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權宜之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與服裝價格和款式的重要性不同。

服裝的質量和品牌,在消費者所有考慮的因素中,無疑要排在後面一些。

對普通人來說,這兩點已經不是購買服裝的決定性因素了。

特別是在這個商品匱乏的年代。

廣大人民群眾對質量的認知,還只是經穿就是好衣服。

許多人其實相當缺乏分辨做工優劣和原料質地的能力。

平民百姓對品牌的認識,也以金獎銀獎、省優部優為主。

尤其出於崇洋媚外的心理,許多年輕人聽見洋名兒就覺得順耳,本能認為出口轉內銷就一定是好東西。

這就讓寧衛民更易利用人性的弱點,大耍花招了。

譬如他每逢不得不親自出手搞促銷的時候。

總是會在價格和款式的優勢上,再編造點合情合理的故事。

諸如出口企業因為些許瑕疵慘遭外國人退貨。

或是用錯了料,做出的東西與外商要求不符什麼的……

反正,只要隨便拿八國聯軍之一當個替罪羊。

罵罵老外們對我們出口商品有多苛刻,在商業合同上有多麼不近人情。

他就能跟拍花子的似的,忽悠得廣大人民群眾暈頭轉向,成功的調動路人們的情緒,引發爭先搶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說,真不是顧客缺心眼,而是商人太狡猾。

賣貨對寧衛民來說,完全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兒。

在維持資金的穩定性和良性運轉上,他完全遊刃有餘,還真沒有遇到過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

與之相比,真正讓他發愁頭疼的,還得說是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

不為別的,主要就是因為尾貨生意所涉及的金額太大了。

現在每批貨進出最少都是以萬計算的,每個月流水都能上十萬,遠超寧衛民當初的預計。

而相關工作又太瑣碎,太需要專業知識。

譬如輔料加工費的計算,出庫入庫的署名,現金和支票間轉換,還有每一筆賬的賬期給付,以及回籠貨幣的存取。

偏偏他還沒法僱人,他根本沒有一個可以完全信任替他把賬的人選。

於是為了不出問題,只能靠自己勉強上陣。

不專業加上精力時間有限,自然苦不堪言,倍感吃力。

更何況幹這個賺錢速度也實在太快了點兒。

社會上的人如今還在把“萬元戶”當成高收入的目標敬仰。

而他光靠服裝尾貨,已經每天都能給自己掙來一臺進口原裝大彩電了。

尤其還不同於過去,他已經沒有大把的時間去逛琉璃廠和郵市,買字畫,憋古董,買郵票,人不知鬼不覺的把財富隱藏起來。

他當下可是生意四面開花,哪兒哪兒都要耗費精力照應。

暫時屬於能掙錢來,卻沒時間花的狀況。

所以當如此龐大財富如潮水般匯聚起來時,他自然免不了因為處理這些財富,招惹來一些麻煩。

比如他經常會拿著成千上萬的現金去銀行存款。

連銀行的人都忍不住好奇,他這麼一個小年輕哪兒來這麼多錢?

自然要對他盤查起來。

但好就好在今非昔比,他也早就不是過去那個沒有根腳的無名小卒了。

無論他亮出皮爾·卡頓公司高管的身份,還是拿出跟街道縫紉社合作的關係,對銀行都管用。

哪一樣都能讓他坦然面對銀行的盤查輕鬆過關。

另外,鑑於他還大度的把房借給縫紉社白白使用。

而且在許多方面和街道有著廣泛深度合作。

同時無論是和街道李主任,還是管縫紉社的邊大媽,私人關系上都近乎得沒的說。

他還因此獲得了不少免費的財務支援。

縫紉社的財會人員當然清楚寧衛民有多忙。

為了幫他解決一些問題,也為了更好做好縫紉社的工作。

索性因利就便地,替寧衛民承攬下了日常成本核算工作。

像庫房出貨進貨,輔料往來,工人計件工資統計什麼的。

因為資料許多都是互通的,人家做賬目的時候,就幫他一起做了。

實際上,等於人家是在替他義務勞動。

而他只要偶爾拿點菸酒和進口糖果這樣的小禮物做答謝,適當籠絡下人心就好了。

其餘的什麼也不用付出。

這對他來說,當然是件莫大的幸福。

在這個前提下,他每天只要在下班後跑一趟縫紉社,花個把小時對對賬就可以了。

如此,才能一直把服裝尾貨生意維穩在一個良性的,微妙的平衡狀態中。

但話說回來,自己的事兒自己最清楚。

寧衛民心知這種狀況也就是個權宜之計,隱患太大。

既不該,也不能長期這麼保持下去,

要知道,交由縫紉社替他代為管理這些賬目,就等於讓縫紉社自己給自己打分。

是完全突破了合理限度的信任。

且不說時間越長,縫紉社的財務人員就會越瞭解他的實際經營資料。

很難說會不會因為推測出他的實際利潤水平,而心生不滿。

更甚之,或許還會透露給街道領導,致使本來默契的合作產生間隙或不快。

退一萬步來說,即使這些人以後徇私舞弊。

為照顧人情,在賬目裡添點花頭,做點手腳。

他也是根本不會知道的。

要想黑點他的小錢,再容易不過了。

所以歸根結底啊,這就是他最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也是一時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在這個個體戶不受尊重,還沒有一個正經私企的年代。

哪怕他肯出錢,求才若渴,也難以找著一個值得信任和託付的全職管理者,或是一個肯跟著他幹的專業會計。

所以這事兒怎麼看,都基本上屬於無解。

想不這麼對付都不行啊。

至於寧衛民手裡的旅遊工藝品生意,在經營方面倒是特別省心了。

畢竟這件事已經獲得宋華桂的允許了。

當然可以光明正大的使用皮爾·卡頓的資源來推廣和銷售。

而提成比例,分配制度也簡單明瞭,多勞多得,非常公平。

只要想掙錢,無論齋宮陳列館還是建國飯店專營店的姑娘們,都不會不盡心去推銷。

所以對寧衛民來說,除了貨源和進貨成本注意保密之外。

已經無需再費一點精力去關注這件事其他方面,只要坐享其成就好。

更妙的是,這件事還大幅提升了齋宮陳列館和建國飯店專營店的經營業績和顧客口碑。

為他能夠力壓機場專賣店一頭,幫助自己最終獲得業績比拼的勝利,增加了重重的一個砝碼。

甚至為此,運營部的一把手鄒國棟都只有忍氣吞聲,沒法說不公平。

畢竟連雕塑展都是寧衛民鼓搗出來的。

就憑藉這個活動,寧衛民不但為皮爾·卡頓公司贏得聲譽,賺來名聲。

眼下還能賺來錢財,根本無法指責。

但反過來說,新的麻煩也正出在這個名和這個利上。

寧衛民身邊的人際關係正是因此變得復雜了許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