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袁氏活死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袁術的葬禮在宗家汝陽故宅舉行,袁氏親戚、袁門故吏數千人聚集,周遭不斷人聞風而至,很快就達到上萬人。

這些親近袁者,將袁術嫡子袁耀簇擁在其中,其中不少人對安東軍有著同仇敵愾,幾人一群議論著,誹謗著,也擔憂自身家族未來。

袁耀聽見遠處鬧轟轟的,聲音越來越大,皺著眉頭,心想有些人或許有些出格了,要是導致安東鎮壓,對他們可能只是小懲大誡,他這一脈一定首當其衝,難辭其咎。擔憂不已

沒想到鬧哄哄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近,人群忽然發出驚呼,繼而如果波浪般切成兩半

袁耀也愣住了:“劉備?不,吳王殿下!”跌了一跤,沒站起來

劉備踏步上前,扶起一身麻衣的袁耀:“賢侄免禮,今日我來送送公路”

又撫慰袁術妻妾和其他兒女,當場還其常用寶物、物品。

張飛披甲按劍而立,虎視周邊,毫無疑問,面前親袁術者都是不穩定因素,他很擔心萬一出幾個刺客,和其他人都希望劉備不出席袁術葬禮。

劉備不僅親自出席袁術葬禮,拜而哭甚哀,因為要想短時間內安定汝南,就必須釋放出極大的善意和誠意。端著酒杯指著墓誌銘,回頭對眾官與汝南父老曰:“嗚呼公路,不幸夭亡!我心實痛,酹酒一觴。君其有靈,享我烝嘗!”

“諸君,公路幼學六經,武藝不凡,仗義疏財,豪俠聞鄉。四世三公,名盛中原,弱冠孝廉,積累功績,轉長水校尉。

孤年幼失怙,從軍北疆,殊死戰鬥,軍功為郎,略有薄名,得入太學讀書。

兩人天南地北,本無交集。

孤王恩師盧公為馬公之徒,司徒袁公為馬公之婿,盧公、袁公私屬師兄弟,公路亦折節好士,故孤少年入太學後與公路意氣相投,私交向好。

昔日,各地大旱,司隸缺糧,公路與孤共奉司徒袁公、尚書盧公逢之命,下江淮,奔走兩三千裡輸糧還雒,以供百官百姓,共渡時艱。

當此時,苦中作樂,亦有一時之歡也。”

袁術子袁耀在人群中,面色嚴肅,心中卻又怒又怕:“劉備給其長子取了我妹,如今又來拉家長,肯定沒好事!”

不想聽見“耀兒你過來”,袁耀戰戰兢兢,挪步過去:“吳,吳王。”

劉備拍著袁耀肩膀:“孤打算釋放被俘之袁氏子弟,就由袁耀來甄別,今後他就是安東將軍從事,封鄉侯,食租稅三千戶,待守孝期滿再行拔擢。”

袁耀看得一愣愣的,為剛才錯怪劉備有些不好意思。

劉備灑下第二杯酒:“黃巾起,公路與孤先後上表皇帝,開放黨禁。又共助大將軍何進掃平渠帥馬元義,安定雒陽。

黃巾之平,公路與孤共同奮力,皆有功。

後先帝纏綿病榻,孤此時所想,不過與袁氏共襄助大將軍何進,輔佐幼帝,安定漢家之江山。

未想先帝崩,大將軍何進為奸人所害,雒陽人心惶惶。

公路問孤:若事不順,何所憑據?

孤問:君意欲若何?

公路答:我以豫州汝南為本,西可入荊北,東可下揚州,北可爭中原,庶可以濟乎?”

孤此時方知公路非同道之人,答曰:我中山靖王之後,高祖子孫,當濟危扶困,盡天下智士,用天下武勇,以三起漢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言如昨日,而今公路已喪,我不能不為之流涕也!”

袁耀臉色為之一變,說輕點,叫道不同不為謀,說重了,父親屬於謀逆大罪,如何擔待得起?

不遠處一個鬚髮皆白,長相與袁耀略有相似的老人卻連連點頭,對左右袁氏族人說:“昔日我不願與司徒、本初、公路走近,最重要就是這個原因!”

劉備將第三杯酒灑在碑前,繼續道:“公路與孤,兒女親家,親而乖分,非因私仇,而是國事。

未想刀劍無眼,公路早喪,我亦為之流涕,其妻妾兒女孤必厚待之。

俱往矣!公路之惡,非袁氏之惡!袁氏四世三公,人才輩出,亦需繼續為國效力。

俱往矣!錯從公路者,非罪大惡極,皆予寬恕,根據情況授予官職。

汝南各族,當向幕府、郡守舉薦子弟,亦可託許劭、許靖、袁耀集錄……”

話音剛落,就聽得一陣掌聲,那鬚髮皆白,長相與袁耀略有相似的老人道:“吳王不以公路之罪而禍及袁氏、禍及汝南,是真仁義,請受老夫一拜。”

道這老者是何人?

原是袁紹、袁術從兄袁閎,此人一向淡泊名利,曾被先帝徵辟或,只是他不願為官,謝絕賓客,隱居在山林丘陵中,如同“活死人”!不與袁隗、袁紹、袁術等人來往。

袁閎道:“古有商鞅徙木立信,今吳王臨墓三哭,約法三章,還有厚待袁氏、寬恕罪犯、徵辟人才三大善,可謂仁義矣!

昔日馮唐雖老而出山,老朽願效先賢,為安定豫州、安定大漢盡一份力!”

身兼“活死人”、名士、袁氏代表多重身份的袁閎,拒絕了桓帝、靈二帝、司徒袁隗的袁閎,竟然捨棄了一向的隱居態度,出來為官??!!

圍觀的人群瞬間就炸了。

袁耀更是目瞪口呆,驚訝的可以吞下一個鴨蛋,完全不知如何是好。

就連劉備剛聽了袁閎的事蹟,亦感不可思議。

……

政治上寬仁大棗,同時,劉備沒有忘記軍事的大棒

切割汝南西部、江夏的信陽等地設為淮西郡,令汝南人為之震驚!

以張遼為太守,守衛與江夏之間的大隧、直轅、冥厄三塞,守衛與潁川、南陽間的桐柏山孔道。張遼兇名赫赫,在汝南能止小孩夜哭,有他坐鎮,地方各家族才不敢妄動。

信陽本屬於江夏,然而位於大別山之北、桐柏山以東,又有溮河流入淮河,之前一直被袁術視為必爭之地。

信陽距離江夏安陸太遠,必須翻越山嶺而來,糧食補給比袁術方困難,對黃祖、蒯越而言就顯得雞肋。

故袁術雖死,信陽依舊為袁氏麾部將、親袁家族所牢牢佔據。

為了減少阻力,劉備遣陳到領軍為助力,陳到從叔陳紀為郡丞說服殘餘勢力投降。

沒想到駐守的袁軍將領,把陳紀扣押住。他們不敢殺陳紀,在袁紹尚強狀態下,也猶豫是不是要投靠劉備,就與劉表、黃祖聯絡,請求依附。

章陵太守蒯越與黃祖之子黃射,之前曾經收到袁術的求救信,兵馬已經備齊。立即帥兵三萬,星夜前來,試圖控制信陽,守住荊州東北大門和進入中原的孔道

以圖飲馬淮河,北爭中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