡,想打工掙錢也是不可能的。

這樣一來,米曉冉唯一能幹的事兒,也就是去上語言學校學語言,強化一下英語水平了。

但可惜的是,由於趙家是在長島的富人區,她去上學的地方也很遠。

不但一去一回不方便,需要讓趙漢宇接送,要浪費他大量的時間。

關鍵是美國的華人大部分還都講潮汕話和粵語。

本來語言學校裡懂漢語的老師就不多,即使有,人家也不會講普通話,寫的也都是繁體字。

甚至就連趙家人的情況都是這樣的。

所以米曉冉簡直成了兩頭不靠了。

她不但得補英文,還得狂學粵語,進展還緩慢,學的吃力極了。那還能不難受啊?

但更讓人難受的還是身份上的低人一等。

這話一點不誇張。

儘管所有美國人對“社會等級”這個詞深惡痛絕,張口閉口都宣稱他們的國家不存在等級差異,他們這裡是民主平等的天堂。

但金錢主導一切和白人至上的優越感其實是一直是並存的。

所以無論從經濟方面,還是膚色的角度出發,從共和國來這兒的人全都是墊底兒的,最不受尊重。

米曉冉才初到語言學校,就感受到了這其中的滋味。

因為她所到之處,但凡見其為東方人模樣,長毛洋人便總要問她。

“日本人?還是新加坡人?”一旦答“NO!”。

對方還會鍥而不捨地繼續猜,“那是從港城來的嗎?哈哈……從寶島來……”

“NO!A!”,

對方頓時大驚失色“怎麼可能?你的國家不是非常貧窮,文明素質不高嗎?你怎麼可能來自華夏內地?”

更讓米曉冉傷心和感到無力的,是看人下菜碟兒哪兒都如是。

這種情況即使是在趙家也是一樣。

就因為米曉冉的家裡沒有任何給予她經濟幫助的可能,永遠需要趙家反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大嫂林玉珍的孃家是搞塑料玩具的小老闆。

米曉冉哪怕再拼命去討公婆的喜歡,也比不了大嫂的地位。

像家裡每逢重要的事兒,公婆都只會跟長媳商量,米曉冉連知情都沒份。

甚至就連家裡的傭人也只把林玉珍當成說話算的主家。

米曉冉在他們的眼裡不過是個走了運,嫁進趙家的大陸妹而已。

傭人們表面的客氣下,內心的敷衍和輕視都是掩蓋不住的,時時會流露出來。

所以米曉冉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等,什麼也幹不了的幹等,等著拿到合法的身份。

只有到那時,她這些叫人頭疼的處境,才會迎刃而解,一切都可以重新打鼓另開張。

可惜她又算錯了。

很快,身份是拿到了,她也去考下了駕照,公婆甚至給她買了一輛舊的二手車。

但這個時候公婆又催促她和趙漢宇要孩子了。

認為她上學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不如今後就在家幫大嫂管管家事,專心相夫教子。

這才是真正讓米曉冉恐懼的地方。

她可不想千里迢迢來美國,就安心做一個不拿錢的保姆,給趙家生許多的孩子。

今後自己一切自由皆無,一舉一動都要看趙家人的眼色。

更大的危險還在幾年之後,女人都會老的,不老男人也會膩煩的。

一旦失去趙漢宇的感情,她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資本可以追求幸福。

可她白吃白喝白拿白用人家的,又有什麼權力去反對呢?

於是只能是先答應下來微笑敷衍著,慢慢等待改變生活狀態的機會。

為此,她心裡難以避免的產生了一種自己作價把自己給賣了,退無可退的哀傷。

在1982年最後的三個月裡,她在趙家的生活徹底失去了樂趣,好像這裡是一個陌生的星球。

她特別想家,渴望回到京城家中我那安全、溫暖的小床上。

而此時,她來美國才三個月的時間。

她非常清楚,擺在她面前的可不是幾個月,幾年來計算的時間。

於是她害怕了——面對著殘忍的距離,和比距離更殘忍的時間。

總算時間一天天地過去,語言水平有了些長進,交往的朋友也多了。

這讓米曉冉在美國的生活方便了一些,也習慣了一些,但思鄉之苦卻絲毫不見好轉。

因為在這段時間裡,她收看三大臺的早晨新聞和晚間新聞,卻只看到兩條有關祖國大陸的訊息。

而她所思念的不僅僅是家庭的愛撫,朋友們的友情,而是整個文化——與她有關的一切。文化上的隔絕遠遠超出語言上的障礙。

她想去瞭解、接受和適應,然而又本能地拒絕和抵制。

這種感受,沒有親身體驗的人也許是很難理解的。

甚至由於國際長途必須得用電話大樓的專門電話才能接通。

米曉冉唯一的排解思念家人的方式,也只有寫那些報喜不報憂的家信。

然後就是發呆、胡思亂想。

漸漸地,思念和渴望轉成了一種潛意識。

她常常夢見親人、朋友,早上醒來便覺得心裡空蕩蕩的。

也許這就使她養成了一起床便衝進淋浴房的習慣,似乎要把所有的空虛、困惑用水洗掉,然後拿起書包就去教室上課。

但好在深愛她的丈夫趙漢宇,又給她帶來了一個迎接新生活的契機。

在她不斷的有意誘導下,趙漢宇收了玩兒心,也不打算幫家裡管理生意,他開始找工作了。

終於在除夕前一天,他憑著自己出色的學歷,得到了一家金融貸款公司的聘用通知,年薪兩萬美金。

於是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在京城除夕晚八點,也是紐約除夕的早七點的時候,

與米師傅、米嬸兒和米曉卉一家三口守著彩電,吃著年夜飯大不相同。

身在紐約的米曉冉,根本顧不上對家人的思念,正用盡解數在床上痴纏著丈夫趙漢宇,索要她的新年禮物。

“求你了,親愛的,過了今天,你就跟家裡說好不好?無論如何,你可一定得堅持咱們的決定,好不好……”

“好的好的,你放心,無論如何,我去曼哈頓上班一定會帶上你的。我也希望儘快變成二人世界。不騙你,房子我都已經開始讓經紀人去找了……”

趙漢宇的回答讓米曉冉多少安了心。

可說實話,這個春節對她而言,恐怕是最艱難的一個春節。

因為趙家人絕對不會輕易就讓他們按自己的心意去生活的……

“求你了,親愛的,過了今天,你就跟家裡說好不好?無論如何,你可一定得堅持咱們的決定,好不好……”

“好的好的,你放心,無論如何,我去曼哈頓上班一定會帶上你的。我也希望儘快變成二人世界。不騙你,房子我都已經開始讓經紀人去找了……”

趙漢宇的回答讓米曉冉多少安了心。

可說實話,這個春節對她而言,恐怕是最艱難的一個春節。

因為趙家人絕對不會輕易就讓他們按自己的心意去生活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