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王謝風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從系統之前的判定標準來看,陵墓類的只要拜謁過就算透過,天文臺沒有進去就不算,可是這種故居類怎麼樣才能算完成體驗?

故居……

來這裡的意義是什麼……

當然不是為了看這幾處明顯是新修的房子而已,這裡承載的是魏晉風流的回憶,正想著,老伯伯等人也進來了,腳下一時不查磕了一下,顧淼眼疾手快將他扶住:“小心門檻。”

接著又說:“當初謝安大概也是在這個位置這麼磕了一下。”

“哦?”老伯饒有興趣看著他,“王謝世家裡的謝安嗎?”

“是。”顧淼點頭,“當初接到淝水之戰的捷報後,謝安還在淡定的與友人下棋,只說小兒輩們已破賊,等友人走後,他興奮的在門檻上磕斷了木屐齒。”顧淼這才想起來看一眼系統,系統仍顯示:知名景點1/4。難道是方式弄錯了?

正當他在猶豫是不是猜錯了系統意思的時候,老伯又向他詢問起了一些東晉時的歷史,顧淼一時對如何完成任務完全沒有概念,也只得先放下,心想大不了明天抓緊時間多跑幾處。

故居與舊址存在的意義,從來都是為了心中對那段往事有充分瞭解的人而準備的,哪怕是一幢空房子,哪怕僅剩一輪明月空照斷壁殘垣與滾滾長江,也能讓人想到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顧淼用自己的聲音,讓空蕩的建築覆上了過去的喧鬧,讓黯然的傢俱重染舊日的榮光,原本寬大而失了人居煙火氣的房子頓時也生動了起來,書房裡有謝安折屐的舊事,臥室中有王羲之“坦腹東床”的佳話,大廳中是“芝蘭玉樹”成語典故的由來,而魏晉時代又豈止這些而已。

顧淼是個熱愛分享的人,他盡情的將自己記憶中那個風流時代的記憶拿出來,滔滔不絕:

“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中的謝公屐,也是謝家的謝靈運所發明,鞋底的齒可以活動,上山的時候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後齒,方便行動,謝靈運後來成了山水詩鼻祖,與他喜歡遊山玩水有很大的關係……”

顧淼說完停下了,一回頭,這才發現遊人寥寥的地方,竟然已經有十幾個人跟在他的身後,入神的聽著他的講解,甚至中間還有工作人員。

見他停下來,他們竟不約而同鼓起了掌:

“小夥子,你說的真好。”

“你是導遊嗎?”

“再多說一點好不好?”

“本來我還覺得這地方真無聊,花錢請的講解員都跟背書一樣,沒想到給你一說,覺得真有意思……”說話的是之前鬧著要走的遊客。

看了一眼時間,顧淼才驚覺自己在這裡呆太久了,又檢視了一眼系統,這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知名景點”早就已經顯示為2/4。

真是太不划算了,下次應該去個簡單點的景點,顧淼腦中思索著金陵城中還有什麼地方是可以一小時之內完成的。

天晚了,四人離開王謝故居,顧淼又帶他們去吃鴨血粉絲湯店。

金陵人對吃鴨子的熱愛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追溯,只知道就算是現在人,也會在不知道今天家裡吃什麼菜,或是來了客人的時候去菜場“斬半隻鴨子來吃吃。”

顧淼要了四分之一烤鴨與四分之一鹽水鴨,還有四碗鴨血粉絲湯。

老伯伯看著烤鴨,好奇的問:“金陵也有烤鴨?還以為只有燕京有。”

顧淼不緊不慢的用筷子尖將裝著褐色滷汁的塑料袋戳出一個洞,將帶著香料氣息的汁水均勻灑在烤鴨上:“不一樣,燕京烤鴨是填鴨,味道主要靠的是京蔥、甜麵醬,卷在荷葉餅裡吃,金陵烤鴨就是正常鴨子,沒有那麼肥,味道靠的是滷汁味道,直接吃,吃過就知道,是完全不同的口感和味道。”

鴨血粉絲湯也很快端了上來,老伯用筷子挑了一下,發現裡面不止有鴨血,還有鴨腸、鴨胗、鴨肝,各種料豐富的很。

“應該叫鴨雜粉絲湯。”老伯笑著吃了一口,“真不錯,鹹香,我還以為江南菜都是甜的。”

顧淼的目光一掃,想起了什麼:“不好意思,這裡的碗真小,我得吃兩碗才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著,又大聲對老闆說:“老闆,再來一份鴨血粉絲,不要香菜不要蔥蒜。”

老闆應了一聲,顧淼將小姑娘面前的那碗鴨血粉絲湯拿到自己面前:“這份我就先吃了,你等那份上來吧,很快的。”

小姑娘一愣,此時老夫婦兩人才注意到小姑娘根本就沒有動這份鴨血粉絲湯,她剛剛一直在努力想要把上面撒的香菜葉蔥葉和蒜葉清理乾淨。

她有些不好意思:“我受不了它們的味,剛忘了說了。”

“沒事,反正也不浪費,就是要多等一會兒了。”系統提示:知名小吃3/4,這項任務就要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就要完成,顧淼心情很好。

賣鴨血粉絲湯的家裡,還兼賣鴨油酥燒餅,與其它地方使用豬油或是菜油揉做油酥面不同,金陵的鴨油酥燒餅使用的是肥鴨油,因此吃起來也有一股濃重的鴨味,喜歡的人喜歡的不得了,不喜歡的人說一股鴨騷味,雖不像榴蓮和臭豆腐那樣令人愛憎分明,但也是將人劃成兩派的味道。

好在兩位老人家都不挑剔,他們走了一天也累了,胃口不錯,每樣都吃了一些。

本想掐著時間趕去大成殿,可惜耽誤了時間,大殿已經關門了,不過這會兒夫子廟的人潮依舊如織,秦淮河岸兩旁的商家多在門口掛仿古大紅燈籠,燈影倒映在水中,水中有畫舫悠悠而過,上有遊人嘻笑之聲,還有女子唱著民歌小調,真有幾分六朝金粉地的意味。

“現在是不是夫子廟人最多的時候?”老太太明顯已經被擠的快要走不動了。

“在元宵節的時候,這裡有元宵燈會,到處都掛著彩燈,不過,那個人多的,反正我是記事之後,就沒來過,每年正月十五的時候,這一站的公交和地鐵全部繞站不停。”顧淼停下腳步,“您累了吧,要不,今天就到這裡?”

老伯和老太太婉拒了顧淼送他們的建議,自己在路邊攔了一輛出租離去,臨行前,依約付給了小姑娘兩百塊,在他們上車的時候,老伯要與顧淼握手,手掌相貼的那一瞬間,顧淼感覺到手裡被塞進了一疊紙,他還沒反應過來,老伯就已經坐上車走了。

他攤開手一看,竟是一千元和一張名片。

小姑娘看見了,臉上卻沒有嫉妒的神色,她欽佩的說:“你到底是做什麼的呀,為什麼會知道這麼多?我還是旅遊專業的呢,都沒你知道的這麼多。”

“精通什麼東西,從來都不是看學的專業是什麼,而是看喜歡的是什麼,在什麼上面花時間和精力。”顧淼說完看了看時間:“我也該回去了,你在專業上好好加油。”

小姑娘拿出手機,要求加顧淼的聯繫方式,顧淼本來不想加陌生人,猶豫了一下,小姑娘看出他不願意,有些失落的抿著嘴,微微垂著頭,眼睛裡滿是失落。

一整天都跟在他後面努力找碴的勁早就飛到了九霄雲外,看起來倒有幾分楚楚可憐的模樣,顧淼又覺得心中不忍,反正加的亂七八糟的人也不少了,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不少,就加上了,小姑娘叫辛月,名字倒是挺好聽。

回家之後,顧淼看著金陵地圖,盤算著明天要去哪幾處才能順利完成任務,卻聽見老媽鄭重通知,明天要去大伯家,早上別賴床。

大伯家住在離市區很遠的棲霞山附近,每次都是吃完了晚飯才回來,顧淼頓時感到頭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