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只 女子參與科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軟硬兼施便是最合理的策略。

好在,天朝百姓長期接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對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那是刻在骨子裡的,歷朝歷代以來,只要日子過得去,在不違背儒這一字之下,百姓們便都是最順的民。

若沒有人煽動或是帶頭,反抗官府命令的終究是少數。

而女兵營,大楚開國以來便一直存在,只是後來被林成繼這個逆賊取消了而已。

他只是一個逆賊,有什麼資格取消高祖皇帝定下的規矩?

作為皇孫殿下,作為未來的帝王,林楚恢復女兵營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麼?百姓們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

因此,最後在官府堅持不懈的‘遊說’之下,除去那些老幼,多數能力者都入了女兵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也有部分家人堅持不讓,那女子也沒被說通的沒加入進來。

她們繼續待在家中,幹著她們的農活、或是去薛家做工、或是料理家務,如尋常女子一般,徹底放棄她們能力者的身份。

這些人家,寧可承受高額的稅賦,寧可沒那些優惠,寧可讓家中子嗣成為他人眼中的異類,也不願亂了祖宗的禮法,讓自家女子出去做這些拋頭露面,或是本就不該屬於女子之事。

不過,其他還好說,什麼叫讓家中子嗣成為他人眼中的異類呢?

此時便是說來話長了。

寧安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沒落下別的。

比如說,薛家之前一直辦的書院。

之前一直是薛氏自家的義學。

但自從寧安府迎來皇孫殿下之後,薛家這私人的義學,直接給她們辦成了官學。

寧安府各地官學更是不斷盛行開來。

官府出錢給百姓家中的孩童唸書,這是多好的事吶!

擱在過去,只要家裡能供出個讀書人,對於這些赤腳朝天的百姓們來說,便是祖上燒高香的事。

可現在,官府免費供咱家的娃娃唸書,咱家只需付出極少的銀子便能供養出一個讀書人,在家家戶戶都不愁吃不飽飯的情況下,誰會不願?

這樣的便宜,不佔的終究是少數。

當然,這裡說的都是家裡有男娃的人家。

那麼家裡有女娃的呢?

這些人家如何?

即使如今這書院不限男女,多數還是不願的。

為啥?

從前薛家辦義學的時候就出現過這種情況。

女娃唸書了能幹啥?

男娃還能考上秀才做大官兒,再不濟也能去當個先生,或是用筆桿子掙錢。

而且,雖然官府出了大頭,但自家怎麼著還是得出點銀子的呀。

再說了,這女娃在家裡還能幹活兒,再不濟,去給薛家洗洗番薯還能掙不少錢。

把她們送去唸書,家裡不就少了份收入?

不划算吶!

以及,自古男女七歲不同席,讓自家女娃和別家的男娃,還有那些陌生男子同待一室也不合適。

所以,還是算了吧。

但官府肯嗎?

更確切地說,林楚肯嗎?

自然不肯。

可人家不願意,你還能強行把人家綁來?

這當然不能,但同樣可以軟硬兼施啊!

人家最大的顧慮是什麼?不就是女娃唸書出來沒用麼。

簡單,咱讓她有用不就行了。

女子也可以考秀才當官兒,當先生,拿筆桿子掙錢就成了唄。

這,這哪行啊!

自古以來就沒這個道理嘛。

百姓們自是不信。

你們不信吶?咱就行給你們看!

要說拿筆桿子掙錢。

眾位看看薛家聘請的那些賬房先生、那些拿筆的,裡頭有多少女子。

這些女子不就是在拿筆桿子掙錢麼?

人家坐著拿拿筆,每日的工錢都比一個壯漢沒日沒夜地幹活兒要掙得多。

誰說女子不能拿筆桿子掙錢?

說到這啊,也幸好當初薛琅靜在離開前對江芊月提了一句。

之前不是說,薛家辦義學主要是為自家培養人才麼?

薛琅靜讓江芊月吶,在應聘者能力相當時,優先選擇女子。

也因此,即使之前學堂裡收的女學員比男學員少得多,但最後,這招收的人中,還是女子佔多數。

誒,這就不多了,不是說好同等條件才收女子嗎,那在男子佔比多的情況下,優秀者必然是男子更多才是,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的情況呢?

還不是因為,女子想要入學堂唸書,比男子要難得多麼。

好不容易爭取到這般的機會,她們還不可勁兒地念啊!

至於男子,在有義學的情況下,家中只要不是太貧困,太沒有遠見的,都會讓他們去上。

機會輕輕鬆鬆就能到手,如何能有女子那般刻苦。

故此,才有這樣的偏差。

百姓們一看,好傢伙,還真是哈,女子也能拿筆桿子掙錢呢,這可就比幹活兒強多了。

尤其是女子們力氣還不如男子大,這幹的活兒主要是偏向需要心靈手巧的,而不是苦力活。

前者的工錢總體上還是不如後者。

還有當先生是吧?

簡單,咱的官學裡聘請先生,就不分男女,只要有足夠的教學能力的就聘請。

薛家辦的義學也有好些年了,而且那些大戶人家的女子也有不少是識字的。

以及,周邊投奔而來的女學士們。

所以這女先生吶,也能招到不少。

這麼看來,唸書似乎還真是好去處啊?

但單就如此,仍是不能說服百姓們。

就算能拿筆桿子,那能在自家拿幾年?以後還不是別家的人。

當先生也一樣。

而且,前期讓她們去唸書,也費不少時間呢,這筆又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拿的。

尤其當先生,所需培養的時日更長,這不是便宜未來的婆家麼。

還是不划算。

所以,重要的還是讓百姓們知道,女子也可以考秀才當官兒。

並且這事兒還不能嘴上說說,得有實際行動,讓他們實打實地看到。

以前不行,現在可以不就行了。

自古女子不能參與科考,那這破規矩咱們今天就給它改嘍。

女帝都可以出,憑啥女子不能科考當官?

可這規矩能隨便改?

您就算貴為皇孫殿下,老祖宗的規矩,也不能說改就改吧?

自古以來就沒這樣的事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