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運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真正寒冷的天氣說來就來了。

11月17日,京城迎來了第一場大雪。

這就像摔了一個大馬趴,氣溫直接就摔到零下四度去了。

可即便是如此,京城市民的心裡可都倍兒踏實。

因為就像老舍的《四世同堂》裡,茲要存夠三月的鹹菜和糧食,就啥也不怕的祁老太爺一樣,此時的京城人,家家戶戶都已經屯足了能吃到開春的大白菜,當然就可以藐視嚴冬了。

一棵壯碩的大白菜,如果落在京城人手裡,那絕不會有一點浪費。

從裡到外,都有著不同的吃法。

最外面的老菜幫子,在講究人家是不上桌的。

可是在尋常百姓家,碼在盆裡用開水澆,然後加蔥姜和鹽醃上兩天。

撈出來後洗淨切碎,加幹辣椒末和蒜末大火爆炒,酸辣開胃,是最下飯的佳品。

剝去老幫子,裡邊的菜幫子最適合熘炒。

京城最家常的醋熘白菜主要就是用白菜幫子炒出來的。

講究大火熱油,出鍋前勾薄芡,色澤明亮,蒜香撲鼻,下酒下飯都是好菜。

菜幫子還可以加肉來炒,那就要換一種切法了。

把菜幫子順著切成長條,豬肉切絲,大火翻炒。

因為菜幫子本身的弧度,這道菜有個詼諧的名字——“羅鍋菜”,透著京城人平淡之中的幽默。

拿菜幫子做餡也是一絕。

剁碎了包餃子、包子,味道都很鮮美。

京城人過年吃餃子,白菜餡可是必不可少的。

順著菜幫子往上,白菜葉子的做法最多。

切碎熗鍋下麵條,是家常美味。

掰成大片涮火鍋,格外清爽解膩。

而白菜燉粉條,白菜熬豆腐,絕對是各家各戶近似於冬季每天必吃的保留菜目。

白菜心則是大白菜緊抱懷中的寶貝。

可熘、可扒、可涼拌。

把白菜心細細切成絲,加鹽、味精,再加上醋、醬油、香油,講究點的人家再拌上點海蜇絲,調勻下酒,堪稱至味。

還有什麼金糕白菜心、榲桲拌菜心、芥末墩兒、酸菜、泡菜、滿族人吃的得勝包……

完全可以說整個冬季,再沒有其它任何一種蔬菜,能夠像大白菜一樣不可替代。

大白菜淡而綿長的滋味,早已滲透到了京城人的骨血裡,融化在了京城人的日常生活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它就是京城人貓冬的底氣。

哪怕再大的風雪,再低的溫度,人進了屋子,茲要能有一碗熱騰騰的白菜湯下肚。

就能充分感受到生活裡的滋潤和美好,從裡到外都暖和起來。

當代的京城人,還都喜歡用一句略顯誇張的比喻來表達自己對白菜的摯愛。

他們經常會說,每個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至少會有北海的白塔那麼高。

要不,為什麼“蘿蔔白菜保平安”這句話能流傳千古呢?

這不僅僅是從健康飲食的角度上來理解的,更是從人的情感和生活習慣來認識。

或許正是因為好事幹多了,真因為與大白菜接觸太過頻繁,渾身上下都沾了這種菜的福氣。

在年底這段時間裡,寧衛民也是格外的走運,各方各面都很順利。

首先說工作吧。

集體秋遊的效果十分明顯,寧衛民的手下那些姑娘們玩過樂過了之後,就跟充滿了電的機器人似的。

均以極高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來回報工作。

專營店和齋宮的服裝銷售,眼瞅著繼續節節攀升。

而且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就連受冬季遊客減少影響的齋宮,服裝銷量都追上機場店了。

完全可以說,寧衛民的的經營手段,管理方法跟鄒國棟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拉他太遠了。

不出意外的話,鄒國棟的經營業績算是被寧衛民徹底打敗了。

按事前約定好的,鄒國棟基本沒有再把持專營店的可能性。

其次雕塑展那邊,全國個大美術院校的師生在12月初完成了作品遞交工作,開始進入評獎環節。

今年和往年不同的地方在於,由於許多美術院校的作品是從遠處而來。

以國內現有的物流條件,讓師生們運送大型雕塑顯然不現實。

所以增加了不少中型,小型作品,都擺在了齋宮的室內。

大型作品仍然主要依靠京城兩所美術院校師生在齋宮的戶外完成,頂多增加了津門美院一些師生的參與。

美協的評審也因此採用三套標準。

大型作品、中型作品和小型作品的獎項都是分開的。

等於一下增加了獎項和獲獎的可能,參與者的創作激情都很高,作品質量也就格外出彩。

為此,寧衛民還主動增加了一部分費用,購買了一批專業的展覽燈具安裝上,好為這些作品提供較為理想的照明環境。

事實證明,這些額外投入是值得的,因為僅從客流上就能反應出投資的必要。

自打有了這些精心塑造的作品展出,來齋宮參觀的人在毫無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增加了一倍。

天壇公園園方明顯發現,西門的售票增多,許多人就是為了來齋宮才買票進園的。

不用說,在本應該遊客稀少的寒冬臘月,這樣的效果十分令人意外。

這下別說皮爾·卡頓服裝的銷量因此受益,更明顯的是咖啡廳的生意,和工藝品銷售得到了更為有效的提升。

於是寧衛民才會專程去請示宋華桂。

說國內的老百姓實在太缺乏文娛活動了。

建議應該在媒體宣傳上追加兩萬預算。

從現在開始就透過報紙、廣播大力運作這件事,以期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和影響。

宋華桂在親自看過現場效果後,又和天壇園方溝通後,十分滿意。

乾脆就對寧衛民徹底放開了全部活動的財權。

允許他根據實際情況便宜行事,在他自己財力範圍內全權做主。

但這還不算什麼,更令寧衛民欣喜的,是宋華桂居然很突然地把霍欣給抽調走了。

敢情國內馬克西姆餐廳,要想實現皮爾·卡頓復原巴黎馬克西姆餐廳的要求。

就必須由日本的裝修公司來進行裝修工作。

國內根本找不到合適的材料,施工方也沒有那樣的裝修水平。

而與日方洽談,霍欣就成了非常必要的中間人。

因為公司既需要透過她去外院找日文系的師生做翻譯工作。

也需要她的姨媽搞外事審批工作的黃主任,為日方公司赴華工作提供便利。

這對寧衛民來說,當然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啊,比撿個金元寶還讓他高興。

最起碼,能以工作忙為由,清淨自由好幾個月了。

說句不好聽的,他其實很有點結了婚患有“妻管嚴”的男人,得知老婆要去外地出差很長一段時間的寬慰和竊喜。

雖然這種比喻其實不合適,可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這樣的感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