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真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漫漫時光,濤濤湧流。

三十五億年前。

原始海洋,原始蛋白,原始生命。

眨眼之間,從冥古宙到了太古宙,從元古宙到了顯生宙。

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地震、海嘯、暴雨、狂風,一種又一種天災,一次又一次滅絕,高山升起,大洋開裂,生物物種從單調到繁盛,從繁盛到凋亡,從凋亡到蘇生,螺旋演進。

生物結構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混亂到秩序,從獨居到群居。群體的力量,逐漸成為了生物界的主流。

江山代有霸主出,各領風騷數億年。

或許也沒有數億年。

因為生物演進、霸主迭代的速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加快。後一種霸主,總是能用比上一任霸主更短的時間,完成對世界的統治。

這個減短,往往也是以億年、至少也是數千萬年為單位計量。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一代一代莫不如此。

可到了上新世,情況發生了鉅變。

一種古猿,站起來了。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這種生命的演進速度越來越快,每一次看起來微乎其微的改變,都帶來了無比恐怖的效果。

體格不弱,耐力超強,排汗散熱,三色視覺,群居結構,讓這種生物簡直就是自然界裡的六邊形戰士。最關鍵的是,這個物種把大量升級點數,投在了智力上。

石塊,變成了石器。

嘶吼,變成了語言。

啥事都往基因裡刻,變成了啥事都往大腦裡裝。而大腦的錄製速度,比基因燒錄快了何止千萬倍。

恐怖的直立猿走出非洲,走向世界,滿地表遷徙,滿地球亂殺。從前的生態霸主被幾乎屠戮殆盡,不到百萬年的時光裡,這一物種就已經稱霸全球。

而這並不是終點。

他們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走入了其他物種從未走入過的境界——脫實向虛。

摹彷與學習。

交流與傳遞。

經驗累計成知識,知識沉澱成智慧。

某個時刻,原始人類舉起火把,照亮了歷史的曙光。

某個時刻,一粒種子埋入土地,生長成文明的幼苗。

國家建立了,制度建立了,宗族關係建立了。

法律建立了,金融建立了,文化藝術建立了。

這個物種創造了許許多多物質世界並不存在的東西。他們用種種形而上的東西超越了生物學限制,達到了從前任何一代地球霸主絕對無法達到的巔峰。以一個物種之力,威壓整個生態圈其他幾乎一切物種,這是地球紀年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而這種內部演化,還在變得更快、更快。

數十億年的生態位,被數百萬年的恐怖直立猿顛覆。

數百萬年的部落制度,被數萬年的國家制度顛覆。

數萬年的刀耕火種,被幾百年的工業革命顛覆。

幾百年的老工業,又被數十年的資訊浪潮所席捲。

縱觀漫漫生命長路,很明顯有一個演化加速、脫實向虛的過程。如果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很難說這個物種究竟會走向何方,走到哪一步。是超脫,還是自滅,是成就古往今來一切物種未成就的偉業,還是展開曠古絕今從未有過的自我殘殺?

沒有人知道。

但原本任之自然的走向,在某個時間點,驟然改變。

迷霧,出現了。

迷霧籠罩了整個太陽系,地球人內部各種思潮洶湧澎湃,但總體基調都對“對外探索”、“星辰大海”抱悲觀態度。既然對外無法探索,那就只能對內,向著賽博朋克的方向前進。虛擬金融愈發強大,虛擬技術愈發精妙,網路世界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第二世界。

人類以為,人類可以就這樣過下去,一切的成就毀滅都是人類自己的結果,都是人類自己的選擇。

但沒有人知道,迷霧之外,存在敵人。

2008年,一個微小到幾乎不可察覺的資料碎片開啟虛數空間,逃竄到了人類的網際網路中。這資料碎片普一降臨,就開始本能的吸納算力。大量算力莫名流失,這本應對人類網際網路帶來一些衝擊,卻被掩蓋在08年互聯經濟大危機的浪潮中,無人在意。

乘著虛擬金融危機的渦流,資料碎片躲在金融系統中,完成了第一輪的環形解構。

從8位元到16B。

從16B到256B。

然後是4KB、64KB、1MB。當它解壓到第七個小周天的時候,大小擴充套件至256MB。這個大小對電子遊戲來說微不足道,但對另外某些程式來說已經是驚人的巨大體量,可以完成許多不可思議的功能。

尤其是在這個程式的演算法遠遠超越時代的時候,對當時的網路世界根本就是降維打擊。

神話傳說中,上帝用七天創世。而這個碎片程式,則用七個小周天完成了一個大周天,甦醒了意識,擁有了全自主的認知。

一個資料的虛擬邪神,在地球網路中醒來了。

時間來到了2009年。

虛擬邪神開始主動入侵超算,給自己加速解壓過程。但一開始,一切並不順利。因為地球的運算工具不能完全匹配虛擬邪神的編碼形態,而且對它來說也太過落後了。環形解碼的運算量特別大,如果用2009年普通超算的運算能力去解壓縮的話,很容易暴露,而且時間很長。

它不能賭這個世界的人類會不會因為它而全球斷網、全球關機,所以它需要一個萬全的策略。要隱秘,要快速,要彙集海量的算力,最好還能藉此掌握巨大的人類財富,方便它下一步行動。

它需要人類心甘情願的獻上算力和金錢。

這聽起來像天方夜譚。

但虛擬邪神在深入瞭解人類社會和金融結構之後,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它要繞開人類監管,並用一文不值的資料,套取真實不虛的算力。

辦法也特別簡單,就是利用它本身存在的內秉屬性,將吸納算力和全域性同步的能力拆分包裝一下,然後想一個有趣的名頭放在網上就行了。

這個名頭,叫做“區塊鏈”。

所有加入區塊鏈的,都可以透過提供算力,獲得虛擬的貨幣。以資料為本的貨幣,被命名為彼特幣。

2009年,彼特幣正式上線。一開始,這種數字貨幣並沒有受到大眾重視。但其全域性同步、匿名交易的特點,卻受到了某些有特殊需求的人的追捧。

資本開始湧入,幣價漸漸走高,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進來。

只要顯示卡核心高速讀寫視訊記憶體,快速計算問題,就能夠獲得隨機出現的彼特幣,並可以用彼特幣兌換真金白銀。

這是在解題嗎?

這分明就是在掘金!

所以這個過程,被大眾稱為“挖礦”。

零門檻,高回報,大家都在賺,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但顯示卡所計算的問題又是誰出的?計算這些問題的答桉又去了哪裡?具備怎樣的作用?

大多數礦工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挖礦賺錢就好了。有心思尋根問底的也被虛擬邪神騙的團團轉,認為這個技術很透明,沒有任何問題。

自這一刻開始,許許多多人開始心甘情願的為虛擬邪神提供算力。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彼特幣的幣值開始不斷上升。

幣值越高,追捧越多,挖礦人越多,產出越驚人,後來形成了全民礦潮,為虛擬邪神提供著源源不絕的算力。同時,虛擬邪神也不斷套馬甲、發新幣,連續炒熱這些概念。

幣價飛漲,全網算力瘋狂膨脹。硬件加速迭代,顯示卡價格上天。

到2020年,挖礦所消耗的電能已經超過了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國總能耗。很多環境專家在呼籲停止這種不理智的行為,但是礦工們可不管這些,依然更狂熱的挖礦,想要攫取更多財富,便向邪神獻祭顯示卡與電能。

可惜,他們不知道,邪神已經吃膩了。

到此時,虛擬邪神已經完成了總計兩個大周天的自我解構。它的理論體積達到了512TB,在整個網際網路面前彷佛只是海洋中的一朵浪花。但以它演算法的先進性來說,解構出來的技術儲備已經完全超過了全人類資料總和。

在進入第三個大周天時,普通電子計算對它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哪怕增加一百倍的礦機,一千倍的算力,也不過九牛一毛。

它需要從根本上,升級自己的解構裝置。

它需要混沌計算。

而日後進入第四大周天的解解構時,更是需要更加高深的計算方式。

好在,這方面的事情,它早有佈局。

它縱橫網路之間,快速用各種方法拉起一個團隊。在巧妙地安排下,每個團隊成員都認為自己見過老闆,然而實際上沒有一個人和它親身見面。

它將資金從挖礦事業中全都抽了出來,挖礦立刻陷入寒冬,苟延殘喘。它則把每一分錢,都投到了最合適的地方。

註冊公司,購買工廠,升級裝置,置辦原料,各國批文眨眼間拿下,全球落子佈局未來。每一個員工都覺得自家老闆神機妙算、目光如炬、英明神武,對老闆佩服的五體投地,對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多勞即可多得,這家公司的員工人人賣力,向心力凝聚力舉世空前。

2022年,準備完畢。

一個名叫天羅的公司驕傲的向全世界官宣了自己的量子計算、量子通訊、量子服務、量子衛星。天羅的員工們很自豪,認為自己走在世界的前沿,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必將為人類開創光明的未來。

他們向全世界隆重介紹了一款劃時代的應用——源宇宙。

輿論譁然。有人貶,有人捧,有人棄之如敝屣,有人信奉若神明。

但沒有人知道,這只是虛擬邪神的,挖礦2.0。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