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翻修長安.為1.5k月票加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距離上一次收割信仰,已經過去了不斷的時間。

建立大羅天市所造成的震撼效果,已經開始漸漸消失。

習慣了這處仙蹟存在的長安百姓,提供給白玉琦的信仰額度逐漸下滑。

所以是時候再搞一波事情了,白玉琦準備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長安城市改造計劃”。

要麼就不搞,要搞就搞個大的,他要翻修整座長安城!要不怎麼顯擺得出他無極帝君的威能來?

嚴格來說,因為唐初關中春旱夏澇秋潮冬暖的氣候問題,長安這座隋朝“面子工程”的產物並不宜居。

而且受到古代建築技術和佈局設計層次限制,使得長安始終存在著這樣那樣的隱患問題。

再加上不少地區因為年久失修的關係,長安城看上去並不像想象中那樣雄偉壯觀、恢弘大氣,多少有點破破爛爛的。

華夏古代最可惜的事情,就是因為各種歷史建築多採用土木建造。

受到時間的侵蝕和戰火的毀壞,很難像西方某些岩石建築一樣儲存到後世。

哪怕是現如今的長安,過不了幾百年也會毀在黃巢手裡。

長安未來,畢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也是萬邦來朝的世界中心。

以現在那才5.4米高,而且受到風雨侵蝕,到處都坑坑巴巴、麻麻癩癩,一點都不圓潤的夯土城牆,怎麼能顯示出華夏天朝恢弘霸道的氣派來?

別以為古代的城牆能有多雄偉壯觀,留存到後世的長安城牆雖然達到了12米高,可那都是歷朝歷代隨著建築技術的提升,在原有基礎上像露西亞套娃一樣,一層一層堆疊上去的產物。

所以白玉琦計劃,將長安城重新翻修一遍。

建築起經久不壞的雄偉岩石建築群,打造出一座“華夏奇觀”留待後世。

也讓每一個看到這座“奇觀之城”的人,都能向他貢獻出一波豐厚的信仰。

為了實現這一計劃,啟用了《建築與工程知識》,就職了[工事工程師]專業,掌握了[建造]手藝,並在之前大量的基建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已經堪稱是“建築大師”的白玉琦。

不僅僅自己結合後世的各種建築理念,設計出了一座龐大的新城市模型,而且為了加快工程進度還示意[天工門]弟子大肆招收工匠。

雖然高階匠師不多,但基礎的工徒和力工卻將近十萬名,這幾乎已經是能從整個大唐蒐羅到的全部工匠了。

也正因為天工門下,聚集了如此龐大的工匠群體,還引起了某些人的閒言蜚語。

不止一次的造謠說天工門意圖聚眾造反,試圖引起皇帝對白玉琦這個“神仙”的猜忌和疏遠。

但已經看到了天機匠族作用的皇帝,又怎麼會輕信這些空穴來風的謠言,更別提這些工匠本就是他下旨從大唐十道各州府郡縣召集而來的。

在白玉琦的計劃中,未來長安城的面積,將在現有80多平方公裡的基礎上擴大十餘倍,達到1000平方公里左右。

別看1000平方公里僅僅只是後世七八線小縣城的規模,但是到時候會修建起以“太極皇城區”為核心,“陰陽兩儀區”左右環繞形成二環。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區構成三環,“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區為四環,“屯蒙需訟師”等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區組成五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往外,其實還可以擴建“三百六十五周天區”為六環,但就目前來說五環就夠用了……主要是長安的一百多萬人,用不了那麼大的地方。

在規劃之中,“太極皇城區”自然不用說是皇宮大內,皇帝和皇親國戚的居所,以及百官的辦公場所都在這其中。

而“陰陽兩儀區”則是豪華園林別墅區,未來計劃提供給百官權貴階層居住,以便於他們就近上朝辦公,這在封建王朝是避免不了的社會等級差距。

至於“四象區”則計劃建造成公園、水庫、市場、工廠、倉庫等工商休閒娛樂功能區。

還有“八卦區”準備作為高檔小區,提供給富裕階層居住,“六十四卦區”才是普通百姓階層生活的區域。

到時候,整個長安從空中俯覽,將會是一座無比龐大和複雜的太極八卦陣。

同時完善的高空供水管道、城中運輸水道、地下排水暗渠以及交通網絡,也都將一體整合。

水源方面倒是不用操心,“渭、涇、灃、澇、、、、灞”八水繞長安的格局可不是開玩笑的。

到時候新長安一旦建成,正好將長安圍起來的“渭、灃、、”這四條河,就將成為長安的天然護城河。

更別提城內的“四象區”中,還將修建起“青龍湖、白虎湖、朱雀湖、玄武湖”四座人工蓄水湖……當然,想要建起這麼大一座“奇觀”級城市,光靠白玉琦一個人是不太可能的。

就算再加上天工門的十萬匠族,也將會是一個耗時良久的超級工程,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

而且天工門的匠族們,雖然掌握了[移土術]、[石牆術]、[巖柱術]、[塑石術]、[化石為泥]、[化泥為石]……等等這些土系法術,建造起以石質為主體的建築群來完全可以做到就地取材,除了人力之外幾乎沒什麼成本可言。

但是[天工門]也不能平白無故的出來做白工,搞義務勞動吧?

這可是替大唐搞建設,憑什麼讓無極門出人出力,還自己掏錢養活十萬匠族?

雖然以大羅天市的斂財速度,倒不是負擔不起十萬匠族的伙食費。

但問題是不能讓大唐君臣養成了依耐性,把無極門的所作所為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無極門入駐長安後,始終都只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折騰。

哪怕長安城內的道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白玉琦也絕口不提讓天工門的匠族幫忙修繕一下的話。

而白玉琦不開口,大唐君臣也不知道他是個什麼打算,礙於他這個“無極帝君”的身份,同樣也不好明著開口要求。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麻煩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