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柴汽混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元氣暴動和法則排斥的狀況,是大荒的土著修士一踏入“脫俗境”,就有可能無序而隨機發生的事情,只是相對來說境界較低,機率也相對比較小而已。

根本就沒人說得準,自己什麼時候會元氣暴動或者被法則所排斥。

有可能不小心放了個屁,或者一不留神打了個噴嚏,就轟隆一聲炸了也說不定……

白玉琦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發現了修行者,為什麼都喜歡辟穀的秘密了,盡量避免胃脹氣導致打嗝放屁?

總的來說,大荒土著修士一踏入“脫俗境”就儘可能低調,能不動手儘量不動手,或者乾脆躲進宗門大陣之中苟起來的行為,是他們從前輩那裡積累來的寶貴經驗。

畢竟世俗界和方外界之間的“天地墟界”難渡。

想要在大荒世俗界之中,快速突破到第三重“入聖境”又沒那麼容易。

自然是儘可能的躲在宗門大陣之中拼命閉關修煉,使自身元氣始終保持相對溫和平靜的狀態,以防元氣暴動和引起天地法則注意,能苟到“入聖境”就算成功。

雖然幾乎沒有人能夠成功的,在世俗界就突破到“入聖境”的層次,可最起碼也能一直苟到苟不下去了為止。

就算引發了天地法則排斥,招來天雷轟頂什麼的,好歹還能有宗門大陣替自己抗一抗,興許扛過去了呢?

儘可能的降低風險堅持到最後關頭,再鋌而走險的冒著九死一生的機率去闖天地墟界,已經成為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畢竟以天地墟界之間的風險性,服修士渡過去的成功率,肯定沒有登涉修士來的高。

至於說到了第二重境界之後,乾脆就不修煉了,保命要緊……這可由不得他們!

以大荒界的自然能量濃度,他們哪怕是停止執行修煉功法,光喘氣都會導致自身元氣增加,反而會導致修為進度緩慢,延長了突破境界的時間,越發是增加了發生意外的可能性。

所以還不如在天地元氣濃厚的宗門福地,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到“登涉巔峰大圓滿”層次,然後去天地墟界搏一搏,九死一生好歹還有一生呢,留在世俗界絕嗶是死定了好吧?

況且整天怕自己炸了,或者那天一道雷劈下來,提心吊膽的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還不如來個痛快呢!

當然了,最終怎麼選擇,還得看大荒土著修士自己的意願。

也不是沒有那種專門研究類似於“假死術”和“龜息大法”功法的奇葩宗門。

只是很少有人會願意那麼幹而已,練著練著把自己練成了活死人,或者一頭鱉又有什麼意思?

弄明白了原因之後,白玉琦也只能感嘆,大荒界的修行宗門會這麼慫,好像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難道說上古時代的修士們,也是爾等這般狀況?”

“不是說上古五帝時代的那些先民,人均‘天人’境界麼?”

白玉琦很是費解:“他們是怎麼在世俗界突破第三重境界的?”

“這個……也許是上古時代的天地元氣較為濃厚?”

“或者是因為上古五國覆滅後,流傳下來的修行功法有所缺失?”

白玉琦的疑問,讓嵇辰子等人同樣為之費解,宗門典籍裡也沒提到過這方面的事情啊?

最重要的是,以往往返天地界域之間還沒有這麼困難的時候,也沒聽回來接引弟子的宗門長輩們提到過這事啊?

大荒土著修士所面臨的天地元氣濃度過盛的問題,除了讓他們轉修無極門功法和躲進翡翠夢境規避之外,白玉琦暫時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由於他自身的情況並不具備參考性。

而麾下弟子的修為,又沒有達到足以引起元氣暴動和法則排斥的境界。

所以白玉琦也不太確定轉修無極門功法,是否能夠解決元氣暴動和法則排斥的問題。

畢竟無極門弟子修煉的無極門功法,是以透過冥想汲取外界“奧能”,再結合自身“生物能”轉化來的法力為基礎的,遵循的又是大唐界的自然法則,

這就相當於一個是燒柴油的,而另一個則是燒汽油的,跟大荒土著修士完全不是一個體系,所以根本沒有可比性。

無極門功法唯一的優勢,就是可以相容大荒界的天地元氣,差不多相當於“柴汽混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白玉琦也不確定自家弟子“燒柴油”的時間長了,會不會也出現這種元氣暴動的問題。

所以暫時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等找到那座傳說之中“天地墟藏”的確切位置,再親自去看看什麼情況了,也許能從中找到大荒上古先民人均“天人”境界,卻不會受到元氣暴動威脅的秘密。

白玉琦在那研究“柴汽混動”的時候,手下的無極體系也沒有閒著。

除了在禺中國展開了大型基建、大肆開發,透過拉動內需來吸收轉化人口之外,還在逐步的運用無極體系的管理模式,潛移默化的取代禺中國原有的封建統治。

利用禺中國舊勢力並不瞭解無極體系運作方式,又不敢明目張膽的暴力反對無極體系法規的優勢,溫水煮青蛙的逐步接管了舊權貴勢力手中的權利。

在不引起原本具有實權的權貴階層太大反抗的情況下,將他們推到榮譽性的位置上進行架空。

然後對這些封建殘餘的身份採取不否認也不承認的態度,逼迫這些封建殘餘只能主動加入無極體系之中。

例如像禺中王顓陽氏一脈,西雲帝國依然承認他們的“王室血脈”,但不會賦予他們任何的特權。

顓陽氏王位交替、爵位分封的風俗舊習依然保留,但僅限於他們氏族內部,外界不予認可。

這就相當於鄉下某位土地主,在家裡管自己叫皇帝,管自家地主婆叫皇后。

然後把家裡的十畝地,分給大兒子三畝封個“三畝郡王”,分給小兒子兩畝封個“兩畝郡王”。

閨女一人一畝稱為“一畝君主”的概念差不多,西雲帝國官方表示支援“傳統習俗”的保留,但你們自己高興就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麻煩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