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廣陽黃巾的秘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涿縣,一酒樓。

劉慶和王門在包房中吃喝正酣,就聽得外間傳來笑罵聲。

王門:“今天怎麼這麼吵?這酒樓平時安靜啊!”

劉慶:“或許是有大新聞。我們且耐心聽著。。。”

一桌食客議論著:“聽說了麼,有個小子想用100錢每大畝,買1000畝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開什麼玩笑,涿郡地少人多,水渠灌溉的熟田高到2000錢,旱地1000錢。就算是山林、坡地、荒地怎麼也得3、400錢吧。這也太貪心,太好笑了吧。對了是哪個笨蛋啊?”

“是樓桑裡的劉玄德,才十五歲呢。聽說把縣令都給氣樂啦,批評他狂妄,藉著州吏的身份,人心不足蛇吞象。。”

“完全是個笑話。”

劉慶聽到此處再也忍不住,咬牙切齒的笑著:“哈哈,太丟臉啦,完全是年度最大笑話。州書佐這麼小的官,也敢逼迫縣令?”

王門:“我怎麼就這麼想笑?肚子都笑疼了。劉玄德真是個自以為是的傻逼。”

。。。

涿郡太守府

劉太守:“‘天下不可一日無幽州,幽州不可一日無強卒’,‘州郡乏熟練強健之士,國家無忠勇可用之兵’,‘先天下之憂而憂’這幾句寫的太好了,可為千古名句。

文勝不愧是文曲星下凡!”

酈炎狂汗:“府君,這幾句是劉玄德寫的,整個奏章大部分都是他寫的。”

劉太守愣了愣,復而大笑:“哈哈,你呀,就是太老實!我打算與陶刺史一起,給皇帝陛下上書,並把你們的表章附錄在後面。劉玄德年齡幼小,名聲不顯,到時候天下人都會以為是你們兄弟的文采!

這是為你們揚名天下!”

酈興讓估計也沒人認為是他寫的,很是羨慕弟弟有個好岳父:“還不謝你岳父大恩!”

酈炎:“這。。。怕是不妥吧。”

劉太守:“沒什麼不妥,我又沒說不是劉玄德寫的。況且他藉著郡裡的權力行事,既為了公事,也方便了他的私事。你們說說,他還有什麼事想辦?”

如果劉太守不上報,奏章當然很難有機會天下聞名。這就好比後世國內的課題、論文評比,如果一個國內不知名的年輕老師作為組長或第一作者參評,水平再高,一般也就三等獎,二等獎很難。

反之前面掛個大牛做組長或第一作者,一二等獎可能性就很大,而且做課題、寫論文過程中經費、人力、裝置等各種資源都很容易協調、獲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地方就有江湖地位,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地位也是一天天積累出來的,算是一種潛規則。

酈興讓:“他還真鬧出來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把買地的事情說了。

劉太守心中感嘆真是個出人意表的小子,還真敢開口:“一千大畝,說小也不小,但也不過東西一千步、南北二百四十步,還真不算大。你們私下問問他的打算,也給縣裡吹吹風,如果縣裡肯賣,你我兩家也可以買些。

10萬錢,不多不多。”

劉太守並不是吃肉不吐骨頭的,還想著給劉備幫下忙,這也算是補償啦。

酈興讓退出門外,對酈炎說:“多少人把劉玄德蛇吞象這事當成笑話,其實我也沒當回事。真沒想到,府君竟然煞有介事似的讓我們關注和幫忙。

府君不愧是府君啊。”

。。。

劉備與夏侯博並不知道蛇吞象流言愈演愈烈,他們帶著十騎,沿著督亢澤南面,向東而行。

夏侯博指著前方:“再往東面走過了聖水河,就是廣陽郡地界。不過河,往南走,是廢棄的益昌縣,曾經是聖水、巨馬水匯合的繁華之縣,有名的水陸要衝,河上的船,多得如同地上的螞蟻。”

海侵之後,益昌縣樓臺塌陷,城牆損壞,道路被淤泥覆蓋,繁華不再,現在還時常鬧洪水。只是方城縣一個下等的鄉。

益昌周邊有不少流民聚集,治安相對混亂,打家劫舍長有。鄉里豪族都結寨自保。

劉備就遇到一股不知死活的強盜,仗著人多,手持刀劍、木棍攔路打劫。

二十七個匪徒,其中還有兩名頭領騎馬,以多打少,自以為必勝。可惜他們遇見的十二幽州突騎,人人都能騎射。

只一個回合,夏侯博與敵首交錯而過時,用長矛把敵首戳下馬來。另外一騎揮舞著馬刀,向劉備衝來,還未夠著馬頭,就被劉備兩箭射下馬來,生死不知。

剩下賊步兵對突騎兵,平地上追也追不上,逃也逃不掉。

只付出三人輕傷代價,便殺死十四人,餘下的十三人或受傷倒地哀鳴,或丟掉武器,跪地求饒。

這一戰,夏侯博殺、傷4人,劉備3人,李山2人。武器錢財全部賞賜士卒,只將賊首首級割下掛在俘虜的2匹馬上,後面串著長長的一串俘虜。

突騎兵們殺得性起,若不是俘虜可以換錢,早就被殺乾淨。

劉備:“你覺得李雲龍如何?”

夏侯博:“武藝不錯,膽大心細,可惜不認識字。”

劉備:“讓李雲龍給你做個求盜吧,好好培養培養。”

求盜雖然是最低階的鬥食吏,但也有著官身,可以攜帶包括弩在內的一些武器,大大有利於辦事。

夏侯博:“好,我教他武藝,認字我可沒辦法。”

劉備指著聖水和不遠處的破舊的益昌城:“夏侯大哥,司馬遷說‘以末致財,用本守之。’經商開廠求速富,買田置地圖長久。”

夏侯博點點頭:“涿縣的地要買不到,可以試試益昌的地,如果價格不合適,或許只有到廣陽、漁陽去。”

劉備:“所以你在督亢亭長上待不了多久或者就得換個地方。”

兩人拿出地圖,益昌東面、跨過聖水,就是廣陽南部,流民最多,再東面沽水兩岸就是漁陽南部,再往東,是渤海,因為海侵的慘痛記憶,人口反而少些。

鄧茂等人就糾集流民在漁陽、廣陽郡南部,販賣私鹽。

劉備看著地圖,心中突然之間出現靈感:鄧茂,黃巾,漁陽、廣陽。廣陽與漁陽相鄰!黃巾起義時,鄧茂或其他什麼人,或許就藉助黃巾教平時影響力,召集流民,不打漁陽,而打廣陽!只因廣陽是州治!

廣陽黃巾的來源,多半是漁陽、廣陽、涿郡、右北平等地,因為渤海海侵和河流氾濫,失去土地、食不果腹的流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