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回憶之城——成l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蓉城對於顧淼來說,是想到之後,心裡會難過的地方,

對沙蓓蓓也只是輕描淡寫的提過,卻沒有敢讓她知道,這裡對於他來說,依舊是一個難過的坎,

至今仍時常想起,也許是時候去一趟蓉城,才能解開心裡的結,

雖然,理智反手給了他兩個耳光,讓他醒醒,這種破事,只能等時間沖淡,或是發生新的故事,才能忘記。

不過,等在雙流機場落地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傳說中,這是一個來了就走不脫的城市,

傳說中,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這是大概就是顧淼與曾經的回憶之間最大的分歧,

一個想要力爭上游,並希望與自己在一起的人也是這樣,

而另一個卻覺得現在的生活很好,不需要再折騰了,偶爾也會有覺得身上錢不夠花的時候,向顧淼抱怨幾句,

也只是抱怨幾句而已,

但是顧淼卻當了真,安排好一切,幫忙找活,幫忙聯絡自己認識的人,幾乎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資源全部拱手送出,

結局,自然是悲劇,

一次又一次的無法完成,顧淼一次又一次的頂上,把活交了,

再深的感情,也經不起這樣的耗,

最後的決裂來自她又一次的抱怨沒錢,顧淼再一次的找來了外快,在最後交貨期限的最後幾個小時,才得知她根本什麼都沒有做,問她為什麼,她說下班好累,懶得弄。

沒有激烈的爭吵,

因為她已經把顧淼所有聯繫方式都拉黑了。

顧淼對她並沒有男女之情,真心把她當小妹妹,卻落得如此下場,恨也恨不起來,十多年來的往來,不是假的,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是點選“刪除”就可以完全解脫。

顧淼對蓉城的熟悉程度,不亞於金陵。

在那個他幾乎沒有出過省的年代,年年都會來一次蓉城,

是時候做一次告別了。

從哪裡開始呢。

第一次自己被帶著來的地方,是曹家巷的陸記蛋烘糕,

這是一個神奇的攤點,

每天中午十二點出攤,賣完為止,

下雨不出攤,

出攤不代表能買到,

蛋烘糕有十二種料,被小妹帶來的時候,正巧趕上前面有四個也是慕名而來的外地女遊客,

每種料要八個!!!

老闆只有一個人,兩個小鍋,

一個鍋用於大火煎皮,讓皮變脆,

一個鍋用於小火烘熟,讓蛋烘糕完全熟。

基本上,做一個需要45秒以上。

光是等前一撥客人,就等了很久,

這一次來,一切都如昨日重現,前面有六個客人,聽他們交談應該是本地人招待外地朋友,其中還有四個是男人,

硬是把蛋烘糕當飯吃,且一定要吃飽的那種,

開口就要了三百個……

顧淼當場決定放棄,

沒有陸記,還有賀記,文廟旁邊的賀記,在蓉城也是赫赫有名的品牌,

顧淼買了兩個,卻感受不到它的美味,

與陸記相比,賀記的皮太厚,不夠脆,料也少,

顧淼深深嘆息一聲,腦中跳出一句:“XX之後,全是將就。”

文廟雖然沒有特別出息的蛋烘糕,卻有一個有出息的學校,

這間學校的學生,是可以堂堂正正的說:“我校的校友司馬相如。”

著名的石室中學,學校前身可追溯到西漢漢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建立的“石室精舍”,

後蜀孟昶,除了會做七寶夜壺之外,在教育上也幹過正經事,

用8年時間將文翁石室教材《十三經》,刻成石頭讓學生摹拓。

顧淼走著走著,不小心就走到了人民公園,

十多年過去了,人民公園旁的祠堂街上,老地方,還是一連並排開了三家店,

名字叫:

老媽蹄花

正宗老媽蹄花

老媽蹄花總店

據說這三家是不同的三個老闆,

這名字起的,很能燃起戰火的樣子,

不過傳說中,最正宗的是廖老媽蹄花,

來都來了,就吃點吧。

店裡有很多菜,對於一個只是隨便吃吃,並不想吃飽的人來說,點一個招牌菜意思意思就行了,

一個雪白的豬蹄漂浮在泛著油花的濃湯中,豬毛颳得很乾淨,

豬皮燉的很軟很糯,筋也燉的很爛易嚼。

另帶了一碟調料,用來蘸豬蹄,

只是湯喝起來沒有回憶中的那種嫩滑,因豬蹄燉煮多時蛋白質都融入到湯中而產生的滿滿的膠質感,

普通的含油的鹽湯而已。

吃完豬蹄,顧淼忽然心生茫然,不知應該去哪裡,應該做什麼,

來這裡到底為什麼,

太過熟悉的地方,已經來了許多次的地方,

來都來了……不如去博物館再看看吧,也許會比十年前有更多的新展品拿出來。

川博裡,最有名的小物件也許有變化,

但是,鎮館之寶始終沒有變,

還是那一把唐代古琴——

石澗敲冰,

那是一把典型的靈機式七弦琴,形制渾厚古樸,雖然邊角處漆皮因年代久遠已斑駁掉落,但後來布好的琴絃,在上個世紀末還能彈撥出純正圓潤的聲響,

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以後,“石澗敲冰“已不允許彈撥。在琴身背面,上刻“石澗敲冰“4字,鳳召下方則是一枚“玉泉“的方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故宮博物院古琴研究專家鄭珉中透過這枚“玉泉“印章,與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耶律楚材大字詩卷中的印章對比,得出了“石澗敲冰“古琴曾為耶律楚材收藏的結論。

對,

最貴的就是石澗敲冰了,

特別高貴,

貴!

在四川博物院館藏的0把古琴中,還有名字很好聽的宋代古琴若干,

“竹寒沙碧“古琴,名字取自杜甫詩作《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中的一句“竹寒沙碧浣花溪“。

“醉玉“古琴,取自南朝《世說新語·容止》中,對嵇康醉酒後的描寫。

“浮香“自然是來自“暗香浮雲月黃昏“,

“碧梧棲鳳“得名於杜甫《秋興八首》中的詩句“碧梧棲老鳳凰枝“,

逼格都很高,古琴的品種也是多種多樣,顧淼也只能看出最基礎的“仲尼式”和“蕉葉式”,別的一概不知,

很快從川博出來,又轉道去了金沙博物館,

李白在的《蜀道難》中寫道,“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蠶叢和魚鳧”指的是古蜀王國的五位蜀王中的二位。按照歷史順序,五位蜀王分別是蠶叢、柏灌、魚鳧、杜宇和開明。

名字聽起來都很……emmmm,

蠶叢也就算了,出名的原因是他教蜀地的人種桑養蠶,這才有之後的“蜀錦”與“錦官城”,

顧淼一直覺得,蠶叢說不定是嫘祖化身,

黃帝除了嫘祖之外,有名份的女人還有三個,

沒名份的還有三千個,

自從得了《素女經》後,黃帝就很忙,剛剛從母系社會轉過來的嫘祖,未必能忍。

嫘祖,西陵氏,

對於身在中原的黃帝來說,蜀中的確是西邊的丘陵地帶,

這麼強行解釋一下,也不是不行。

於是,嫘祖很生氣,在黃帝忙著啪啪啪的時候,她回孃家去了,她變成蠶叢了,

為了不讓別人發現自己是黃帝的大老婆,

所以她戴上了三星堆發現的那些奇怪的面具,

戴上那個面具,是人是鬼都認不出來,別說男女了。

嗯!邏輯通!

後面的柏灌是鳥,

魚鳧還是鳥,

杜宇就是“望帝春心託杜鵑”的那位,生前轉讓了王位,死後化身打卡鐘杜鵑鳥,到了春耕的時候就叫“布穀布穀”,

也有內心空虛、寂寞、冷的光棍,很不開心的把杜鵑鳥的叫聲聽成“光棍好苦。”然後對著杜鵑鳥扔石頭的往事,

開明帝的來頭就更花哨了,山海經裡有開明獸,是崑崙山守護神,

開明帝據說是個楚國人,從水裡漂來的,大家都以為那是個男屍,沒想到撈上來就變成了男人,

還治水有方,特別厲害,

他不僅叫開明帝,還有另一個名字,叫鱉靈,在樂山被撈了上來,最後在出豆瓣醬的郫縣建都。

鱉靈家族撐了十二代皇帝,被秦始皇給弄死了,

顧淼曾幻想過,那是被治水不力被殺的大禹他爸爸:鯀。

生完子以後還沒死透,就來西蜀治水了。

但是,杜宇時期已經是商代後期了,如果是蠶叢撿走了鱉靈,那麼還是希望讓幻想成真的。

蠶叢所處的時代,就在禪讓愛好者與夏朝早期的那個時間段,

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供幻想了,那就是……二郎神是鱉靈家的人。

灌口二郎神,灌口,傳說中就是如今的都江堰,

都江堰是誰幹的!

太守李冰啊!

李冰是什麼時候的人?

秦朝啊!

末代鱉靈的子孫,開明皇朝的最後一位皇帝,知道大勢已去,又見李冰勤勉愛民,專心水利工程,遂拿出家傳治水秘方,合夥修成了都江堰!

歷史上的八卦裡,修都江堰的是李冰父子,不是他一個人,而那個兒子,據說是一條黑龍,

除去神奇的動物之說,

還有什麼可以被稱為龍?

當然是皇帝啦!

這不是顧淼想出來的,是他提出了一個最初想法之後,由沙蓓蓓完善而成,

於是,故事,從起點工科男吊打世界的開頭,變成了**耽美文的結尾……

三星堆的青銅神樹在廣l漢市,離蓉城還是有很長一段距離的,

何況,他先前也去過了,

那一次看見的東西,讓他有期待達成的愉快,也有意外的樂趣,

除了看見那些人物形象怪怪的面具、青銅樹之外,還在三星堆景區裡發現了大量的陰沉木,

最神的是在景區裡,發現一個高臺,那種怎麼看都是勾引著遊客“來上我啊,來上我啊!”的那種高臺,

高臺有一條小縫,縫旁貼著一個列印出來的提示標“劇毒,勿近”,

顧淼湊過去,可以看見縫隙裡面有緩緩轉動的換氣扇,如同電視劇裡反派用來囤放不合法物件的地方。

裡面到底是什麼,他一直沒有機會知道,

如今也不會再去三星堆,去金沙遺址看看,也是可以的,

在公元前100年,三星堆王國忽然消亡,

它去了哪裡,沒有人知道,

直到金沙遺址的發現。

金沙遺址內出土的大量文物及文化資訊都顯示出和三星堆文化有著極其深厚的淵源關係,也許就是三星堆王國政權遷徙南移的結果。

秦惠王滅古蜀國以後,派張儀修築成都城。

而“金沙遺址”的發現,把成l都建城史推進700年左右,由距今00年推進至000年以前。

金沙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五位蜀王中,杜宇王朝時的國都,

金沙遺址中出現的房屋遺址,人們留下的生活痕跡,都表明這裡曾經有一個繁華的城市存在過。

但古蜀國由於沒有自己的文字歷史,因而顯得異常神秘。在《蜀王本紀》中描述古蜀國,是一個“不曉文字,未有禮樂”的蠻荒之地,

不過在金沙遺址裡出土的石磬,充分的說明,人家還是有禮樂的嘛,

不然那些石片片是什麼,燒烤盤嗎?

仔細看,金沙遺址與三星堆遺址出土的人有點像,卻又不完全相同,

金沙遺址的青銅立人體態矮小,嘴微微張開,最大的不同是,它的腦後拖著一條的長辮子,頭戴圓渦形帽圈,而三星堆的青銅立人腦後是扎著的髮髻。

髮髻和髮辮分別是代表神權和君權,

顯然三星堆的支持者在某場政變中失敗,最後GG。

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另一件鎮館之寶就是眼前的“太陽神鳥”了,在第一次看見的時候,顧淼就覺得它很眼熟,

因為它是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成l都市的市標、成l都航空的LOGO,

中原人認為太陽是自己起床上班,轉一圈打卡下班的,

古希臘人認為太陽是駕著豪車上下班的,

而古蜀人認為太陽是被神鳥拖著上下班的,才弄出了太陽神鳥的這麼一個東西,

博物館一通轉下來,又到了吃晚飯的時候了。

大街小巷都飄起了辣椒、花椒、藤椒的迷之鮮香,

顧淼隨便挑了一家缽缽雞的小店進去,

挑選的方法很簡單,在飯店還沒到的時候,門口就已經擺出了五排小凳子,一看就是預備給等位客人坐的,

這會兒店裡才三四桌人,如果不是有足夠的自信,何必費這個力氣。

所謂缽缽雞,以前是真的缽缽,也就是陶做成的大盆盆,裝著剔骨雞肉片,

吃貨的追求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

這道從清朝傳下來的食物,也發生了變化,

點法是先點自己要的鍋底,其實就是冷的調料湯,一般有紅油和藤椒兩種,

然後就像普通的點麻辣燙那樣,自己去冷櫃那裡挑要吃的東西,

這裡的計價方式是“數籤籤”,一根籤代表著五毛錢,

萵筍、木耳之類的,一塊或兩塊被一根籤子串著,

雞心、鴨掌之類的葷腥之物,根據價值不同,會被兩根或三根籤子串著,

與迴轉壽司,根據盤子顏色不同價格不同的意思差不多,

再加上各種小點心,串串也能把人給吃撐。

付完錢出來,已經是霓虹燦爛,屬於年輕人的夜生活已經開始。

早已關心養生的顧淼想回酒店睡覺了。

不知不覺,卻發現走上了完全相反的路,最後面前出現的是一個酒吧,

名字叫七堂,

這是一間位於四l川音樂學院旁邊的酒吧,

顧淼也曾經被帶來過這裡,

喝了不少,

暢談古今中外,

天上地下,

無所不侃,

如今,再一次站在這間酒吧的門前,身邊,卻再也沒有了曾經的那張臉。

進去,再喝一杯,向過去告別。(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